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四川金沙遺址,出土一千根象牙,為何考古學家要就地掩埋並禁止挖掘?

邢小燕


眾所周知,四川是一個有悠久歷史的古城,據悉,在 200萬年以前就有人類活動的蹤跡了,有四川資陽縣出土的“資陽人”頭骨化石為證。而四川地區的古文明共有渠縣城壩遺址、巫山大溪遺址等新石器文明遺址200多處。

編輯

下面,就來看金沙遺址的奇聞趣事。

2001年2月,四川金沙村在道路施工的過程中,建築工人驚呆了,他們發現一根白骨頭和一個石器。驚恐之下,工人把情況報告了當地有關部門。考古專家聞訊趕到現場,經考察發現,這是商周時期的古遺址——金沙遺址。

金沙遺址被發現的消息傳出,立即震驚了全世界。金沙遺址分佈約4平方公里,其規模之大僅次於三星堆,被評為200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而隨著考古的進行,一件件精美的金器、銅器、玉器等文物不斷的被髮掘出來。其實這些都在考古人員的意料之中,畢竟這是遠古著名遺址嘛。然而,當大象的坑出現時,裡面填滿了象牙,眾人驚呆了。

編輯

之後,專家深入探索出土了1000餘根象牙,重達上萬噸。這些象牙最長達1.85米,都是沒有經過加工的成年亞洲象的牙。出現在發掘地層的第十二層,呈多層積壓和交錯堆疊狀態。這個地層泥土溼潤,含沙量較高,屬於陸地堆積層與河道堆積層的交互地帶。

出土的金沙象牙,不但有根,而且排列整齊,有的被切成了塊狀或者片狀,當然也有象牙製成的器具。

而隨著考古工作的深入,問題也接踵而來。

編輯

第一個問題,這麼多象牙從哪裡來的呢?

在今天象牙交易是被明令禁止的,但在古代或許沒有明令禁止捕殺項類,收集象牙,但是這1000多根完整的象牙數量非常驚人,得要多少隻亞洲象只能收集而成。

專家給出的答案是:象是西雙版納外來的。

理由是:《山海經》裡就曾記載:“巴蛇吞象,三年而出其骨”。金沙遺址如此多象牙的的發現,可見在3000年前,在蜀地,大象太普遍了。

第二個問題,這些象牙有什麼用途呢?

要知道象牙出在象身上,無論古今,征服大象都是一件困難的事,在沒有麻醉藥和槍支的遠古時候,打下大象更是象徵著力量和財富。

而古代用這些象牙,很有可能被用來獻祭給神靈和祖先,祈求保佑風調雨順。

編輯

第三個問題,如何保存這些象牙呢?

要知道,古代的象牙製品很多,留存到今天的卻很少。而象牙也是寶,算是很稀奇之物了,這些象牙已經不能用價值來衡量了。

然而,由於象牙數千年來,一直處於地下水分充足、無光缺氧的環境中,使得它們的強度開始減弱,到我們使它重見天日時,硬度大大減弱。

文物最怕就是氧化,鑑於此,在金江遺址中發現象牙後,專家立即開始了保護性挖掘,先用溼毛巾保鮮膜保證象牙出土後水分不會流失,再給象牙打上石膏,火速送往研究所,泡在特製溶液裡。

然而這些工作做起來並不容易。單是一根普通象牙的處理費用就高達四萬,1000多根象牙對物力人力和資金的要求實在太高。

一方面技術還沒有完全成熟,在今天的條件下根本不容易保存。另一方面維護資金也吃不消,

編輯

無奈之下,專家在處理一部分象牙後,決定禁止繼續挖掘後面的象牙。因此,我們今天在四川金沙遺址看到的一些象牙,只是當時發掘出來的一部分,而大部分象牙依然被深深地埋藏在地下。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四川金沙遺址的發現震驚了考古學界,因為金沙遺址無論從規模還是文物價值方面來看都是數一數二的。當時考古學家在挖掘金沙遺址的過程中驚喜連連,還發現了一千多根象牙,但是後來這些象牙都被埋了起來,考古學家為何要這樣忍痛割愛呢?

