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玩遊戲也可以當職業,親戚朋友會怎麼看待你的這個職業?

農村力工


大家好,做為一名遊戲領域創作者,我的觀點是看什麼年齡段的親戚,會有不同的看法。跟咱們同齡的,會覺得,只要你有天賦,玩的好,電競行業越來越有發展,覺得把遊戲當成職業也是個好的選擇。也不會瞧不起你。因為他明白這個電競的前景。

年齡大一點的親戚,問你做什麼工作,你說打遊戲,會覺得你不務正業,覺得沒出息,不管賺錢不賺錢,都覺得不是個正當的行業,在他們眼裡,就是工作穩定,比如銀行,政府上班。覺得體面,不管賺的多少,說出去有面子。

你覺得呢





小布丁666


新時代隨著遊戲行業整體的火熱程度以及遊戲比賽、遊戲直播等相關行業的發展,電競這行業慢慢出現在大家眼前

對於這行業大致是這樣看待

1.和傳統體育不同,長時間對著電腦打遊戲,是對身體有害的。

2.造成不良社會風氣,很多遊戲主播和明星相比他們的知名度缺乏應有的素質,沒有負擔起對應的社會責任,容易造成不良社會風氣。

3.賺錢的只是頂端的人。作為一種職業,如果只有和行業最厲害的部分人有著高收入,然而另外大部分人(地方戰隊)沒有收入或者收入很少,那麼這種兩極化的職業是是不是可以算是失敗的。

一、什麼是電子競技?

說到競技,很多人第一想到的往往是足球、籃球、田徑這樣的傳統體育競技,然而競技項目還包括圍棋這樣的棋牌競技,以及我們現在所說的電子競技。

電子競技是一項兼顧智力與體力的對抗運動。電子競技考驗參與者的思維能力、反應能力、四肢協調能力,在長期連續的作戰中更考驗選手的意志力,團隊項目還對團隊協作和團隊精神有著更高的要求。

電子競技有兩個基本特徵:電子和競技。

“電子”是其方式和手段,指這項運動是藉助信息技術為核心的各種軟硬件以及由其營造的環境來進行,這類似於傳統體育項目中的器材和場地。在電子競技運動中,“器材”依賴信息技術來實現,這也是電子競技與傳統體育運動的不同之處。

“競技”指的是體育的本質特性,即對抗。作為一個體育項目,對抗是最基本的特徵。電子競技運動有多種分類和項目,但核心一定是對抗、比賽。

切忌把網絡遊戲和電子競技劃上等號,競技遊戲一定是在統一的競賽規則和保障公平的狀態下進行的對抗性比賽,其競技內容不受到其他因素(例如金錢、外掛)的影響。

所以一般人打遊戲,也要看打什麼類型的遊戲,不要隨隨便便就把遊戲稱為電子競技,更不要把自己打遊戲美化成參與電子競技。成功的職業選手專注於自己的職業,而沉迷遊戲的人最終變成了網癮少年。

早在2003年,國家體育總局就正式批准將電子競技列為第99個正式體育競賽項,後來又更改為第78項。

同年,CCTV5創辦了節目《電子競技世界》,可惜一年後還是因為廣電總局的扼制被迫停播。

再後來,我們可以在電視上看到GTV、GAMEFY等遊戲頻道。

現在,國家體育總局開始主辦賽事,各級政府也開始承辦各類電子競技賽事,對於電子競技的報道也是越來越多,而選手參加CIG這種賽事還能獲得二級運動員證書。

電子競技跌跌撞撞發展這麼多年,總算是得到了國家和政府的支持與認可。無論題主個人贊成不贊成,支持不支持,整個行業已經發展到這一步了,政府也已經重視了,接下來它肯定會朝著健康的方向繼續發展。

電子競技加入奧運會,在我看來這是近幾屆奧運會都不可能實現的。首先,電子競技還不夠成熟與穩定,而電子競技是囊括了所有的競技遊戲,對於遊戲項目的選擇又是一大難題。其次,奧運會每四年一屆,對於電子遊戲而言,比賽週期太長,很有可能沒等選手參加第二次奧運會,該款遊戲就已經消失了。再次,不是所有的體育項目都是以奧運會為最高榮耀的,對於籃球運動員而言,NBA冠軍戒指肯定要高於奧運會金牌吧?

現有的電子競技項目,TI國際邀請賽和S系列賽已經是非常成功的賽事模式,也是每位參與其中的選手的最高目標,所以電子競技加入奧運會並不是必要的。當然,如果有朝一日電子競技加入到奧運會大家庭中,即便是表演項目,也是對電子競技莫大的認可與傳播。

二、和傳統體育不同,長期對著電腦打遊戲,對身體有害。

這個鍋電子競技不背!幾乎每個行業都有職業病,除了職業選手,像程序員這種職業同樣要長期面對電腦,同樣對身體有害,難道就因此否定程序員這個職業嗎?

