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怎麼鑑別一塊石頭是不是玉?

春風明月


不妨直白告訴你,千萬別拿了去做什麼鑑定,搞不好連鑑定費用都不抵。

這種石頭質地硬度不夠,隨便找把小刀往縫隙處刻畫就留痕。

長期被河水沖刷看起來表面光滑,如果不用水養著的話,時間久了就顯得乾巴巴。

弄個底座擺著玩裝裝逼還是可以的,畢竟,石頭有層次感比普通石頭還是高檔一丟丟。


醉語老湯


玉者,美石也。玉也是由石頭經過一系列複雜反應變化而來。石頭處處可見,而一堆石頭裡面,可能就會摻有玉石。通過山上開採出來的玉,稱為山料,在河床上,經過河水長時間的沖刷形成的玉,稱為籽料。而在山上游玩,或在河邊踏浪是,發現一塊美石時,怎麼判斷一塊石頭是不是玉石呢?

一、透光度

玉石的透光度會遠遠好於普通石頭,這是最簡單有效的辨別方法。現在手機成為人人必備的生活用品之一,而手機一般都具有手電筒功能,打開手電之後,把美石貼在光源上,觀察透光度,在花盆裡找了幾個之前撿的石頭,均未打磨,我們來對比一下,圖一是小玉石,圖二是普通石頭。圖三是玉石手串,透明會更加明顯。

圖一

圖二

圖三

二、觸感

玉是涼的,當手剛接觸到玉石時,會感到明顯的涼意,若有涼意,很有可能是塊玉石。

三、硬度

玉的硬度比較高,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其硬度大於普通石頭。可以通過普通鋼刀進行試驗,找石頭上較光滑的面,在上面用刀劃,若無明顯劃痕,有可能是塊玉石。

四、光滑度

玉石的表面會較為光滑,無明顯顆粒感,表面較為粗糙的,玉石的可能不大。

五、重量

玉石的密度大於普通石頭,可以找一塊石頭和美石大小相似的石頭進行對比,若是可以感到墜手感,很有可能是塊玉石。

以上是總結的五種鑑別方法,由上往下,鑑別的可靠度逐漸下降,鑑別時,還需酌情選擇。

其實,當看到一塊美石,即使不是玉石,只有質地堅硬,外形優美,也是可以收回家的,可放在魚缸裡面,或者大的放在盆景裡,小的放在花盆裡,減少水分蒸發,也是一道風景線。


喜歡野外遊玩的朋友,一定要掌握文中所述方法,不然好運降臨的時候,有可能會與財富和美玉擦肩而過!


風來雨不下


如果認識自己手上的石頭是不是玉?下面我就給大家稍微的科普一下怎麼看石頭是玉還是石頭。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朋友喜歡去戶外撿石頭,當撿到一塊漂亮的石頭時非常困惑到底是不是玉。

今天就給朋友們說幾點鑑別石頭是不是玉的方法,希望能幫到大家。

一,從石頭的質地去看。

質地比較細,無明顯顆粒感,看上去溫潤,微透明或半透明的,可基本判定是玉。

二,刀測石頭硬度。

可以用刀測試以下這塊石頭的硬度,如果石頭沒有被刀劃傷就證明是玉的可能性就大。

三,燈光測石頭內部結構。

利用手電筒等強燈光對石頭的內部結構進行鑑別,如果感覺結構不均,出現纖維交織變晶結構,糜稜結構等情況,可基本判定為玉。

四,觀察石頭斷口。

如果這塊石頭有斷口,斷口出現“參差狀”的可判定為玉的可能性大,如果斷口為“貝殼狀”的可判定為硅質玉的可能性大。

朋友們,如果你手中的石頭具備以上幾點特點,那麼就恭喜你啦!有可能你就撿到一塊玉石了。


逸雲赤玉


常見辨別方法:

1、對著陽光看,玉里有些雲霧狀的東西,一團一團的,顏色剔透,像棉絮一樣。

2、玉的硬度很高,象金剛石一樣,所以可以在玻璃上劃出一道道的痕來。

3、玉是涼的,放一根頭髮在玉石上,用打火機燒,貼著玉的頭髮燒不斷。(有待考證,事實上把頭髮放玻璃或瓷片上(硅酸鹽混合物)燃燒,將發生熱傳遞,燃點未達到,因此不發生燃燒)

