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戰國時期趙國經過胡服騎射改革,為什麼還打不過秦國?

品談古今


胡服騎射聞名天下,趙武靈王大英雄!

春秋戰國戰火連年,滄海橫流英雄本色!

秦趙爭雄,四海雲湧!

戰國之際,秦趙爭鋒,有三方面得注意!

第一,胡服騎射是民族政策和軍事化改革。所側重在軍事,所以後勤保障、糧草、整體政策佈局,可能來不及細緻做。

第二,趙國是四戰之地!

急切的是趙國,所受牽制頗多。戰爭就是這樣,忌諱多線作戰,或者多線牽制,難以合力於一。

第三,政策的延續性!

政策要延續,這樣才能持續發力,一個國家才可能強大起來,戰勝對手。我們看歷史的一些記載,趙國的國君的既定治國路線,變化比較大,不穩定,缺少一條長遠的、綜合性質的


反觀秦國,地理位置有優勢,國內有商鞅變法留下來的,穩定的、綜合的治國策略和政策,政策與措施的執行,比較穩定和持續!

總之,我們都是事後諸葛亮!難免有失偏頗!分析歷史和歷史人物,算是一種緬懷和尊重!祖國曆史文化源遠流長,光輝燦爛,光前裕後!


聿劍傳統文化


相對於秦國的商鞅變法,趙國的胡服騎射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一、趙武靈王雖然在趙國推行了“胡服騎射”,但是無非就是:“命令趙國軍隊完全穿胡人的服飾,穿短裝,束皮帶,用帶鉤,戴著插有貂尾或者鳥羽的武冠,穿皮靴,加強訓練馬上射箭的作戰。” 由於學習胡服騎射,趙國很快成為六國中唯一能與秦國抗衡的諸侯國。

二、長平之戰中,趙國徹底失去了能與秦國抗衡的力量。趙國在長平之戰中輸給秦國,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白起和趙括兩位統帥差距很大。但是,趙國過於偏重軍事學習“胡服騎射”,而秦國的“商鞅變法”則是對全國進行改革,顯然兩者存在較大的差距。對於趙國學習胡服騎射來說,確實增強了趙軍的戰鬥力。但是,這僅僅是侷限於軍事方面,而趙國的國力仍然沒有增加,然而秦國經過商鞅變法之後,不僅秦國的軍隊戰鬥力加強了,而且秦國的綜合國力也增加了。

三、根據《史記》記載,商鞅從衛國入秦,並提出了廢井田、重農桑、獎軍功、實行一樣的度量標準和建立縣制等一整套變法求新的策略。對此,秦孝公非常信任商鞅,並在公元前356年到公元前350年,先後兩次實行了“廢井田、開阡陌,實行郡縣制,獎勵耕織和戰鬥”的變法策略。由此來看,商鞅變法是戰國時期進行最全面的一場變法,這為秦國對外作戰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四、相對於胡服騎射,商鞅變法還實行了一系列的度量標準和建立縣制等的策略,比如:實行郡縣制,直接增強了秦國的戰爭動員能力。而且,商鞅還在秦國實行了魏國李悝的《法經》策略,削弱和限制了秦國貴族的權力。

秦國經過商鞅一系列的變法,在整體實力上已經遙遙領先於趙國。而,趙國的胡服騎射太過於片面,並沒有全面增強趙國的實力。所以,在長平之戰中,趙國因缺糧而無法長期堅持下去,所以,只能派遣趙括去速戰速決。
總體來說,“胡服騎射”後,趙國雖然實力大增,但這只是相對於魏國、韓國、齊國、燕國、楚國,而和秦國的實力相比,仍然差距很大。

公元前


要弄清楚這個問題,咱先來講一下“胡服騎射”與“商鞅變法”。

胡服騎射即趙武靈王趙雍在趙國推行的一場軍事變革。趙國地理位置特殊,在北側經常要面對婁煩、林胡、東胡等部落。與他們作戰時,胡人穿著短袖服飾,騎馬射箭,機動靈活,來去如風。趙武靈王面對國內屢戰屢敗的囧境界,親自教習騎馬射箭,帶頭穿胡服,推行“胡服騎射”。趙武靈王“以胡制胡”,使騎兵代替了笨重的車兵,並在實戰中展現出恐怖的戰鬥力。趙國一躍成為軍事強國。

秦孝公推行的“商鞅變法”改革歸納為政治制度的改革與經濟制度的改革。政治制度方面:

  • 鄉邑聚縣,通過縣的設置,鄉邑內的政治權利收歸中央。

  • 官僚制,廢除世卿世祿,鼓勵建立軍功。

  • 軍功爵制度,平面當官的不二之選,設定二十級軍功。

  • 改革戶籍制度,連坐制度,五家一伍,十家一什。遏制私鬥,明法紀。

經濟方面:

  • 廢井田、開阡陌、獎勵耕織。極大提高國民生產積極性。

  • 強制分家。一方面遏制私鬥,另一方面增加稅收。

通過以上改革措施將國家的經濟、政治、軍事、法紀達到一個全面的提升。但是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僅僅是在趙國軍事上達到了一個質的飛躍,在國家內部生產力方面並沒有提高,這種差距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明顯,綜合的體現就是在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上面。