金沙遺址現在已經被列入到當時十大考古發現之一,可見金沙遺址中的文物是十分稀有的。其實在這座遺址中不僅有象牙,還出土了一件十分珍貴的文物,那就是太陽神鳥金飾,這個金飾是由純金打造的,而且質地非常輕盈,雖然年代久遠,但是金飾的保存完好,也堪稱奇蹟。金飾的製作十分精細,雕刻出了一個光芒四射的太陽,周圍還有四隻神鳥圍繞著。這個金飾的雕刻工藝十分了得,即便是現代社會也無法仿造出來,更加重要的是,金飾是通過鏤空的方式雕刻完成的,這也增加了更高的工藝難度。當時考古專家甚至感嘆到,這個金飾就如同用剪子在金子上剪出來一般,後來為了避免對金飾造成損壞,考古專家還試圖進行仿造,當時進行了多次嘗試後還是無法實現,只能放棄。而太陽神鳥金飾不僅成為了中國極其重要的文化遺產,圖案也成為了我國文化遺產的標誌。

與此同時金沙遺址出土的一千多根象牙也讓考古學家十分驚歎,因為象牙無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都十分稀有,這些象牙大多保存完好,只有一小部分變成了碎塊。當時有專家對這些象牙進行了稱重,足足有一噸。這些象牙其實是非常珍貴的文物,也可以提供大量的考古信息,考古專家對此感到愛不釋手。可是隨著考古工作的推進,專家們也不得不面對一個大難題,就是象牙的保存問題。為了可以將這些象牙都完好的保存下來,當時專家們採用了一些方法對其進行保存,如果不採取一定的保護措施,這些象牙很可能會受到風化的影響而變成粉末。後來有專家採用了一些化學處理方法,這樣看起來似乎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可是單單對一根象牙進行保護就要花費四萬多成本,而一千多根象牙所需要的成本可想而知。

更加重要的是,當時所採用的保護方法並無法保證可以對象牙進行長期保存,所以如果真的要花費巨資進行保護,不僅會給國家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也存在巨大的風險。後來專家們只能忍痛將這些象牙重新掩埋在地下,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對象牙進行妥善的保存。


歷史課課代表


在金沙遺址博物館,最不稀奇的東西,當屬象牙和玉琮。

祗樹有幸在前年拜訪過遺址博物館,除了印象深刻的太陽神鳥、黃金面具、黃金腰帶,印象最深的當屬整整一個大廳碼放有序的玉琮。

所有的玉琮“高矮胖瘦”各不相同,但是都有一個特點:外方內圓,恰合先民天圓地方的思想。

這些玉琮擺放在大廳裡,極為壯觀!外加博物館刻意營造的氣氛,很容易讓人跨越時空亂流,回到古蜀人生活的年代。

金沙遺址發現於2001年,遺址剛被發現,立即震驚了全世界。(是真的震驚世界,這個世界太久沒有新的文明被發現了。)

當年,隨著考古的進行,一件件精美的文物不斷的被髮掘出來。

當眾人已經對這些精美的文物震驚的麻木的時候,象牙填埋坑被發現了。緊接著,一個被填滿了象牙的“世界”,展示在世人眼前。

整個金沙遺址一共發掘出1000餘根象牙,重量多達數噸重!除了象牙之外,還有數量眾多的犀角、野豬獠牙等。這些牙被一層一層地擺在坑裡,真真讓人咋舌。


這些象牙裡,最長的一個有1850mm長,而如今活著的亞洲象裡,牙齒最長的也才1000mm左右。可見在3000年前,在蜀地,大象是多麼的普遍。

《山海經》裡就曾記載:“巴蛇吞象,三年而出其骨”。金沙遺址如此多象牙的的發現,可見古人誠不我欺也。

埋藏在地下幾千年的象牙,已經完全腐蝕,始一脫離原生環境,立馬出現脫水、開裂、變色、發黴等現象。

為了保護這些珍貴的象牙,考古工作者不得不選擇回填的方式保存。或許,有朝一日技術成熟時,這些象牙還有機會重見天日。

當然了,這些象牙也肯定也選幾根具有代表性的,以現有的技術手段,將其放在大廳裡供展覽之用。

上圖的這一根象牙就是代表之一。這根象牙被硅膠密封,泡在特指的溶液裡,在防止進一步損害的同時,供訪客參觀。(這張照片就是我拍攝的)

試想,一根象牙保存起來,就如此的費力。如果將所有的象牙全部發掘出來,在保持原狀不便的前提下,若想使他們完好如初,工程何其浩大?

而象牙這種文物,不需要一根根地看,只要有一個代表性的就好了。

玉琮則不然,本身就是無機物,只要不是太惡劣的環境,完全不需要擔心損壞。故而,在金沙遺址博物館,就可以看到一整個大廳的玉琮。


另,展示一下金沙遺址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均為祗樹拍攝)

太陽神鳥(中間圓形太陽+四周四隻金烏)

黃金面具(像不像馬雲?)