4、水鑑別法,將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成露珠狀久不散開者真玉;水滴很快消失的是偽劣貨。

5、舌舐法,舌尖舐真玉有澀的感覺;而假玉則無澀的感覺。

常規的可靠的辨別方法首先是:看、聽、測試。其次玉的詳細鑑別有三個內容,一是鑑別玉質,二是鑑別人工處理,三是鑑別仿冒品甚至合成品。

拓展資料:

常見的假玉有塑膠、著色玻璃、雲石(大理石)、電色假玉以玉粉和水晶加鹽水製成的合成班用硝子仿製的玉器等不同的做假方法,其鑑別的手段也有所不同。塑膠的質地比玉石輕,硬度差,一般還容易辨認。著色玻璃也容易區別,只要拿到燈光或陽光下檢查,就會看見玻璃裡面有不少氣泡。

比較難辨的是電色假玉,這指經過電鍍,給劣質玉鍍上一層美麗的翠綠色外表,很容易誤以為是真玉。這時就需要仔細觀察,如果上面有一些綠中帶藍的小裂紋,就是假玉。因為電鍍時會留下裂紋,行家稱為“蜘蛛爪”。也有人說,將電色假玉放置熱油中,電鍍色就會消退,還其本來面目。

以玉粉、水晶加鹽水製成的合成玉是仿深色老坑玉。鑑定方法很簡單,即它們的比重不同。天然玉比重3.3-3.4,而人造合成玉比重僅2.8。用手掂掂輕重,或用天平稱量即可辨別真假。

用硝子仿製的玉器,看去比玉還潔白瑩潤。白玉要象硝子那樣,才算是高級的。可見,硝子和玉難以分辨。然而真假終究是不同的。就顏色來說,白玉的白色中常常泛青,純白者極少,硝子則是勻淨潔白的純白色。就玉性來說,玉溫潤細膩,如脂如膏,硝子雖也溫潤,瑩潤之中卻難免有賊光。白玉是天然產物,體質很難全部均勻一致,內中玉筋、玉花等。硝子為人工所制,則無上述表象。白玉質地堅實,無氣泡可尋。硝子加工再好,常有氣泡、氣眼外露。弄清這幾條,就不會把硝子製品當成玉器了。



文玩老杜




現代人對玉石有了嚴格的區分,也就是說如今玉石是分了家的。按照玉石的結構和成分嚴格的分為:以鈉鉻輝石為主的翡翠硬玉類,以透閃石為主的和田軟玉類,以蛇紋石為主的岫巖玉和以石英石隱晶質結構為主瑪瑙類。沒有以上結構特徵的基本上可以劃歸為石頭的範圍。


&南紅瑪瑙


&和田籽料

&翡翠原石

&岫巖玉原石

如今,綠松石、青金石、黑曜石,雨花石,壽山石、黃蠟石等已不算嚴格意義上的玉石。

&壽山石


&黑曜石

&青金石

那麼怎麼分辨玉跟石呢?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就是打燈:打燈是半透明狀或全透明狀的,結構細膩的;用刀劃:硬度達到摩氏5.5以上(低於硬度摩氏5的刀基本上能划動,也就是行內說的吃刀)的可以稱為玉。而石頭打燈是不透的,一些玉石打燈不透光,我們就稱這種情況為為石性重。當然,一些結構粗糙的透明的石英岩鵝卵石也不能成為玉的。


風雲說收藏


先看一個圖。

再看兩個圖。都是我手裡的石頭,如果沒什麼經驗的人,在野外看到第一塊肯定不會在意,看到第二塊倒會覺得是不是遇到了什麼寶貝。而實際上,第一塊是翡翠原石,第二塊是瑪瑙,第一塊可能值錢也可能不值錢,但是第二塊肯定不值什麼錢。

所以,判斷一塊石頭是不是玉,這個判斷的意義是什麼?現在階段,叫玉的石頭有很多,翡翠、和田、綠松石、藍田玉、獨山玉、南陽玉、岫玉、瑪瑙、玉髓……那麼多里面,值錢的也就前三種,而且還不是所有的翡翠、和田、綠松石都值錢,還要看品質看大小。

