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國產其它手機品牌會用HMS麼?

心手一相應


除了華為,其他的手機品牌原則上應該不會用HMS,這裡有2個問題,首先是谷歌是否開心,其次就是對華為的顧忌,華為如果既當裁判又當運動員,可能不是太好。

這裡我還是要說明一下HMS是什麼?HMS不僅僅簡單的是應用市場,而是一種生態,和谷歌的GMS一樣,HMS的核心其實是華為賬戶加上應用市場,然後提供華為錢包、華為地圖組件、掃碼組件等一系列核心的組件。


第一個問題:是否願意得罪谷歌


和GMS一樣,HMS一方面為開發者提供相關的接口可以開發APP並提供利益分成,另一方面也給用戶提供應用APP的方便的下載渠道。所以,HMS是一種生態,這種生態同時為開發者和用戶提供服務。

那麼其他品牌如果使用HMS,首先面臨的問題是,要不要得罪谷歌。要知道現在華為擺明了是和谷歌對著幹,即使以後谷歌為華為恢復了GMS,華為的HMS一定也會繼續推廣下去,所以其他品牌如果和華為共用HMS,肯定會得罪谷歌。


如果中國的其他品牌也得罪了谷歌,那麼我覺得谷歌會毫不猶豫的下手,那也就意味著這些品牌的海外策略會遭到重創,這對剛剛出海的小米、OPPO、VIVO來說是非常不利的。所以這些品牌不太可能冒著得罪谷歌的風險加入華為的HMS


第二個問題,是否願意被華為牽制


前面說了,GMS和HMS是生態,是以華為賬戶為核心的開放能力。如果其他企業願意用華為HMS,那也就意味著賬戶和開放能力都和華為共用,華為會掌握這些手機企業整個用戶的生態信息,這個對其他企業當然是有問題的。

谷歌雖然有GMS,但是谷歌本身並不以智能手機業務為重,所以谷歌作為第三方掌握這些生態信息,雖然吃相可能難看一點,但是本身沒有問題,谷歌和智能手機企業實質上不存在競爭關係


而華為本身就是世界第二、中國第一的智能手機制造企業,和其他幾家國產智能手機制造本身存在嚴重的競爭關係,如果他們都加入華為的HMS,華為無疑是有既當裁判又當運動員的嫌疑,其他智能手機企業肯定是有顧慮的。是否會受華為制約?收入分成如何分成?這個都是問題。

所以,除非華為把HMS獨立出來,和其他的幾家智能手機企業投資成立一個新公司,把HMS獨立成第三方,否則我覺得其他智能手機制造商不可能加入HMS。


是否其他智能手機企業可以再造一個GMS


除了華為之外,OPPO、VIVO、小米可能呈現聯合的趨勢,不僅僅是之前成立了互傳聯盟。而且據說在做全球開發者平臺GDSA,類似於一個統一的應用市場。那麼中國的其他智能手機制造商可否再造一個HMS呢?

首先GDSA不是GMS也不是HMS,GDSA是一個應用市場類的APP,是為了避免重複的上傳和審核APP,這個對開發者是有好處的。但是GDSA沒有GMS核心的生態概念,沒有地圖、掃碼等各種接口,因此不算替代GMS的軟件,不會引起谷歌的不開心。


前面說了,GMS和HMS是生態,推動生態需要很深的技術實力和破釜沉舟的決心。谷歌和華為都是技術派,所以有這個能力來做一些事情,而且華為也逼著走這條九死一生的道路。

當然我不是覺得國內其他企業的軟件開發能力不如華為,有可能小米的軟件開發能力比華為還好一些,他們有沒有這個決心呢?


還有一個技術問題的是GMS和HMS都需要依託公有云,才能提供更好的服務。谷歌有全球公有云,華為也有,所以在雲這裡華為不存在問題,而其餘三家就比較麻煩了,沒有全球性的自營公有云節點支持,很難為全球用戶提供迅速、便捷的服務。


有沒有唯一讓中國手機制造商聯合造一個CMS的方法


如果華為和中國其他智能手機制造商聯合,那麼就不能叫HMS了,應該叫CMS,C就是China。那麼有沒有可能中國的智能手機企業聯合造一個CMS呢?

