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抗“疫”日夜兼程!普陀這位爺叔為何既守門又配送?真相是……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一位位黨員幹部全力以赴,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抗“疫”篇章。他們不畏懼、不退縮,忙碌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身體力行為社區築起“紅色防線”。

身為區殘聯盲人協會主席的方榮生,同時又擔任長壽路街道錦繡居委會黨支部書記。自防疫工作開始後,他始終緊繃作風之弦,在一線衝鋒,為民服務不鬆勁 。

抗“疫”日夜兼程!普陀这位爷叔为何既守门又配送?真相是……

帶頭衝鋒,做好一線“守門人”

錦繡居民區分為新天大廈和宗鑫公寓兩個小區。其中宗鑫公寓為住宅小區,人員進出頻繁,光靠物業力量會稍顯不足。所以,方榮生一早便會趕到宗鑫公寓入口處,與物業人員一同站崗執勤,當起社區“守門人”。

“您好,請測量一下體溫。”

“請出示您的通行證。”

對待每一個進出車輛和來往人員,方榮生都會一絲不苟地開展體溫檢測和信息登記工作。即使其中大部分都是“熟面孔”,方榮生也絲毫不會鬆懈,做到逢車必查、逢人必測。

這是社區的第一道門,我必須把它守好。

在宗鑫公寓早高峰過後,方榮生會帶著社工趕往新天大廈,開展信息排查工作。新天大廈是商辦樓,共有254戶外來人員甚多且有眾多租戶尚未返滬

。雖然為了第一時間掌握人員流動信息,大廈入口處設置了出入證檢查,尚未返滬人員的房門上也被貼上了封條,但在方榮生眼中,依然不能絲毫鬆懈。為了給防疫“再加一把安全鎖”,他每天都會挨家挨戶查看封條是否完整,並做好記錄。這樣的爬樓巡查,也成了他固定的“早間操”。

抗“疫”日夜兼程!普陀这位爷叔为何既守门又配送?真相是……

為民解憂,奔波辛勞也值得

抗“疫”日夜兼程!普陀这位爷叔为何既守门又配送?真相是……

隔離戶人員A

方書記,我們家裡吃的不多了,能幫忙買一些菜嗎?

中午剛過,方榮生就接到一戶居家隔離居民的電話。在錦繡居民區,有眾多返滬居家觀察人員,無法外出買菜。為了保障這些居民的日常生活,方榮生和居委幹部們當起了臨時“配送員”,按照居民需求外出購物,並送貨上門。

方書記

王師傅,這是你買的口罩,給你送來了。

抗“疫”日夜兼程!普陀这位爷叔为何既守门又配送?真相是……

小區居民B

謝謝方書記,辛苦你了。

剛送完菜,方榮生又開始為居民送起了口罩。在小區居民登記購買口罩的日子裡,方榮生還貼心地備好零錢方便找零。他想這樣做既可讓居民省時省力,還能減少交叉感染風險。

雖然我們工作量有所增加,但能給居民帶來便利,這也是值得的。

白天工作結束後,方榮生會投入夜間社區防疫第一線。他不是在小區張貼返滬人員隔離公示表,就是和物業人員值守在小區門口的簡易棚崗中。

放心不下,一定要來看看。因為進出小區需要出入證,有時候居民會不理解為什麼這麼嚴格,我在這裡就可以給居民解釋一下。

抗“疫”日夜兼程!普陀这位爷叔为何既守门又配送?真相是……

緊握時間,枕戈待旦不卸甲

防疫期間,方榮生可算是“大忙人”,就算到了吃飯時間,他也不停刷著微信聯絡群,生怕遺漏任何一條重要信息。由於分秒必爭、同時間賽跑的觀念早已引入腦海,於是吃飯也成草草了事。他抓緊時間同居委幹部們討論當下小區待解決的各類問題,研究下一步工作開展。

在忙碌的背後,方榮生個人身體狀況卻有點“特殊”。據悉,去年末方榮生做了一場風險很大的眼科手術。醫生通知春節後去拆線,而他卻一直拖著。由於視力較弱,每次查看資料時,他都需要把燈打開,佩戴好眼鏡,用放大鏡輔佐。面對困難,方榮生卻不忘為民初心,牢記自己黨員的使命。

這場戰‘疫’還未結束,我又怎麼能‘輕傷’下火線?我是黨員,疫情來臨,我就應該帶頭衝鋒在前。

據悉,為了守護好社區和應對突發事件,方榮生從大年初三起,便住在居委會,躺在狹窄的沙發上和衣而眠,枕戈待旦不卸甲,隨時待命出發,至今已經有十多天。及至深夜,終於有休息時間的他,躺在沙發上,腦海中依然想著接下來的防疫工作。

抗“疫”日夜兼程,與民風雨同舟。方榮生這十幾天的戰鬥歷程可謂是普陀無數黨員幹部、居民志願者的縮影。他們身先士卒、迎難而上,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讓黨徽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熠熠生輝。

記者:沈乾

2月26日確診病例涉及區域和場所情況

普陀新增1所市特色普高,是你學校嗎?

復工復產駛入快車道!普陀這個街道在行動→

網上如何申領失業保險金?操作方法在此→

區委書記曹立強今天到這裡進行專題調研

抗“疫”日夜兼程!普陀这位爷叔为何既守门又配送?真相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