02.28 現在農村生活水平也提高了,為什麼還有那麼多老人在地裡耕作呢?

冬日暖陽187603428


你好!桂南瑩姐來答題。

現在農村生活水平也提高了,為什麼還有那麼多老人在地裡工作呢?瑩姐就根據我們當地的農村情況來說說。



★老人為子女著想,做力能所及的事


第一種:在農村,有這樣一種老人群體,無論子女們多麼的有出息,有錢,他們一樣會去耕作。他們缺錢嗎?子女不孝順嗎?不是!

在瑩姐的老家,有一對七十多的老夫婦,農忙種自己的莊稼,農閒時去幫人家做零工,賺個百八十的生活費,如果不瞭解他們家的情況的人會以為,他們家是不是很窮或者是兒女不孝。其實都不是,他們家的幾個兒子開有廠,身家不菲,他們也去城裡生活過一段時間,不習慣就回村了。為此村裡人經常調侃二老,好好的生活不過,跑回來種地。二老只是樂呵呵地笑。

以上老夫婦的做法相信是很多農村家庭的縮影,為人父母,有哪個不是為兒女著想的。


第二種:留守老人、留守兒童,在農村,很多人為了生活,不得不離別父母雙親、孩子,背井離鄉去異地打工、創業。年輕的出去了,家裡的重擔自然又落在了老人的身上。在農村生活,雖然說生活成本不是很高,但是如果每一樣都是用錢買,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啊。就說我的本族堂哥吧,三個兒子兒媳都出去打工,留下七個孫子、孫女給老人照看,兩位老人要照顧孩子還要種莊稼,好在的是農忙收稻穀都有收割機,裝好的稻穀用車載回就可以了。

總得來說,農村的生活水平是提高了,年輕的都出外面去打工了,老人嘛,在家閒著也是閒,總是想著趁著身子骨還硬朗,做些力所能及的農活,一來動動手腳,當鍛鍊身體,二來可以幫衫兒女,減輕兒女的生活負擔。


桂南瑩姐


關於這個問題,我覺得我是最有資格講的,因為我出身農村,也是最瞭解農村的。

80年代初,中國農村實行分田到戶制度,每個家庭開始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那時候的我還很小,根本不知道這個分田到戶到底是什麼,只知道不管任何時候,父母親總是在地裡忙活,風裡來雨裡去的,特別是農忙時節,總是來去匆匆一天見不到人,你想想那時候,為了養活幾個孩子,父母親承受了多大的苦累呀?儘管如此奔波勞累,但在那個年代,靠幾畝田的糧食,僅夠維持一家幾口人的溫飽而已,就談不上什麼小康生活了。

長大後,我們都離開家鄉各自奔波在外地,有時候一年都回不了一次家,家裡就剩下兩個老人在忙碌那永遠也忙不完的農活,改革開放後,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回家蓋起了小洋樓,日子過得越來越好了,父母親的歲數也越來越大了,身體不像年輕時那麼好了,但依然堅持在田地裡勞作,我也能理解,土地就是他們唯一的依靠,他們已經離不開自己的土地,也太愛自己的田地了。

其實我們兄弟姐妹幾個也曾勸過父母親,叫他們不要做了,畢竟年紀大了,身體越來越吃不消,就放棄了吧,但他們依然不聽我們的勸說,後來想想,土地就是他們的命根子,他們已經習慣了一輩子在地裡面操勞,如果真的閒下來,他們反而覺得無所事事。

於是我們也不再說什麼了,直到父親走了,母親一個人還在堅持了這麼多年,但終究還是抵不過歲月的風霜,如今已經80多歲的她,也僅僅是種了一小片玉米地和一片菜地而已,我也沒再勸說,只能任由她去吧,我也終於明白,以前年輕的時候,在田地裡忙碌那是因為生活所迫,如今生活好了還在堅持,卻是因為這麼多年來養成的習慣,也只有這樣遵循她的意願,才能讓她找到生活的樂趣,也許只有這樣,才能讓她更加健康快樂的生活吧!