趙國在趙武靈王時期是高於秦國的,但由於趙武靈王前明後暗,搞一個“二元政權”最終被餓死沙丘。經歷國家內亂之後,國力開始下降。到趙惠文王時期,秦國已經可以與趙國五五開甚至高於趙國,在“澠池之會”中趙惠文王的表現可以看得出來,靠著藺相如勉強挽回顏面。

秦國擊敗趙國奠定兩國國運之戰是“長平之戰”。長平之戰足足打了三年,最終以趙國的失敗告終。趙國廉頗的堅守與秦國的進攻互相僵持,戰爭持續了三年,期間趙孝成王頻頻崔戰,在戰事不順之時又想主動求和,最終實在是頂不住壓力中反間計派趙括替代廉頗主動進攻,最終長平慘敗,被白起坑殺45萬士兵,趙國從此跌落神壇。

長平距離趙國的都城邯鄲要比到秦國近的多,消耗下來趙國是佔據優勢的。但正正因為國內生產水平低下,綜合國力比拼不過秦國,從而趙孝成王首先頂不住壓力,才導致昏招頻出,最終趙國慘敗。

趙國打不過秦國筆者總結為以下兩點:

  • 改革不力。胡服騎射強調的是軍事方面的改革,促進的是民族大融合,但沒有從根本上改革國內的生產力,綜合國力沒有提上去。而商鞅變法連同經濟、制度、軍事全面提升。


  • 君主能力欠缺。趙國趙武靈王可以說是創業之主,趙惠文王守業之主,後面直接守業都守不住了。國力一直下降。反觀秦國,連續幾代都是明君,國力一直上升。



李時針的時針


趙武靈繼位時,接過的攤子並不好,公元前354年,趙、魏戰爭,兩敗俱傷,趙國又常被周邊秦、齊、魏等強國攻擊,可謂四面受敵,趙國君王疲於應付。

趙武靈王繼位後,初嘗敗績,決定進行一系列改革扭轉局勢,主要是“胡服騎射”。

根據丘陵、山地不適於戰車作戰特點的,果斷淘汰戰車,並改用胡人著裝,便於行軍打仗,"棄長袍寬袖,改著胡服;淘汰戰車,改習騎馬射箭",建立騎兵軍隊。另外,還修建長城,採取實施“交好鄰國,剿滅胡夷”的措施,多措並舉,最終滅了中山國,征服了三胡。

為什麼趙國進行了改革還贏不了秦國?

需要注意的是,在趙武靈王的改革前,秦國商鞅,已初步完成了變法(公元前350年)。其內容有:改革戶籍制度實行什伍連坐法、廢除世卿世祿制度、建立二十等軍功爵制、改法為律制定秦律、推行小家庭制等改革方略。

可見,商鞅變法,其內容是將秦國朝著軍事強國的方向改革,是國家政策層面的,為秦統一六國夯實了基業。

而趙王靈王的改革,沒有觸及國家內政根本問題,沒有解決趙氏亂政弊病,只是技術戰術層面改變軍事裝備和戰術戰法,趙武靈王晚年餓死沙丘便是內政問題。

因此,強秦滅趙不無原因。


點亮萬家燈火


進入戰國時代之後,各個國家開始進行了大規模的變法運動,在改革的變法浪潮中誰能佔得先機,就有可能率先實現國家富強;誰能進行深刻變法便有可能實現國家長久強大。魏文侯任用李悝和吳起進行變法,魏國成為戰國初年最強大的國家。楚國和齊國也實行一定程度改革,最終國力也得到了提升。


戰國時代的所有變法中,秦國的商鞅變法最為深刻,也最為徹底。商鞅變法涉及到秦國的各個方面,甚至連民風、民俗也有所涉及。秦國經過商鞅的改造,徹底發生變化。秦國也一躍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併為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

趙國沒有進行深刻變法,但是趙國也在一定程度上進行了改革。趙國的改革便是“胡服騎射”。趙國經過胡服騎射,軍事改革完成,建立了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趙國的主要兵種由步兵和車兵轉變為步兵和騎兵。趙國建立起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之後,趙軍立刻呈現了巨大的活力和戰鬥力。趙國騎士也成為僅次於秦國銳士的一支強大軍隊。趙國軍隊屢次打敗秦國、魏國、燕國、韓國等國軍隊,趙國也成為戰國中後期山東最強大的國家。


公元前262年——公元前260年秦趙之間爆發了長平之戰,該戰也是戰國時代最大戰爭。秦趙雙方都在這場戰爭上賭上了國運,雙方上百萬軍隊投入戰鬥。最終秦國取得了慘勝,以傷亡近二十萬士兵的代價,殲滅了四十五萬趙軍。長平之戰之後,趙國被徹底打趴下,徹底喪失了和秦國抗衡的實力。

為什麼經過胡服騎射改革的趙國,還是打不過秦國呢?難道因為趙國不夠強大嗎?真的是因為趙國不夠強大!


