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你是音響發燒友嗎,說說你的音響配置?

Lifeaske


我家有幾套音響設備,都算不上檔次,但自已閒暇下來欣賞一段音樂也不錯,下面簡要介紹一下;

一、美星300B單端膽機搭配拓利好8寸全頻迷宮音箱,音源為山靈CD機十AKj頭戴耳機。

二、日本安橋5.1家庭影院功放機十配套音箱十傑科藍光DvD碟機一臺。

三、漫步者R2000DB有源音箱一對:十學林牌音樂播放器。

四、D|丫1875有源音箱一對,(舊箱改造的二分頻)十夏新DvD機一臺。

五、DVD歌碟正版,非正版的大概有五十多張。發燒CD歌曲碟,普通CD歌曲,絃樂碟片大約有100多盒(袋)。

從2005年入迷到現在投入到這方面的錢達1.5萬元左右,總想洗手退出,可是還欲罷不能。由於受經濟條件限制,工薪族還要養家,實在不想再投入了。

有這方面愛好實在燒錢,寧可少吃少穿點好的,也捨得往裡投入,真是個無底洞。硬件停住,軟件無休止,好在現在有手機聯網絡好,在線聽歌也方便。不知道有這方面愛好者朋友們有沒有同感。


發燒友959


我從小愛聽音樂,但一直無任何器材,只是收音機,改革開放初期得到一隻舊八寸喇以,放在水缸裡,發出樂聲沉悶冷硬,隨便做了個木箱,也不好聽,後來在1988年,按人體構造做了個木箱,放了個12寸喇叭,普通CD機,普通線材,結果十分好聽,特別是低音很豐滿,感到空氣振盪,後來1998年,用多種材料試做,效果基本差不多,但箱體600亳米Ⅹ600亳米X高900毫米,太大,2008年,購得一套電腦音箱,功率30W晶體管機,放音效果不錯,用同理做了一個300x300x高600音箱,高密度16毫米厚板,放音效果好了一些,但功率明顯不足,託朋友做了一個二電子管功放做前置,還是普通cD機,普通線材,加做了一個助音框放在原裝音箱前,效果升了幾個檔次。我認為發燒不一定非要高大上,自已動手更能達到理想。這套裝置,電腦音箱帶功放三百多元十兩電子管功放一百元十邊角木料不用錢,比在音響展上高檔貨還好。


偉核


我玩音響是從70年代自制otl放大器開始,那時音源中華206電唱機,買個南京12吋喇叭,用木板釘只箱子,聽的滿意.後來又升級ocl放大器,功率和低音有了較大提升,不久流行卡帶機,這套自制音響不用了,前幾年我又重拾音響發燒,用國產膽機推一對德國尹力書架音箱.配了個國產3000多元CD,全套發燒線材.不知這樣搭配好不好?


臧遨


我20年前買的湖山avk100功放加惠普小旋風落地音箱。萬利達超級VCD,再加湖山ac 311環繞、中置。說實話,20年來聽的次數並不是太多。一個月一次。現在中置和環繞都已經沒用了,前兩年買了個飛利浦DVD沒怎麼用就送人了,去年買了傑科藍光DVD,帶USB接口,有時候放DVD,有時候插U盤聽聽歌。還是不錯的。另外家裡還買了一套JVC的迷你音響,有時候聽一聽。


晴天1975


是否音響發燒友與配置無關,在乎於心態和行為以及修為。這裡特別要強調一下,是音樂的修為。

不懂樂器的人,無論玩多長時間只會成為一個沒有靈魂的發燒友。腦袋沒有樂器的正確音色是不可能搭配出正確的音響系統。

我見太多家裡幾十萬上百萬器材弄成一團糟的人。使用相同器材,玩出不同聲音的人也多的去了。

所有的器材都會滲透著設計者對音樂的理解。所以就會出現所謂的:美國聲,丹麥聲,英國聲。

現在玩音響的人,張嘴黑膠,閉嘴電子管。除了無良商人炒作。懂得玩並且能玩好黑膠和電子管的人鳳毛麟角。

還有一些數據黨認為解碼芯片數據好,就一定會出好的聲音,也是無知至極。

對於整個音響系統來講,每臺器材音色的搭配,前後級輸入輸出阻抗的匹配,器材的擺位,諧振的處理,甚至電源極性的梳理都會對整個系統產生深刻的變化。當然前提是你的系統要有足夠的敏感性。

以上的這些東西沒有教科書,只能自己去摸索和領悟,這就是玩音響的樂趣。你感受不到的東西並不能證明不存在。

每個品牌和每一臺器材都有不同的性格和聲音取向與價格無關。在有限的預算內,調配出音響特性正確並且具有自己喜歡的音色,方為行家裡手。

音響圈並不是炫富圈。買得起高價器材,玩不出相應的效果,只能貽笑大方。

買了保時捷就真當自己是賽車手?真正能駕馭得了的,又有幾人!

玩音響就好像不同的廚師把相同的食材調配出不同色香味的菜品一樣。是技術更是藝術!

