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防著”自己人,“搶著”外面人,這家企業為復工拼了

津雲新聞記者 王曾

2月25日23:55,部門視頻會議結束,定策略,推項目,快快快。江平沒想到公司復工一上來就被一腳油門踩到底;更沒想到他所在的品牌推广部打頭陣。

“防著”自己人,“搶著”外面人,這家企業為復工拼了

江平任職於愛瑪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愛瑪”),2月17日愛瑪復工。

剛接到復工的消息,江平微信群裡炸開了鍋,同事們發送的微信表情裡有歡呼,有點贊,也有流淚……

復工,項目,速度讓江平熱血澎湃;疫情,防控,封城讓他寸步難行。江平身在武漢,他沒想到回家過年的歡喜變成了困守江城的焦慮。

應該說江平早已復工,1月28日的那次短暫“復工”讓江平經歷了孤獨和恐懼,也讓他變得堅強。

江平是愛瑪公司總部為數不多的湖北籍員工,愛瑪公司總部設在天津靜海開發區。每到年根底,北方的年味兒總讓江平捨不得離開,春節假期是江平一年中和父母團圓僅有的時間,思鄉打敗了不捨。

年貨塞滿了後備箱,江平駕車直奔武漢,1月20日,江平回到老家。此時的武漢尚未封城,但大街上的人明顯減少。

隨著疫情的加劇,武漢按下“暫停鍵”,公共交通停運,對於沒有私家車而又不得不出行的人來說,回家的路太長太難。

江平在武漢過起了“宅男”生活,此時的天津愛瑪總部,正在進行一場緊張的捐助準備。愛瑪總部決定為武漢一線醫護人員捐助1萬輛電動車,解決他們的出行難。後續還採購了口罩、防護服、護目鏡等防護用品直髮武漢。


“防著”自己人,“搶著”外面人,這家企業為復工拼了

由於物流運輸受限,捐贈的電動車無法由總部發貨,只能就近從武漢經銷商處提貨。

身在武漢的江平成了公司在前線唯一的“接頭人”。

江平沒有猶豫,出門前他不敢告訴家人,面對家人的追問,他只是說出去辦點事。

1月28日,江平聯繫到萬國摩托城的經銷商張華(化名),他店裡庫存著51臺電動車。

到了門店,張華卻發現防盜門鑰匙在員工手裡,這位員工臨時去了孝感市,一時趕不回來。情急之下,張華找當地居委會借了一把電鋸將防盜門破拆。

江平和張華將51輛電動車裝車,然後送到新冠肺炎患者比較集中的武漢協和東西湖醫院。疫情發生後,江平第一次去這家醫院。


看到等待接診的市民,看到口罩之下一個個焦急的眼神。誰是確診者?誰是疑似者?誰又是安全的?一切未知,一切茫然,那種孤獨讓江平感到恐懼。

醫院裡最忙碌的是醫護人員,他們穿梭在走廊、大廳,護目鏡早已模糊了臉龐,儘管人群將他們團團圍住,但那一抹白色依舊給人安慰和力量。

江平記得,當他將電動車交到一名年輕護士手裡時,她連連點頭致謝,儘管隔著口罩,但能感覺到年輕護士露出了微笑。這名女護士說,有了電動車她可以提前二十分鐘到家了。


“防著”自己人,“搶著”外面人,這家企業為復工拼了

放在平時,二十分鐘只不過是在擁堵的路上聽幾首歌,看幾條短視頻的工夫。如今對於這名女護士來說,或許就是踏踏實實吃一頓飯,安安穩穩睡一覺的享受。

從醫院到家,60公里路,空曠的大街上幾乎沒有人沒有車。江平突然意識到自己的防護裝備只有一隻口罩,會不會被感染?他後怕得有些慌亂。

醫院的場景一遍遍在腦中浮現,那一抹白閃過時,他漸漸平靜下來。醫護人員是武漢的“鎮定劑”,他們踏實了,武漢就踏實了。江平覺得自己做了件好事,為武漢,也是為自己。

流動資金告急

在江平孤軍奮戰的同時,遠在山東菏澤的愛瑪裝配部班組長米震焦躁不安。每天臥室、客廳、廚房、衛生間“四點一線”的生活讓他過膩了。米震和妻子都在愛瑪總部工作,6歲的孩子跟爺爺奶奶在老家生活,夫妻倆一年回去一次。

米震夫妻倆的超長假期,最高興的是孩子,孩子希望爸爸媽媽一直陪在他身邊,米震何嘗不想,可陪著孩子,一家的生活來源、每月2000元的房貸就沒有著落了。雖然待在家裡依舊能拿到工資,但有一天企業撐不住倒下了,一切歸零。