戰國時代雖然各個大國此起彼伏,但是秦國強大之後就一直沒有衰落,歸結原因則是強大的範式不同。魏國的強大在於甲兵、府庫之強,楚國的強大在土地遼闊,人口眾多之強,齊國強大在於漁鹽之利、明君賢臣之強,趙國強大在於軍隊建設之強。這些強大都不是根本強大道路,只強大一時而不能持續強大。秦國經過商鞅變法,確立了君主制度下的“法治思想”,採用法家思想規劃國家。從經濟制度、政治制度、軍制等多個方面深刻改造國家,走向了持久強大之路。秦國也曾經遇到過想秦莊襄王這樣的弱君,但是秦國的國力依然沒有任何削弱。商鞅雖然最後慘遭殺害,但是商君之法並沒有隨著商君被殺而廢止,這和其他國家人亡政息不一樣。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後,其本人也被自己的兒子逼死。秦國的商鞅變法遠遠比趙國的胡服騎射更加徹底,秦國的抗擊打能力也遠遠比趙國更加強大。


秦國商鞅變法涉及的面非常廣,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習俗、遷都等多方個方面,秦國等於被商鞅重新改造。變法之後的秦國煥發了強大的國力,而且還有強大的後繼力。商鞅把秦國的主要任務總結為“耕戰”二字,實行獎勵耕戰政策。通過這樣的方式,秦國老百姓的尚武精神被徹底激發,秦國的戰爭以農業做為依託,農業又靠戰爭獲得更多發展空間。經過長時間的積累,秦國積累了強大的國力,秦國的戰爭抗擊打性與戰爭持久性更加強大。趙國的改革面太窄,基本上只侷限於軍事領域,強大、先進的軍事制度嵌接在相對落後的政治、經濟制度上。趙國的戰爭潛力遠遠沒有秦國強大,趙國的戰爭抗擊打性與戰爭持久性也不如秦國強大。


長平之戰時,秦國商鞅變法已經持續近百年,國家實力已經非常強大,國家根基也已經相對雄厚。趙國胡服騎射的時間晚了二三十年,趙國的積累相對較少,國家根基也沒有秦國雄厚。秦國當時的國土面積超過趙國,可耕地面積也超過了趙國,人口至少在五六百萬,趙國也就是三百多萬。秦國竭盡全力,聚集了大概六十萬軍隊,竭盡全力徵召了四十五萬軍隊。戰爭打到最後,趙國不是被白起擊敗而是被秦國的強大國力擊敗。秦國由於依靠關中和成都平原,糧食基本上有保證,趙國則需要四處借糧。借糧無果之後,趙國才想求變,給了秦國可趁之機。


戰爭是政治的繼續,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並不僅僅在戰場上面,而是由多方面因素合力構成。趙國之所以會失敗,歸根到底是失敗於廟堂之上。趙孝成王被秦國的反間計欺騙,臨時用趙括代替廉頗,成為這次戰爭發生變故的重大因素。

此外這場戰爭從一開始,趙國就已經出去了先機。長平之戰,趙國理虧在前,秦國攻打趙國則名正言順。

戰爭期間,秦國在外交上也取得了勝利,成功地“唬住”其他國家。楚、韓、魏、燕、齊五國在戰爭期間,幾乎沒有給趙國任何支援,基本上保持著中立姿態。趙國聯合他國共同抗秦的願望化為泡影。


秦趙雙方的將領也是決定這場國運之爭的重要因素。秦國的將領為王齕和白起,趙國的將領為廉頗和趙括。雙方將領的曾經存在明顯差距,廉頗整體上防守大於進攻,是一位善守性將軍。趙括善於進攻,但是統兵經驗嚴重不足,更難以統帥四十五萬大軍。秦國的王齕雖然比不上廉頗此等老將,但是在戰爭的關鍵階段,秦國秘密換上了白起。白起號稱為人屠,戰國四大將軍之首。白起的軍事才能遠非廉頗和趙括所能比擬。秦國換上白起之後,戰爭的天平也開始傾向於秦國。最終白起在長平圍困趙軍四十六天。趙括被射死之後,趙軍投降,四十萬趙軍被全部坑殺。

長平之戰後,秦國統一六國最大的絆腳石被搬走,東方六國再也沒有能力對抗秦國,秦國統一天下大局已定。


依稀說史


趙武靈王在趙國推行胡服騎射改革,使趙國一躍成為戰國七雄中的強國。此後趙國更是成為唯一可以和秦國在軍事上抗衡的國家。但總體而言,秦國仍佔據更大優勢,長平之戰後,趙國元氣大傷,最終失去和秦國抗衡的資本。

何謂胡服騎射

胡服騎射是指戰國時期,趙國國君趙武靈王發起的一場變法改革。其目的是為了國家的強大,擺脫趙國疲弱的窘境。根據《戰國策》的記載,這場變法改革主要的措施為“易胡服、改兵制、習騎射”。

  • 易胡服:所謂胡服就是當時西北戎狄之人所穿的緊身斷袖的衣服。這與傳統的華夏寬衣長袖截然不同。這一做法就是要讓趙國的國民從上到下改穿胡人的衣服,以適應軍事上的變革,方便行動和作戰。

