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為什麼農民願耕地拋荒?

qzuser


這個是一個個別現象,只是山區那種梯田,產量低下,地裡沒多少土,石頭挺多,一畝地就好多塊,那種地不荒種下去怎麼種,大多數農民必須種地,打工那點錢不夠房貸,孩孑上學,,一大家人一個人打工能夠吃嗎


張程森佳


謝謝悟空問答,其實我也是農民只不過轉行多年了,我也是不願意種地的人,也可以說最有發言權,我來講下有的農民寧願耕地拋荒,也不願意種了,我來自東北山區,對山區種地來說,不願意種地原因有三點,第一山區耕地少,超坡地多,小農機具起不了作用,就得需要傭用牲搐牛.騾馬來耕地,這無忐給種地增加了成本,第二山坡超坡地政府號召退耕還林,這樣一來本來土地就少,平地就少了,第三點,種地需要成本的,種子.化肥農藥.地膜的費用,山區主要以旱田為主,水田較少,大家都知道現在賣一斤糧食才不到一塊錢一斤,都換不來一瓶礦泉水,秋後一算帳,全年賣糧食總收入去掉成本費,都沒有一個勞動力打二個月的收入,承包給別人人也不願意種,如果在外面打工有顧定收入誰還願意種地呀。


一生守護7544


為什麼農民大部分的耕地拋荒不種?

聽我慢慢道來,生活在農村的人,就好像出生就給打上了農民的標籤,過去農民就是一種身份而不是一種職業,現在好了,國家出臺政策,轉變農民的身份,讓農民從身份轉變成了一種職業,當然這需要時間,

就拿我家來說吧,一家四口,國家確權的土地就有24母地,三分之二的地是旱地,就是靠天收,也就是說風調雨順的時候能多收糧食,畝產100-400斤,一個家庭要種小麥,莜麥,土豆,胡麻,胡蘿蔔等,一但雨水不暢,有時候基本生活口糧不保,記得小時候種全家的地,買一袋二胺化肥就夠了再加一些農家肥,現在呢,需要四袋,土地肥力在逐年下降,種的這些農作物除了留籽種,打包一賣,回來的錢少的可憐,真是有吃沒花的錢,祖祖輩輩,年復一年,改革開放以來,村裡人有部分人走了出去,不管幹什麼工作感覺都比在農村強,你拉攏我,我拉攏他,逐漸村裡的年輕人都走了出去,村裡留守老人無力耕種,細細一算賬,這地不中也罷,只能撂荒,已經在祖祖輩輩耕種的土地上得不到農村人想要的一切,大部分人封門閉戶攜妻帶子遠走他鄉開闢自己的新天地,這就是農村的現狀,也是農民願意耕地拋荒的主要原因





博愛已認證


這個話題在網絡上每每提及但也討論的熱鬧非凡。農民是人也有不笨的頭腦,在利益的天秤上看得岀哪頭重哪頭輕。當利益的天秤倒向農村的時候,農是不會拋荒土地外岀討生活,有句俗話說:莊稼為大業,手藝眼前花。當農業能讓普通人家能養家餬口還略有盈餘時,試問還哪裡找農民離鄉背井外岀謀生?如果是反之,又有誰怕被人說閒話苦守農耕呢?這就是農民願意拋荒土地的根本原因。


金色晚霞


農民不是不願耕地,而是手中沒有錢。種田的朋友都會懂的,種子錢,薄膜,肥料,農藥,年年上漲,沒有這些物資是沒法種地的,怎麼辦?祇好外出打工,收到工錢了才可以買生產農資,計上人工種的多賠得多,所以種水稻越來越少,造成了自種自給,賣出去的穀米更少了。

在農村,特別是山區的農村,十幾個梯田加起才有一畝地,畝產大約五六百斤稻穀。再把一畝產的稻穀賣掉也是六至七百元,這先頭投資的種子肥料農藥等物資也要四五百元,比例佔了一半過,風調雨順還可以,如果旱災蝗災則棵粒無收,白白投資幾百元。

去過一些地方,田地拋荒,滿目慌涼,過去的耕牛,農民不見蹤影,屋頭屋尾連地坪雜草亂生,就連入屋的路口都長滿一米多高的雜草,大門緊鎖,鎖把生鏽,屋簷下還有一箱蜜蜂,蜜蜂飛出飛入,成了唯一的生機。人走樓空,村莊寂靜,越睇心越酸,百味交集。夕陽西下,山高影斜,寂寞山村,荒草堵路,連爬帶滾,艱難離開。


岑升廣


一畝地莊稼從種到收扣除成本收入三四百塊錢,這還得不算人工費。糧食不值錢,一斤糧換不來一瓶礦泉水。生產資料一年比一年貴。如果糧價漲一些。農民還是不願放棄土地的,現在農民種些自己夠吃的,拋荒是明智的,讓那些吃便宜糧還瞧不起農民的人自己想想反思一下,國家離開農業是不是可持續發展,依靠進口糧食是不是可行。


大剛18204


現在農民工務工工資高。

現在農村青壯年在家的不多。

我這裡是一個農業縣城,

外出〈他省市〉一年,電工、建築工等技術工,可掙十幾萬,進廠可掙六七萬,比我們這裡很多工薪階層收入高。

在本地,請一個工,一天少了150一200元,根本叫不到人。

40歲以下的,幾乎種不來田了。

農村的田土靠老年人種或無法外出的(勞力還可以)人種著,年青人在家務農被人笑話。

但是,荒著的寧願荒著,有人去承包,那就覺得是金寶貝,喊高價,或者承包後業主一旦見點收益,百般刁難,漫天要價,於是,又荒下了。

把農民從士地上解放了出來,解放不了很多農民的思想。


草原牧狼2


我是黑龍江人,也是從農民走出來的。我深知農民的困難,農民不種地主要是糧價大低造成的。農民的一年生產成本是一項不小的費用,一年的糧食總收入去掉成本剩下的錢沒多少。再加上勞動的辛苦,一天收工整個人都沒人樣了,全身裡外都是泥。個別人是白天勞動晚上打吊瓶第二天再去勞動。要想解決不種地的問題就要提高糧價,讓種地的人收入也提高,種地的人多了,地種的好了糧食產量多了,收入也多了,糧食多了飯碗才能端在中國人自己手裡這才是硬道理。


人生嘉年華\n


不要討論這一問題了,真是無事生非。不願糧食漲價,又硬要農民困死在土地上,這種變態心理真可惡!


匡倫鏡


既然你這樣問,那麼我反問一句。如果農民在家耕田種地的收入比外出打工賺的錢多,那麼,試問誰願意荒地不耕?誰願意背井離鄉,骨肉分離,你東我西,天各一方?問這個問題的人,你不是生長在農村,你不瞭解農村的生活,你不懂得農民的悲歡離合,酸甜苦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