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社區防疫有溫情,下足“繡花功夫”,織起防疫安全網

社區防疫有溫情,下足“繡花功夫”,織起防疫安全網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明玉君

防疫期間,如何做好社區安全管理?怎樣滿足居民買菜、快遞等需求?居家隔離人員生病了,怎麼辦……面對一連串的問題,社區工作者們集思廣益、辛勤奮戰,以繡花般的精細和韌性,織起一張張防疫安全網。這些防疫便民小舉措,無一不體現著來自基層的智慧、力量和溫情。

居委掛起了“四色地圖”,讓數據更新及時高效

“你們這張疫情防控地圖老靈額嘛,小區情況颯颯清,這樣我們就放心了。”居民王阿姨站在順天村居委門口,邊看“防疫四色地圖”,邊豎起了大拇指嘖嘖稱讚。

據瞭解,隨著企業逐漸復工、外來人員返滬,社區防疫管控面臨著人員流動大、數據變動快等難題,如何讓每一次“走千家串萬戶”獲得的數據及時、有效地得到更新,是現階段防疫管控工作的重要內容。為此,黃浦區南京東路街道順天村居委在原有《順天村居委戰疫圖》基礎上,增設了四色貼紙,用於標註和及時更新各門洞防疫信息。具體為:黃色表示已完成排摸的門洞;橙色是還有外來人員未返滬,需要進一步跟進的門洞;紅色表示外來返滬人員正在居家隔離的門洞;紫色則是存在日租或群租行為的門洞。

社区防疫有温情,下足“绣花功夫”,织起防疫安全网

作為“四色地圖”的設計者,居委會治保主任許崢嶸坦言,最初,居委主要採取電子臺賬的形式進行數據統計工作,但查閱起來比較耗時,而且隨著返滬人員逐漸增多,經常出現上午的數據與下午情況不匹配的現象。“我們還因此被批評過幾次,雖然覺得‘冤枉’,但也開始思考怎樣科學有效且及時地更新數據。現在有了‘四色地圖’,數據更新及時了,信息透明化,小區居民也更加放心,大家紛紛表示贊成,我們居委工作人員也有了更多的時間去開展小區衛生消毒等其他防疫工作。”許崢嶸笑著說。

“吉祥三寶”齊上陣,築起家園“防護牆”

為了守好小區安全和居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線,看好自己的“門”、守護自己的“家”,徐家彙街道因地制宜實施了各類疫情防範措施,“喊話器”“六色紙”“消毒毯”——“吉祥三寶”齊上陣,為家園築起一道堅實有力的疫情“防護牆”。

“為了大家額身體健康,疫情期間,阿拉小區實施封閉式管理,進入小區呢要測量體溫,來滬人員呢要第一辰光做好線上申報,還有呢所有外賣、快遞、中介都不好進入小區了,麻煩大家統一到小區大門口拿一拿,就當是做做運動嘛;特殊辰光,感謝居民同志們的理解和配合!”每天,悅耳輕快的喇叭聲音及時響起,為小區疫情防控增添了更多保障。

據瞭解,為了讓人們進入小區門第一時間明白需要做什麼,徐家彙街道的138個小區、170個進入口都放置了電喇叭,並邀請主持人王彼得分別用上海話和普通話向進門的所有人員“溫馨喊話”,讓大家“一聽就懂”,自覺遵守。

社区防疫有温情,下足“绣花功夫”,织起防疫安全网

徐家彙街道樂山地區包含了樂山二三村、四五村、六七村、八九村、虹二小區在內的五個居民區,小區毗鄰。如何做好不同人群的區分,嚴格管理?為此,物業專門製作了“五色紙”,通過不同顏色的出入證,讓居委工作人員一目瞭然。 “白色是訪客出入證,紅色是工作人員出入使用,黃色代表重點地區人員出入,綠色是租客,還有藍色是業主出入證,進門出示即可,可以避免人與人之間直接接觸。”物業經理說。