  • 改兵制:是指將傳統的車戰、步戰為主的兵制改為胡人的騎射兵制。簡言之就是從將軍隊改造成以騎射為主的機動兵種。當時華夏民族的軍隊是以車戰兵和步兵為主,軍隊圍繞戰車構建,衡量一個國家的勢力就是有多少戰車,所謂千乘之國和萬乘之國就是由此而來。而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是華夏族第一次組建成建制的騎兵。

  • 習騎射:這就是對趙軍士兵的技能要求,即讓趙國上下學習胡人的騎射作戰技能,以適應整體軍制改成騎兵的作戰需要。

通過以上三條措施,趙武靈王成功地將趙軍改造成高機動性的騎兵,成為當時戰國時期的天下雄兵。這三條措施是相輔相成的,服飾的改變、騎射技能的推廣普及和軍隊的改造升級,這些措施就是讓整個趙國的軍隊發生脫胎換骨的變革。

  • 胡漢融合:胡服騎射改革極大地促進了當時趙國國內的胡漢融合,因為趙國特殊的地理位置,當時趙國國內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以邯鄲為主的華夏文明區域是當時趙國的主流文化,而以代郡等地為主則是趙國國內胡人文化區域。趙武靈王敏銳的意識到胡人的作戰和生活方式非常有利於提高趙軍的戰鬥力,於是他大力推行胡人化的生活方式,這不僅僅是從服飾上與胡人貼近,將趙軍改造成以騎射為主的騎兵,必然就大量使胡人加入趙軍,也必然提高胡人在趙國的政治地位。而胡漢文化的融合以及胡人在趙國的地位上升又反過來促進趙軍的整體戰鬥力提高。

  • 軍力提升:剛才說了胡人的融入,為趙軍帶去了騎射為主的騎兵作戰方式,這就大大提高了趙軍的戰鬥力,一方面騎兵是古代最具殺傷力和衝擊力的兵種,這種作戰方式在冷兵器時代一直長盛不衰,可以說趙國的這次改革為他們帶去了超越時代的兵種優勢。

胡服騎射的效果也是非常顯著的,在實行後不久,趙軍就向老對手中山國發起進攻,接連擊敗以頑強善戰著稱的中山國,此後又向西進攻胡人,史稱“闢地千里”,逼得林胡王獻馬求和。使趙國一躍成為可以和秦國抗衡的軍事強國。

胡服騎射與商鞅變法的異同

趙國之強始於胡服騎射,而秦國之強源於商鞅變法,兩國都是靠著一場著名的變法改革走上強國之路,那麼兩者的差別在什麼地方呢?


  • 全方位變法和軍事化變法的不同:顯而易見的是,秦國的商鞅變法是一場涉及方方面面的全方位變法,而趙國的胡服騎射更多的是一場軍事化改革。從兩國變法的措施可以看出,秦國的變法不單單針對軍事,有許多關於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等等的一系列變法措施。而趙國的胡服騎射顯然針對性更強,但是侷限性也更強,趙國的變法措施集中在強軍方面,其他政治上和經濟上的措施則幾乎沒有。

  •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不同:秦國的變法由商鞅主導,商鞅不是秦國人,因此他更多的代表一種新興地主階層的利益。而胡服騎射的主導是趙武靈王本人,他本是趙國國君,所以他很難做到完全脫離趙國的舊貴族勢力。因此趙武靈王推行的胡服騎射某種意義上來說是自上而下的變革,因此它的措施很難深層次的觸動舊貴族的勢力。而商鞅的變法不能說完全自下而上,但是至少它順應和代表了新興地主階層的利益需求,因此商鞅的變法措施更激進,也更深層次的觸動了舊貴族的利益,因此他也死的很慘。

這些秦趙兩國變法的不同,就導致了兩者的效果產生了較大的差異。趙國的胡服騎射因為側重於軍事化改革,因此趙國的軍事力量迅速壯大,這一點比秦軍的變化更大,在長平之戰前,趙軍並不懼怕秦軍,雙方互有勝負,大一些的戰役甚至趙軍佔優。但是商鞅變法的全面性和徹底性遠遠高於其他各國,為秦國建立起一整套先進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制度。而秦國憑藉這些制度的推行建立起強大的綜合國力優勢,而這就決定了秦趙對決,秦軍可以敗,可以耗,而趙軍卻敗不起,耗不起。一旦進入像長平之戰這樣的長期消耗戰,趙軍就必定失敗。

結語:戰略環境和綜合國力的差距導致趙國最終不敵秦國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後,趙國迅速成為軍事秦國,此後經趙惠文王的守成治理,趙國國勢仍保持上升態勢,但是秦趙兩國的綜合國力差距依然不小。

而趙武靈王本人在立儲問題上的失誤導致他壯年離世,這不僅是趙武靈王本人的悲劇,也是整個趙國的悲劇。此後的歷代趙王再無魄力推行更深層次的改革,能做到如趙惠文王一樣守成治理就不錯了,這也就導致秦趙兩國因為變法路線不同的差距變得更大。