金腰帶(腰帶上繪著神樹)


祗樹


金沙遺址的被髮掘,始於2001年2月8日,但是在挖掘了一段時間以後,整個挖掘工作就停了下來,這是為什麼呢?有人說是因為發現了一千根象牙,其實這和發現不發現象牙沒有太大關係,停止挖掘是因為我們現在的科學技術尚無法達到有效保護地下文物的程度。

這和秦始皇陵停止挖掘是一樣的道理,與其讓那些文物在出土以後慢慢被風化掉,還不如讓它們永遠停在地底下,將來有一天,中國的科學技術達到了相應的水平,我們的後人一定會有辦法對這些深埋於地底的文物進行有效保護的。

金沙遺址被稱為中國十大考古重大發現之一,其地位和三星堆遺址等同,金沙遺址的重要意義在於重新復活了一段歷史,這就是古代蜀文化的歷史。一直以來,在四川大地,關於古蜀國的歷史有斷層,我們通過挖掘三星堆遺址和成都平原史前遺址,找到了關於古蜀國文化的部分證據。

但是這裡面仍然有斷層,而金沙遺址的發現正好填補了這個空白,所以它的意義絕對不止於一個簡單的文化考古項目,而是彌合了曾經缺失的歷史。

但對於金沙遺址,我們目前只挖掘了十分之一,還有近九成沒有開挖。當考古學家挖到近千根象牙時,他們就知道自己必須要停下來了。儘管現在四川地區已經找不到野生大象了,但是象牙的出土意味著若干年以前,四川盆地很可能是野生大象的家。

這是一個令任何考古學家都值得興奮的發現,也是值得繼續深挖的。但是很快他們就遇到了一個難題,那就是出土的象牙一見光,就開始迅速風化,變成粉末。

考古學家使用大量的現代技術,花費巨資對出土的象牙就行處理,但是效果不好。無奈只好宣佈金沙遺址停止發掘,已經發掘的善加保護,在上面蓋了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向公眾開放。

目前,這個博物館展出的主要是出土地的金、銅、玉、石、陶器,總數超過了2200件(套)。而沒有挖掘的,永遠深埋起來,再也不去動它。如果無法保證文物的安全,我們就算是把它們都挖出來,又有什麼意義呢?

就像陝西的秦始皇兵馬俑,現在已經開始出現了掉色的情況,而每年光是用於秦始皇兵馬俑修復的資金就難以計數。所以兵馬俑只發掘了一、二、三號坑,也停了下來。秦始皇陵更是被永遠禁止挖掘,不知道這層神秘的面紗何年何月能夠被揭開?

中國的科學技術總是在不斷進步的,現在我們沒有辦法對某些文物進行有效的保護,並不意味著這種情況會一直持續下去。公眾對於考古文化的渴望是中國考古事業得以發展的重要力量,人們渴望通過這些考古項目,對那些未知的中國古代文化有更深入的瞭解。滿足他們瞭解未知事件的願意,是考古學家們義不容辭的職責。


小小嬴政


文物在地下埋藏的時候,它是一個相對比較穩定的環境,所以不容易腐壞,一旦出土以後,它的環境發生了變化,所以很容易就會腐壞。對於象牙這些東西,最好的保護辦法就是不發掘或者局部發掘一小部分,其他的不要動。它如果是挖出來以後再埋回地下,實際上它的報錯環境也是已經破壞了,也可能要腐壞。對於地下文物,最好的保護,就是儘量不要發掘。迫不得已需要發掘的,需要預先做好文物出土後的保護方案。

配圖:網上發圖的宋代耀州窯盤。古玩販子,收藏家,也是破壞文物的罪魁禍首之一!







古瓷古玩古董鑑寶收藏


我們都知道這是一個商周時期的古代遺址。這個地區佔地5平方公里。這裡有宮殿、祭祀場所、住宅區以及墓地。已經收集了大量古代遺址。其中不到十分之一被挖掘出來。從這裡已經發現了1000多件文物。此外,這些文物的水平相對較高,其中一級文物佔30%以上,由此可以推斷,其餘十分之九的地區一定還有大量的文物,它們都非常珍貴。

太陽鳥金飾品非常輕巧,是金沙遺址含金量最高的文物。裝飾的中間是四隻神聖的鳥環繞的光芒四射的太陽。整個設計都刻在鏤空處,就像我們的剪紙一樣。我第一次看到黃金剪紙。為了保護這種黃金飾品,專家們想用現代技術複製它,所以當外國提出參觀文物時,我們也可以滿懷信心地答應,但是幾次試驗都失敗了。四年後,這件金飾被列入中國遺產,其設計被指定為中國文化遺產的象徵。

除了這隻太陽鳥的黃金飾品,還出土了一些特殊的文物。也正是因為這些文物的發掘,金沙遺址被專家關閉,禁止挖掘。這些遺蹟是什麼?為什麼它們如此有影響力?這些遺物是一批象牙,一種有1000多件和一些碎片的象牙,由於碎片不完整而無法回收。按重量計算,這些象牙超過一噸。最長的是1.85米長。經過牙齒的化學鑑定,它的種類是亞洲象。


賓賓說情感


大家好,我是搜史君,通俗幽默講歷史,快速有趣學知識,下面且聽搜史君來答題。



象牙不管是在古代還是今天都是寶貝呀,四川金沙遺址竟然能出土1000根象牙,為何考古學家就要把他們都埋了呢?

