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公司將對部門和個人下達業績考核指標,並及時做出通報反饋,這一點你有什麼意見或者好的提議嗎?

狂嗨之後的寂寞


公司將對部門和個人下達業績考核指標,並及時做出通報反饋,這一點你有什麼意見或者好的提議嗎?

首先,我覺得公司做業績考核並及時通報反饋的做法非常好。

一個負責任的企業必須要把工作量化,必須執行績效考核。

在執行過程中我有以下建議:

一,要結合公司實際情況,先制定年業務目標,根據淡旺季(或者其他制約因素),分配到每個月,然後再下分到各個部門(技術、產品、 運營等),部門主管依據本部門具體業務量、業務分工及人員能力,具體細分後報公司審批通過。業績考核目標分配下達後,同時還得做好員工的思想工作,力爭得到大多數員工真心的認可。

二,製作業績考核目標要契合公司現狀,不可貪大求全。

三,業績考核制定時,務必考慮到突發事件等特殊狀況,做出預案。

四,業績考核必須要和工資、獎金、福利掛鉤。

五,反饋通告要及時準確,發現問題後一定得找到原因,馬上糾正、解決。

六,業績考核、通告反饋工作執行過程中,一定要秉承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

七,業績考核、通告反饋工作執行過程中,還要保證申訴、解釋的渠道通暢。

八,業績考核制定後一定要嚴格執行,原則上中途不要輕易修改。



策劃運營的那些事


『茶葉哥賣職場』為您答疑解惑:業績考核指標絕不是一個單獨性存在的制度,它需要另外兩個元素配合,才會展現實際效果。有了“左膀右臂”,業績考核才能落地。
它們是:目標管理、激勵政策和績效考核,團隊建設金三角組合。

01

理論基礎 目標管理 SMART原則

目標管理可以讓大家明確工作方向、勁往一處使、帶來工作動力。

有了目標管理制度,才有業績考核指標的參考。那麼這裡就涉及到,如何設定目標,並且保證目標設定的合理性和科學性

SMART原則

SMART原則(S=Specific、M=Measurable、A=Attainable、R=Relevant、T=Time-bound)是為了利於員工更加明確高效地工作,更是為了管理者將來對員工實施績效考核提供了考核目標和考核標準,使考核更加科學化、規範化,更能保證考核的公正、公開與公平。

SMART原則是企業管理人員必須掌握的一門目標制度管理原則,幫助管理人員快速,全面的制定公司目標並實現有效管理的手段。

S(Specific)——明確性

具體這樣理解,你所制定的業績目標必須非常明確、具體,具體到每一個細節。


例如制定銷售指標,你必須明確到年度銷售指標、季度銷售指標、月度銷售指標以及周計劃;同時,根據銷售人員的實際情況,制定動態的政策(如價格區間)使用權限,以及完成多少指標,可以獲取公司的定量廣告費、活動促銷策劃以及相應的銷售返點支持等。這部分是涉及全面具體的計劃性內容,需要獲得公司高層認可和基層全面的認識。

M(Measurable)——可衡量的

簡單說,你的目標雖然明確,但是不能憑空想象,一拍腦袋就做出決定,需要有實際情況做依據,做支撐,否則就變成了瞎定任務、瞎指揮。


舉個例子:假如你制定下一個銷售指標,你不能腦子一熱說個數字,要結合本行業增量、淡旺季特點、自己公司的資源配備,以及發展需要,制定符合實際和規律的指標浮動空間。


這就要求管理者對市場熟悉、對消費者瞭解,對團隊的“戰鬥力”心中有數。


A(Achievable)—員工可接受

公司所制定的目標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員工通過努力,有機會達成的,員工“看得見,“夠得著”才行。否則,員工一看業績壓力大如山,根本做不到。他們會退縮,甚至是消極怠工:反正也完不成,公司愛咋咋地,這樣就非常不好了。

R(Realistic)—現實可行

還有些公司的領導喜歡搞“一人堂”,領導喜歡自己定目標。實際上這個目標根本沒有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和詳細規劃,然後就交給下屬去完成。他們不在乎下屬的意見和反饋,一意孤行。


這樣的做法非常不可取,這等於是搞強權,公司單方面,把自己想的目標強壓給下屬,下屬一定會從心理上和行為上的抗拒。

T(Time-constrained/Time-related)——時限性

任何工作都是要有最後期限的,不能隨隨便便,想什麼時候做完就什麼時候做完。明確的時間限定是檢驗目標完成情況的最基本尺度,必須明確規定。

02

理論基礎 激勵政策

拿破崙有句非常經典的話: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用在公司管理中同樣適用。

要激勵員工鬥志,為完成以上目標帶來積極向上的動力。那麼激勵政策就非常有必要了,它們會時時刻刻激勵員工“勇往直前”。


設定激勵政策包括:員工有形的付出和無形付出的獎勵

有形付出非常簡單判斷:就是具體量化的指標,員工完成什麼程度就給什麼樣獎勵(包括物質和精神方面);

無形的付出:就是那些協調工作,默默無聞的志願型員工。

例如:銷售助理、行政主管、HR...這些部門的共同配合下,才有了“前方戰士”打勝仗的可能性。

正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我們不能只獎勵前方的戰士,就忘記了押運糧草的,也是這次戰鬥的戰士哦。

具體怎麼制定激勵政策,不是本篇討論範圍,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留言給我們,發給大家一套激勵工具。

03

理論基礎 考核指標量化

前面兩個都明確了,就進入最後的關鍵階段:考核指標量化問題。

這個部分主要分業績指標和職業素養鑑定指標。

業績指標是員工揹負的任務,完成的情況以及涉及到獎懲、晉升和去留淘汰問題。這個階段,如果上面的內容制定完善,此部分就非常容易了,就是數字填寫問題。

職業素養鑑定指標是全面考核員工能力的環節,具體說明,如圖:

1.工作態度考核表格

2.工作能力考核表格

3.工作成績考核表格

特別說明:這是我公司自己用的考核表格,不同的公司會增加、刪減內容。大家根據自己公司實際情況來制定,此處只為啟發企業管理者。考核員工要全面性,從職業態度、職業形象、成長性等角度,去滲透,幫助員工認識自己,發現自己的不足和差距,也幫助企業培養員工。

04

落地實踐,管理與改進計劃

前四部分是制定策略階段,此部分是實施階段、落地階段。公司根據以上制定的原則,分為日常性管理和階段性管理。


日常性的管理很容易做到,包括部門早會、平時例會、市場開發以及各種事務性工作;階段性管理是包括了你所制定的策略,根據市場實際情況的反饋,進行的局部微調。

【小結】:

切記:執行過程中,遠比制定原則複雜的多。涉及到市場的多變、突發事件的影響(比如這次肺炎疫情的影響)、以及人員流動甚至是辦公室關係。這就需要管理者堅守住陣地,不能因為輿論或是壓力而動搖當初的計劃。更不能朝令夕改,讓公司的權威蕩然無存。


以上簡單地分享下這10幾年,我公司的績效考核經驗,希望對讀者有一定的借鑑,歡迎大家留言討論,互相學習。


茶葉哥賣職場


目前,很多公司都在做部分個人考核,是很有必要的!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4ddbcbaf4fe64e57b516e1f29a7999a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