而秦趙兩國的地理位置和戰略環境決定了趙國很難如秦國一樣騰挪出二十年的時間來變法圖強。趙國雖處於三晉北方,但是秦國強大之後一直致力於蠶食三晉,交好齊楚的總體戰略,也即所謂“遠交近攻”之策。而秦國所處的關中地區屬於相對封閉和安全的環境,敵對國家除了函谷關很難攻入秦國本土,趙武靈王甚至考察過從北方攻打秦國的可能性。而趙國則時刻面對秦國的威脅,東邊的齊國又時不時的扯後腿。

在外族入侵方面,秦國自打擊西戎立國以來,逐步消除了西戎的威脅,到後期只有義渠這樣的外族能稍有威脅,但是秦國將函谷關一封就能安心對付義渠。而趙國先後有林胡和匈奴的威脅,雖然都被趙國先後擊敗和驅逐,但是北方外族始終是趙國的一大威脅,導致趙國始終在北方留有一支重兵集團鎮守。

綜上,趙國變法之後的確很強,但是與秦國的主要差距在於變法路線不同帶來的綜合國力差距,加上身處四戰之地,始終忙於戰事,讓趙國很難再有機會安心變法圖強。最終綜合國力的差距始終無法趕上,到長平之戰後,趙國慘敗國力大損,再無法抗衡秦國。


圍爐品茗人


俗話說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胡服騎射不就是嫌棄當時的衣服不好打仗嗎?我秦軍連穿衣服打仗都不穿,赤膊上陣。論軍事改革之徹底,軍隊好勝之風之強盛。山東諸國誰人可比。


《韓非子·初見秦》:“山東之卒,被甲冒胄以會戰,秦人捐甲徒裎以趨敵,左挈人頭,右挾生虜。”

趙國真打不贏秦國嗎?

事實上秦趙兩國在戰爭中,趙國是打的過秦國的。

在長平之戰前幾次局部戰爭,趙國都是勝多敗少。《戰國策》中曾記載當時的趙國是“嘗抑強齊四十餘年,而秦不能得所欲”,就是對趙國實力的真實寫照。

然而,長平之戰的慘敗,讓趙國徹底無翻身之力。

長平之戰,趙國敗在國力不如秦國,非軍事上的失敗。

此戰中趙國最大的問題是在本土作戰後勤保障居然還不如遠道而來的秦軍。(這也暴露出了趙國改革不徹底,只是軍事改革,沒有做到秦國那樣的全面政治改革,以耕戰為核心將國家打造成一個戰爭機器)

在國力快要支撐不起,趙國快要被秦國拖垮之前只得臨陣換將,以速戰派趙括領軍,以圖一舉結束戰事。這種大決戰既是不能全勝,或者是敗只要能重創秦軍。

趙國未來還是可期。

然而結果是所用非人,紙上談兵的趙括將趙國的家底一戰全部敗光,卻沒能給秦國重創。使趙國從此再無有與秦軍爭雄的可能。


歷史小知


趙國不是打不過秦國,而是耗不過秦國。

若兩軍對壘,秦趙兩國各有所長,甚至趙國還要略勝於秦國。《過秦論》裡說,長平之戰之前,秦趙之戰有五,趙國三勝而兩敗,處於上風。趙軍在心理上並不怵虎狼之秦,因此成為六國對抗秦軍的主力軍和精神領袖。

趙孝成王即位時,就是處在這樣的國際環境中。天下諸國中,齊國與六國有隙,明哲保身,置身事外;楚國新破,國力大衰,退出爭霸行列;韓魏割地求和於秦,請為附庸。山東六國中,只有趙國具備與秦國一戰之力。

趙國不僅有攻滅秦國的軍事能力,還曾進行過戰略可行性研究。趙武靈王深入秦境,考察風土,並且制定出了一個從河套一帶的九原郡南下,直撲咸陽的掏心戰術。這條進攻關中的路線,在後來的歷史中多次出現。可是,趙武靈王在選擇接班人的過程中,發生了嚴重的技術性失誤,不僅自己死於非命,還讓這個奇襲計劃缺少了實際執行人。

趙國的胡服騎射改革,大大增強了趙國的軍事能力。沿北境三國中,趙國的開拓是最富有成效的。趙國不僅擊敗了遊牧民族,還就地取材,徵發當地遊牧民族當兵,做為趙國的尖兵部隊。趙國開出的俸祿要比中原兵種高出2到3倍,樓煩、林胡等少數民族有不少青年人加入了趙軍。這些人都是天生的騎士,由此趙國的軍事實力一度冠絕天下,即使秦軍見了也要甘拜下風。秦軍多以陣型取勝,趙軍則以突騎見長。

秦國不甘心被趙國封鎖在函谷關以西,希望能打通東進的通道,頻頻用兵函谷,韓國被打怕了,洛陽以東盡數割讓給了秦國,連冶鐵基地宜陽也被佔領了。楚國的南陽盆地被白起打下來了,江漢平原一多半被秦軍佔領。魏國的河西之地全部失去,河東地區也被佔領多半,連魏國的舊都安邑都給丟了。此時的秦國兵鋒之強已經獨步天下,只在趙國手裡認過栽,閼與之戰10萬大軍被擊潰。秦軍在光狼城之戰中也打輸了,雖然不是大敗,但也讓秦軍有意避開了趙軍的大本營太原盆地,只是對韓國、魏國、楚國用兵。短時間內,秦軍攻城掠地,所向披靡,國力越發強大了。