這個是有可能的,雖然可能性不大。有一種典型的情況是中美徹底鬧翻,其他國產的智能手機企業不得不參加科技戰,那麼的確有可能聯合起來依託全球這1/2市場打造一個CMS,否則我不認為餘下這幾家企業有得罪谷歌的勇氣。


不過我覺得唇亡齒寒,其他智能手機制造商在盯著華為,私下有一些內部的交流溝通也不一定,這我們就不清楚了。


IT老菜鳥


首先,很明確的告訴你:不可能會去用HMS的。

其實如今華為所經歷的,所有國產的手機廠商都經歷過一次了。

只不過如今華為經歷了第二次。

當初谷歌還沒有撤離中國的時候,我們和國外的人是一樣的。所有的安卓用戶使用谷歌家的GMS,所有蘋果用戶使用蘋果家的服務。

不過後來因為一些不可描述的原因,谷歌離開了中國,離開意味著不再提供包括GMS在內的服務了,而後就有了各家自己為自己提供應用商店,提供框架,提供技術支持。

由於沒有了谷歌提供的統一的服務,國內的安卓市場也由此變成了最混亂的地方,各種亂七八糟的App甚至都不需要審核就能上架,一個原本只需要保存聯網需求的App莫名的就向你索要了七八個毫不相干的權限。而這就是現狀,因為沒有統一的標準和渠道去管控。不過好在如今的國內廠商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已經開始著手聯合制定相應的標準了。

以上是國內廠商在國內的遭遇,不過在國外卻並沒有這個問題。谷歌仍然為他們的手機提供著GMS。

而華為就比較慘了,因為一些不可描述的原因,在國外居然也成了和國內一樣的情況,谷歌不再給予支持。這個問題給那些海外的華為用戶造成的一個結果其實就和:

作為一個蘋果用戶,下一代的iPhone上將無法使用QQ和微信,如果在QQ微信和蘋果之間二選一,你的下一款手機是繼續用蘋果還是轉而用別家的?

是一樣的。而作為一個一般的消費者,如果說沒有特殊的情懷在裡面,那必定會放棄它,轉而投入別的品牌的懷抱。畢竟硬件可以換,軟件換不了啊!

華為所面臨的就是這個尷尬的情況。所以他只好給國外的華為手機也像國內一樣,谷歌不給服務了,那就自己來,於是就有了HMS。

那如果說小米,vivo,OPPO也被谷歌這樣安排了呢?那樣其實也就跟華為一樣了,因為大家國內都是自己提供的,即使國外谷歌也不提供了,一樣都是有辦法解決的。只不過,用戶不一定會去買賬,開發者不一定會去買賬罷了。

不過呢,谷歌作為一個服務商,雖然他也有自己的手機,但那點量可能還不如紅米的一個型號賣的多。就跟曾經高通芯片不賣給中興一樣。谷歌可能像一家停止服務,但不可能全停,畢竟收入的大頭在這上面,本身就靠這個掙錢的,不可能用這種殺敵一千自損一千的方法幹架,這對他來說一點好處都沒有!


數碼淺說


從目前來看,不會


首先,我們要理解GMS是什麼,HMS又是什麼!

簡單來說,這就是一個賬號,一個谷歌賬號,一個華為賬號。

在使用某一app應用,比如臉書時,你使用了GMS服務,就是使用谷歌賬號登陸;使用了HMS服務,就是華為賬號登陸。

如果你使用谷歌賬號登陸了,你可以看到你其它使用谷歌服務的朋友,就好像騰訊遊戲可以看到好友是不是也在玩這遊戲一樣,在臉書上,你也可以使用谷歌支付、谷歌地圖標記地點等一系列相關的操作。

這就是為什麼說沒有了谷歌GMS服務的手機在海外就相當於一塊磚頭。雖然你也可以打開臉書,但是沒了原來的賬號,你可以玩遊戲,但是沒了谷歌支付渠道,你可以拍照發臉熟炫耀,但是不能顯示你的地點。


國產其它品牌的手機目前來看是不會使用HMS的,原因有3個:

1、谷歌只對華為品牌拒絕HMS服務

從2019年5月16日,美國將華為列上實體名單,美國企業紛紛拒絕與華為合作。但是並沒有拒絕對除華為以外的其它國產手機進行服務,也就是說,除華為以外的手機,都可以使用谷歌的GMS服務。

但是在中國境內,並不存在谷歌的GMS,這只是針對海外市場。所以其它手機廠商對HMS熱情並不是很大。

相反,趁著這個機會,其它國產手機可以擴大市場份額。

2、小米、oppo、vivo有自己的小米ov聯盟,即GDSA

小米、oppo、vivo在去年2019年8月份成立了GDSA,但是這隻在俄羅斯、印度、印度尼西亞等非谷歌核心區域內,可以理解為試探,探索怎麼建立新的生態服務;也可以作為後手,可以有自己的生態,不至於全盤皆輸。

3、國內市場上各有各的服務,且彼此是競爭關係,不會放心用對手的服務

小米、oppo、vivo都會有屬於自己的應用服務。

比如小米賬號、oppo賬號、vivo賬號等,每個賬號之間是不相通的,如果使用HMS,那麼勢必會將用戶數據給到華為。

我們都知道,現在是數據時代,沒有哪個廠家會把收集到的用戶數據交給競爭對手的。


Ps:如果HMS是一起聯合創建的話,還是有可能會用的。

但是這從根本上來說是不可能聯合的。

因為華為最著急,且華為一直主張自研。而其它手機廠商並沒有迫切需求,從GDSA服務區域就可見一斑。


十二里的路


非常抱歉的告訴您,華為HMS在國內其它手機廠商並不會使用,因為在進軍國外市場之前國內已經有了!我們需要對華為HMS有正確的認識,才能瞭解為什麼國產手機廠商不用它!