看到這個問題,首先搜史君感覺到很詫異,他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話說21世紀的初年,四川金沙村因為施工發現了一個古墓。

而這個古墓經研究專家發現,竟然是商周時期的古遺址。光從這兒發現的文物就有1000多件,而且級別都很高。裡面不僅有今天咱們主要說的象牙,還有太陽神鳥,金飾,金製品,在商州時期算是非常珍貴的了。



當時有三星堆的神奇文物,會出現過太陽神鳥,那就是咱們今天要說的1000多根完整的象牙了。除了這1000多個完整的,還有很多碎塊殘缺不齊的象牙,其中最長的應該有1米9了吧。1000多根象牙數量非常驚人的,可以說是,而且這些象牙都非常整齊的排列在墓葬之中。

在古代或許沒有明令禁止捕殺項類,收集象牙,但是這1000多根完整的象牙數量非常驚人,可想而知當時有多少亞洲象慘死。經研究專家發現,這些大象都產自四川是四川的本地象品種屬於亞洲象,而到今天咱們只聽說過四川有熊貓,卻沒有聽說四川有大象。

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這1000根象牙有非常大的研究價值。



為什麼專家卻禁止對這1000根象牙進行發掘呢?

原來是這些象牙在今天的條件下根本不容易保存。

古代的象牙製品很多,留存到今天的也有不少,就像古代的象牙雕刻,在今天我們依然能看到,但是深埋地下幾千年的象牙,我想這個應該不是很好保存的吧。

為了讓這1000多根象牙能夠相對完好的保存,所以專家決定不對這1000根象牙的後續進行挖掘,也將這1000根象牙繼續深埋在了地下,而今天我們在四川金沙遺址看到的一些象牙,只是當時發掘出來的一部分。

熊貓是寶,象牙也是寶,古代留下來的東西人們都當做寶。但像四川這個地方能保存下來,1000多根象牙,而且還是幾千年以前呢,真的算是很稀奇的了,這些象牙已經不能用價值來衡量了。



我們中華民族有很多瑰寶。這些瑰寶需要我們中華兒女來保存、保護這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義務。

想來這些專家,將這些1000多根象牙又重新埋回地下,不是為了讓這些寶物不能重見天日,而是為了讓他們得到更好的保存,以咱們現在的技術,根本沒有辦法將這1000多根象牙完整的保存下來。



試想如果每一個文物我們都要將它發掘出來,在他們重見天日之後所遭受到的破壞,一件件瑰寶損失殆盡,試問一下我們的後代還能看見這些中華民族的瑰寶嗎?


歷史中簡堂搜史君


在二十一世紀初的時候,在四川因為施工而出土了一個古墓,在這個古墓的周圍的泥土之中發現了很多的象牙和玉器的碎片,這邊引起了當時的轟動,專家們都認為在這個古墓的周圍一定有著什麼不簡單的遺址。這個古墓也被列為了十大考古之一。

金沙遺址

這是一處商周時期的古遺址,當時佔地五平方公里的範圍內有宮殿,大量的古代的古蹟,這個地方挖掘還不到十分之一的時候便挖掘出了一千多件古代的文物,每一件文物都是價值連城,對於古代的文物,國家自然是加以保護。其中有一件物品太陽神鳥金飾應屬於此次文物之中價值最高的一件,該物件十分的輕薄,在裝飾中間是放射光芒的太陽,在四周圍繞著四隻神鳥,耀眼無比。

當然除了這些的文物,還有著一千多根完整的象牙,可惜這些象牙早已經是殘缺不齊,無法復原,但是其中最長的一根象牙超過了1.85米,這些象牙經過了兩千年之久卻依然沒有腐爛可謂是奇蹟中的奇蹟。可是文物最頭疼的一個問題便如何完好的保存下去


象牙出土之時便有一個非常頭疼的問題,象牙一旦出土便會被風化,難以保存下來,專家對於一根象牙的保護就需要花費十萬元人名幣左右,而一千多根象牙則需要花費太多的錢財,可是專家們發現象牙埋在土中卻可以保存完好,於是這一千多根象牙便被埋在土中。


