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我用 iQOO 3 當主力機的這一週

一週前,我收到了 iQOO 3,這是我今年體驗到的第二部驍龍 865 手機。在快速開箱之後,我便將主力聯通 5G 卡和電信 5G 卡插上,登了微信、釘釘等高頻應用,當主力機使用。

這是我第三次用 iQOO 手機,不過當主力機還是第一次。去年我曾經用過第一代 iQOO 和 iQOO Pro 5G,基本上對 iQOO 這個品牌的產品,算是有了非常深刻的認識。

如果一定要給個評價,我覺得用「偏科生」來描述 iQOO 是最適合不過了。

反映在產品層面上,偏科往往意味著兩個極端:喜歡的人會很喜歡,會認為這樣的產品更加適合自己;而不喜歡的人,則難以從中得到滿足。

我用 iQOO 3 當主力機的這一週

所以,我們看到的,便是這樣一款 iQOO 3:

  • 搭載驍龍 865 移動平臺
  • 採用新一代 LPDDR5 內存 和 UFS 3.1 存儲
  • 外掛高通 X55 基帶,支持 5G 雙模組網
  • 支持 Wi-Fi 6 網絡,雙 Wi-Fi 加速、數據網絡加速
  • 6.44 英寸 FHD+ 屏幕,支持 180Hz 觸控採樣率
  • 4800 萬像素主攝 / 50mm 人像鏡頭 / 120° 超廣角攝像頭 / 景深攝像頭
  • 4440mAh 電池容量,支持 55W 有線充電,15 分鐘從 0% 充至 50% 電量
  • 單立體聲揚聲器,擁有 Hi-Res Audio 認證
  • 厚度為 9.16 毫米,重量為 214.5 克
  • 配備橫向線性馬達、多功能 NFC
  • 售價 3598 元起

我知道大家都很關心這次 iQOO 3 為什麼沒有配備雙立體聲揚聲器和採用 90Hz 刷新率,具體原因我是無法回答,不過我會試著結合自己的一些理解,和大家分享一些主觀看法。同時,我也會結合這一週的體驗來分享 iQOO 3 各個方面的升級,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更深入的瞭解這款產品。


iQOO 3 的「取」和「舍」

做產品,自然需要有取捨。換成是消費者,同樣也是這個道理,貨比三家,選擇一款最適合你的,才是最重要的。
比如說,要是按照我自己的標準,我認為 iQOO 3 沒有配備無線充電反而是比較影響日常使用體驗,至於是否有高刷新率或者雙雙立體聲揚聲器,我只會覺得遺憾,但沒到非要不可的地步。我這麼說必然會有一些朋友不認可,畢竟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就好比如我就不認可無線充電是雞肋這個觀點。

我用 iQOO 3 當主力機的這一週

「藥丸」形狀的連接線,橫握手機的體驗更友好

當然,用過這麼多手機的我肯定也是非常清楚快速充電的優勢,這段時間用 iQOO 3 也確實感受到了 55W 快速充電的魅力,這絕非是普通快充所能比擬的。寫到這裡的時候,我特意看了手邊的 iQOO 3 電量,於是就設了 15 分鐘的倒計時,48% 的電量直接就充到了 84% 的電量,你說香不香?肯定還是很香的。只是對於我這個重度依賴無線充電的用戶而言,我還是希望下一代的 iQOO 能夠把無線充電也安排上,有線無線都一起爽,好不好……?

如果說充電速度是感知很強的體驗,那麼外觀工藝方面,就真的只有親自體驗過後才能有所體會了。

當我第一次把 iQOO 3 拿在手裡時,很明顯就感受得到這是一款旗艦應有的品質,做工紮實,有質感,我個人也很期待採用 AG 玻璃工藝的「iQOO 3 拉力橙」能夠儘早推出。另一方面,在完全能夠省下成本的地方,iQOO 3 亦沒有進行妥協,例如:

  • SIM 卡槽和去年的 iQOO Pro 一樣,採用了雙層雙 Nano 卡託的設計;
  • 2020 年的今天,依然保留了 3.5mm 耳機孔,並犧牲了內部空間容納 Hi-Fi 芯片;
  • 專屬的 Jovi 鍵,和專為遊戲玩家而設的壓感鍵,一個代表了品牌的產品策略,另一個則是代表著產品的個性。

如果說做工方面省點成本,再砍掉上述這些功能,賣貴 200 元,換來更優秀的拍照、更頂級的雙立體聲揚聲器和更高的刷新率,何樂而不為呢?我想,肯定會有不少人抱有這樣的想法。

我用 iQOO 3 當主力機的這一週

你還需要耳機孔嗎?