試問傳統體育選手的傷病不夠多嗎?頂尖的體育選手受過的傷不僅多,而且要比電競選手多得多。你和朋友打籃球、踢足球,那不叫職業體育,職業體育也不是普通人的正常鍛鍊,奧林匹克格言中提出的“更快、更高、更強”是對人類身體素質近乎“變態”的要求。

誠然,電競選手或多或少會有鼠標手、網球肘等職業病,現階段俱樂部也對選手的身體健康上不夠重視。但是隨著行業的發展,電競俱樂部也在向傳統體育俱樂部靠攏,不僅需要“遊戲人才”,更需要更多專業人士管理隊伍、保護選手、維護運營,以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

三、造成社會不良風氣。

不得不承認,整個職業電競圈的素質的確需要提高,在面對鏡頭面對觀眾的時候,言行、談吐、形象都需要極大的改善,但是全盤否定所有參與其中的人也有失偏頗。

和傳統體育選手相比,電競選手通過計算機和網絡就可以直面觀眾,無論在賽場上還是生活中,其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被廣大玩家和粉絲“監視”著。而傳統體育選手相對則比較“神秘”,大多數賽事轉播很難錄到選手的聲音,但這並不代表他們都是“高人一等”的文明人,賽場上互飆垃圾話屢見不鮮,雙方打架、毆打裁判更是時常發生,至少我們的電競選手在賽場上不會因為比賽而互lou吧。

除了體育選手,還有演藝明星,無論是社會影響力還是社會知名度,都不是我們電競選手能比的吧?然而這些風光無限的明星,吸毒嫖娼出軌屢被曝光,加起來都能組織一場5V5的比賽了,Team Drugs vs Team Whoring!

再說個人素質,有相當一部分觀點是“大多數電競職業選手文化素養太低了,學歷也太低了”。競技體育本身就是青年人的事情(老年選手特例另說,比如丘索維金娜),除了這些依靠自我走上電競道路的選手之外,處在“舉國體制”下的傳統體育選手,大多數人不同樣是從小進入體校,進行專業的體育訓練,而放棄了學業。

以我們EHOME俱樂部的選手為例

EHOME CS:GO分部女子戰隊隊長Valen(鄒璇)。在中學時代便投身電子競技,苦練多年,最終獲得了中國第一個女子CS世界冠軍。在獲得冠軍之後,Valen選擇退出電競圈出國留學深造,在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順利畢業,去年又因為CS:GO的火爆重啟其職業生涯,加入EHOME.Female戰隊。

EHOME CS:GO分部男子戰隊隊長EXPRO(楊桁)。在進入職業之前,其個人CS:GO技術水平就已經達到了職業俱樂部的要求,但是其家人要求他必須參加完高考,考上大學之後辦理休學,才能再出來參加職業。父母之所以這麼決定,是因為如果他職業生涯短暫結束,還可以再回來繼續讀書,這樣的“雙保險”給了他更大的勇氣投身到職業電競中。

EHOME英魂之刃戰隊隊員空城(李想)。可以說是這款遊戲中最好的Carry位選手,年僅15歲便走上了職業道路。去年在決定加入職業的時候,他和他的家人也是考慮良久,和上面兩位不同,他這一走幾乎就沒有回頭路,過了學習的最好年華,便再回不去了。事實證明他的選擇是對的,去年帶隊獲得了南洋杯冠軍、CPL亞軍等優異成績,其職業生涯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三個人,三種不同的職業生涯履歷,他們的文化水平有高有低,但是其文化水平不能成為衡量一個人的標準。他們可以在職業生涯成功之後繼續求學,就像很多傳統體育選手一樣,退役後再深造,提升自我。

一個玩家、觀眾、粉絲,如果僅僅是看了別人的行為舉止而變壞,不是因為你變了,而是因為你本身就是那樣的人。喜歡一位選手、一位明星,你看到的應該是他從一無所有到世界之巔的奮鬥過程!

四、賺錢的只是頂端的人。

這個想法看起來是多麼的可笑!我能想到的每個行業裡,賺錢的都是頂端的人。哪怕是騙子,也有高智商的騙子可以騙到人傻錢多的傻子,低智商的騙子騙個人可能都能把自己搭進去。


搞笑聯盟君


對於親戚怎麼看待你這個職業我有3個看法!

1、從你一開始把它當做你的職業後,你給你的親戚知道後,也不要說你的親戚了,就從你身邊你最親近的人你爸媽知道後,也會覺得你就是個不務正業的人,每天一天到晚就知道玩遊戲,很多長輩對於電子競技有非常大的一個誤區,就好比一開始有的運動員一樣,很多長輩覺得你應該從小好好學習,長大才有出路,你不應該從小就練體育,他們覺得你練體育就是不務正業!同樣的電子競技現在也是這樣的,因為他們肯本看不到這個東西背後的職業價值商業意義!

2、當你從這個職業中獲得一些成就時,他們會覺得這些都是你玩著好運玩出來的,他們不會覺得你和在外工作拼搏的人一樣非常努力的訓練才得到些許的成就,他們會認為這個再怎麼有成就也就是個遊戲而已,他們還是會覺得你不務正業。這就又要拿職業運動員出來做比喻了,就好比你在一個高中聯賽打得非常好,其實已經有點名氣了,他們還是說你這玩玩就好,拿了名次就該回去學習,去補習班好好搞你功課吧!他們不會想如果再給些支持給孩子,鼓勵他成為世界上最好的運動員最好的電競選手會給孩子帶來一個不一樣的人生!