壯族老三


我講一個我村兩老人種地的真事。我村裡有個煤老闆,聽說年入千萬,三天兩頭就會安排人給他父母送吃的,可以說是吃用不愁。就這生活水平你說高不高,那是絕對高,恐怕城裡也沒幾個比的上。但是兩個老人家,在家也沒閒著。把門口別人荒了地,全部挖出來,一年四季種土豆、種玉米、種紅薯…忙的不亦樂乎。施肥時,一個老人擔不動就兩個人就抬。他們兒子不讓他們做,他倆就偷著種,還讓鄰里別告訴他兒子。別人說,你兒子那麼多錢,種那地幹嘛?兩個老人家說:家裡兒子啥都給買的有,我倆不種點地,會閒出病的。

從這兩個老人種地的事實可以看出,土地對於他們具有非凡的意義,在現在生活水平提高的農村,土地對於他們來說已經不是他們維持生計的需要,而是他們給生活找樂子的手段,是他們發自骨子裡對土地的那份熱愛,是我們上一代人勤勞的一種提現。富人家老人尚且耕作於地,對於我們那些一般家庭的老人更會執著於土地,他們除了上面兩位老人的消遣式耕作,更多還是出於對家庭的責任,對後代的愛。

現在農村生活水平提高是事實,但是提高不代表高,否則國家也不會搞什麼扶貧運動,這個說明我國農村生活水平還是有限,還不足以讓農村人放棄耕作。現在每年年一過,很多年青人被迫無奈,把孩子留給老人,兩口子外出務工。老人家便承擔起在家扶養孫輩的任務,所有的生活來源只能依賴兒子,踏實孝順的兒子每月還會寄一部分錢回來,碰到那些不成器的兒子,老人家帶著孫子只能自求多福了。這一農村社會現實,讓不少老人不得不主動或者被動去選擇耕作。一方面,他們無法外出打工,在家種點地,日常吃的可以自足,也可以幫兒子們分擔點壓力,自己也不用伸手問兒子要,吃的也舒心,硬氣。另一方面,現在城裡人都認為農村自己種出來的東西綠色健康,老人家種點東西,也是為了生活在城裡的兒子孫子,自己也吃不了那麼多,子女回來了全部給他們打包走,這完全是出於對下一代的愛。

對於現在農村老人耕作現象,是他們與土地的那份無一割捨的感情的產物,同時是生存的需要,也是自我消遣打發時間的一種生活習慣。但我希望,農村所有的參與耕作的老人,都是和我鄰居那對老人一樣的原因,不是生活所迫,而是無聊消遣,他們找樂子的手段。




幫不幫忙


傳播農業知識,分享農村見聞,關注農民生活。大家好,我是我家生活在農村,今天和大家探討的問題是:現在農村生活水平也提高了,為什麼還有那麼多老人在地裡耕做呢?

現在農村的生活水平和以前相比是有了很大的提高,基本上家家都住樓房,條件好一點的還會在城裡買房,而且還會買一個轎車開。不說頓頓都吃肉,最起碼是餓不著,就是這樣還是有一些農村的老人會在地裡耕作,我大爺就是其中一個。

大爺有兩個孩子。一個男孩,一個女孩,也就是我的堂哥堂姐。在他那個年代有兩個孩子算少的,大爺小的時候家裡比較窮,又是老大,所以沒上過學,一輩子吃了沒學問的虧。所以大爺對堂哥堂姐上學的事,比較用心,即使家裡在困難,也沒有讓他倆下學,堂哥和堂姐也爭氣,學習都好,都是大學生,都在事業單位上班。按道理講,大爺可以好好享福了,不用在那麼辛苦了。可是大爺沒有,一直都在地裡耕作著。我問大爺為什麼還要幹農活?大爺和我說了原因。我把大爺告訴我的理由整理一下,有兩點:

一、還能幹活,不想麻煩子女。

現在身體還可以,農活還能幹,不想在還能動的時候,給子女增加負擔。現在雖然國家有養老保險,每年可以領一些錢。但是由於繳納的少,領的也不多,不夠生活的,又不想問子女伸手要,所以只有從地裡增加收入,把莊稼管理好,有個好收成。


二、閒不住,更看不得地荒著。

農民勤勞、樸實,幹了一輩子的農活,突然間不讓他幹了,不習慣。如果說每天就讓他吃飯、溜達,什麼活都不幹。他會覺得渾身難受,不如干點活自在。另外,如果他不種地的話,地可能就會荒著,這樣他會更看不得,地荒著是對莊稼人的侮辱,所以他堅持著種地。

農村老人年齡大了,不能出門打工,而且也在土裡刨了一輩子,不能一下適應沒地的日子。我相信隨著國家的發展,農民的生活越來越好,一定和城裡老人一樣的。


我家生活在農村



實惠2019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談我的看法。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人,現在農村生活水平確實提高了,可是年輕人都去外面打工了,只剩下老年人,老年人不忍看到土地荒蕪,不顧自己年老體衰,依然在地裡忙活。另一方面城裡老人有退休工資,農村老人雖然有養老保險,卻少的可憐,為了減輕孩子的負擔,種些糧食蔬果,滿足自己的日常生活。我的父母親已年近八十,依然種了一些地,每次回老家,媽媽在我走的時候,裝了大包小包的青菜,還給我們帶一些玉米麵和白麵,回到城裡我把青菜分給鄰居,他們都羨慕我有個農村的家,有時候我怕父母累著,讓他們別種地了,可媽媽說能幹就乾點,如果停下來身體就不行了.我也就不強求他們。


我愛我家emmmm


現在農村生活水平也提高了,為什麼還有那麼多老人在地裡耕作呢?