1.華為HMS誕生的背景!

2019年,由於谷歌在美國政府的壓迫挾持下,不再提供華為在海外(尤其是歐洲市場)的GMS服務!

  • 什麼是GMS?

GMS其實就是依據美國移動互聯網公司面向全球提供應用APP服務的服務端!GMS服務全世界主要熱點應用包含谷歌支付、谷歌地圖、YouTube視頻等移動互聯網應用軟件!很可惜的是這些應用都必須依賴使用美國的核心技術,比如美國GPS導航、美國服務支付系統等!

  • 華為為什麼新版HMS Core面向國外?

中國人都愛面子,華為在海外孤立無援只能依靠自己奮發追逐,所有的苦只能自己抗沒辦法!

另外,根據華為手機終端CEO#餘承東#前兩天在HMS Core最新版發佈會上發佈的最新內容,我們可以知道華為HMS在國外的發佈是為了應對國外很多國家擺脫美國的谷歌科技GMS應用生態的技術壟斷而升級進行推廣!我們應該相信華為有能力擺脫美國對歐洲很多國家的技術壟斷,這是華為贏得歐洲市場非常重要的機會,希望大家都能夠支持!

2.華為HMS為什麼不能用於國內其它手機廠商?

  • 小米、Vivo等手機廠商有自己的應用商店!

在安卓陣營,尤其是國內的安卓手機陣營很多手機廠商都有自己的應用商店,都可以從應用商店下載自己需要的APP應用。也就是說國內很多移動應用APP廠商也有自己的戰略部署,現在不是手機廠商主動選擇互聯網廠商的應用APP,而是被動的選擇互聯網應用廠商!

在華為手機核心技術在海外被美國壟斷制裁之後,很多國內互聯網應用廠商其實也有自己的主動反應!比如進軍全球產業的“字節跳動”公司在去年2019年收購了羅永浩的堅果手機(或錘子手機的主業),他不光是為了應對國內的互聯網應用廠商對手的競爭,更主要的應對國外的市場!

剛說完國內互聯網公司對未來自己的市場焦慮,現在國內手機廠商其實也很焦慮,因為華為自己已經主動搶走他們在高端產品的上大部分的市場!先不說國外能不能和華為競爭(國內手機廠商的競爭其實是各個手機廠商互相扶持,大家不要做網噴),在國內的市場定位可能大家才開始剛剛定位!

“小米幹翻華為”、“vivo和OPPO乾乾翻小米”這些口號在我現在來看並不是小米和華為等手機廠商之間有“仇恨”,而是國內手機廠商為了互相鼓勵自己做得更好,這符合國內市場需求!

  • 華為現在根本不需要在國內再建HMS服務!

在歐洲最新版的HMS core發佈會上,如果你完全搞明白HMS的含義的話,那你肯定會清楚的認識到HMS其實就是華為應用商店的服務架構,也就是華為應用商店的基架!

只不過它這個基架早已在國內佈局了,很多互聯網應用廠商早已入駐,而且華為手機終端也非常感謝國內互聯網公司在華為應用商城的支持,這讓華為HMS Core更加堅定有力的在海外佈局,也為國內互聯網應用公司在國外佈局爭取了更多機會!

我覺得現在華為HMS Core在國內不是它選擇了眾多互聯網應用廠商,而是互聯網選擇了華為,並通過華為手機在國外開始進軍,這也是給很多手機廠商的應用商店開拓市場的提示!

個人觀點:華為在國內其實已經早已部署好了自己的應用商城,HMS Core是華為應用商店的基本骨架,希望大家能正確認識!另外,國內各大手機應用商城其實也早已在國內出現,HMS在國外的發佈更是為國內手機廠商開拓國外手機市場點亮明燈!

溫馨內容提示:關於#HMS#更多新的資訊和信息,請在【今日頭條】APP中進行搜索,即可獲取相關內容!


豬小P數碼空間


粵語“田雞過河。。。” 國語“八仙過海。。。”不可能玩在一起。


樂松來了


不會。

因為其他手機廠都有自己的一套MS。只不過沒有起個名字叫MNS、OMS、VMS拿出來秀罷了。


woodylew1017


哄蒙PpT軟件


我心依舊41747


以後應該會用!


