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針對小學生一寫作業就喝水,上廁所,要吃東西有什麼好意見?

rrexk


孩子不能專心完成作業有多方面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學習目標和學習動機。他們往往將學習任務當作負擔,機械地完成老師和父母交代的任務。

目前組織線上學習,我班上一個學習成績很好的學生家長多次給我打電話,說他孩子不完成抄寫,還說沒看到老師佈置就不做。事實上語文要求每天上完新課都要抄寫生詞,這個作業剛展開線上學習時就已經佈置了。可見有的學習好的學生都不能自我主動學習,把要我學習變為我要學習。對於學困生完成作業就更難了,首先基礎太差,而作業對他們來說又太難了,一些誘惑因素又太多了。我班上一位家長反應孩子對著電子作業抄題做,他一定要守在旁邊,不然就開始玩遊戲。

現在孩子都在家裡進行線上學習,各位家長則成了老師,課堂也變成了家裡。家相對而言是比較輕鬆的環境,人比較容易放鬆。應此家長應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同時孩子在寫作業時,由於孩子還小,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家長可以在旁看書一方面起榜樣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順便督促孩子學習。其次和孩子共同制定良好的學習規定和作息時間,讓孩子知道在家做作業也要遵守紀律,不能隨意上廁所吃零食,也讓孩子有一定的時間觀念,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業 。

學習習慣的養成至關重要,初期家長可以當多給予表揚鼓勵,善於發現其閃光點,讓其體會到自身價值,提升對學習的興趣。比如孩子喜歡畫畫,可以在作業完成後給他看一些繪畫書當做獎勵,或者分享他的繪畫作品作品。




楊小羊CR


針對這個問題,我只能用我自己的經歷來分析了。

可以肯定地說,小學生一寫作業就喝水、上廁所、要吃東西這些行為肯定是發生在家裡的,這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還有一種可能是因為爸爸媽媽在旁邊監視的緣故。

我小的時候在家就是這個樣子的,每次寒暑假在家寫作業,屁股剛坐在凳子上就開始各種作妖,不是喝水就是吃東西,要不就是老覺得要上廁所,反正心思就不在學習上,而且超級不想寫作業。後來我老媽就拿著根鞭子站在我旁邊,我一下子就慫了,不敢再亂動,只能硬著頭皮寫作業,一開始還是沒法靜下心來,在寫了一兩道比較簡單的題目之後,找到了信心,然後就開始進入狀態了。

所以,對於這個問題,我的建議是:

(1)儘量營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家長可以和孩子約定一天中的某個時間是學習時間,而且在這個時間段,全家人都得學習,孩子寫作業,爸爸媽媽看書,不能孩子寫作業,家長卻在那裡玩手機或者看電視,這是非常影響孩子注意力集中的不良行為。

(2)可以邀請孩子的同學來家裡和孩子一起學習,營造一個像學校一樣的學習氛圍,一般來說,在有伴的前提下,孩子進入學習狀態是非常容易的。

(3)家長要給孩子一個獨立的學習空間,不能在旁邊監視著,然後動不動又罵一句孩子,這是非常不利於孩子學習的,而且也不利於孩子養成獨立自主學習的習慣,父母的監視還會影響孩子注意力的集中,孩子在那坐得小心翼翼的,能認真寫作業才怪。

(4)父母在孩子遇到作業上的困難時千萬不能一味地責怪孩子,一定要和孩子一起探討解決方法,陪著孩子找解題思路,從中引導孩子找到學習的快樂,同時也建立孩子面對困難的信心。

(5)父母在孩子的日常學習中要及時表揚孩子學習的進步,孩子獨立自主學習的行為,而且面對孩子的求贊行為不能簡單敷衍,一定要積極表揚,從而建立孩子學習的動力和自信。

以上就是我從自己的經歷中總結出來的一點心得,希望能幫助到各位有同等困惑的家長朋友們。

我是二胎寶媽米果和甜甜,你的育兒煩惱也許我也曾出現過,關注我,我們一起呵護寶寶的健康成長!


米果和甜甜


我兒子一開始也是這樣,剛上一年級第一學期就是回家一寫作業就開始各種問題一題作業起碼要上幾次側所和幾次水身體這裡癢那裡不舒服的,要是給他看電視坐兩個鍾一動不動都可以,剛開始我也頭疼,後來我就什麼也不做就坐在他旁邊監督他做作業,堅持了一段時間,現在不用監督也寫得很快了,因為剛開始小孩專注力不夠,所以需要我們大人坐在旁邊監督讓他養成習慣之後就好了


HLJ3699888


做作業前叫他去吃飽喝足 上完廁所先,等下做作業他就沒借口了。如果接下來肚子又痛頭又痛,直接帶他去醫院。估計還沒出門口他就說好了。平常引導孩子要迎難而上不要看見作業就逃,逃也沒用,作業還是要做。

以前我兒子就是這類人,我說你看這些作業都笑你了,它們說:你是最差的那個,你就是不會做…我說:那你要不要克服它們?你只要把這些難題都做了,你再回頭是不是心裡會說:切,這有什麼難的!我也能做到!果然,他做出來後,很拽的樣子,以後不需要我輔導 自己做。每天得到老師表揚很有成就感!


