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黃岡頭條」探訪農村防控樣本羅田縣白廟河鎮

「黃岡頭條」探訪農村防控樣本羅田縣白廟河鎮

確診病例為零 疑似病例為零

探訪農村防控樣本

湖北黃岡羅田縣白廟河鎮

「黃岡頭條」探訪農村防控樣本羅田縣白廟河鎮

位於大別山南麓的湖北黃岡市羅田縣白廟河鎮,轄29個行政村,1個林場,3.4萬人,版圖面積178平方公里。全鎮共有返鄉人員7692人,其中武漢返鄉人員1746人,黃岡黃州區返鄉人員184人。

抗疫30多天,距離武漢不到200公里的白廟河鎮密織疫情防控網絡,贏得了這場特殊戰役的主動權。截止發稿,全鎮沒有出現一例確診病例,沒有一例疑似病例。2月25日,經濟日報記者前往該鎮探訪。

「黃岡頭條」探訪農村防控樣本羅田縣白廟河鎮

織牢“防控網”

2月25日下午,從羅田縣衛健局出發到白廟河鎮鎮政府,縣道約33公里,一路上記者遇到了5道檢測點。在四屋灣卡口前,工作人員攔住我們詢問身份。檢查通行證件後,立即上前測量體溫、進行登記,在確認體溫正常後,噴灑酒精進行消毒後才允許我們通過。

這個卡口執勤人員由一名鎮政府工作人員和兩名黨員志願者組成,帶隊的是鎮社會發展辦公室(農辦)主任張林泉。“我們每天從早上八點守到晚上八點。”張林泉告訴記者,執勤人員每三天一輪換,在這個卡點他已經輪換過兩次了。

「黃岡頭條」探訪農村防控樣本羅田縣白廟河鎮


走進壪子,遠遠就能聽見志願者大喇叭正在向村民宣傳著疫情防控知識,流動的宣傳車也不停穿梭。

在廣泛宣傳防控知識的同時,牆壁上的一張中壪疫情防控值班表引起了記者注意,上面清楚規定著值班時間、值班人員和值班守則,並將每個值班人員的聯繫方式一一寫上。據瞭解,這些值班人員都是村裡的普通黨員,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他們主動站出來,參與到村裡的疫情防控各項工作之中。黨員幹部們的主動擔當讓村民們十分感動,大家也安心呆在家裡,不出門、不串門,嚴格遵守各項防控工作指令。

「黃岡頭條」探訪農村防控樣本羅田縣白廟河鎮


在相鄰的馬面衝村,白廟河中心小學語文教師閆昌鵬正在村小組卡口值守,他是本村人,回村後找到村委會主動要求上崗執勤。馬面衝村黨支部書記付少玉介紹說,全村有11個村小組,1700餘人,共設立了15個卡口。村已組建11支“村組幹部+無職黨員”的疫情防控隊伍,每天對全村11個村民小組環境衛生進行全面徹底清掃,對道路、垃圾桶、文化廣場、村部周圍等重點區域進行消毒,勸導群眾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馬面衝村村民紀鵬飛說:“我們村黨員幹部到各個村關口進行巡查疫情情況,中間還要安排人每天進行消毒處理,要求不出門不串門,安心在家坐著,這些要求我們必須要做到,不給村裡添麻煩。”

在白廟河鎮,每個村、社區形成一個防控網格,由駐村鎮幹部、村(社區)幹部、醫務人員組成群防小組;每個村民小組形成一小格,成立以組長牽頭,三至五名黨員、志願者參與的群防小隊。一張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大網”快速成形。

據介紹,該鎮還建立了垸長包垸工作機制,聘請了527名垸長,實現全鎮管控體系“無死角”。垸長、組長、包組幹部、包村幹部、村醫、物資代購員等1000餘人將全鎮6000多個農戶3萬餘名群眾進行地毯式摸排,做到逐門逐戶、不漏一人。

“一名垸長髮5只測溫計。”白廟河鎮鎮黨委書記周廣才說:“垸長要全天候保證這個壪的生活設施、殺毒、人員進出,我們一般的路口都攔住了,只准出不準進,每個垸長每天早上6點鐘就要上班,到壪口上對進來的人員進行登記、測體溫、消毒。黨員每天都發動廣播、流動性的宣傳,起到了積極帶頭的作用,自發地對壪落進行消毒,不留死角,群眾的自覺性非常高,都在家裡按宣傳的內容不出門、不串戶、不聚集,表現非常好,確保防控無死角。”

更多的人則在以另一種方式堅守。他們宅在家裡,不串門,不聚會,日復一日重複著從客廳到飯廳到寢室到廁所的“旅行”,把家變成了抗擊疫情的最後堡壘。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白廟河鎮沒有旁觀者。