我用 iQOO 3 當主力機的這一週

不只是 SIM 卡插槽,內部也有防水設計

從我上週發了某篇文章開始,我就隱約對網上的輿論產生擔憂,我發現有些人已經失去了辨別產品的能力,只會拿著一些紙面上的信息去進行對比,這實際上就是一些品牌所期望看到的結果。

這使得我在撰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倍感壓力。

客觀的說,如果我們只看參數,只看技術,很容易就會陷入一個怪圈,這也是我為什麼一直鼓勵大家選手機的時候,不要盲目聽信他人的意見,尤其是品牌故意想秀給你看的。

手機是大多數人的生活必需品,當我們選購一款生活必需品,就應該是結合自己的親自體驗為主,他人的意見頂多就是輔助參考,唯有如此你才能選擇到一款自己認為合適的產品。

我舉個兩個例子,比如曲面屏。

一週前我的主力機是一款曲面屏手機,在體驗期間就多次遇到誤觸現象,於是就發起了一個投票。

1.7 萬人認為曲面屏方向錯了,2.4 萬人喜歡曲面屏,1.5 萬人沒體驗過曲面屏。

我對曲面屏的印象是屬於又愛又恨那種,最開始我是抱有好感度的,主要是當時的手機屏幕不像現在這麼大,而且曲面屏確實也提升了正面的顏值,增加了屏幕的沉浸感。可惜後來有些手機沒有處理好曲面屏的體驗,無論是誤觸還是視覺上的影響,這些都導致我對曲面屏產生了消極的看法。

去年,我甚至因為受不了曲面屏放棄了某款我特別喜歡的手機,所以,這一週在用 iQOO 3 的時候,我的內心感到無比的踏實。假如你和我一樣,那麼你就會發現這其實又是一個典型的產品取捨問題,最終來到消費者面前的時候,大家自然也會作出選擇。

再舉個例子,壓感鍵。

很明顯,這是遊戲手機才會配的功能,可能也正是如此,iQOO 從誕生以來就一直被誤以為是一款遊戲手機。其實,玩手遊已經是手機的正常使用需求,而有了這兩顆壓感鍵的存在,有些遊戲玩起來確實也方便了不少。

我用 iQOO 3 當主力機的這一週

邊移動邊射擊

我用 iQOO 3 當主力機的這一週

輕鬆開倍鏡

比如我打王者榮耀的時候,我映射了壓感鍵到召喚師技能和恢復上,施放技能更加方便。吃雞我現在玩得很少了,這兩天簡單試了一下,壓感鍵的好處主要是集中在邊移動邊射擊的體驗,另外用來開倍鏡似乎也不錯。

這兩個例子恰好就是代表著 iQOO 3 的差異化,這也是我為什麼從一開始就說,這是一位「偏科生」,它的定位以及產品定義,決定了它不會是一款全能旗艦。另外,我還想再分享一個看法。今年,各大手機廠商將全面轉入 5G 手機的研發,這就會面臨產品該如何定義的問題,前文說了很多關於「取」和「舍」的問題,目的就是希望大家認識清楚一點,今年除了有錢任性的「機皇」們,其它手機在產品定義上都難以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全面。總結起來就一句話:

做機的,糾結;選機的,也糾結;測機的,更糾結。

所有的手機都要漲價,5G 芯片的成本顯著提升,更大的功耗對內部空間考驗更大,為了容納更大的電池和控制溫度,手機的散熱系統、電池技術、主板堆疊都得升級,這些無一不是成本的增加。可是,現在的市場環境並不理想。

今年,是手機行業進入存量市場的第一年,一方面消費者都想擁抱 5G 手機,購買 4G 手機的人只會越來越少;另一方面 5G 網絡的覆蓋確實還不夠全面,資費甚至還比 4G 翻倍提升。

還有一點很重要,5G 時代還要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體驗升級需求。

所以在 iQOO 3 身上,我們還能看到四項核心體驗的升級,以及更加易用好用的系統體驗,下面我將進一步和大家分享這些升級點。


■ 屏幕

iQOO 3 的屏幕相比前兩代產品,整體素質得到了明顯提升,主要的升級包括:

  • 支持 HDR10+,屏幕對比度達到 2000000:1
  • 採用了 E3 發光材料,峰值亮度最高可達 1200 尼特
  • 180Hz 觸控採樣率
  • 前置攝像頭的孔徑約 2.98 毫米

