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歐美股市“深蹲”中國資產能否跑贏全球

市“深蹲”會否持續?外流的資金將去向何處?哪些資產將“漁翁得利”?市場人士認為,從近期看,風險資產特別是歐美股市仍可能出現回調,但是從中期看,投資者無需過度擔心,因為歐美主要經濟體的運行總體仍屬正常。目前部分避險資產、新興市場資產(特別是中國資產)可能是上佳選擇,特別是一些優質標的。

歐美股市或持續波動

本週歐美股市持續大幅回調。當地時間2月27日,受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持續增加等消息面因素影響,投資者恐慌情緒上升,美國三大股指大跌逾4.4%,標普500指數已跌至50、100及200天移動平均水平以下;歐洲主要股指也跌超3%。受到隔夜歐美股市走軟影響,亞洲主要股市2月28日也明顯承壓。

從當前形勢看,業內機構認為歐美股市短期仍將面臨壓力。德意志銀行表示,美股已創下史上最快回調紀錄,標普500指數從創紀錄高位下跌超過10%只用了6個交易日,該指數目前較2月19日觸及的高點累計下跌12%。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28日發佈最新報告指出,相信美股未來一週將繼續震盪及承壓,疫情擴散有可能導致市場加速調整。然而,報告也強調,即使歐美主要國家確診病例超過1000例,當地經濟也不會因此停擺,投資者無需過度恐慌,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擴散,但其對經濟及企業盈利能力的打擊只是短暫性的。在市場劇烈震盪期間,投資者可能犯下最大的錯誤正是反應過度。

道富環球市場歐洲、中東和非洲區宏觀策略主管Tim Graf表示,“自上週末以來的資產價格走勢明顯背離了前幾周的驚人平靜。在經歷了美國股市最快回調之後,我們衡量系統性風險的指標出現了大幅上升,該指標反映股市的內在脆弱性及其對市場衝擊的敏感性。這一指標的上升,加上股市波動性的上升,通常是一個信號,表明股市將出現較正常水平更大的下跌和持續性波動,這應會使市場維持對避險資產已然強勁的需求。”

長期利好因素仍存

業內機構同時強調,從中長期看,風險資產仍面臨不少利好因素。各國政府一方面積極防疫,另一方面通過貨幣、財政政策等多種手段保持經濟增長前景,這也為市場增添了信心。

瑞銀財富管理指出,此次的疫情,全球保持高度警覺,並採取積極的防控措施。多個亞洲國家出臺防範經濟及金融市場失控的措施。雖然家庭及企業收入受到影響,削弱了他們償還債務的能力,但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和監管舉措組成的“組合拳”,緩解了貨幣及信貸風險。

舉例而言,中國政府頻繁出招,人民銀行計劃對部分普惠金融服務達標的銀行降準。此外,在前期設立3000億元疫情防控專項再貸款的基礎上,增加再貸款再貼現專用額度5000億元;同時,下調支農及支小再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至2.5%。

FXTM富拓中國市場分析師劉敏指出,目前金融市場情緒仍然搖擺,說明全球市場對於本次疫情對全球經濟增長的影響程度仍未達成共識。與此同時,全球各央行的寬鬆貨幣政策,使得資金對於風險資產的需求保持青睞,這可能也是避險情緒搖擺的背後因素。不過,本次疫情對於全球產業鏈的影響以及對於全球經濟增長的影響幅度,仍需更多的數據加以定論。因此,仍需密切關注金融市場在疫情下的投資情緒變化。

瑞信研究院最新發布的全球投資回報年鑑報告顯示,相比長期和短期債券,股票依舊是全球表現最出色的長期金融投資品種。在過去的120年間,全球股票實現了5.2%的實際年回報率(調整通脹因素後),而長期債券和短期債券的回報率分別為2.0%和0.8%。過去十年,全球股票表現尤其出色,實際年回報率為7.6%,而長期債券的實際回報率為3.6%。展望未來,報告估測,在未來20年間的全球金融市場,相對於短期政府債券,股票投資者的投入資金有望翻番。

中國資產迎入場良機

市場人士指出,在當前歐美股市回調的背景下,新興市場特別是中國資產可能正在迎來入場良機。

劉敏表示,全球避險情緒分化,人民幣展現一定韌性。中國A股連續7天交易量過萬億元人民幣,亦從側面反映出金融市場對於中國戰勝疫情的信心。

瑞銀財富管理指出,儘管全球確診病例增加,但投資者單純因為恐慌而賣掉增長資產,可能會導致財務計劃脫軌。相反的,投資者應該利用當前的危機去審視投資組合,確保其受益於合適的地區配置。對於擁有大量現金的投資者而言,他們更應該伺機增加投資不足的地區。

瑞銀財富管理強調,從戰術角度來說,我們保持看好新興市場股票,尤其是相對於歐元區股市而言,對後者保持謹慎看法。按照我們的基準情景,相對於成熟市場,新興市場估值折讓達到28%,高於5年及10年平均水平,今年盈利增長預期達到10%。在未來6至12個月,我們認為,中國、巴西和印度股票有跑贏全球的空間。此外,以美元計價的新興市場主權及企業債券去年回報達雙位數,今年也有一個強勁的開始。在疫情及地緣政治風險下,美國國債的利差保持穩定,收益率的大幅下跌也支撐了回報。

瑞信指出,儘管發達市場仍佔全球可投資市值的主體,但新興市場,尤其是中國,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目前,富時中國指數中超過四分之一(27%)是金融類股,主要是銀行和保險公司。科技類股佔該指數的20%。在1993年至2019年之間,中國股市實現4.5%的實際年回報率,長期和短期債券的回報率分別為-2.2%和0.5%。

本文源自中國證券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