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養老院快速增長,入住率卻很低,這是一個矛盾體!問題在哪裡呢?

老趙說養老


我認為這個問題,在中國,絕不是短時間內能解決的。

硬件和軟件的問題。

養老機構在硬件和軟件上的建設上我認為是不同步的,這也是目前高速發展的社會的一個通病。像樣的養老機構,大都在硬件上做足了功課,而軟件工作,比如理念,管理,標準,監管,照護水平等方面還很欠缺,就像一個光著脊樑穿西裝的人。

照護水平良莠不齊

單從照護水平上來看,如果沒有統一的專業培訓和標準監督很難做到大眾滿意的水平。標準很重要。相當的愛心,加上嚴格的標準,我認為才能出現高水平的照顧結果。

不對等的問題。

這個不對等主要是指供需雙方。說白了,就是賣東西的想賺錢,買東西的想划算。我認為現在的狀態是各想各的,很難走到一條線上來。當雙方沒有交叉的時候,很難形成一種良性循環。而目前的養老機構大多數是民辦或私立,如果沒有國家的大力介入或者大力的扶植,這種狀態下,很難找到一個合理的交叉點。

如果你的一個同事告訴你,他找到一個保姆,這個保姆,人又勤快,又不多事兒,幹活又好,工錢又不高。那這個保姆也快跳槽了。

供需和諧的標準我認為應該讓需要方,痛並快樂著。解釋一下,也就是說,讓需要的一方覺著,錢確實貴了點,但是照顧的真好,達到這個標準就行了。

正面宣傳的問題。

在中國,老人去養老院本來就是個不孝的表現。扭轉這個觀點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達到的。而現在關於養老院的報道,大多是負面新聞。在提高軟件或硬件設施的基礎上,正面宣傳,我認為是很有必要的。

人有369等,養老院也要分層次設置。

每個家庭的結構不同,需求不同,每個家庭所能支付的養老費用也不同,而每個老人的要求也不一樣,所以分層次設立養老院,滿足不同需要的人群也是必須的。讓能吃窩窩頭的人,吃好窩窩頭,讓能吃饅頭的人吃好饅頭,而讓能吃麵包的人吃好麵包。


高芹醫生


養老院入住率低,一是費用問題;二是觀念問題;三是性價比問題。老年事業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其利益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

一、費用問題

目前入駐養老院的老年人群體,一是退休金較高的群體;二是子女經濟實力較強的群體。

我的母親入駐養老院已經四年半時間;她是事業單位退休,所以能夠承受較高的養老院費用。其它企業退休的職工,單憑自己的養老金,難以承受養老院的費用,唯有依靠子女的資助。

二、觀念問題

雖然我國已經進入老年化社會,但是年齡段主要集中在六十五~七十五歲左右。他們目前入駐養老院的必要性不是太強,而且還有為子孫“服務”的歷史使命。

他們因為傳統觀念的影響,暫時還沒有入駐養老院的意識,並對此有心理排斥。

三、性價比問題

相比之下,在老年人生活尚能自理的背景下,請鐘點工隔天或每天來家裡打掃衛生,買菜做飯,比起入駐養老院費用低得多。

而養老院的難處在於租金高,員工穩定性差。現在的養老院要求“醫養結合”,相關設施齊全,這就使得養老院經營成本居高不下。

綜上所述,我國的養老事業需要頂層設計,統籌兼顧。唯有國家補貼和社會資助互相結合,養老院才能平民化和大眾化。

插圖選自網絡,侵權必刪。順祝週末快樂!


陸燕青


養老院快速增長,入住率卻很低,為什麼?

入住率低,主要問題還是出在價格和服務上。

失能老人,誰不願意送到養老院去?一來可以減輕精神負擔,二來到養老院可以得到專業的護理。

現在企業退休工人的工資有多少人夠進養老院的?有的家庭條件好一些的,或者子女比較孝順的都願意把失能老人送到養老院,但這比例很低很低。

養老院究竟好不好?護理人員對老人怎麼樣?我老岳母患老年痴呆症已在了南京歡樂時光養老院住了二年,就這個問題我來說說。

養老院收費主要是三大塊,伙食、住宿、護理。伙食18元一天,住宿50一天,還有就是護理費用,三項加起來大概在5000元左右。空調費、藥費另算。

護理問題。早上六點半起床,能動的隨後統一做早操,之後看電視,打麻將等自由活動,中午統一午休。有的躺在床上不能下床的怎麼吃呢?護理人員一個個喂,有的只能吃流食的就用粉碎機粉碎後再喂。能自己吃的由護理人員把飯送到房間,吃完飯後再由護理人員把碗收走。總之,洗澡、擦身翻身、洗衣服、洗碗、疊被子等全部由護理人員幫助完成。我開玩笑說:你們是提前過飯來張囗,衣來伸手的共產主義生活了。

老人生病了怎麼辦?一般來說,養老院都會配備醫護人員。他們每天都要到房間裡來看幾次,需要打針掛水的,醫護人員在房間裡面完成,一般小病醫生都現場給解決了,根本不用家裡人去。老年人各種疾病較多,護理人員會每天把藥送到老人手裡,看著他們吃下去。