趙國君臣也沒有乾等著,硬氣的趙國也知道能讓秦國認慫的關鍵是趙國強大的軍事實力。因此,趙國在料理停當了內部政變的風波之後,持續用兵北疆,擴大了代、九原、雁門等郡,招募到了更多更優秀的騎兵隊伍,還在北地建設了長城以守衛內地。

不過,與秦國相比,趙國的處境是不利的。同樣是擴張,秦國獲得的土地要麼是軍事基地(宜陽、安邑等),要麼是糧食基地(南陽、江漢),而趙國卻受歷史包袱的拖累,打不得韓、魏,作為關東六國的縱約長,趙國也沒法對齊、楚用兵(惹怒了諸國,又擔心五國伐齊的故事重演),打下來的土地只有北方邊疆,難以種植糧食,能夠提供的只有騎兵。秦國在不知不覺中,綜合國力已經超出趙國三倍不止了。秦國在下一盤大棋,從北、東、南三面包抄趙國,現在已經在尋找一個有利時機,要畢其功於一役,徹底打掉趙國的軍事優勢。

長平之戰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了。當秦昭襄王聽到趙軍40多萬被圍,而秦軍也已是強弩之末,無法發起圍殲後,立刻盡起全國之兵,悉數增援上黨戰地。戰區的民眾,更是被組織起來,每人賜爵一等,男子為戰,女子轉運。趙國君臣救援不能,趙軍突圍不利,中心開花的戰略構思難於實現,最終戰局朝著利於秦國的方向發展。

秦軍贏得了這場戰役的勝利,消滅了天下第一勁旅,代價也是非常慘重的。如果此時的秦國憑藉勝利的餘威,星夜奔襲趙都邯鄲,將沒有時間組織抵抗的趙國滅掉,秦國統一天下可能會提前40年實現。可是,正因為此戰秦國也大傷元氣,秦國不敢賭此國運,最終選擇了穩妥的休養生息,徐圖後舉的策略。戰國的歷史,又延續了40年。這給了另一名戰國大將李牧提供了歷史舞臺,以疲弱之趙硬扛虎狼之秦,竟然也能戰而勝之,用兵之道,不過如此。爭奈虎將殞沒在自家人手裡,趙國也隨後而亡。


而知而行的歷史


胡服騎射確實讓趙國有了質的改變,這是一步能讓趙國崛起的妙棋,也讓趙國有了和秦國叫板的實力。但在“沙丘宮變”中,趙武靈王被餓死,此後,胡服騎射改革流於形式,改革不徹底,對於趙國來講,可以說是一大遺憾。到了趙孝成王時期,諸多決策上的失誤使趙軍飲恨長平,再也沒有與秦國抗衡的能力。

胡服騎射,趙國崛起之本

趙武靈王執政初期,趙國在諸侯國中處於弱勢群體,內部有“千乘之國”中山國這樣的心腹大患。外部東北同東胡相接,北邊與匈奴相對,西北與林胡、樓煩為鄰。而這些部落又大都是遊牧民族,能騎善射,時常侵擾趙國邊境,趙國苦不堪言。


胸懷大志的趙武靈王下定決心改革強國,他採用“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方法。

燕趙之地多俠義之風,趙國屢次戰敗絕不是趙人畏戰之過,尤其是面對一些遊牧民族的戰爭,他們的實力本不如趙國,但他們的騎兵機動性極強,打完就走,趙國笨重的步兵和車兵很難找到發力點。

趙武靈王決定組建一支龐大的騎兵部隊,可趙人的衣服太過繁瑣,不適合騎馬,倒是遊牧民族的衣服簡短幹練,騎起馬來遊刃有餘。於是,趙武靈王決定摒棄世俗理念,讓趙軍改穿胡人的衣服,提高軍隊戰力。

今中山在我腹心,北有燕,東有胡,西有林胡、樓煩、秦、韓之邊,而無彊兵之救,是亡社稷,柰何?夫有高世之名,必有遺俗之累。吾欲胡服。”

雖然遭到了趙國貴族集體反對,但趙武靈王力排眾議,加上肥義等重臣們的支持,“胡服騎射”得以施行。


很快“胡服騎射”帶來的效果,讓趙軍在實戰中一改往昔之頹勢。

二十年,王略中山地,至寧葭;西略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獻馬。

變革僅一年的時間,趙國連續戰爭取得雙線告捷。北面打的林胡王獻馬求和,既有良馬,何愁騎兵,趙軍形成了良性循環。內部屢敗中山國,逐步蠶食,終於在十年後,滅掉了如鯁在喉的中山國。

而後,在齊國被群毆,楚國被秦國組合拳暴揍的情況下,趙國一躍成為了當時僅次於秦國的第二大諸侯國。已經具備了和秦國掰手腕的實力,但為何最終還是敗給了秦國呢?


