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李義山—既然撞不破這世事的牢籠,那我便向寸心深處尋

“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慵懶之美、痴情之深,“花間派”首要詞人溫庭筠華美精緻的勾勒出閨閣女性的情思體態。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戎馬征戰的英雄本色、風花雪月的香豔皆運於筆下的宰相之孫杜牧用詩文呈現出經世才能和不羈風流。

“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與溫庭筠合稱“溫李”,與杜牧合稱“小李杜”的小李—李義山,如此宣洩心中對君王不理朝政的諷刺,表達對美好愛情的神會和觀照人生的體悟。

三人生平有著奇妙的相似,祖上皆高官貴胄,不是相門府邸就是皇族血裔,然而祖上的榮耀並未對他們的官運起到明顯作用,三人一生都飽嘗官場失意、生活潦倒的苦悶。其中杜牧比起二人較為安逸,溫庭筠最慘,李義山居中不鹹不淡。

我們就說說能將鹹淡均勻均勻的李義山。

李義山—既然撞不破這世事的牢籠,那我便向寸心深處尋


春風意氣少年時,催馬揚鞭見長安。書生街上走,滿樓紅袖招。

即使在局勢混亂的晚唐,及第為官施展抱負,美人青睞立室成家也是讀書人的最大心願之二,李義山作為讀書種子,自然也不例外。但年幼的李義山不會想到自己的年少時光是這樣:

三歲赴浙,生活顛簸,十歲喪父,隨母返鄉,抄書賣米,撐持門戶。

聯想到當時的生活水平,難以想象李義山小小年紀便當家的生活有多艱難。

但偉大之所以偉大,崇高之所以崇高是有道理的,在難以飽腹的艱苦生活中,李義山硬生生造化出如此驚人的一面:

五歲誦經書,七歲弄筆硯,回鄉習經文,十六擅古文。


李義山—既然撞不破這世事的牢籠,那我便向寸心深處尋


人類的意志有時候確實能超越環境,讓同類也肅然起敬。

從李義山一生的詩文來看,他一直渴望在政治舞臺上施展抱負。

十六歲,李義山遇到了政治命運的第一個轉折點。

他遇到了欣賞他文才並願意資助提攜他的前輩,當時寫駢文一絕,德高望重的令狐楚非常鍾愛這個晚輩,親授駢文技法。

可以想象十六歲的李義山當時的有多麼喜出望外,有這麼一大前輩帶著,自己又努力,這前路還能不亮堂起來。

於是七年之後,李義山明白了什麼叫痛苦。

七年,整整七年,除了中途放鬆去王屋山學道兩年外,整個人都紮在書堆裡了,看著才華不及自己的令狐楚之子早在六年前就考中進士,李義山除了心煩意亂外不由得質疑起令狐楚對自己的真正態度。

沉思過後,李義山動筆給令狐楚的前輩寫了封信,信中寫道:

“爾來足下仕益達,僕固不動”

意思就是:七年了,整整七年,你知道我是怎麼熬過來的嗎?七年了,整整七年,為什麼不帶我玩?

這七年令狐楚為啥不把科舉上的影響力分給李義山一點,可能是出於磨礪李義山火候的緣故,也有可能是對於李義山有基於令狐家族利益的定位考慮,再或者是這個大前輩只看好作為文人的李義山,而不是政治道路的,原因不得而知。

李義山將這封寫在耐心耗盡邊緣的信送出去後,明白了一個道理:有時候不努力一下,你都不知道成功原來這麼簡單。他同時感到氣憤:自己為什麼這麼有耐心,七年,整整七年,自己為什麼就不能早一點把耐心耗盡。

次年,二十四歲的李義山得中進士。


李義山—既然撞不破這世事的牢籠,那我便向寸心深處尋


大門已經打開,李義山抖擻精神,準備在政治上施展抱負,可沒想到次年應博學宏詞試不取,意味著當年不能獲得朝廷正式官職,同年令狐楚逝世,令狐楚生前囑咐自己死後上呈朝廷的遺表交由李義山撰寫。在參與令狐楚的喪事後不久,涇原節度使王茂元向李義山發出了應聘幕僚的邀請。

埋首七年方得志的官途又充滿了變數。

這時的李義山應該晚上睡不好覺,有心在政治上幹番大事的他必須想清楚局勢,做出自己的選擇。

晚唐的局勢十分混亂,朝中有黨爭、宦官專權的問題,各地有節度使權柄過大不受朝廷制約以及邊患的問題,令狐楚和涇原節度使王茂元就牽扯到黨爭問題,而且是朝中對立的兩大黨派,此時令狐楚所屬的牛黨在朝中較為得勢,而王茂元交好的李黨則受到打壓。

