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小白“復活記”,十多年前的MacBook,曲折安裝Win7


小白“復活記”,十多年前的MacBook,曲折安裝Win7

Macbook A1181

—— 臨危受命 ——

前幾天接到求助,一臺“古代”蘋果電腦需要我幫忙收拾一下,裝個 Windows7系統,用來做些簡單工作。我雖然不是電腦高手,但是蘋果電腦裝 Windows是非常簡單的,一路傻瓜操作想出錯都挺難的。又簡單又能賣個人情何樂而不為,於是“欣然接受”了。

這臺電腦型號是MacBook A1181, 2009年購入。

CPU Intel Core 2 Duo 2GHz

2GB(1G×2) DDR2 內存

NVIDIAGeForce9400MG顯卡

240GB 5400轉機械硬盤

屏幕尺寸:13.3寸,分辨率:1280x800

—— 體檢 ——

電腦拿到手真是又厚又重,但想想這是 2007 年發佈的產品,在當年應該也不算太笨重。而且由於做工精良,所以品質感不輸現在的很多高檔電腦。更不用說那些幾千塊的筆記本。外殼是白色PC(聚碳酸酯)打造的,所以雖然年代久遠,顏色依然純正沒有發黃。但由於保護的不好,劃痕很多。

沒插電源開機,電腦完全沒有反應。一般出現這種情況就表示電池已經報廢了。這臺電腦閒置了好幾年,一直沒有開過機。這樣就算電池曾經是好用的,乾耗幾年電池也報廢了。所以定期的充放電是維持電池壽命的不二法門。有些人喜歡把筆記本當臺式機使用,一直插著電。導致電池鼓包的概率增高了。

小白“復活記”,十多年前的MacBook,曲折安裝Win7

磁吸接口

插上經典的磁吸充電插頭,按下電源鍵,光驅“吱”了一聲,然後就是久違的“Duang”,A 面的“信仰燈”亮起。屏幕顫抖著顯示出蘋果的 logo(應該是屏幕老化,背光已經不均勻,而且有暗角了)。大約十秒後進入桌面,還是挺快的。系統是 Mac os x,經典的擬物風格。dock 欄像個透明的舞臺。應用的圖標精緻細膩,光影效果豐富。打開的應用圖標底下還有光點。這些細節設計拿到今天也是高水準的作品。逼真的擬物風格曾經也是蘋果的標誌之一。後來蘋果轉向扁平化,還引起了爭論。不過憑心而論,蘋果的扁平化其實是簡化和抽象化,而不是真的變成二維圖標,這和 windows10 或安卓的扁平不是一個概念。

小白“復活記”,十多年前的MacBook,曲折安裝Win7

—— 開始踩坑 ——

這臺電腦的蘋果分區只有 36G,剩餘的都分給了 Windows 系統。所以我重啟一下看看 Windows 的情況。常規操作是重啟然後按住 alt 鍵,待屏幕顯示啟動盤選項,選擇要啟動的系統就可以了。但是這次給我顯示的卻是一把鎖和密碼輸入框。瞬間懵掉,這是啥啊!怎麼沒見過。於是上網查了一下。原來是“固件鎖”,是為了防止電腦丟失後被重做系統。需要密碼,我就問問吧,結果回覆是忘了。因為這臺電腦是別人給的,而且年代久遠,所有密碼都不記得了。我心裡暗想,這臺電腦不會是贓物吧!

小白“復活記”,十多年前的MacBook,曲折安裝Win7

固件鎖

重啟,進入 Mac os 看看Windows情況,結果 Windows 分區是空的,好奇怪!不管了,刪掉 Windows 分區重新安裝 Windows 系統算了。下載好 Windows 鏡像,用 bootcamp 助理分區,下載 bootcamp(windows 的驅動)還算順利,結果沒多久提示我,沒有適合的 bootcamp。也難怪電腦和系統久遠,已經不支持了。於是我就在網上找了相應的 bootcamp存到 U盤裡備用。下一步到選擇 windows 安裝文件的時候,又卡住了,原來他是要用光盤安裝的不能讀取 win7的鏡像。但這年頭哪裡有光盤了,更何況又是疫情期間,買都沒地方買。還有就是這個光驅好不好用都是問題了。家裡又沒有可以測試的光盤!上網查了一下,可以用 U盤偽裝成光驅,但是並不是每個 U盤都支持。我手上的幾個 U盤被明確的告知根本不行。那直接量產 U盤寫入鏡像,然後讓 bootcamp 助理讀取鏡像呢?不行,掛在鏡像後,根本不識別。