沙丘宮變,趙國內耗損失慘重

趙國在王位繼承這一環節歷來是問題不斷,他們並不像其他諸侯國那樣,嫡長子順理成章的成為下一任君主,而是君主喜歡哪一個兒子就立哪一個為繼承人,甚至還有不傳給兒子卻傳給侄子的。這樣一種病態政治,就註定了王權爭奪必須要經過一段血雨腥風。所以,趙國多年來實力羸弱,與內部混戰有很大關係。

到了趙武靈王這,同樣沒處理好這個問題。而且,不但沒處理好繼承人,還搭上了自己的老命。

話說趙武靈王有一位“夢中情人”,是根據趙武靈王夢中描述在現實中找到的人,人稱“吳娃”,是大臣吳廣的女兒。趙武靈王非常寵愛她,兩人有個兒子趙何。由於愛屋及烏,加上吳娃死前遺願的緣故,趙何被立為太子。這樣一來,原來的太子趙章就稀裡糊塗的成了廢太子。


趙武靈王不但立趙何為太子,甚至還把王位直接讓給了他,自己玩起了“太上皇”的把戲。可他沒想到權力一旦撒手,再想收回難於登天,哪怕是自己養大的兒子。

一次宴會上,他看到趙章頹廢的樣子,心生內疚,又有些後悔。而且,由於總也不打卡上班,他發現自己被邊緣化了,等他回過神來想收權,卻發現局面已經超出了自己的控制範圍了。於是,他想復立趙章為代王,讓趙國出現一山二虎之勢,自己借斡旋之機再重新掌權,可趙何斷然拒絕了他這個奇葩的決定。

趙武靈王明白了,趙何如今是真正的君主了。但他心有不甘,還想賭一次。於是,他借遊沙丘行宮之機,暗示公子章“便宜行事”。名相肥義覺察苗頭不對,決定替趙何赴宴,結果肥義被殺,趙成和李兌以勤王之名將公子章反殺。他們怕趙武靈王秋後算賬,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困斃了他,趙何默許之。

一代雄主趙武靈王竟落得如此下場,不由得讓人唏噓。


這場內鬥損失的不僅是趙武靈王,還有肥義,這個改革派,實幹派,一生為趙國鞠躬盡瘁的名相。而這倆人的離開直接導致了胡服騎射改革只剩下形式上的改革。其實胡服騎射並不單單是指在服飾風格上的改變,作為統治者趙武靈王更多的是在傳遞一種改革的決心,只要能使趙國強大,不論用什麼辦法,哪怕背離祖宗禮法,哪怕受天下人嘲笑……這與秦國秦孝公的《求賢令》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可惜,趙國未能一直貫徹下去。

隨著一場宮鬥趙國的改革化為了泡影,而同時期的秦國,雖也經歷了內亂,但不論是在宣太后羋月還是秦昭襄王贏稷執政時期,改革從未停止,法制體系日漸完善,《商君之法》這部戰時法典也日益彰顯其威力。此消彼長,趙國綜合國力自然還是不如秦國,加上長平之戰,趙國決策上的失誤導致自絕外援,趙括與白起的能力差距等等因素,最終導致趙國徹底喪失了與秦國爭奪天下的機會。


歷史夜孤城


趙國在戰國中期卻是經歷了胡服騎射這一場軍事改革,尤其是騎兵的正式建立並將其成功引入中原戰場,也使得各國的作戰能力獲得較大提升。作為始作俑者,趙國的軍隊實力爆發式增長,巔峰時期與秦國相差無幾。甚至在五場戰役當中三勝兩負大敗秦軍。雖然沒有與秦國的正規軍正面決戰,但是這一戰績也足以在山東六國當中傲視群雄。


但是為什麼胡服騎射之後的趙國依然打不過秦國呢?

主要還是秦國商鞅變法與胡服騎射,兩者之間的性質差異。秦國的商鞅變法是一種全面的變法包括政治,經濟,農業,外交,社會,風俗,習慣,政權體制,以及軍事,農業,商業。這種全面而成體系的變法,使得秦國在貴族國家當中,脫穎而出,由貴族國家轉變為封建國家,這種制度上的優越性就好比英國與清朝之間的差距,不論是生產力還是戰鬥力上秦國都遠遠高出山東六國。

而趙國進行的胡服騎射主要是在軍事上的改革,包括運輸,武器配備,士兵的作戰能力,作戰方式以及騎兵的建設。所以趙國在軍事實力上與秦國相差無幾,但是胡服騎射並非全面改革,其他方面的改革根本沒有進行,或者說只是進了小幅度範圍的調整。在商君書當中說道。

今秦之地方千里者五,而谷土不能處什二,田數不滿百萬,其數澤、溪谷、名山、大川之材物貨寶,又不盡為用,彼士狹而民眾,其宅參居而並處:其寡萌賈息民,上無通名,下無田宅,而恃奸務末作以處;人之復陰陽澤水者過半。此其士之不足以生其民也,似有過秦民之不足以實其土也,意民之情,其所欲者田宅也,而晉之無有也信,秦之有餘也必。如此而民不西者,秦士成而民苦也。臣竊以王吏之明為過見。此其所以不奇三晉民者,愛爵而重複也,其說日:“三晉之所以弱者,其民務樂而復爵輕也。秦之所以強者,其民務苦而復爵重也。