司徒歷史


金沙遺址是成都的文化名片之一,在2001年的時候由民工首先發現,隨後出土了一千多件等級極高的文物,包含有三千多年曆史的金器、玉器、象牙器等,從而“一醒驚天下”。

有書君曾參觀過金沙遺址,目睹了諸多國寶的風采,也親見了長埋地下千年的古代象牙。這些象牙,極少數在遺址坑表面,直接裸露在人面前;還有少量象牙被用特殊溶液泡在透明容器裡,展示給遊客。

然而,這只是冰山一角,絕大多數的象牙都繼續埋在土裡,不見天日。

明明是無價之寶,為何這些象牙又被掩埋回土裡?這主要是因為這些象牙的處理費用昂貴,加之數量眾多,全部挖出處理並保護耗時耗力又耗錢,不太現實。

01古象牙處理工作量大,費用高

據悉,金沙遺址出土的象牙有1000多根,總重量近一噸,其中最大的象牙長1.85米。這些化石級別的象牙,在地底經過千年的腐蝕和氧化,早已變得異常脆弱,需要小心翼翼地處理與保護,不再像新鮮象牙般堅固,可以隨意存放。

這些象牙一旦離開原有的環境,就會迅速失去水分而開裂、變色或者發黴,失去原有的模樣,嚴重的還會化為粉末。

為防止出土的象牙被損壞,專家們提出辦法,在挖掘象牙時用溼毛巾為其保持水分,待清理完全後再用保鮮膜裹住象牙鎖水,最後用石膏固定運回研究所。然後,通過一系列化學處理,象牙就被封存在透明容器裡,以供研究和觀賞。

但是,用這樣的方法處理象牙,不僅耗時較長,而且處理一根的費用就超過四萬元。而目前來說,沒有更高效經濟的方法可以處理並保存這些古象牙,全部處理這些象牙工作量大、費用高,可操作性不強。

02古象牙出土後無理想封存、展示之處

面對數量如此龐大的象牙,選擇封存、展示的地方也是個問題。若將象牙全部處理後泡在特製溶液裡,將需要很大的存儲空間。這個空間的溫溼度、光照度等都需要精確地管控,這將進一步提升象牙保護的成本。

另外,中國有句話叫“財不露白”,如果把這些價值連城的象牙全部挖出來展示,難免引起一些不法分子的貪慾。

土裡的象牙,他們不會處理,挖出來也無濟於事。但處理以後的象牙,若落入他們手中,後果將不堪設想。為此,需要一個安保系統極其先進的地方展示這些古象牙,這又將大大提高成本。

考慮到這些因素,考古學家商議後,決定將挖出的絕大部分象牙就地掩埋,並禁止挖掘,以更好地保護這些象牙文物。

如此寶貴的歷史文化財富,在我們沒有能力全盤接收的情況下,還是留在地下保險,也算是留給後人的寶藏。

有書君以為,無論這些古象牙在地上還是地下,都是人類共有的財富。這些歷史的見證,應該被世人知曉,也需要被保護。

在金沙遺址的遺蹟館,泥土給予了象牙安全,還是有個別象牙在泥土表面露出一截,可以“猶抱琵琶半遮面”,這也是一種原生態的展示方式,何樂而不為呢?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2001年金沙江遺址被髮掘後震驚了全世界,沒錯,因為世界上已經太久沒有新的遺蹟被髮掘出來,而金沙江的出現幾乎讓考古界瘋狂。

金沙江遺址發掘出1000多根象牙,重達數萬噸,而且最長的象牙更是達到了185cm,此外還有其他如犀牛等其他陪葬品。要知道現在成年雄性亞洲象的象牙最長都不會超過100cm,這也從側面證實了遠古時代亞洲象數量的龐大,同時也表明巴蜀文明的繁榮。

那麼在挖掘出這麼龐大的數量的象牙之後,為何還要重新將它們掩埋呢?

答案是:無法對深埋於地下的文物進行有效保存。

這些象牙深埋於地下長達幾千年,而四川一向是我國的天府之地,土質肥沃,土地裡面蘊含了大量的水份,容易發生氧化,因此這些出土的象牙重現天日後,很容易風化破碎。因此當時的發掘組才決定停止開挖,並重新掩埋於地下。

而這些被髮掘出來的象牙,因為破碎後再重新掩埋也並沒有多大意義,因此才重新拼湊出來,密封與無氧環境中,而難以修復的,就置於特質的溶液中浸泡。

相信再找到更好的保存方法以後,我相信這批遠古時代的象牙還會重現天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