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高一,現在一看數學物理化學題就想睡覺,我選的還是藝理怎麼辦?

作業陪審員


哈哈,找到了同病相憐的了,至於怎麼辦,我先說說我自己吧。

從小就被身邊的人認為是一個學習好的人,但淘氣。由於是養父,不敢打架,輸羸回家都要捱打。學習不用努力,只要考試的前三五天努力一下,再押幾道題就沒問題,可是不敢考過班長,考好了要捱打的。

慢慢的同學老師可以說是以打我為樂。四年級體育課,由於下雨,體育老師在班上給我們講故事,課前我用廢紙做了個菸斗。同桌就一直樂,上課樂被老師問樂什麼。同桌把我供了出來。被一教鞭打在頭上,人事不知。以後一上課就頭昏,睡覺。什麼辦法都沒有。從此班主任一不高興就在睡覺的我臉上勾畫,並站到前面讓同學笑。

初中離家十八里地,來回跑,高中住宿。小學末就對學習有了反感,初中後離家遠惹禍家裡也不知道了。就開始反擊了,誰欺負我我打誰,到了高中看誰不順心欺負誰。高中幾乎所有的時間都用在了執班老師辦公室和與校長吵架上了。人也就廢了。

離開學校才真心想念學校的點點滴滴,可惜晚了。最後悔的就是現在,沒有大學畢業證,想考個證都不能。

之所以講這麼多,不是緬懷什麼,是想告訴你,沒有文憑,工作都找不到。除非你自己創業。否則就必須把文憑拿下來。

勸你拿文憑並不是讓你努力學習,一聽課就睡覺可以說沒有辦法(別人不瞭解更不理解)。拿出一部分時間拿文憑,拿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學習一技之長,比如適應這社會也是一種本領。

希望對你有幫助。


粗俗的真語


你好。你才高一,高中的學生生活才剛開始,高一是高中學生生活中最輕鬆的一年,在這一年裡,你最關鍵的要由初中的學生生活儘快轉換角色進入高中的學生生活,這個角色轉換得越快,你學習就越輕鬆,有很多同學這個角色換不過來,所以就出現初中成績各科成績都很好,進入高中成績一下子就差了,其原因是角色沒換位。

初中教材內容少且淺顯,且內容難度不大,可先記住再逐漸去理解,有些甚至只要記住不用理解,考試時照樣得高分,於是有些同學初一初二沒讀書,初三一年就趕上來了,並且考上了理想的高中。而高中不同,首先學科目增多了,其次是學科內容難度加深了,內容範圍更廣了,不能再是記憶就能得分的,先應理解概念的內涵與外延,然後再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學會運用,所以高中的試題都能在書上找到答案的切入點,但一個現成的題都沒有,數理化不會做的題,就是翻書也還是不會做。

學習這個東西,本是枯燥無味的,關鍵要從書中去尋找樂趣,有樂趣了自然有興趣。玩手機為什麼有興趣,還不是因為手機上有網絡遊戲,沒有網絡遊戲還會那麼熱衷於手機嗎?試一試不用智能手機還那麼有興趣嗎?

為什麼看到數學物理化學就想睡覺?

其實根據沒了解數學,數學本身就是一門趣味學科演化而成的自然科學,小時侯大人常用雞兔共籠的問題考試我的智力。又如有一面積一定的鍍鋅板做成何種形狀的桶,其容積最大?裝冰最多?從解決這些實際問題開始,就會對數學感興趣的,學數學的目的就是為解決現實中的問題。物理化學是更有樂趣的學科,只要我們沒有把書本上的知識運用現實生活中去罷了。如同樣的菜和配料,不同的人炒出來的口味就不同,實際上炒菜就是刀法、火候和加入配料的多少和順序不同,這其中包含物理化學知識。

所以不管學哪一科,有沒有興趣,關鍵在於自己。讀書的目的,就是為了將來更好的生活,至於你要選哪一科,就看你自己為將來的生活設計成什麼樣子。高一,高中生活才剛開始,一切都還來得及,只要及時把握住,美好的未來就在眼前。


HX教師


首先你要客觀認識自己的優勢所在,不行就趕緊考慮重新選擇。分享一段文字給你,看完你會有所感悟:

一、高考志願填報由“先學校,後專業”變為“先專業,後學校”。此舉確為一大進步,大學是為了學專業知識和技能,試想一下,如果你是哈工大歷史專業畢業,或是政法大學會計專業畢業該是多麼令人無語。

二、選考科目由“文理兩種”變為“3+X”,即6選3或7選3。帶來問題多多呀。

1、初衷是釋放孩子個性,向著優勢方向發展,本是好事,可實際操作中發生了選物理的比例大幅下降,因為物理難學,即便物理成績還不錯的孩子也不願選,真是坑爹坑的不要不要的,你讓教育部長情何以堪。

2、所以吶,有的地區乾脆搞個“3+1+2”即“語數外+物理和歷史二選一+5選2”。不得不服我國人民的創造力,總是那麼有彈性的決定,其實也是無奈,總不能讓那麼多物理老師去教語文吧,而且物理是任何科學的基礎,沒物理基礎以後搞科學應用研究就別做夢了,家長們,這點你知道嗎?

3、還有,每年高考試卷各科難度不同,比如某年物理極難,生物很簡單,選物理的小夥伴們那叫一個比悲催還悲催,選生物的都能創造奇蹟啦,關鍵是選科是高一高二的事,老子怎麼知道高考哪科難啊,真是害死寶寶了,你說公平嗎?

4、就說選科吧,全國各高校相同專業的選考科目要求不同,比如應用心理學專業,高校A要求必考物理,B必考歷史,C必考政治,D不限,能不能不這麼玩啊,怎麼選,怎麼選,暈死。。。

三、看來弊大於利呀,那你錯了!對孩子來說,這是一次發揮優勢的機會,對於偏科的更是福音。人生道路千萬條,每人只能選一條,每條都試試就永遠在起點,別不服氣,試個三五條的,年紀一大把還在路中央。選好屬於自己的那條路,你就成功一半了,剩下的只有努力!

四、選科就是選方向、選未來,怎麼選呢?佟老師認為:定準職業傾向知道未來做什麼,就知道了應該學什麼專業,按照專業選考要求選擇科目。就這麼簡單,關鍵是怎麼定職業傾向呢?登錄“蛙人網”進入“高中生職業傾向測評及選科推薦系統”一切so easy!

五、最後,方向對了,事半功倍;方向錯了,努力白費。別埋怨規則合不合理,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才是硬道理。家長們更應該讀懂自己的孩子,幫助把握方向,讀懂孩子有方法,以後跟佟老師一起學習吧!


教子有方佟老師


這是很多學生的一種普遍情況,原因就是缺乏對數理化的學習興趣,個人建議:學習從容易部分開始,循序漸進;多搞專題測試,看到不斷進步的成績,你會感到很有成就感,興趣就慢慢培養起來了,就形成了良性循環。


精益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那學起來就枯燥乏味,毫無樂趣可言,學習的效率肯定就不高。因此必須努力培養學習的興趣愛好,如果實在沒有興趣,那麼還是別學為好,改學自己感興趣的別動學科,如果沒有任何一樣是感興趣的話,那麼就得懷疑是不是人生失去了意義?這個問題可就嚴重了喲!


天高雲飄


有些人對理科不感興趣,那就學文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