2月10日,接到復工通知後,米震迫不及待地和妻子返回公司,儘管他們知道回到公司後要繼續隔離14天,但早回來早隔離早上崗。


“防著”自己人,“搶著”外面人,這家企業為復工拼了

出發前,米震車上塞滿了生活用品,基本能把夫妻倆的隔離期撐下來。到了公司,米震沒想到,公司想的比他們周全,宿舍、柴米油鹽鍋碗瓢盆,該準備早已備好。

出了隔離期,走上生產線,聽到設備轉動的聲響,米震踏實了。


“防著”自己人,“搶著”外面人,這家企業為復工拼了

但米震並不知道公司運營情況。

米震在車間試車時,愛瑪財務總監郝鴻點燃一支菸,抽了幾口又掐滅了,早晨打開的一盒香菸僅僅一上午就全掐滅到菸灰缸裡了。郝鴻抽菸並不勤,一上午一包煙,看得出他有心事。

桌上放著一沓財務報表,一串串數字在郝鴻腦子裡過篩子。停產近一個月時間,愛瑪僅支付全國5000多名員工工資和社保就高達5000萬元。如果算上廠房租金,設備維護等費用,這個數字超過6000萬元。


“防著”自己人,“搶著”外面人,這家企業為復工拼了

兩天前,愛瑪公司又支付了500萬元的防疫物資定金,一個月來除了捐贈給武漢的數十萬只口罩外,為員工採購的防護物資超過了1000萬元。

愛瑪全國的財務中心,銷售中心都設在靜海,如果再不復工,銷售人員無法接單,財務沒有進賬,愛瑪的流動資金告急。

“搶人”拼實力

錢告急,人也告急。

米震眼下棘手的是班組28名員工只有11人到崗,其它員工不是在回來的途中就是在隔離,宋旭的班組比米震強不到哪去,他班組只有13人到崗。

裝配生產線,28個人每人負責一道工序,一人缺崗整條線停擺,何況眼下兩個班組到崗的人都湊不齊一條生產線。


“防著”自己人,“搶著”外面人,這家企業為復工拼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班組打亂建制,從其它班組抽調對應員工補充到兩個班組中。

補充過來的員工個個是好手,可很快米震發現了問題。每條生產線都有它的“脾氣”,這是原有班組長期磨合的結果。新補充來的員工單打獨鬥是精英,可到了新生產線卻有些摸不著門。

裝配車間一條生產線長約100米,以往生產線兩側站滿了員工,如今員工之間掛上了隔離簾,拉大了人與人間的距離。每個員工的工作強度加大,配合需要更加緊密和默契。


“防著”自己人,“搶著”外面人,這家企業為復工拼了

新調到米震班組的李磊(化名)深有感觸,以往即便不熟悉新班組的“脾氣”,也能通過觀察前面同事的操作提前做出預判,掌握自己的操作節奏。如今前後同事看不見,完全憑默契,稍慢一步就會影響後面的進程。

有幾次李磊操作慢了一些,導致後面跟不上,好在前面同事緊急“踩剎車”才重新找到節奏。

對於新調來的同事米震手把手的教,一遍遍提醒,寧可放慢速度,也要保證質量。原來30秒裝配一輛電動車,現在將速度放慢至45秒。


“防著”自己人,“搶著”外面人,這家企業為復工拼了

米震微信群裡每天兩次詢問班組同事的情況,盼望著外地同事趕緊上路,也盼望著隔離同事早點返崗。

在米震巡查生產線時,郝鴻打來電話,問得最多的是產量,產量……愛瑪有14條生產線,目前只運行了其中的3條,每天的產量從開始的幾百輛到2000輛。如今每天平均5000輛,產能遠遠達不到訂單需求,庫存最多還能支撐五天。

往年3月開始是電動車的銷售高峰期,去年這個時候每天的訂單量超過20000輛。原計劃2月底加大產能備貨,突來的疫情打亂了計劃,即便如今復工,想立即拉高產能很難。

好在各地復工時間有差異,給了愛瑪緩衝的空間。截至2月24日,愛瑪全國1800個經銷商,復工的近一半,當下的庫存和產能基本能滿足已復工經銷商的需求。如果經銷商全部復工,愛瑪的“動力”就不足了。

愛瑪全國有6個基地,全部員工有5000多人,其中在靜海總部的員工近2000人,總部的產能佔愛瑪全國產能總和的一半。總部陸續到崗的員工1000多人,不過到崗的大部分員工都在隔離。