你們著了這個流水帳之後,還會說養老院不好嗎?我講的這些,全是真實的,沒有半點虛假成分。


南京一老人


對於去養老院,我有較深刻的感受。私人養老院畢竟是以賺錢為目的,而千方百計降低費用是他們賺取利潤的手段之一。我曾去過我們當地養老院,吃完晚飯後就要熄燈,電視只能看一個小時,洗衣只清洗一次,並幾個老年人衣服放在一起洗。我後來不住養老院後回家好幾個月衣服都有異味,連衣服櫃都燻鼻子。火食儘量簡單且衛生很差。癱瘓病人一絲不掛,有時熱了,病人就全裸躺床上,其他人都看得到。總之,處處都不堪,除非萬不得已是沒有人入住養老院的。

我姐80多歲,在家時雖有煩惱生氣和孤獨鬱悶,但也有歡樂開心的時候,後來兒女實在忙不過來,把她送進了離家很近的一家養老院,每月3600元。兒女們幾乎每天都抽時間去陪她一會兒,但在入住一個多月後還是去世了。自從入住後她極度失落,我們千方百計安慰她也無濟於事。表面笑著回應我們連說“很好很好”,可看得出她內心很痛苦,眼晴裡閃著淚花。我至今還後悔不應該勸她去養老院,不應該支持她兒女的決定。

有人說去養老院不孤獨,有人陪你聊天,那是不瞭解裡面情況。凡入住養老院的老人,多數都思維紊亂言語很少眼睛呆滯聽力不佳,那種思想活躍,思維清淅,能說會鬧的人是不會入住養老院的。

所以養老院入駐率很低。我已下決心寧可死於大街也不會進養老院。”


觀1世1界


養老市場化了,收費太高。稍像樣點的退休工資全交了還不夠,需小輩補貼;經濟一點的,環境與服務太差,我在醫院看到養老院來的病人常常是骨瘦如柴、滿身壓瘡,甚至奄奄一息才送醫院。對於現在的老人而言,養老院有二類:住不起的養老院和不滿意的養老院!


湯克仁


主要的原因還是價格昂貴,稍微好點的養老院一個月最少6000~7000。很多家庭都負擔不起。我岳父生活不能自理已經有五、六年了,之前一直是老婆全脫產照顧,直到去年老婆也精疲力盡了, 精神也快要崩潰了。後來不得不送去了老人院。但送去以後才知道:這麼多年為了照顧老人,荒廢了工作的中年女人根本就找不到工作,老婆也一直閒在家裡。房貸、養車、物業、養老院的費用加起來就2萬多了,我一個人支撐也快要崩潰了。以前沒去老人院的時候還勉強能過,去了以後一個月要多花7000多,真不容易啊!不敢病,不敢請假,不敢消費就是我們70後的寫照![流淚]



貼著牆邊等紅杏


養老院是個社會富利機構,有些人們嘗試一下養老院,我姨夫負責養老院工作,他是鎮政府民政部門負責人,我父母老了有人就不想養老人,我姨夫說把你父母送養老院去吧問我。我說不行,讓人外人多笑話6個孩子把父母送養老院,我不同意,我姨夫說你們能伺候你爹,你你娘我說怎麼不能別人家都能咱家就不能,我說他們愛養不養我養,早些年兩老說我不養老,我說你們還沒老、我怎麼養你老,到底是在我家過的一百年,現在誰把老人送養老院我就不怎麼想見他們。


用戶8958431472271


有備無患。等到五十年代出生的人進入了75歲的時候,甚至提前,就該去養老院了。這代人子女多為獨身子女,他們有自已的小家,有事業,有雙方四位老人;孩子們照顧不過來,而且耐心和責任心也不夠,還不如去養老院。我和老伴其實還年輕,但老伴己有輕度的老年痴呆,不知三、五年後會是怎樣。我才決定不管兒子一家子了,專門照顧老伴的生活起居,只有這樣兒子他們才能安心點。我也不知能堅持到哪一年。所以以後養老院是最終去處。工人二資不高,只希望國家的養老院我們能住得起。


芳芳99583


養老院快速增長,入住率且很低,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一是費用昂貴,一般的老人住不起,做兒女的也心疼錢,不願意淘錢給父母進養老院。二是有條件的老年人選擇僱保姆在家,吃喝由自己定,讓保姆去做就行。三是在養老院不自由,吃喝由養老院統一管理,不滿意也只能順從,另外每天看著那麼多年齡差不多,萬一誰走了,心情特壓抑,老人多,管理人員少,也存在護理不周的狀況。上面提到的三點也許就是養老院入住率低的根本原因吧。


往事如雲149428315


沒錯,就是錢的問題,廣州市好點的養老院收費至少是退休金平均水平的2陪,一個月七八千元,個別的再好點的一萬多,五千元以下的甚小。公立的養老院遠離市區,入住也要伸請輪侯。未來政府大力在市區多建公立養老院,費用一定降下來,不是床位問題,而是收費問題,還有這個行業不夠規範,監管不到位,私營的只顧賺錢,老人家的照顧生活,伙食並不想投入。從業員工工資偏低,工作沒積極性。我在養老院工作十幾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