廣東城際古泉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國產其他手機品牌會用HMS嗎?

答案是基本不會使用華為的HMS服務。

為什麼說大概率其他國產手機廠商不會使用HMS呢?

原因有三點:

1.華為目前一家獨大,與小米、OPPO、VIVO以及其他位於第一梯隊的國產手機處於三足鼎立之勢,他們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目前在互聯上小米與OPPO以及VIVO已經形成聯盟,未來還會加深在生態方面的合作,以這三家的綜合實力做出類似GMS的東西可以說小菜一碟,另外由於結盟有先天的生態優勢基礎。


2.目前早已商業國際全球化,國與國之間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即使相互制衡約束,也不可能直接掐斷與另一國的經濟商務聯繫,只會採取部分制裁來使對方屈服某些協議。華為作為中國高科技公司的代表,並且被他國抓住了違背相關貿易協約規定,當然會被強制打壓,但是還好有祖國這個強大後盾沒有徹底倒閉。他國不可能完全切斷與中國的來往,也就是說其他手機廠商大概率不會被進入“制裁限制名單”,因此其他國產手機廠商目前不用擔心無法使用GMS的後果。


3.華為的HMS相比於GMS無論在服務穩定性還是成熟度上面都有差距,另外HMS缺乏應用生態,也缺乏市場考驗,因此其他廠商有什麼理由不用GMS而用HMS呢?也就是說不到萬不得已其他國產手機廠商不可能冒風險採用華為的HMS。這個萬不得已的前提是其他國產手機廠商也被限制使用GMS,同時自己也沒能力開發類似服務。否則其他國產手機廠商是不可能採用HMS服務的。

綜上,國產其他手機廠商基本不會採用華為的HMS服務。

以上答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關注交流!


硬件十萬個為什麼解說


按照目前的情形來看,原則上是不會使用的!

1、小米OV系組建自己的聯盟

其實大家可能有所不知,早在2019年8月的時候小米和OV成立了名為“全球開發者服務聯盟”的全新平臺(英文縮寫簡稱為GDSA),對應官網現在也早已上線。

按照官網的說法,GDSA聯盟的主要任務是為海外開發者(或國產APP海外發行)提供內容分發、開發支持,以及推廣宣傳和流量變現等服務。開發者上傳的應用能同時同步到小米和OV系海外發售手機內置應用商店中。

從以上內容可以看出GDSA聯盟和華為HMS服務有相當部分內容是重複的,唯一相差的就是沒有直接為開發者提供內嵌使用的SDK(HMS提供的各項服務主要通過這個來實現)。

而這個GDS聯盟早期成立時據說包括了華為,但是現在已將華為排除在外,顯然小米和OV這兩家是將華為視為直接的競爭對手了。

2、完善HMS服務有損其他品牌利益

目前華為的HMS服務整體來說相當完善,可以為開發者提供一系列的服務,如定位、地圖、推送、錢包、廣告等等總計有二十多項,對開發者來說使用華為HMS服務有助於自身APP的快速開發,通過調用現成的HMS服務就能實現各種功能。

但是對其他手機品牌來說,如果在自家的系統中內嵌HMS服務那就相當於將自己系統的部分權限放給HMS,這完全不符合其他手機品牌的利益。

就拿消息推送來說,現在各系統(由於沒有GMS服務)都是各自為政,沒有統一的推送接口,導致國內手機消息推送混亂。如果使用HMS服務的推送服務,那就相當於大家統一使用華為HMS接口,這樣用戶體驗可能上升了,但這也限制了其他手機系統無法按照自己的意願來推送,一定程度上也就損害了它們的利益。

因此,從各品牌自己的利益角度出發,作為競爭對手去使用華為HMS服務的可能性並不大。

3、海外市場真正的競爭對手是GMS

對華為HMS服務來說,海外真正競爭對手並非小米和OV,而谷歌GMS服務。如果小米、OV系的手機不安裝GMS服務,它們在海外幾乎寸步難行,就會步華為手機的後塵,華為被斷供GMS服務後海外銷量大幅下滑。

因此小米、OV在海外發行的手機是絕對不敢安裝HMS服務的,這完全是將自己置於不利的地位,而如果使用GMS服務則可以逐步吃掉華為丟掉的市場份額。

Lscssh科技官觀點:

目前國內各手機品牌的競爭很激烈,如果完全從市場角度出發,這些廠商顯然不會使用華為HMS服務,除非國內監管部門強制要求使用。想要靠市場來實現,唯一的可能就是華為手機吃掉國內大部分的市場份額,整體處於壟斷地位才可能,而海外則強勢逆增長擠佔谷歌GMS服務的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