現在農村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但還有好多老人在地裡耕作,我結合我的實際分析,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吧:一是繼續通過勞動,增加農業收入,貼補兒女;二是對土地有根深蒂固的感情,把農業勞作當終生職業,不忍心讓土地荒蕪;三是閒不住。大多農村老人,由於兒女們進城,孫子孫女都在城市生活或上學,老人們沒有了帶孫子的任務,在家也閒不住,不如下地幹活,還可以鍛鍊身體。

我是農村出生,家裡有十二畝水地。我剛參加工作時,由於工資低,生活壓力很大,自己的生活都過得很不好,更別說貼補家用家。我吃的面和清油都是從父母那裡帶的,父母在農村的養殖、種植收入反過來貼補我的生活,所以父母不僅承擔著全家的生活、生產開支,還要分擔我一部分生活開支,所以還離不開土地。

到後來,我的生活逐步穩定,我曾接父母到城市生活四年,期間,我家的承包地給我叔叔經營。但後來由於不習慣城市生活,父母執意要回老家,然後又開始種地。到2008年,由於父母年齡、健康等原因,我和弟弟又接父母進城,並且在縣城單獨買一套137平方的樓房,只有父母兩人生活,並把家裡的舊房子拆了,把承包地全種了樹苗,才斷了父母回家種地的念頭。

現在,父親已經去世,母親也73歲了,應該在家裡頤養天年的時候了,但母親還是不願意呆在城裡,說一到城裡就容易生病,確實是老人呆在城裡就經常感冒、腰腿不舒服,可能是生活空間小,缺乏鍛鍊的原因吧。現在一直在我家農場,養幾十只雞,一年到頭挖野菜,樂此不疲,不光一家人一年三季都有野菜吃,連養的雞也是隻用野菜和紅棗喂的,我和弟弟家裡吃的雞蛋都由我媽給提供,今年過春節,由於擔心回家後值班的工人把雞喂不好,母親堅持不回城裡過年,我和弟弟兩家七口人全部去農場陪老媽過的年。

所以說老人們在地裡耕作,大多數與生活水平高低沒多大關係。

我家農場局部照片:


三農情懷大老楊


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心裡特別的難受,我家現在還留有幾畝地,對於我們年輕人的思想和現在社會的影響感覺種地不是一種光榮的事,可是對於小編我來說是一種傷。

農村的土地放到以前,這就是農民的命根子,我父親種了一輩子的地,對於現在我也有的時候也不理解父親的行為,為什麼不把地租出去。現在我理解了,父母對地已經有感情了,地對於父母就像是孩子,你懂嗎,哪一天如果真的沒有地了,父母會感覺自己一點作用都沒有,理解老人的行為你就會知道為什麼現在農村的老人為什麼還要種地,不是年輕的我們不孝順而是感情



農村阿寶哥


農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很多了,慢慢的很多人也就不喜歡種地了,我小時候也有下地幹活:拔草啊,種棉花時幫大人們散散苗,澆澆水,用鐵鍬鬆土地等想想都是滿滿的回憶。

為什麼還有那麼多老人在地裡耕作呢?以我個人來看歸納了一下幾點可以參考一下。

1.老人們一輩子勞動慣了,他停不下來,讓他們閒著玩就會生病這裡疼那裡不舒服的還不如讓他們做點事忙忙碌碌的過一天呢!我媽就是這樣的人今年七十歲了還自己種菜自己賣,我哥,弟都是做生意的也不缺錢花我好多次回孃家都找不到人不是在這塊地都是在那塊地,把地看得像個寶。

2.他們沒什麼事幹,總想著打理好自家的一畝三分地,俗話說,人勤勤地不懶,種地是祖祖輩輩農民的本行,經常聽老人們講以前紡花織布,所有吃的用的都是雙手做出來的,現在不用做這些,所以很多時間他們就會去地裡找點活幹幹。

3.很多老人都會給承包大戶幹活,和大家一起還可以說說話,聊聊天。還能掙點零花錢。

4.年輕人都做生意,或者打工去了,家裡就有老人,自己家的地總不能不耕作吧!