1104627


我也是一個二年級小學生的媽媽,我家孩子也有過這樣的階段,現在不會這樣了。

孩子寫作業要喝水,要去衛生間,要吃東西,這肯定是在家裡邊做作業的時候吧,孩子在學校,在輔導班肯定不敢這樣,所以我們就要找下原因了。

既然孩子在學校和輔導班都能做到,為什麼在家裡就做不到呢?那是因為老師有課堂紀律,課堂上肯定是不能喝水,吃東西的,如果違反,是要收到處罰的,所以孩子們一般不敢違反課堂紀律。

那為什麼在家裡就做不到呢?很簡單呀,因為他認為這是家裡,家裡只有爸爸媽媽,沒有老師,所以他就可以放鬆自己,鬆懈下來,邊玩邊寫,但是這樣肯定是不行的。長時間這樣孩子就會注意力不集中,寫寫玩玩,心不在焉,肯定回影響學習的。

所以,孩子在家裡寫作業時,家長也要立規矩,寫作業就是和在學校一樣,要專心致志,不能分心,家長也不要看到孩子可憐兮兮的樣子,說寫作業寫累了,要喝水,要休息,要吃零食就允許孩子放鬆,時間久了,孩子會越來越過分,這對於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肯定是不好的。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一起努力,讓我們的孩子變得更好。





戴昊同學


小學生一寫作業就喝水,上廁所,吃東西,這是因為孩子的行為習慣差。要想糾正,家長應從日常生活的幾方面去引導。

一是培養孩子珍惜時間的習慣。家長要讓學生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每晚九點前。按時睡覺,早晨6點按時起床。按時上學,接時回家。在外面玩耍要按規定的時間四家。在家寫作業要按時去寫,必要時家長可以記好時間,幾點開始寫作業,幾點學生必須完成,按時完作業成家長可以點贊獎勵。沒按時完成時,家長要給點小懲罰。告訴學生時間是公平的老人,對誰不多,對誰也不少。金錢丟失了可以找回,時間丟失了就再也找不回來了。

二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課注意聽講,課堂坐端坐正,兩眼注視黑板,跟著老師讀說聽寫算。課堂積極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老師佈置的作業要認真去完成,決不拖欠。

三是家庭要為學生布置一間書房,讓學生有屬於自己的學習環境。下午放學回家,吃喝拉撒一切搞定,然後走進書房,擺開書本,開始寫作業。家長不能玩手機,看電視。應該看書看報。也不能不吼大叫,干擾學生的學習。只有孩子遇到難題的可以解答,其它時間不得去幹涉孩子的學習。剛開始孩子可能做的不好,但堅持一段時間後,孩子會慢慢養成了自主學習的好習慣,以後學習會不用揚鞭自奮蹄。

四是日常生活也要注意習慣的養成教育。讓孩子多幹家務,拖地,掃地,抹桌子,整理房間。洗衣,做飯。還要教育孩子不說謊話,有錯就改,勇於認錯,敢於擔當的品質。養成了這些品質,學習習慣一定很好,學習成績一定很高,將來一定成人成才。





楊德福8086


關於小學生一寫作業就喝水,要上廁所這應該是一個普遍現象了。有時候看到小朋友的這種行為,是不是很像我們小的時候呢?現在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捂臉]。當然我們要透過這種現象分析一下原因,為什麼小學生一寫作業就要上喝水,上廁所呢?

其實小學生通過喝水喝上廁所他是表現一種心理。這是作為家長朋友不要生硬的立馬要求或制止他的這種行為。而是要換位思考,站在小朋友的立場去考慮思考問題。如果是我在這種情況下,我會不會也會這樣,為什麼會這樣,怎樣才不會這樣呢?