3、這個得在你成功後才會實現,這個實現其實就是你的成功讓你身邊的人都認可你了,思想都轉變了,如果說你在世界大賽或者說很厲害的聯賽拿到了第一拿到了非常多的獎金,你在各大頭條等上了,就好比現在NBA的詹姆斯,現在足壇的梅子,或者說我們中國的籃球傳奇姚明,到這個時候他們對你的看法才會有轉變的!如果說你要想成為一個電競選手,或者說你想成為什麼其他領域的人物,你就必須成為那個領域的頂尖人物,在你成功之前我覺得你沒必要在意別人看法,做自己應該做的,慢慢一步一步讓他們認可你!


給力小JC


剛開始家裡人肯定是反對的,覺得這是不務正業整天玩手機玩電腦,浪費時間,但後來隨著科技發達網絡的擴展延伸到個個工作崗位和每個家庭,遊戲也是讓人放鬆和開心的其中之一,而職業遊戲主播則是給普通遊戲玩家帶來技術上的幫助,遊戲當成職業後會不斷地有喜歡技術操作的遊戲玩家喜歡你,粉你,當然也會有一定的收入,慢慢的家裡人便理解了遊戲主播的行業,不再反對了。


虎牙TV楊某人


玩遊戲也可以當職業,親戚朋友會怎樣看待你這個職業?

大家好,我是時空的浪跡天涯,我覺得在他們眼裡玩遊戲就是玩物喪志,無所事事,還是危害性!

心情也不寧靜,多暴燥,愛發火,有時甚至無端地和夥伴打架。受屏幕強光、噪聲刺激,血壓也會升高,引起頭昏、頭痛、心律失常,還會說學習成績下降等等…說得有多危害就說多大。

不管你說得玩遊戲多好,多動人,在親戚眼裡,遊戲就是一個理,危害大!

如果喜歡我的評論,請關注一下,我是時空的浪跡天涯![害羞]




時空的浪跡天涯


在一般中國家長眼裡,就算讓你去掃垃圾也不會讓你當職業打遊戲。因為他們覺得這種職業是不務正業、不好賺錢,甚至有些親戚在教育他們的小孩時就會把你當作反面教材。朋友有可能會嘲笑你,也有可能會崇拜你。但如果你成功了,朋友的嘲笑會越來越少,親戚的批評也會越來越少。但退一萬步來講,萬一你失敗了呢,那有可能整個社會都嘲笑你,千千萬萬的中國家長把你當成反面教材。

總結:玩遊戲可以當作職業,但你非成功就是失敗,徹底的敗。選擇職業需謹慎,選錯了就是一輩子的事。

千山萬水總是情,來素質三聯行不行。




暴龍列夫


隨著時代的發展,玩遊戲不再是不務正業,玩的好的也是有很好的收入,甚至比打工強的多,不用在意別人的眼光,可能親戚朋友會另眼相看,覺得這個怎麼可能賺錢,剛開始做的時候可能會很難熬,是沒什麼人看,寥寥無幾,凡事做什麼要堅持不懈,做久了,功夫不負有人心,有付出就有回報。那時候就是你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熊大遊戲解說


親朋好友,一般都會覺得你不務正業。

因為長輩們的觀念一直以來,都覺得玩遊戲是浪費時間,不如多學習,多幹正事。絕大多數長輩應該都是這樣,當然不排除思想前衛的,也有的。

如果非要把玩遊戲當職業,

現在應該大概分兩種吧,

一種就是電競比賽,作為一個職業選手去參加。

另外一種就是做遊戲主播吧,把玩遊戲的現場分享給自己的粉絲,互動; 把錄像剪輯好,發佈到平臺和大家分享。

有收入就是一種職業。其實,他們只是不懂什麼叫行業,那比如他們每天愛看的電視劇,不就類似於我們拍遊戲視頻嘛。任何主題,有觀眾,就有需求,玩遊戲只是一種行業主題而已。

當然,前提就是,要做當職業的話,玩遊戲要有所成就。而不是自己躲在房間瞎玩,那就真的是浪費時間咯。

我是外面的野花吖,希望能幫助你。

以後我會改名滑鴿zhu,不要忘記我哦。哈哈。


路邊的野花吖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電競已經發展成職業,在近幾年來已經不是什麼新奇的事情了。

但在一些年長的親戚眼裡,你就是個玩手機的,修電腦的......在他們的眼中,電競=玩遊戲=不務正業。

但是這也沒辦法,有一種東西叫作代溝。



一條鹹魚也有夢想


哈嘍大家好,我是虛空小祭

玩兒遊戲也可以當職業,但是很多家長不認同這一說法,他只要求自己的孩子有出息,比如說大名鼎鼎的主播:鯉魚ace,他媽媽一開始是不支持他做視頻,只要求他有出息,但是他現在一樣有出息,基本上每個遊戲主播都知道他。如果你有一個支持你夢想的家長,恭喜你,你已經成功一半兒了。

我是虛空小祭,我們下次再見,拜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