這些提升意味著屏幕的色彩更加精準,更高的峰值亮度可以在戶外強光下擁有更好的體驗。如果你喜歡 HDR 視頻,或者你經常玩的手遊支持 HDR 顯示,那麼你將會感受到更加沉浸的顯示效果,畫面中較暗的部分將擁有更豐富的細節,明亮的位置則會表現得更加清晰。

這塊屏幕實際體驗下來,我發現它的色彩和色準做得非常出色。我拿著手上的幾款 Android 旗艦和 iQOO 3 進行對比,在觀看了十多組照片和數個 HDR 視頻後,得出的結論是肉眼觀察不到區別,這幾款產品的屏幕素質幾乎不相上下,畢竟它們很可能用的就是同一塊屏幕。

我用 iQOO 3 當主力機的這一週

vivo X30 Pro 同款屏幕

我用 iQOO 3 當主力機的這一週

2.98 毫米的孔徑可以減少對遊戲界面的影響

今年,挖孔屏是大趨勢,不過這種形態有個問題,就是孔徑越大就會越影響視覺的體驗,iQOO 3 的孔徑約 2.98 毫米,這算是目前業界最小的孔徑,不會明顯佔用狀態欄的高度,值得好評。

說到這裡,可能有些朋友會產生疑惑,為什麼所有手機廠商都在發力屏幕?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供應鏈的變化,二是 5G 時代來臨了。

5G 帶來了更快的網速和更低的時延,以往我們需要在 Wi-Fi 網絡下才能完成的事情,5G 也可以做得到,甚至還能完成得更好,這意味著手機無需藉助其它設備,就可以實現更多玩法。如果有一塊好屏幕,自然也就能夠獲得更好的視覺體驗,無論你是用來欣賞高品質的照片,或是觀看分辨率更高、碼率更高的在線視頻,可交互的網絡購物或者是網絡遊戲等等,一塊好屏幕帶來的提升,是不容忽視的。

畢竟,這是你通往另一個世界的「眼睛」,素質高低決定了雙眼所看到的畫面,是準確清晰的,或是偏色暗淡的。


■ 性能

iQOO 3 將驍龍 865 芯片、LPDDR5 內存和 UFS 3.1 存儲稱之為性能鐵三角,在實際體驗過程中,完全沒有任何卡頓現象。和往年一樣,新一代的旗艦芯片通常都是需要時間才會逐步釋放其潛在的性能優勢,驍龍 865 也沒有例外,如果你拿它和去年的驍龍 855 進行對比,你會發現兩者的主要區別是幀數,遊戲的畫質暫時還沒有得到針對性的提升。為了給大家呈現出更加真實的性能表現,我通過使用 PerfDog 工具測試了 iQOO 3 在《狂野飆車 9:競速傳奇》和《王者榮耀》兩款遊戲的幀數,在開啟所有特效下,平均幀數非常穩定,始終能夠保持 60 幀,而驍龍 855 機型的平均幀數大概是 54 幀左右。

《Black Desert Mobile》是一款畫質非常出色的網絡遊戲,iQOO 3 的平均幀數是 45 幀,達到了這款遊戲鎖定的最高幀數。

我用 iQOO 3 當主力機的這一週

3DMark、AndroBench、Geekbench 5 測試成績

在測試過程中,我發現 iQOO 3 的溫度控制做得非常到位,始終保持在 45℃ 左右,運行同一款遊戲大概能比第一代 iQOO 減少 10℃ 左右,這個成績也是我目前測試過的已發佈和未發佈的驍龍 865 手機中最為出色的。


■ 觸覺

iQOO 在觸覺方面算是比較有追求的,去年的 iQOO 和 iQOO Pro 均採用了尺寸最大的縱向線性馬達,而今年的 iQOO 3 則升級到了橫向線性馬達,體驗上的提升非常明顯,尤其是使用壓感鍵的時候。

在全新的 iQOO UI 系統中,觸覺體驗也融入到了整個系統當中,從按下屏幕指紋解鎖開始到全面屏手勢,再到輸入法的觸覺反饋,鈴聲和通知聲的觸覺適配,整體做得非常到位。

我用 iQOO 3 當主力機的這一週

iQOO 定製的百度輸入法,模擬機械鍵盤的觸覺反饋丨©️ 羅萊爾特

這裡我也忍不住想多說一句,貴為旗艦,我認為就應該標配橫向線性馬達,一款旗艦如果連橫向線性馬達都沒有,憑什麼叫旗艦呢?你看今年某些旗艦,都 2020 年了還在用縱向線性馬達,這太說不過去了。

