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藍海”變“紅海”,2020年消費金融行業玩家再“分化”丨億歐觀點

“藍海”變“紅海”,2020年消費金融行業玩家再“分化”丨億歐觀點

過去幾年消費金融蓬勃發展。互聯網消費金融從無到有,使消費信貸滲透率大幅提升,擴大了金融服務的受眾。商業銀行加速零售業務轉型, 大力發展短期個人貸款及信用卡業務。在居民槓桿提升的趨勢下,個人 消費信貸資產質量受到關注。 2017年以來的金融強監管整頓至今,消費金融行業已經從早期的瘋狂擴張到現在發展迴歸理性。

2020年,消費金融行業強監管態勢依然不變,整體增速將不斷放緩,銀行、頭部消費金融公司、電商消費金融平臺的領先地位依然突出,尾部玩家將被自然淘汰,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消費金融市場擴張腳步放慢

根據央行發佈的統計數據,2019年我國住戶部門短期消費貸款餘額達9.90萬億元,同比上漲13%。2019年1月-12月,短期消費貸款餘額增速不斷放緩,從年初的23%下滑至年末的13%。整體來看,消費金融市場的擴張腳步放慢。

“蓝海”变“红海”,2020年消费金融行业玩家再“分化”丨亿欧观点

強監管持續

消費金融行業在高速發展的同時積累下了很多風險,目前行業整體的不良率在上升,過度授信、多頭借貸、暴力催收、侵犯消費者權益的亂象仍然亟需規範。

在金融去槓桿、服務實體經濟以及2020年基本化解互聯網金融存量風險的大背景下,預計強監管的態勢不會減弱。在監管方向上,對商業銀行、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的風險管理與合規經營將會是重點,同時對持牌機構與外部互聯網平臺合作開展的助貸、聯合貸款等創新模式的潛在風險的監管也將細化和進一步落地。

“蓝海”变“红海”,2020年消费金融行业玩家再“分化”丨亿欧观点

“藍海”變“紅海”,消費金融行業進一步分化

消費金融行業巨大的發展潛力已經吸引了很多市場進入者,除了銀行、持牌消費金融外,包括電商平臺、分期購物平臺等互聯網企業也借線上消費市場規模快速擴張的契機進入消費金融市場。

2020年商業銀行在加速零售業務轉型和開展普惠金融的總體戰略下,依託自身的資金成本優勢、風控能力、產品豐富度和網點覆蓋率等優勢挖掘存量用戶的消費信貸需求,併發力下沉市場,繼續佔據消費金融行業的主導地位。

消費金融公司在行業整體增速放緩以及監管風控合規加強的背景下,客群進一步下探空間會受影響,預計業績兩極分化趨勢將會更加凸顯;

電商平臺根據自身的用戶流量、消費場景、數據積累與外部資金端合作或發行ABS等方式構建消費金融服務閉環,在消費金融市場清理整頓期將獲得更多外部生態機構主動合作;

分期平臺在資金端持續受P2P退出影響、場景端用戶基礎薄弱、風控能力不足、同時與機構合作的助貸模式面臨監管不確定性,整體生存環境惡化;

P2P平臺雖被引導轉型消費金融和網絡小貸,但“牌照化”難度依然很大,部分頭部平臺轉型助貸,預計將在獲客、風控、資金成本方面尋求突破,更多平臺將被洗牌出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