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抑鬱症:孩子抑鬱了聽不進父母的話怎麼辦?用用這5個方法吧


抑鬱症:孩子抑鬱了聽不進父母的話怎麼辦?用用這5個方法吧


“很多父母和我說,他的孩子抑鬱了,整天都在家裡玩手機,不是玩手機就是睡覺,感覺他要廢了,真不知道怎麼辦才好了?”

說到這裡,我感覺很多抑鬱症家庭的父母們,都或多或少存在著焦慮情緒的,這一點我萬分理解,但是父母們同時也要有清醒的意識,去審視自己這種不良的情緒,勿讓自己的這種情緒影響到了自己和孩子。


在對待抑鬱症的孩子,父母要有換位思考的意識和覺悟並真正去實行起來,以當事人的那種意境去尊重、理解困惑中的孩子,只有這樣父母們的心態才會逐步迴歸理性和冷靜,畢竟患病的孩子他們也不想這樣啊!

抑鬱症:孩子抑鬱了聽不進父母的話怎麼辦?用用這5個方法吧


當父母們做到了理解和尊重之後,那麼也就做到了接納,而這種接納會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是體諒他們的,由此心裡必然是感動的,雖然他們不言說,但是親情的愛是能夠互通、感應到的。

所以,沒辦法,多點理解的同時,耐心地去勸導與分析孩子們身上存在著的問題,幫助他們梳理目前的困惑、或者一起討論存在著的一些困惑,達成一些共鳴與共識,這些也是父母們需要主動去做的事情,這是其一。

第二,瞭解你孩子的性格,根據他的性格去應對,比如:孩子喜歡聽誇獎的話,那麼先是找到他的這個突破點,採取誇獎、讚美與哄的方式去突破,只有找到突破口了,那麼和諧關係才能建立起來。

不能因為父母焦急,說話就特別得沖和強硬,如果遇到的孩子也是這樣的個性,那麼你們之間的關係永遠都難以和諧起來,所以懂得退讓和採取合理的方式,才能確保溝通相對地順利起來。

抑鬱症:孩子抑鬱了聽不進父母的話怎麼辦?用用這5個方法吧


第三,如果父母不顧及孩子的性格和情緒,以硬碰硬,帶來的結局就會使孩子非常的抗拒,甚至會採取報復的方式氣父母們,比如:不吃飯,整天在房間裡、不配合治療、過度消費等等。

一旦孩子採取這樣的方式對抗父母時,父母們就很難在短期內靠近他們,更不能說服他們積極配合治療了,因為孩子在父母身上找不到理解和尊重,更找不到那種同舟共濟的親情溫暖與溫度,取而代之的都是指責和抱怨以及不理解。

第四,父母在與患抑鬱症的孩子交流溝通的時候,說話方式和語言方面是需要特別注意的,記住兩點:

1、不要說刺激他們的話語;

2、在與患病孩子溝通交流的時候,要讓孩子感覺到與父母說話是舒服的,即:嚐到甜頭。

所謂的甜頭,可以理解溝通是舒服和輕鬆的。那麼達到這樣的效果,必然就需要父母們根據孩子的個性,去制定一些他愛聽的話語,比如:孩子感興趣的話題,或者孩子渴望父母的讚美,那麼父母這個時候就可以時不時多點讚美下孩子,多點認可他們的成績等等,以此把他們的自信心激發出來。


抑鬱症:孩子抑鬱了聽不進父母的話怎麼辦?用用這5個方法吧


第五,父母在對於過度玩手機的孩子或者躺床的現象,父母們不妨幫助他們制定一個可量化的任務出來,這個任務出來後,就是父母和患病孩子達成交易的一個協議規定。

比如:孩子因為抑鬱了,整天都拿著手機刷個不停,父母看在眼裡,可卻是急在了心裡。說又不能說,但是一時半會又一點辦法都沒有!

那麼在應對這個情況時,我發現很多的父母就會缺乏耐心和不理解他們,以至於就會直接採取比較強硬的態度,把孩子手中的手機搶走,不要他們玩了。

這種對待的方式,即粗暴,又傷了孩子的自尊心,甚至還會激怒孩子和父母大吵一架,實在是得不償失!

所以父母們千萬不能這樣做,這樣做只會把彼此之間的關係搞得更加糟糕。

故建議父母們可以幫助孩子制定一個小任務,量化起來!

比如:“父母和孩子溝通商量好,玩手機是可以的,但是你得給答應父母一件事情”。

比如:

1、你每天答應父母運動半個小時

2、你每天做作業、學習一個小時後,起身做下伸展運動

3、你每次玩手機半個小時後,起身走動下或者伸展下腰部等等,這樣有利於保護眼睛和頸椎。

父母們完全可以參考這樣的模式去和孩子進行一個條件對換,那麼孩子也不會不遵循,因為父母並沒有剝奪孩子的愛好和興趣,只是讓他們有意識地保護好自己的身體,當他們聽了,覺得有道理,自然就會欣然地接受了。

只要父母們耐心、好好去說話,多瞭解孩子的個性,那麼我相信辦法永遠都比困境多的。

最後再強調一次:記得把任務量化起來,有數據的規定,才可深入人心,且操作起來就有了明確地指引了。比如以上說的每天運動半小時,就是一個量化的規定。

-end-

阿秋,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知名情感導師、知名情感心理學作家、身心靈健康傳播者;著有新書《走出心魔》一本療愈焦慮抑鬱的靈魂書籍,陪你一起療愈。


抑鬱症:孩子抑鬱了聽不進父母的話怎麼辦?用用這5個方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