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築牢基層社區第一道防線,她們是疫情防控的“守門員”

疫情當前,讓我們感動的,不只是戰鬥在一線的醫護人員,還有那些默默為防疫工作做出奉獻的普普通通的“戰士”們,她們築牢了基層社區第一道防疫線,處處閃現著一個個最美的身影,留下了一幕幕感人的瞬間。

戰“疫”一線 最美軍嫂

桑盛娜,環翠區張村鎮防疫綜合協調組成員。自疫情防控開展以來,她每天負責疫情防控信息彙總,督導分包社區疫情防控等工作,經常工作到晚上11點才回家。

筑牢基层社区第一道防线,她们是疫情防控的“守门员”

連續高強度的工作,她白天腰疼,晚上雙腿浮腫、抽筋。即便如此,她也沒有向領導提出過任何特殊照顧的要求,依然每天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面對領導和同事們的心疼,她總是笑呵呵地說:“我是黨員,還是姓軍的戰士,我可以的!”

梁燕,環翠區張村司法所工作人員,她是剛結婚半年多的“新晉”軍嫂。這個春節是她愛人四五年來第一次回家過年,也是小夫妻倆婚後的第一個團圓年。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梁燕早早返回工作崗位,每天早出晚歸,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線工作當中。

筑牢基层社区第一道防线,她们是疫情防控的“守门员”

從開始實行封閉管理以來,她就在村居值守,登記、管理居民出入,配合疫情防控宣傳,除了每天的卡點值守,她還要與全鎮社區矯正人員保持聯絡,對他們的動態動向、健康狀況進行摸排、統計工作。“特殊時期,大家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堅守,我也要把分內的工作做好。”梁燕說。

王超,原本這個春節假期她要和遠在西藏服兵役的未婚夫團聚,籌備婚禮事宜。因為疫情防控工作,王超和未婚夫商量,暫時擱置他一年一次的探親休假計劃,二人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而堅守。

筑牢基层社区第一道防线,她们是疫情防控的“守门员”

她每天都要頂著嚴寒卡點值守,張貼、發放通知材料,投放口罩,為外地返威人員建檔並逐戶監測體溫……足跡踏遍了環翠區張村鎮小區每一階樓梯。防疫期間的工作量是超負荷的,連續12個小時不休息是常態化。“我是一名軍嫂,就應該有這個覺悟,我們倆的事再大也是小事,他在邊疆保衛國家,那我就在小區守衛居民吧。”王超堅定地說道。

舍“小”家為“大”家 最美女支書

宋文娟,文登區澤頭鎮大宋家村,黨支部書記,她經常對黨支部成員說的一句話是“黨員,就要守好這抔熱土,就要守好這份責任。”同時她也是這麼做的。從大年初一起,宋文娟一直在戰“疫”一線持續堅守了21天,嚴格人員管控,切實做到“不走一人、不進一車、不出一事”。除了堅守防疫一線,宋文娟還要挨家挨戶走訪村裡的困難家庭,瞭解他們生活上有什麼需求。作為一名支部書記,凡事都身先士卒,她帶頭捐款1000元。在疫情防控期間,她堅守在農村防疫一線,穿梭在大街小巷中,宣傳防控知識、村中巡邏值守,為守好這片熱土,踐行自己的使命與擔當。

筑牢基层社区第一道防线,她们是疫情防控的“守门员”

穿梭在小區的最美身影

張學薈,文登區大水泊鎮朱家嶺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帶上口罩,走進大街小巷,消毒、宣傳、封鎖路口、卡點值班……到處都有她的身影。

筑牢基层社区第一道防线,她们是疫情防控的“守门员”

疫情發生後,她每天早上六點都會準時出現在村口卡點,組織黨員和村民志願者仔細排查外來和返鄉人員,嚴格落實各項防護措施,堅決做到不漏一戶,不漏一人。

同時,她利用村裡大喇叭不間斷向村民宣傳疫情防護知識,並帶領黨員、村民代表、志願者為村裡五保戶、低保戶、孤寡老人等送去新鮮的蔬菜,讓他們在特殊時期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病毒有多細小,防控工作就做得有多細緻入微。張學薈還積極推行“誠信+疫情防控”的工作方法,調動村民參與疫情防控的積極性,有序開展各項防控工作。目前共有58名村民主動報名,參與卡點值守和村內消毒工作。在她的帶領下,村民們自發捐款8000多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