疫情期間,徐匯東方曼哈頓小區門口則出現了一條長約5米的地毯。“不要小看這條地毯。”居委主任王雯強調,小區的物業保潔人員每兩小時會在地毯上噴灑足量消毒水,讓每一位小區居民回家踏進小區前進行一番“足底消毒”,把細菌、病毒隔離在小區外,安全回家。

特殊時期的“騎手隊”,服務500餘位居家隔離人員

“師傅,我這有個訂單,要一箱酸奶、5個橙子、8個香梨,還有一瓶洗潔精。”“508,蔬菜和水果到了,放到門口了。”“你們安心隔離,有什麼需要儘管跟我們說。”……“騎手”小閆認真清點購買好的生活物資,並按戶分裝好,然後一棟棟、一戶戶送到居家隔離人員家中。

社区防疫有温情,下足“绣花功夫”,织起防疫安全网

據悉,為了滿足社區居家觀察人員的日常所需,宜川路街道居家觀察人員“送菜平臺”於2月13日正式上線啟動。自此,宜川路街道和周邊3家超市、4家菜場、2家快遞公司組建服務聯盟,組成了一支16人的專屬配送員隊伍,其中既包括小區志願者,還有宜川長護險的家政服務員、宜川慈善超市工作人員等。作為特殊時期的“騎手隊”,他們全副武裝,並自制了印有“宜川配菜員”的戰袍,每天奔波、穿梭於菜場、超市、居民樓,滿足社區居家隔離人員的生活需求。

“感謝勇敢的騎手們,解決了我們吃飯難、買菜難的困擾。”居民劉女士感激地說。值得一提的是,居家觀察人員“送菜平臺”啟動以來,先後在宜一、泰二、華陰等9個居委會推行上線,建立了9個配送服務微信群,為510位居家觀察人員提供了生活配送服務,深受居民歡迎。

專車接送居民就診,彰顯社區速度和溫情

疫情發生的同時,社區服務的溫情也在上演,溫暖著居民的心。

2月12日晚20點許,家住嘉定嘉宜社區的居家隔離人員陳師傅突然身體不適,他通過社區居家隔離群聯繫到了家庭醫生,希望第二天早上能夠及時就醫、治療。

瞭解到陳師傅的相關情況後,社區工作人員和家庭醫生立即行動,以網格化為抓手,聯防聯控。社區工作者安撫陳先生緊張的情緒,家庭醫生則按照上級部門居家隔離人員外出就診流程,緊急聯繫人員和車輛。很快,就聯繫各方,制定了完備的就醫方案。

第二天,接送專車準時到達社區門崗,在社區工作者和輔警的看護下,陳師傅有序進行著檢測和就診工作。直至最後由專車接回居住地,整個就醫流程花費了兩小時二十分鐘。“感謝大家,這次快速便捷的就醫體驗,讓我感受到了社區的速度和政府服務的溫度。”陳師傅握著社區工作者的手,不停說著感謝的話語。

嘉悠“Tony”老師上線,關愛老人從“頭”開始

受疫情的影響,不少理髮店都暫停營業,年輕人還能“自學成才”,年齡大的獨居老人、高齡老人理髮則成了一件難事。

社区防疫有温情,下足“绣花功夫”,织起防疫安全网

瞭解情況後,嘉定菊園新區嘉悠社區立即組織社工上門服務,就這樣,嘉悠“Tony”老師正式上線了。只見社工帶著全套理髮工具、消毒液和口罩上門,一邊為老人理髮,一邊和他們嘮家常。雖然不是專業的理髮師,但社工用細緻和認真打動了老人,把暖心的問候和真誠的關懷送到了他們心坎上。

“太感謝社區居委,在這個特殊的時候,還能想到我們,這次你們來,給我解決了大難題了,感謝感謝!”理完髮後,趙挺寬老人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據瞭解,後期,嘉悠社區還將根據疫情的進展情況,密切關注老人們的其他生活需求,及時提供相關服務。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明玉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