愛瑪在無錫的工廠遠赴雲南招工,包機接送員工上崗。靜海區有關部門到愛瑪調研時提出,可考慮將商丘、菏澤等地區各項檢測安全的員工包車接回。

郝鴻擔心的是,有些員工回不來了。這些員工著急掙錢,可能會被當地或者周邊的企業挖走。初步統計,被挖走的員工佔員工總數的10%左右。這就意味著,即便所有員工解除隔離,愛瑪還面臨數百人的缺口。

愛瑪工會主席韓強英正在準備招工啟事,準備發送到甘肅對口支援城市,第一批計劃招工800人。如果招工順利,不管是包機還是包高鐵儘快讓人員到崗。

愛瑪電動車有100多個零部件,缺少任何一個,整輛電動車就無法完成裝配,為愛瑪供貨的零部件廠商遇到同樣的問題。


“防著”自己人,“搶著”外面人,這家企業為復工拼了

隨著企業的陸續復工,電池、電機陸續到位,塑件、前胎這些零部件依舊沒有著落,有些因為零部件廠商沒有復工,有些是因為物流沒有恢復,零部件缺貨最關鍵的是企業缺人。

為了搶人,愛瑪開出的招聘條件是:夏季保底工資4000元,冬季保底工資3300元,年薪6-12萬元。提供三餐及住宿,住宿有獨衛、空調、熱水器、WiFi。為員工提供生日福利、節假日福利、春節交通補助、結婚禮金、喪事慰問、防暑降溫費、伙食補貼、春節帶薪假15天。

今年的“搶人”大戰拼的是企業的速度和實力。

“防人”之心不可無

不管是自家員工返崗,還是“搶”回來的人,都要隔離14天才能上崗。

為了復工準備,郝鴻2月5日就返崗了,組織家住本地的幾十名員工對企業消毒,改造宿舍樓,採購生活物資,為返崗員工隔離做準備。短短几天,2棟宿舍樓的200個房間改造完成,生活物資基本到位。

愛瑪專門請來廚師為員工準備午餐並有專人配送,早晚餐可自行在宿舍內準備。每天兩次體溫檢測記錄,網格化專人負責。

每棟宿舍樓居住的員工,安排在同一車間,一旦發生疫情感染,可立即對整車間和整棟宿舍樓進行封閉隔離。

銷售推广部的李晨光上崗前,不知道公司餐廳是否能供應餐飲,自行準備了3箱泡麵。沒想到上班時發現,公司早已準備好午餐,兩葷一素一湯,主食是米飯、饅頭,吃得飽也吃得好,3箱泡麵被冷落了。

幾百名員工回來了,白白享受半個月的“帶薪假期”不說,公司還要管吃管喝,而且陸續還有近800人將返回隔離,郝鴻的財務報表上又要多出一大筆開支。儘管如此,郝鴻覺得這些開支是值得的。

“防人”並不是歧視,防控容不得疏忽,或許一時疏忽企業永遠無法復工。


“防著”自己人,“搶著”外面人,這家企業為復工拼了

企業是家,員工是家人,平時家人支撐著家,現在到了家呵護家人的時候了。

猛抽了幾口煙後快速掐滅,郝鴻馬上要開會了,“搶人”、“防人”、銷售、採購、生產各個環節將彙總數據,這些數據反映了愛瑪復產後的活力,也左右著愛瑪的生命。


“防著”自己人,“搶著”外面人,這家企業為復工拼了

科學復工、安全生產尤為重要。為此,津雲等全國29家媒體在今日頭條、抖音共同發起了#我的復工日記#話題徵集活動。活動除了想讓更多用戶記錄、拍攝自己在復工中的暖心故事、有趣見聞外,更希望大家能夠及時分享自己的復工防疫攻略,讓更多人平安復工。

用戶該如何參與呢?

非常簡單:

今日頭條

打開今日頭條APP,搜索#我的復工日記# 話題,進入發佈復工內容,即可參與。(體裁不限,可以是微頭條、長圖文、小視頻、vlog等)

抖音

打開抖音APP,拍攝記錄你的復工日常,在發佈的文案中添加#我的復工日記 即可成功參與話題。

此外,打開電腦,登錄頭條號後臺 mp.toutiao.com ,在創作活動中找到#我的復工日記#,點擊進入活動頁,也可參與發文。

優質內容還將有機會獲得媒體官方平臺展示,趕緊拿起手機來記錄和打卡#我的復工日記# 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