父母是小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行為是受父母影響的。孩子的行為也反應了家長在平時生活中的一些習慣。孩子在一些作業就喝水,上廁所的行為,是不是我們反應我們家長在平時中,給孩子產生了負影響。比如,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父母在旁邊玩手機,或者自己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能靜下心來,在途中喜歡幹一些其他事,總容易分心呢。如果是這樣那我們就要首先自己給孩子做好榜樣。

第一,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給孩子營造安靜輕鬆的環境。把小朋友一些容易干擾的小玩具收起來。

第二,自己經常陪伴,並以身作則,小朋友在做作業的時候,我們就和他一起學習。自己做到不分心。

第三,共同約定好時間,小學生做做作業的時間注意力集中也是有時間的。那麼可以跟小朋友一起做好時間規定。這次我們學習多長時間,過了之後可以休息5分鐘,可以去喝水,上廁所。

第四,養成良好的準備習慣。在和小朋友的相處時,家長在做事情的時候,都要做好準備工作。和小朋友做作業之前,首先詢問要不要喝水,上不上廁所。把這些東西提前做好。

如果,孩子是對做作業有牴觸情緒,那麼我們家長就要看看。我們在輔導作業的過程中是不是在輔導方式上或者情緒上,對孩子產生了不好的影響。讓孩子感覺做作業不高興。

我們可以在孩子做作業之前先做一些趣味題。讓孩子感覺學習的樂趣。同時,及時的給與孩子鼓勵,讓孩子找到自信。

以上是我個人觀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愛我所愛小娜娜


從問題中可以看出孩子的學習習慣極為不好,學習習慣很重要它會伴隨孩子的一生,小學時期是最佳培養孩子學習習慣的好時期。針對這一問題,建議幫助孩子養成一下的習慣,一天天慢慢改善。

1、寫作業前讓孩子做好準備工作

寫作業前,先讓孩子去上廁所,喝水,如果餓了就讓孩子吃些東西。一切準備就緒以後,讓孩子開始寫作業。準備工作全部完成以後,孩子慢慢就會改掉這樣的壞習慣了。習慣的改正是需要時間,慢慢摸索的。還有就是將孩子寫作業的環境改善一下,不要有零食,電視等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的東西,孩子在做作業時,要給予他們一個安靜舒適光線較好的地方。

2、習慣未養成之前家長需陪著孩子寫作業

一來呢,是為了讓孩子明白寫作業的時間,只能寫作業,父母在旁邊看著能夠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二來,通過看孩子寫作業,也能發現孩子對當天課程是否能夠掌握。有時這種不良習慣是因為前期沒有養成而造成的,但有時這種不良習慣的出現,也有可能是孩子對當天學習內容為掌握,不想寫作業而產生的拖延情況。

3、如果父母由於工作等原因無法陪孩子完成作業,也可以給孩子限時

父母大概推出孩子做完作業的大致時間,讓孩子限時完成作業。例如:孩子做完一道應用題的時間大概是7-8分鐘,那就給孩子制定時間,讓孩子在十五分鐘沒完成這道應用題,如果按時完成可以給予一定的獎勵,如果在十五分鐘之前完成,例如孩子十分鐘就做完了,可以獎勵孩子自主休息五分鐘,期間可以上廁所,吃東西等等,時間一到就讓孩子進展下一項作業。長期堅持,慢慢也能改進孩子寫作業拖延的情況。但是個人建議有時間時還是偶爾陪孩子寫一下作業,可以看看孩子對知識是否及時掌握,也可以起到一定警示作用,讓孩子能夠認真去完成作業。畢竟人還是懶惰的,能讓自己輕鬆時一定會讓自己輕鬆的,孩子的獨立性還是很差的,需要父母不斷的提醒,才能夠做的更好。

4、及時與學校老師溝通

要及時和學校老師交流一下孩子在校情況,協助學校老師一同輔導孩子學習。當孩子一出現問題時,及時改正避免問題擴大化。

以上僅是個人看法,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六六老師


在確定不是身體有問題的前提下,孩子這麼做就是躲避學習了!所以就得見招拆招,規定好上廁所的時間,跟在學校上課一樣,坐下學習之前不管有沒有意思都要喝水然後去廁所,之後就坐下學習至少20—30分鐘,再起身活動,喝水,上廁所(這一過程10-15分鐘),養成習慣就好了!孩子拖拉跟家庭環境和家長都是分不開的,所以得需要家長配合才能養成他不拖拖拉拉的習慣


catheyzeng


我一直從事低年級教學,出現這個現象我們首先分析原因,是因為不願意寫作業,所以一會幹這個一會幹那個,拖延時間。我的做法:1.做作業之前先去上廁所,喝水等準備工作。2.做作業之前講明白規則,不能三心二意,只做一件事。可設置獎懲。3.規定好時間,設置獎懲,規定時間內完成有獎勵等。4.到10點睡覺,沒寫完也不寫了,自己跟老師解釋,當然,家長需要提前跟老師打好招呼。以上是我的措施,很管用,你可以試一下。重點是給孩子營造學習環境,家長不能看手機,看電視,可以看書練字,給孩子做榜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