至於觸覺有什麼好處,這個話題我已經聊了無數遍,最近我在準備拍攝一期視頻,屆時將會跟大家進一步分享觸覺的重要性。


■ 續航

iQOO 3 的電池容量為 4440mAh,如果你不是高強度使用,一天一充基本不會有問題。另外,這幾天我也用了 AccuBattery Pro 監測著電池的耗電狀態,大家可以參考一下高強度下的使用時間。

我用 iQOO 3 當主力機的這一週

正常使用,iQOO 3 可以輕鬆使用一整天,高強度就需要利用 55W 快速補電了



■ 系統

在這之前,iQOO 一直都是使用 Funtouch OS 系統,而這次 iQOO 3 則是率先升級到了 iQOO UI,相比 Funtouch OS 還是有蠻多區別的,更加實用和好用。這裡列一些我個人比較喜歡的功能點:

  • 可以自由選擇鎖屏進入桌面、應用開啟、亮滅屏等轉場動畫的風格;
  • 桌面可以調整圖標的圓角弧度和大小;
  • 遊戲魔盒可以開啟「鷹眼顯示增強」,從而提升遊戲畫面的局部色調、色彩增強、細節銳化等,玩吃雞可以更加清楚的看清遠處的敵人;
  • 可以使用雙 Wi-Fi 加速,即手機同時連接兩個 Wi-Fi 網絡,在此基礎上還可以再開啟數據網絡加速,實現三網同時加速;
  • 取消上拉呼出控制中心的設定,現在下拉狀態欄就能看到合併後的控制中心與通知中心。
我用 iQOO 3 當主力機的這一週

iQOO UI 採用全新的控制中心

整體來講,iQOO UI 和其它系統相比,主要在於功能方面更加簡潔,系統底層還是基於 Funtouch OS 為主。這段時間體驗下來,我覺得它算是一個非常好的開始,對比過去進步是非常明顯的。


尾巴

這篇文章足足花了我三天的時間,整個手機除了影像部分,我幾乎都深入去體驗。

從產品定義來看,這是一款線上營銷會吃不少虧的產品,它在大家看不見、感受不到的地方下了不少功夫,比如售價 3598 元的「iQOO 3 拉力橙」就用上了 AG 玻璃工藝,而友商則普遍在 4000 元 甚至 5000 元檔的產品才捨得用這種旗艦工藝。

2.98 毫米孔徑的非曲面挖孔屏,兩顆支持映射的壓感按鍵、功能全面的遊戲模式和 55W 快速充電技術,對於喜歡玩遊戲的玩家而言,這些都是非常貼心的設定。

我用 iQOO 3 當主力機的這一週

孔徑越是小,持續體驗帶來的影響,也就越小

3.5mm 接口的保留和 Hi-Fi 芯片的加入,討好了追求音質的耳機用戶,卻忽略了普遍存在的雙立體聲揚聲器需求。缺失 90Hz 高刷新率也是這款產品的一大遺憾,或許只能等到 iQOO 3 Pro 才能得到滿足了。

還是那個評價,iQOO 3 就是一位典型的「偏科生」。它選擇了打造旗艦手機應有的外觀工藝和品質感,並在核心優勢上持續下功夫,再加上全新的 iQOO UI,系統的體驗也變得更加易用好用。

最後,分享一些我對 iQOO 3 的真實看法。

其實從一開始,iQOO 就是一個線上品牌,它的定位從來就不是打造全能旗艦,更像是一個追求性能至上的品牌,這個定位由始至終都沒有變過。這次的 iQOO 3 同樣繼承了這點,只是市場變幻莫測,用戶需求捉摸不定,產品的定義如何做得更加正確,更具有前瞻性,這對 iQOO 團隊來講,挑戰很大。

雖說做產品講求取捨,但是如何做出正確的取捨也很重要。是取悅龐大的用戶群體,還是滿足小眾的發燒友?不同的選擇,自然也會得到不同的評價。

如果要說這次 iQOO 3 做對了什麼,我認為它依然還是一款很本分的旗艦,拿到手的那一刻我就感受到了。然而,今年各大品牌普遍採取雙旗艦的打法,iQOO 3 Pro 卻沒有同時亮相,這多少還是有點遺憾。

我用 iQOO 3 當主力機的這一週

功能至上……?或追求質感……?

在前文中,我說過今年除了「機皇」之外,沒有一款產品能夠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全面,功能至上的,會犧牲旗艦的品質感;追求品質感的,又會缺乏功能優勢;兩邊都想做好的,只能說看起來很美。

「成本高了,售價貴了,選手機,也要更加理性了。」

一些思考,一點建議,希望今年準備購買手機的朋友,都能夠買到稱心如意的產品,享受其中的樂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