沒有 Win7 安裝光盤,不能升級Mac os系統,不能用 U盤啟動重做Mac os。難道要我破解固件鎖?是的,我要破解它,雖然還不清楚怎麼做,但我有百度。總結下來 3 個方案。

1.官方維修,去蘋果店帶上購機憑證解鎖。這顯然是不現實的。更何況太老的型號蘋果也不提供服務了。

2.民間維修,淘寶上就有的解鎖服務,需要郵寄設備,遠程指導。但這個時期,快遞速度都沒準了。還有就是電腦太老,人家都是解鎖 2010 年以後的型號。

3.自己破解,2010 年之前的電腦,拆掉內存條然後重啟,固件鎖就沒了。我很喜歡這種方法,沒有成本,見效快。

說拆就拆,拿下電池,打開封住內存和硬盤的 L 型鋼片。蘋果電腦還是很好拆的,很規整。這臺小白雖然是塑料外殼,但其實各種部件並不是裝在外殼上的,支撐整個電腦的是鋼架。塑料外殼其實相當於是外套。

小白“復活記”,十多年前的MacBook,曲折安裝Win7

拆機

拔下內存條本以為要大功告成了,但是開機還是有固件鎖。來回幾次,也沒有效果。後來心想是不是我拆完後,馬上通電的緣故。於是我拆下後,靜置了幾個小時。開機按住 alt 鍵,久違的硬盤選項出現了,大喜!終於破解了,看來我還是有些科學天賦的,手舞足蹈慶祝了一會兒後,打算給他安裝這個電腦支持的最高版本系統“優勝美地”,這個版本就可以直接調用鏡像裝win7。

製作好系統安裝的 U盤,插入開機按住 alt 鍵,然後大鎖又出現了!崩潰,再試一遍兩遍三遍,還是“昨日重現”。前功盡棄,欲哭無淚!

小白“復活記”,十多年前的MacBook,曲折安裝Win7

固件鎖

哭過之後,整理情緒,重新出發。回憶一下,我掛載鏡像都是用的蘋果自帶的虛擬光驅。掛載後的圖標顯示的是一個光驅而不是光盤。會不會是因為這個原因導致無法安裝呢?如果用其他虛擬光驅軟件是什麼樣子呢?這次換成 DAEMON Tools,果然圖標變成光盤了,用 bootcamp 助理選擇光盤,瞬間重啟,進入 DOS 界面,光標閃動。對,就是這個界面,這代表他要啟動 Windows 安裝程序了。閃爍閃爍再閃爍,然後兩行英文提示我,沒有找到安裝光盤,是的根本沒有光盤,剛才的鏡像是在 Mac os 系統裡的,重啟後當然找不到它!

關機,看看能不能回到 Mac OS,如果回不去就真的完蛋了。一語成讖,真的回不去了,只要重啟就是提醒我放入光盤。又重複了幾遍,心灰意冷。抱怨悔恨內疚充斥腦際,打開窗戶,讓冷空氣冷卻我熾熱的心。窗外霓虹閃爍,屏幕光標閃爍。忙碌的城市,躁動的心~。

等等,那個閃爍的光標是不是意味著現在是 Windows 的“地盤”了,也就是說和Mac 沒什麼關係了。當年我們也是用 U盤鏡像裝 windows 的,而且裝 Windows 的時候會按順序自動選擇安裝介質的,有光盤就會讀光盤,沒有光盤就讀 U盤。現在把寫好鏡像的 U盤插上去,應該就會識別吧!

小白“復活記”,十多年前的MacBook,曲折安裝Win7

windows 安裝

滴!USB HDD 讀取,win7 安裝程序啟動!成功!原來就是用虛擬光驅騙過 bootcamp 啟動 windows 安裝程序,然後通過 USB HDD載入win7 鏡像安裝。之前真是瞎折騰!哈哈哈哈哈!

小白“復活記”,十多年前的MacBook,曲折安裝Win7

windows 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