是否接受王茂元的邀請,這是一個必須慎重的問題。

李義山接下來的這個選擇,決定了他一生的命運,選擇的結果相當耐人尋味。

李義山接受了王茂元的邀請,去做了幕僚,並且成了王茂元的女婿。

於是牛黨人士認為李義山投向了李黨的懷抱,令狐家族更認為李義山忘恩負義。自然而然,在接下來的官職考試中,李義山受到了牛黨的打壓,沒能通過考試。

次年,李義山再次參加授官考試,雖然通過了,但只得了個遠離權利中心的閒職。

接下里的三年,李義山一次次品嚐到自己身上“李黨”標籤帶來的苦果。

不知道李義山在接受王茂元邀請的那一刻,是否已經對之後三四年的苦難有了心理準備。

不知道離開令狐所屬的一方,是不是因為漫長的進士備考讓他看清,自己在李黨中的位置並沒有那麼重要,轉而把寶壓在了王茂元這個節度使,以及王茂元交好的李黨身上。

或者,李義山並沒有清楚認識到黨派之爭中站隊是一個影響一生的選擇。

總之,結果是李義山身上貼上了忘恩負義和李黨兩個標籤,他受到了牛黨無情打壓,李黨卻暫時對此無能為力,同時他的岳父涇原節度使王茂元不知為何沒有幫助他升遷。

不過四年後,李義山二十九歲,好歹等到了李黨執政最輝煌的時期,他有了躋身權力階層的最好機會。

李義山也許鬆了一口氣,畢竟不管黨爭還是其他什麼,自己受難的日子總該結束了,自此海闊天空。


李義山—既然撞不破這世事的牢籠,那我便向寸心深處尋

圖片源於網絡,侵刪


他抖擻精神,重回都城,躊躇滿志之時卻迎來了母親病逝的噩耗。

於是,李黨最得勢的三年,李義山回家為母守孝三年,讓人不得不感慨命運的無常與無情。

守孝的三年讓李義山的心境有了變化,清閒恬靜、粗茶淡飯的田園農耕生活淡化了他的仕途熱情,但他始終關心時局。

守孝結束時,李黨集團隨著皇帝的去世驟然失勢,岳父王茂元也在期間病故,李義山的處境再次跌落谷底。

即使在政治上再怎麼糊塗,這些年身陷黨爭漩渦,親歷令狐楚和王茂元在自己政途上的微妙態度,也讓李義山知道自己躋身權力階層的希望十分渺茫。

接下來的數年,政治上的失意,老天爺的戲弄讓李義山更加鬱鬱寡歡。

三十四歲時,桂廣觀察使鄭亞邀請他前往桂林任職,在桂林不到一年,鄭亞被貶,李義山隨之失去了工作。

三十六歲,武寧軍節度使盧弘正邀請他前往任職,一年多後,盧弘正病故,李義山隨之失去了工作。

三十八歲,出身富貴卻為自己甘守清貧的妻子王氏病故,對妻子虧欠無法彌補的遺憾讓李義山再次感慨仕途的曲折。

因為李家祖輩數代皆短折,自此李義山的一生便走完了大半,這殘留的夕陽晚景老天爺也不忍逗弄。

同年,西川節度使邀請李義山前往四川任職,這四年平平淡淡,是李義山仕途中最穩定的時期,但明白自己仕途願望徹底破碎的李義山有些鬱鬱寡歡,將注意力轉移到佛教上。

之後度過數年閒職,返鄉閒居二三年後病逝,終年四十五歲。

想想李義山這一生,好像有點慘,其朋友崔鈺寫詩道:虛負凌雲萬丈才,一生襟抱未曾開,算是對李義山一生仕途的判詞。

不過一生仕途沉淪並沒有讓李義山籠罩在陰影之中,成為一個滿臉憂愁的人。

幼年失怙的艱難困境用向學之心支撐度過,因為書中自有所樂加上未來可期,不能飽腹的日子也不是那麼苦澀。

官場失意,他卻遇到了數段慰藉心靈的美妙愛情。

“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
十歲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學彈箏,銀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親,懸知猶未嫁
十五泣春風,背面鞦韆下”

青年雄心勃勃,企圖施展抱負,卻深陷黨派之爭的漩渦,遭受命運的無情捉弄,被老天接著開玩笑,一生位卑權輕不得志。

既然官場無路可走,那我另闢蹊徑不就好了。黨派打壓,阻我仕途,那我就去尋求生命的意義,探求真理。

“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這不是向現實的投降,而是心胸豁達的變通。

政治觀點不吐不快,說出來又被有心人曲解搞事,那我就讓你見識下文學的博大精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李義山笑道:我話說痛快了,但那些無心正事,只會玩弄心機的爛俗人讀都讀不懂吧,讀懂了,又有什麼證據去搞我呢。

李義山—既然撞不破這世事的牢籠,那我便向寸心深處尋


在一連串的打擊下,李義山不是自暴自棄,而是變得成熟起來,一是一邊反抗著現實一邊心境沉穩起來,收起了少年書生意氣,二是將心力逐漸傾注到文學的內部世界,開拓了自己作為文人的內部精神世界。

縱使外部世界失意潦倒像人生遭遇連續不斷的滑鐵盧,寸心方圓之間也有自足的桃花源。這便是晚唐文衰時抬頭仰望著盛唐,深吸一口氣繼續埋頭趕路,在生活接踵而至的不如意中另造高峰的李商隱。

李義山,晚唐著名詩人,名商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