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百家爭鳴”中的那些三晉名人

兵家作為春秋戰國“百家”中的一個重要學派,以研究作戰、用兵為其主要宗旨。三晉法家中的兵家在戰國之世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其中活躍在魏國的樂羊、尉繚、吳起等為主要代表人物。

  樂羊:

“百家爭鳴”中的那些三晉名人

  樂羊,中山國人,戰國時魏國的大將,初為魏相國翟璜門客,後中山國發兵犯魏,經翟璜舉薦領兵禦敵,並用緩兵之計最終打敗了中山國。

  尉繚:

“百家爭鳴”中的那些三晉名人

  尉繚,戰國魏人,是兵家另一位代表人物,著有《尉繚子》。該書不僅關注軍事學中的微觀方面,而且注重對軍事與政治等關係的發掘,反對單純軍事的觀點。其戰爭觀對後世影響深遠,在中國軍事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乃兵家必讀之書。

  吳起:

“百家爭鳴”中的那些三晉名人

  吳起(前440—前381),衛國左氏(今山東定陶)人,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軍事家,兵家代表人物。吳起曾拜子夏為師,一生歷仕魯、魏、楚三國,在內政、軍事上都有極高的成就。吳起在魯,為魯打退齊的入侵;在魏,秦兵不敢東向;為楚相,南平百越,北並陳、蔡,退三晉,向西伐秦,成就楚國在戰國時期的盛世。後世把他和孫武並稱為“孫吳”,著有《吳子》。《吳子》與《孫子》又合稱《孫吳兵法》,在中國古代軍事典籍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中國古代的名辯之學是世界三大邏輯體系之一,而名辯之學的根就在三晉。三晉名家作為三晉法家的側翼,為了在禮法之爭的名實之辯中闡明名實關係,應運而生,登上了歷史舞臺。三晉名家以惠施和公孫龍為首。

  惠施:

“百家爭鳴”中的那些三晉名人

  惠施政治上具有明顯的法家傾向,他利用自己豐富的自然科學知識,圍繞“物之意”的十個命題展開辯論,把理論問題上升到邏輯問題探討。

  公孫龍:

“百家爭鳴”中的那些三晉名人

  公孫龍則以正名實為根本宗旨,力辯“白馬非馬”“堅白石”“二無一”。後人總結三晉名家的學說,認為有三大特點,即政治倫理性、叛逆性、技巧性。

  三晉名家首開談辯之風,推動了辯說的發展,衝破了傳統思維的束縛。在中國古代思維方法的形成與發展中,他們也以其不同於其他學派的特點,豐富了我國古代邏輯思想的內容,其中“兩可論”中融入的辯證思維是我國最早的辯證思維法則理論認識成果之一。同時“正名”問題也促進了我國古代認識論的發展。三晉名家的思想是當時社會急劇變化,眾多新生事物出現,諸多社會矛盾尖銳化環境下的產物。他們的思想主要集中在邏輯學領域。通過分析概念的屬性差異入手,研究概念的規定性和運動過程,從而揭示概念的矛盾的邏輯分析方法,對於人們認識事物非常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