「黃岡頭條」探訪農村防控樣本羅田縣白廟河鎮

生活有保障

白廟河鎮在封閉管控後,專門配置專人專車,減少採購中間環節,由群眾下單,定期採購生活物資,按市場價及時發給農戶,確保群眾生活必須物資跟得上,有保障。這樣的“跑腿”服務,溫暖了群眾的心,拉近了黨群幹群關係。

2月25日下午,左家溝村代購員周躍龍就把“代購”的生活用品裝了滿滿一車,準備給村裡的老百姓配送物資。“一次性給全村169戶代購了5天的生活物資。”

「黃岡頭條」探訪農村防控樣本羅田縣白廟河鎮


為了阻斷病毒傳播,左家溝村實行了“封閉式管理”,老百姓積極響應政府號召,開始了“蝸居”式抗疫。封閉式管理後,村民的物資購買成了個難題,為解除村民的“糧草”之憂。周躍龍第一時間主動當起了本村的“貨郎”,幫助有需求的村民購買藥品和生活物資,並送貨上門,這些天他的腳步遍佈全村,“生意”也就火爆起來了。

一筆筆“訂單”不停的發向“貨郎”周躍龍的手機上,一個個“好”字是代購員最暖心的回應和承諾。左家溝村村民王哲金說:“小夥子真不錯,我頭天和他說的,第二天就送貨上門了,價格也很公道。”

周躍龍採買的這個購物點是鎮裡5家指定生活物資門店之一,店員肖桂芳說,該店不對個人售賣,蔬菜和肉類價格略有上漲,其它物資價格跟疫前持平。

“明天大夥就能吃上進口牛肉了。”鎮黨委書記周廣才告訴記者,鎮上在美國紐約工作的潘紅益從塞爾維亞採購了20多噸牛肉捐贈給了羅田,晚上就能運到鎮裡。

周廣才介紹說,目前,白廟河鎮已累計下發一次性口罩44160個,一次性防護衣232套,一次性手套10600只,84消毒液等消殺用品1.9855噸,蔬菜6.94噸,水果0.425噸。“還有社會各界捐贈的雞蛋、蔬菜等,物資供應充足。”

「黃岡頭條」探訪農村防控樣本羅田縣白廟河鎮

黨員衝在前

“你一年忙到頭,過年好不容易回來一趟,不回去陪你的兩個小孩,跑到這裡來守卡做麼事”

“家裡小孩有人照顧,我在這裡守卡可以幫我媳婦兒分擔點。”胡耀宇是眠牛地村5組的一位村民,其妻丁丹是眠牛地村新上任的婦女委員,他平時主要往返浙江和武漢,從事貨物運輸工作,一個人開車、裝貨、卸貨,一年忙到頭都沒回過家。本想著今年回家能陪陪家人過個團圓年,但被這突然到來的疫情打亂了他原本所有的想法,看到妻子每天忙碌的身影,他看在眼裡疼在心裡,再也按捺不住了,就主動請纓來到付家廟卡口值班,這一值就是30多天。

白天兩人都撲在各自的戰線上,晚上回家才能在一起吃一口熱飯,這30多天來,一家人都沒有在一起吃過一次像樣的團圓飯。兩個人不同的值守,卻承載同一個使命“抗疫情,保平安”。胡耀宇總是笑著說“最好的團圓,就是和她一起並肩作戰”。

疫情防控戰打響後,白廟河鎮黨員幹部衝在最前面,爭做疫情防控的“主心骨”。

全鎮1300餘名黨員走村串戶,逐戶開展宣傳、排查、消毒等工作,成為疫情防控一線的信息員、宣傳員和戰鬥員。道路路口,村莊路口,醫院診室……清晨,午後,傍晚,午夜…… 不論何地,不論何時,到處都有黨員忙碌的身影。

「黃岡頭條」探訪農村防控樣本羅田縣白廟河鎮


著30多年黨齡的馬面衝村退休村幹部朱力強,村裡成立黨員先鋒隊,快70歲的他第一個報名。他每天忙著發放宣傳資料、值班值守、入戶排查和為居家隔離人員測量體溫。雖然年事已高,但朱力強表示:“只要有需要,我會一直堅守。”

白廟河鎮還有500多名婦女報名衝到防疫一線。她們當中,有機關幹部、農家大嫂、學校教師、打工者……編織成另外一道堅實的防控大網。

「黃岡頭條」探訪農村防控樣本羅田縣白廟河鎮

編輯:彭剛 李奕漫|編審:葉涵瑩|終審:錢芳

「黃岡頭條」探訪農村防控樣本羅田縣白廟河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