可見趙國身處三晉之地人多而地少。土地改革很難進行。

一方面是貴族勢力強大,而且尚武之風頗厚,每一次政權交接都會發生殘酷而血腥的政變。擁有實權和軍隊的貴族在沒有雷霆之勢的系統變法之下,人地矛盾是沒有辦法解決的。貴族擁有大量的土地和自己的封地,而民眾因為人多地少而擠在一起做不到合理的搭配,也做不到合理的鼓舞,即便每一個人都擁有土地擁有一小塊,這也無法完全激發民眾對農耕的興趣。

在秦國尤其是商鞅變法以後的20年裡,根據每一個人的平均勞動水平分配土地,單個勞動力獲得最大的農業成果。這必須得在人口土地開發足夠的情況之下。而趙國不具備這一國情。

第二點最重要的是商鞅變法實施的國有化的改革。不論是農業商業還是手工業都由政府嚴格管理,一旦發動大規模的軍事戰爭很多資源,可以由國家調配而且山林湖澤也已收歸國有,武器裝備的鑄造冶煉也都由國家支持和使用。但是在山東六國的舊體制之下,雖然軍力強盛,但是對於國內資源的調用不如秦國。趙國的大商人,在當時並不少。在趙國經商的各國商人更是雲集於邯鄲,但是這些根本不是趙國的力量。換句話說,商君當中的國強,而民弱。

趙國並沒有做到,國強民弱。

意思是國家能夠調用社會資源,而民眾必須接受管理。並不是國家強,讓普通的老百姓虛弱不堪。在經濟上就是國有化主導各行各業,而非由官吏貴族和商人掌握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造成國家資源無法被調用,擴增私利。

在政治上,秦國由於有一整套的體系,可以保證秦國政治效率維持在高位有效運轉。而趙國在整個長平之戰上,對山東六國的外交是失敗的,甚至還自負到認為自己掌握外交主動權。而且秦國當時的君王秦昭王將長平征戰作為國運之戰。但趙國君臣都沒有意識到這場長平之戰意味著什麼?在他們看來他們依然認為這場戰爭是與平時規模大一些的兼併之戰罷了。



最後的差距就是在戰場上。

與其說趙國朝堂中了秦國的反間計,倒不如說趙國確實沒有持續的支持這場曠世之戰的國力。我們都說廉頗堅守不出,但實際上廉頗曾設下三道壁壘,並主動進攻。後被秦軍連破兩道必須堅守最後一道壁壘,阻止秦軍進攻,而並非從始至終堅守不出。但是51萬的軍隊耗時兩年有餘,原本趙國認為秦國遠道而來,自己可以以逸待勞。但這只是趙國君臣單純的看待地理位置造成的錯覺。

在長平之戰前秦國已經奪得了河東地區,原本就是豐饒之地。再加上河西秦國數年的開發經營,都能夠給秦國提供有效的軍事給養,同時還有天府之國,通過棧道源源不斷運輸糧草。在昭王為了打贏這場戰爭,親自督導河東運良,幾乎發動了當地所有的青壯年男子每人進爵一級,可見秦昭王對這場戰爭的重視程度。而平原君趙勝,再向列國求援時又不願意做利益交換,而且首鼠兩端,與秦國進行外交活動,這令其他五國也沒有了同仇敵愾的緊迫感。秦趙雙方常平對決在政治和外交上也與各國伐交頻頻。

對於其他國家而言,這只不過是兩強的對決而並非誰欺負誰?直到長平之戰趙國損失50餘萬的軍隊,其他五國才膽戰心驚。而且在胡服騎射之後,也不斷對周邊國家攻伐頻頻,所以六國在兩強對決之初也並沒有明顯的支持與傾向,因為在他們看來這兩個國家都不好惹,同時這兩個國家都自詡霸主,對自己都有軍事行動。某種程度上也十分願意兩強對決,這樣自己的軍事壓力就會減小很多。


同時這場曠日對決也直接能夠反映出兩者綜合國力的差距。

秦國能夠調動自己所掌握的所有資源,雖然遠道而來,但是糧草的運輸和後勤補養並沒有出現太大問題,趙國雖然表面上以逸待勞,但是對國內的商人民眾無法做到像秦國那樣的有效調動。再加上長平之戰期間,北方大旱糧食顆粒無收。趙國到最後,政府糧倉也所剩無幾,這才是撤換廉頗,由趙括代替並主動進攻的原因,以期在短時間內結束這場曠日之戰的根本原因。

否則趙國在長平戰場與秦軍對峙兩年有餘,為何在這兩年期間沒有人提出更換廉頗,而到最後挺到不能再挺,國家無力支撐以後才換趙括。所以最終的戰果是兩國綜合實力的區別而並非因為趙國君臣中反間計,趙括志大才疏。畢竟但凡有一點能與秦軍耗下去的可能,趙國都不會替換廉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