比如翡翠,要看它的顏色怎樣,有沒有發灰髮暗,看它的透明度如何,看它雜質多少,看它種老不老,這些都很重要。和田玉呢,白的要看它夠不夠白,碧玉要看夠不夠綠,關鍵是還要看它們結構細膩不細膩,脂粉程度怎樣,油脂度如何。綠松石要看顏色如何,硬度如何,瓷化程度好不好,透明度高不高等。

但是呢,這些玉石往往原石都包著一層很普通的皮殼,外表就是塊普通石頭,一般人都看不出是玉石來。而且確實大部分原石也只不過是石頭罷了,裡面跟表面一樣就是石頭,根本沒有什麼有價值的部分,也就是所謂的玉石。

而且這些名貴玉石都是分產地的,比如翡翠產自緬甸,正宗和田玉是新疆和田地區,好的綠松石出自湖北。這幾種玉石在當地都形成了產業,想在這些地方找個玉石,那真是難於上青天。

除了這些,其他我說的岫玉、瑪瑙什麼的,確實有些石頭外表看起來很好看,但是你判斷它是玉或者不是玉,都沒有多大實際作用,因為不管是什麼,價位都不會太高,是不是玉影響真的不大。如果覺得一塊石頭外表很好看很漂亮,可以當作一件擺件來收藏,至於它具體是什麼,沒必要刨根問底。


一覽眾河小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多會接觸到與玉相關的消息,在很多人的眼裡玉石值錢的石頭。尤其是一些在河邊生活的人,由於缺少鑑別玉的知識,有可能就讓一些寶貝與你失之交臂。當然,並不是說所有的玉都比較值錢,古人說:“石之美者皆為玉”,只要是好看的石頭,都可以成為玉,所謂玉石不分家。

碧玉

但是在現代,人們卻將玉石分得比較細,針對玉石的品質和產地,也有嚴格的區分。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科學的判定玉石的說法,按照玉石的結構和成分嚴格的分為:以鈉鉻輝石為主的翡翠硬玉類,以透閃石為主的和田軟玉類,以蛇紋石為主的岫巖玉和以石英石隱晶質結構為主瑪瑙類。

沒有以上結構特徵的基本上可以劃歸為石頭的範圍。如今,綠松石、青金石、黑曜石,雨花石,壽山石、黃蠟石等已不算嚴格意義上的玉石。

和田玉

對於我們一般人來說,如果不說經常接觸玉石這一行的人,就很難一眼看出這石頭到底是不是玉石。那麼面對路邊一坨的石頭,我們怎樣用最簡單的辦法來鑑別呢?

翡翠

鑑定的初步方法如下:

第一步,用你隨身攜帶的手機,裡面有個手電筒功能,或者打開手機的閃光燈,用閃光燈的強光貼近石頭,打燈是半透明狀或全透明狀的,結構細膩;

第二部,用你隨身攜帶的第二個東西——鑰匙。用鑰匙用力劃,不能划動的石頭可能為玉石(硬度達到摩氏5.5以上,低於硬度摩氏5的刀基本上能划動,也就是行內說的吃刀)。

當然,以上是對玉石的初步且有效的判斷,有經驗的人會知道,有的玉石表面有風化皮覆蓋,如和田玉、翡翠等,可能矇蔽你的雙眼喲。


隴原秋風


看看這個帶皮樹化石



青橄欖574


如果只是區分玉和石頭,那麼我們就要把這個“玉”按照廣泛的定義來理解。

單從礦物學角度來講,玉只有兩大類:一是硬玉,一是軟玉。硬玉的化學成分是鈉鋁硅酸鹽,含硅質百分之五十以上,屬輝巖家族;軟玉主要是透閃石和陽起石,屬角閃石家族。二者都是單斜晶性系。

硬玉只有翡翠一種,而軟玉則種類繁多,包括和田玉、水晶、瑪瑙、琥珀、碧玉、蛇紋石(岫巖玉)、青金石、綠松石、黃蠟玉等,近些年又陸續發現了不少的新玉種,從硬度上考慮,都歸在軟玉範疇。

【玉和寶石有區別】,寶石通常都以獨粒晶體狀態存在,體積一般很小;而玉則是很微小的礦物纖維結合在一起的整體,因此原始狀態都是很大甚至巨大的,所謂的“籽料”實際上是從整體剝落下來,歷經河水的沖刷而形成的。