看到電視上好多有錢人都說把父母接到城裡享福去,可是也有很多老人不喜歡進城生活,他們懷念家鄉的耕地,他們喜歡在地裡勞動並快樂著。


張藝晨


與過去相比,或者說與30年前相比,農村的社會經濟面貌確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然有些朋友可能會說,這個時間節點並不能作為一個唯一的衡量對象。但是筆者從自身的感受出發,只能將時間放到30年前與現在,因為這一段時間是筆者真正親身經歷的幾十年。從本質上來講,現在的農村生活水平確實比過去提高了很多。小時候雖然家裡不愁吃喝,但是兜裡沒錢。現在不管怎麼說,家庭的生活狀況,經濟條件都有了很大的改變,物質也得到極大的豐富。

30年前根本沒有人外出打工,所有人都在家裡務農種地開荒,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苦日子。但是30年後的今天,農村已經空空蕩蕩,很多青壯年勞動力早已外出打工,根本沒有人在家種地。農村土地也處於大量的拋荒狀態,僅有的一部分在家種地的農民還都是上了年紀的農民,還都是那一幫30年前就在土地上刨食吃的農民。為什麼社會已經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而在農村耕種土地的還是那一幫人呢,這些人已經年紀很大了,有的都六七十歲了,他們為什麼還要下地幹活呢?其實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考慮。

第一,老人年紀大了,沒辦法外出打工。

現在在外面打工的農民非常多,但主要是以青壯年勞動力為主。雖然我們也看到有一些50多歲60歲的農民外出打工,但是他們的收入比較低,而且不容易找到工作,如果超過60歲以上就更難尋求就業機會。坦白說,不是他們不願意打工,也不是說他們不想出去打工,只是沒有辦法,只能選擇留在老家。農村老家除了種地,也沒有更好的機會來養活自己。所以它們就成了農村最後一批種了一輩子地的農民。

第二,老人種地給自己積攢養老金

中國已經逐漸的向老齡化社會,過度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更是一個社會的大難題。現在生活壓力很大,每個人都在辛苦的掙錢養家餬口。對於農村老人來講,只要身體許可,它們也不會待在家裡不動,而是會繼續的,下田幹活掙一分是一分,儘可能的給自己掙一點養老錢。否則的話,到了年紀大了不能動的時候,伸手向兒女要錢,或者說有兒女來養活自己,對他們來說也是一件比較頭疼的事情。如果兒女孝順這道問題不大,但如果遇到不孝順的兒女,他們的晚年生活就會陷入困境。

第三,可憐天下父母心,老人為兒女攢錢

只有做過父母的才能體會到父母的良苦用心,才能體會到父母一心一意為兒女付出的情誼。對於農村老人來講,他們本身可能沒有太高的文化程度,也不會講什麼大道理。但是他們卻懂得人間的最樸素的真情真意,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兒女過得更好一點。現在社會壓力大,競爭激烈,每個人生活都不容易,父母看在眼裡,疼在心裡。雖然它們沒有辦法外出打工了,但是還是希望能夠給子女攢一點錢。或者說農村老家還有一些基本的人情往來和生活開銷,它們也不願意讓子女來負擔,而是通過自己下地幹活來掙一部分生活費。

第四,身體康健,幹了一輩子農活的老人閒不住

雖然作為晚輩,看到上了年紀的老人,仍然下地幹活非常辛苦,卻是於心不忍。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講,對於這些幹了一輩子農活的農民來講,它們根本就閒不住,只要身體沒有太大問題,它們一定會夏天干活,如果讓他們一直閒著,反而心裡堵得慌,反而容易閒出病來。所以對於農村老人來講,那就是儘可能滿足他的自我意願。老人只有自己生活在自己的節奏中,才會過得開心。這個道理其實大家都懂,就好比很多農村孩子在城市奮鬥拼搏取得成功之後,想把父母接到成人的生活,但是父母卻不願意去,即使去了也過得很不開心,最終還是想要回到農村去生活,道理是一樣的。因為他們長期在農村,所有的生活習慣都已經養成,很難被改變。

所以總的來說現在農村老人下地幹活,一方面是想多掙一點錢,為自己和子女,為整個家庭做出自己的貢獻。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他們幹了一輩子農活,根本就閒不住。生活條件再越來越好,但是真正對老人的關心其實是不夠的,我們要做的是尊重他們。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如果你有什麼更好的意見或者建議,歡迎在下面留言評論,說說您的觀點,感謝您的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