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豬偽狂犬病的防治


豬偽狂犬病的防治

豬偽狂犬病是由豬偽狂犬病病毒引起的豬的急性傳染病。該病在豬呈暴發性流行。可引起妊娠母豬流產、死胎,公豬不育,新生仔豬大量死亡,育肥豬呼吸困難、生長停滯等,是危害養豬業的重大傳染病之一。

空氣傳播則是偽狂犬病毒擴散的最主要途徑,病豬、帶毒豬以及帶毒鼠類為本病重要傳染源,另外口鼻分泌物傳播,乳汁和精液也是可能傳播。

豬發生偽狂犬病後,其臨診症狀因日齡而異,成年豬一般呈隱性感染,懷孕母豬可導致流產、死胎、木乃伊胎和種豬不育等綜合症候群。15日齡以內的仔豬發病死亡率可達100%,斷奶仔豬發病率可達40%,死亡率20%左右;對成年肥豬可引起生長停滯、增重緩慢等。

豬偽狂犬病的防治


主要症狀:

1.2周齡以內的仔豬主要表現為體溫升高,呼吸困難,流涎,嘔吐,下痢,食慾不振,精神沉鬱,肌肉震顫,步態不穩,四肢運動不協調,眼球震顫,間歇性痙攣,後軀麻痺,有前進或後退或轉圈等強迫運動,常伴有癲癇樣發作及昏睡等現象,神經症狀出現後1-2天內死亡,病死率可達100%

2.3-4周齡豬感染後,其病程略長,神經症狀均較輕,死亡率可達40-60%。病豬除一般的臨床症狀外,還常見眼結膜潮紅,角膜混濁,眼瞼水腫,甚至兩眼呈閉合狀;鼻端、口腔和顎部常見大小不一的水皰、潰瘍和結痂;有的仔豬雖然可以康復,但可能有永久後遺症,如瞎眼和發育障礙等。

3.2月齡以上的仔豬多呈隱性感染,較常見的症狀為微熱,倦怠,精神沉鬱,便秘,食慾不振,數是即恢復正常,甚至少見神經症狀。

4.懷孕母豬於受胎60日齡以上感染時,除有咳嗽、發熱和精神不振等一般症狀外,常出現流產,產出死胎和木乃伊等。流產、死產的胎兒大小相差不顯著,無畸形胎,死產胎兒有不同程度的軟化現象,甚至娩出的胎兒全部木乃伊化。

5.母豬於妊娠的末期感染時,可有弱仔產出,但往往因其活力差,於產後不久即出現神經症狀,最終導致死亡。

6.種豬不育症,母豬配不上種,返情率高達90%,有反覆配種數次都屢配不上的。公豬感染後,表現出睪丸腫脹、萎縮,喪失種用能力。

本病沒有有效的治療措施,前期只要靠免疫接種預防為主。

1.種豬(包括公、母豬)第一次注射後,間隔4-6周後加強免 疫1次,以後每次產前1個月左右加強免疫1次,可獲得非常好的免 疫效果,可保護哺乳仔豬至斷奶。種用仔豬在斷奶時注射1次,間隔4-6周後加強免疫1次,以後按種豬免疫程序進行。

2.肉豬斷奶時注射1次,直到出欄。

如果發病可以使用豬血清抗體進行治療。有高熱不退的病豬,可以使用安乃近、氨苄西林進行肌肉注射。為了防止病豬發生繼發疾病感染,我們可以使用阿莫西林,多西環素等拌料飼餵。飲水中添加多維,黃芪多糖,可以使病豬起到不錯的康復效果。

豬偽狂犬病的防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