【肉眼識別玉】,主要看是否細膩堅韌,富有玻璃或油脂光澤,入手要溫潤,光彩要隱而不透。玉體中沒有氣泡的存在。聲音清亮悅耳。











清塵逸想


1、滴水法:將水滴一滴在石頭的表面,如果水滴像滴在荷葉上凝而不散,那就表明這塊是玉石,不是普通石頭。因為玉石有一定的細膩度和油性。

2、測硬度:石頭的堅硬度,硬度越高玉質越好,一般作為玉起碼的硬度要求的粗略標準是,小刀刻劃無痕。

3、手摸法:玉石原石剛觸摸時會很冰冷,觸摸很久後,玉石的溫度才會慢慢上升到人體溫度,連續摩擦皮膚甚至會有溫燙的感覺。停止觸摸後,餘溫也會保持一段時間。

4、觀察法:玉石原石雖然外貌與石頭有一定差異,它色澤自然剔透,迎光(或者在亮度較高的手電筒照射下)觀看會發現整塊玉石有光能穿透。若用放大鏡觀看,有些還會有各種裂紋。要知道石頭內部結構的交織程度,交織程度越密,越均勻玉質越好。

顏色:白玉的白色之中常微泛青色,極為潔白純白色者少,而硝子都為一種勻淨的潔白純白色。燈下照後硝子還微有桔黃色光。

玉性:玉性之一就是溫潤勻膩,如膏似脂,而硝子雖也覺瑩潤,但卻感覺精光外露,於瑩潤之中卻感覺有賊光閃爍。

斷口:這是明顯分別的特徵,白玉的斷口為石性特點,暗碴無光,參差狀或鋸齒狀,而硝子的斷口為料性特點,亮碴有光,貝殼狀。雖然珠寶鑑定不能作破壞性檢驗,但是卻可以通過一些偶然的碰碴,不上光的磨面及邊邊角角等處來加以觀察。

比重:玉的比重在2.9~3.1之間,硝子在2.5左右,相比之下硝子要輕飄一些。

聲音:玉聲凝重,而硝子聲清脆,在有些情況下可以通過輕輕的碰擊,從玉和硝子所發出的聲音不同來給以識別

玉石與石頭的區別一般是從質地、硬度、透明度、比重和顏色五個方面來辨別的。

1、質地是指玉石的細密溫澤程度。玉石與石頭的區別之一就是玉入手細膩,溫潤堅結,半透明狀,光澤如脂肪;而石則粗糙乾澀,缺乏光澤,也多不透明。

2、硬度是指玉石抗外來作用力(如壓、刻、磨)的能力。硬度越高,加工難度越大是玉石的特點。玉石硬度指標雖可通過儀器檢測其內部晶體結構得知,但操作上一般多采用刻劃硬度法。可以用刻劃硬度法辨別玉石與石頭。

3、透明度:一般來說,寶玉石的光澤在光亮度上可簡單分類為“燦光”、“灼光”、“閃光”和“弱光”幾種。燦光是最強的光亮度,人必須把眼睛眯起來,例如磨好的鑽石全反射面就具有這樣的光亮度。石頭多是沒有透明度的。

4、比重:玉石的比重在2.9~3.1之間,石頭多在2.5左右,相比之下石頭要輕飄一些。

5、顏色:光澤也是玉石與石頭的辨別特徵之一。玉石分為四類:半金屬光澤,折射率在2.6-3之間,如針鐵礦;玻璃光澤折射率在1.3-1.9之間,如翡翠;油脂光澤,似動物油脂,最有名的即是和田玉中的羊脂白玉。而石頭是沒有像玉石一樣的光澤的。

玉器的價值

玉器商品不是一般商品,它的價值雖然主要由勞動量獲得,但不是絕對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石料質量的影響,受到藝術家對石料藝術處理手法的影響,受到人們的審美和物質條件的影響,提供給社會的玉器是少量的,社會的需求也是少量的,這種量的變化對玉器的影響很大。

優劣不同材質的玉石雖然同屬一個品種,但價值有天壤之別。人的技術條件、加工技術、處理手法是否得當,都對玉器效果發生影響,使玉器在造型上千變萬化,產生的價值自然也就有了出入。

人們在選用玉器中,由於民族、社會習俗、傳統觀念以及信仰的差異,對玉器的價值有不同的認識,這些就是玉器無固定價值的主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