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不要讓這些足球青訓基地只顧賺黑心錢


不要讓這些足球青訓基地只顧賺黑心錢


中國大牌俱樂部的主力大大都是外援,而各地青訓所培養出來的國產球員只能當個配角。

中國國足的主力除了歸化的,就是各地青訓所培養出來的國產球員。然而,他們總是背鹹鴨蛋回來的人。

根寶自認是足球教父,且也在青訓行當中賺了不少。但是,他的弟子也就如此。

過去,足球市場是這麼經營的:青訓把球員買給中國足球俱樂部;然而,再有俱樂部把這些球員買來賣去,最後,把比較好的球員賣到海外的中資俱樂部。比如:武磊就是這樣去西班牙人隊的,當然,他跳過了在國內俱樂部買來賣去的過程。

我以為:這套經營模式非常不好。為啥呢?簡析如下:

1,因為供不應求的假象,所以,青訓老闆就敢濫竽充數的現象

比如:某地區三支俱樂部,且只有一個壟斷足球青訓的老闆。

哪個俱樂部敢過於精挑而得罪青訓老闆,相反,青訓老闆則能漫天要價,即使肌肉質量不合格的學員,也能買個好價格。

2,哪個俱樂部肯吃虧?

俱樂部從青訓老闆那兒買進蹩腳球員後,當然,不肯吃虧。於是,設法包裝一下再賣給其他俱樂部。

於是,這幫蹩腳球員就在各俱樂部混,而且,還會增值。

3,這些蹩腳球員在俱樂部賺錢了,怎麼肯退出?於是,真正一門心思踢球的球員怎麼能入門?

於是,國足怎麼挑,也只能這幫蹩腳球員了。

那麼,怎麼改變這現狀呢?

1,把足球運動普及到中小學去。(參見短文《足球普及到小學為啥受阻?》)

2,青訓老闆把畢業學員無償提供到歐洲的中資俱樂部進行測試三年、或五年。

3,歐洲的中資足球俱樂部按質留用這些學員,並按質付款於青訓老闆。

4,中國俱樂部只能買入被歐洲的中資足球俱樂部按質留用這些學員。

5,國內俱樂部也能測試青訓學員,但是,必須是異地進行。

比如:根寶基地的學員只能被滬以外城市的足球俱樂部測試,


不要讓這些足球青訓基地只顧賺黑心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