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開封府門前兩座石獅子,獅子口一開一封,有人說這就是開封的來歷

這種說法的確有趣,應該是後人對開封的一種巧妙的註解。據史載,西漢初,因避漢景帝劉啟之名諱,將啟封縣改為開封縣,這便是“開封”這一名稱的最早由來。

開封府門前兩座石獅子,獅子口一開一封,有人說這就是開封的來歷

開封是八朝古都,孕育了影響深遠的宋文化,上承漢唐,下啟明清,已有4100多年的建都史和建城史。當時的宋朝都城東京是世界第一大城市。鼎盛時期,人口達150萬。大宋王朝是開封歷史和中國封建史上最為輝煌的時代。開封府位於包公東、西湖北岸,除了人所熟知的包拯之外,許多歷史名人都在此任職。如寇準、范仲淹、歐陽修、蘇軾、司馬光、宗澤等一批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軍事家。更有意思的是,還有三位皇帝曾在此任職:宋太宗、宋真宗、宋欽宗。潛龍殿便是宋仁宗為紀念其父親宋真宗曾任開封府尹而建造。殿內有三位皇帝的雕塑,他們未做皇帝之前都曾做過開封府尹或開封府牧。誰敢說此地“藏龍臥虎”是“浪得虛名”?足見一個地方若要取得較大的成就,須得有許多傑出人物不斷打造才能日臻完善。

開封府門前兩座石獅子,獅子口一開一封,有人說這就是開封的來歷

包公祠位於包公西湖西岸,為紀念包拯這位中華民族歷史上廉潔奉公的代表人物宋朝丞相而建,陳列了大量關於包公的歷史文物。包公祠始建於金,元,經明、清等代,歷代修葺,已有近千年歷史。由於黃河水患,屢修屢建。目前這座是1984年重建。 大殿中央一尊包公像,高3米多,端坐靠背椅,正氣凜然,威嚴端莊。東西配殿以圖文並茂形式,展示了包青天曆史故事及傳說軼聞。東殿的群組蠟像《鍘美案》按真人比例雕塑,神形具備,栩栩如生。饒有趣味的是, 祠內還遺留一座缺題名碑,據說庭院裡小鳥在柏樹周圍繞來繞去,卻從不在此碑停留,皆因懼怕包拯威嚴。包公的鐵面無私,執法如山,包龍圖扶正祛邪、剛直不阿,美名古今相傳,譽滿天下。各種傳說,無不表達著古今民眾對他的無限熱愛之情。

開封府門前兩座石獅子,獅子口一開一封,有人說這就是開封的來歷

宋都御街於1988年建成,是一條仿宋商業街。再現了宋代都城汴梁的風貌。全長400多米,在原遺址上修建。樓閣店鋪鱗次櫛比,其扁額、楹聯、字號、幌子均取自宋史記載,有50餘家。 北宋時期,東京御街長達十餘里,寬200步。是皇帝祭祖、出宮遊幸等大型活動時往返所經之路。寬分為三部分:中間為御道,是皇家專用;兩邊挖有河溝,種滿各種樹木;河溝以外兩側是百姓活動的區域,臨街開店鋪,民眾買賣於此間。每逢皇帝出遊,百姓集聚兩邊,爭相觀看皇家氣派 。 遊覽至此,不由人感嘆!—大氣開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