補充:

其實以上寫了這麼多廢話。並不是證明自己有多高明。年少時接觸到所謂的音響,到現在已20年。吃過的虧,上過的當不什其數,到現在才略知一,二。

所謂玩音響重在“玩”,不重在買,我說的不重買,是不輕易買。要儘可能多地在不同場合,不同搭配的條件下試聽,才能比較真實地瞭解器是否適合,避免瞎折騰。

我反對輕易地去評論一臺器材。一些人買了新器材一週不到就將其轉賣。其實很多器材,特別是喇叭是需要熟化的。

沒有不好的器材,只是不配你的系統或是你沒有能力把它發揮好。

現在看到很多人玩音響陷入了形式主義。電子管比晶體管好;單端放大天下無敵;甲類一定靚聲;全屏喇叭比分頻好,等等。如果以上說法成立,市面上音響將寥寥無幾!

任何形式有它的好處,就必然會有它的壞處。既要懂得發揮好處,更要擅長減少它的壞處,如果能做到,這就是天才。

甲類功放聲音好,市面上就不可能有甲乙類,更不可能有D類功放。

有相同的線路,甚至相同的用料就可以發出同樣的聲音?太天真了!

看到很多DIY音箱的人,買了天價喇叭做出來的東西難聽要死!以為只要喇叭好,隨便買個分頻器,裝個音箱,就會有好的聲音。其實對於DIY領域來講,音箱是最容易成功,但也是最難出靚聲的。音箱的DIY是通盤考慮的狀況太多。相同的喇叭組合,不同的箱體形式,分頻點選取的差異,出來的聲音會折然不同。

任何領域如果你只浮於皮毛,都會顯得相當簡單,三天便可成為大師。當你擁有了窺探之心,會感嘆一葉一世界。

曾經有人問我什麼樣的音響是最好的(傻B問題),我只給他一個標準答案,能讓你在聽歌的時候跟著旋律抖腿的音響是最好。

當你組建了一套器材,能讓你靜心享受音樂,家裡人也不覺得吵耳,這就是最好的音響。


廣州中年創業大叔


小時候我鄰居是個東邊大學生,帶我做過幾種收音機,最簡單的是礦石收音機,後來一個晶體管到幾個的,上大學的時候街上到處轉,買零件,腐蝕刻線路板,還有最早的鉚釘線路板,什麼ocl,tda2030,功率集成塊,買惠威喇叭做了一對小音箱,黑磚頭錄音機能帶功放出歌聲就很滿足,談不上hifi,滿街找個配對的三極管很不容易,參加工作就不玩了。目前配的一對書架箱子pchifi才弄好,感覺不錯。


ooo涅槃ooo


音響,我只喜歡上個世紀的模擬音響,從卡座,HiFi錄像機,黑膠唱機,dat機,CD機,中間最值得擁有的是收擴機,我的設備是1979年的山水收擴機,先鋒的卡座也是1979年的。聽聽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的鄧麗君,童安格,譚詠麟,齊秦,風靡一時的猛士的士高和荷東舞曲,還有西北風正勁的經典,別有一番滋味。

夏末秋初的傍晚,泡上一杯陳年的普洱,舒服窩在沙發裡,從古老感十足的模擬音響中飄逸出熟悉的聲音,聽著那一首首經典的旋律,那些耳熟能詳的感動會不會讓你熱淚盈眶?









嘟嘟看天下


真正的八國聯軍
除了CD機是馬蘭士的入門產品,其它全是從網上淘來的DIY產品,似乎聽起來也不錯!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2bca6000ba7b433157346\

衣露瞬瘋


我是音響愛好者,也是電子愛好者,還算不上發燒友,因為沒錢😭,平時喜歡搗鼓舊家電音響,特別是歐美日的音響,接觸過的國內國外品牌有一些,國內的音箱,惠普小旋風,珠海美之聲,南京喇叭📣,銀笛,飛樂音箱等等,國外的,丹麥皇冠,尊寶,老美的JBL,英國的天朗,美聲,思奔達,力克等等,接觸過器材較多,沒特別的印象和感受,感覺聽起來都不錯,關鍵是聽者心態,器材雖多,現在留下來也就是,功放:天龍PMA-1315RG,力士A-331,獅龍6030(純後級部分),老燒DIY的KT88推輓膽機,湖山老款2x100W家用功放,音箱有:丹麥皇冠歐米咖30落地箱,美聲733書架箱版,小旋風M-700MKII,音源:建伍DP-1100SG,安橋C-700(世界上第一臺全光纖傳輸的CD機),PC解碼器;線材:美國怪獸信號線,音箱線。上述器材時時換著聽,隨意搭配,不追求什麼高大上、頂級品牌,自娛自樂足矣。


大石鼓


七十三歲,老資格音響發燒友。

愛好與從事的職業,與音響打了一輩子交道。玩過幾十萬元的音響,不過那不是個人的財產。自己玩的,量力而行。六十年代自制過12寸喇叭的八燈電子管落地音響。八十年代自制晶體管功率放大器。九十年代製作雙八寸啞鈴式落地音箱。音樂播放器,買配件自制過膠紋電唱機,開始單聲道,八十年代為雙聲道。九十年代自制雙卡錄放機,晶體管功率放大器,配件外殼,線路板,從廠家購買,有業務往來,價格便宜實惠。CD機無法自制買成品,光頭老化,買光頭自己換。

如今老了,動手能力差了,購買成品自己配置,音樂播放有電腦,外接上檔次USB聲卡,配有源音箱,書房裡聽聽,滿舒服的。價格不足兩萬,效果也很不錯。二十萬的音響,音質當然更好,可家庭環境不行,沒上百平米的聽音室,效果不見得比二萬的音質好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