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父母眼中怎樣才是"乖孩子"?

時無雙


記得小時候,父母經常摸著我的頭說:做一個乖孩子。有一次女兒問我:媽媽,老師說讓我們做一個乖孩子。什麼樣的孩子才是乖孩子。突然間,把我問懵了,是呀,這個經常被我的父母,被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詞語“乖孩子”,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靜下心來,仔細思考,其內涵還真是很深刻。

細想起來,我自己應該是父母的乖孩子,也應該是其他人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吧,學習從來不用父母操心,父母和老師讓做什麼就做什麼,似乎從來沒有叛逆過,沒有忤逆過父母的意思,我老爸經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我大閨女最聽話,最懂事,老二老三要是和我大閨女一樣就好了。

不過,現在想起來,這種乖巧,成了我一輩子的習慣,讓我多了太多的內向,自卑,和依賴。所以上學時,我從不會像其他同學一樣,敢在眾人面前發表言論,甚至開口說話就會臉紅。當其他人,能夠侃侃而談,進入學生會,做起兼職,我還是停留在乖學生的行列,每天上課,下課,去圖書館。

後來,上班後,不敢多和領導說話,交流,溝通,也總是默默地完成自己的教學工作,所教出的成績是不錯,可是上班十多年來,沒有任何榮譽,眼看著其他一起上班的同事,升了主任,評了職稱。我老公對我說,得去和領導要榮譽,要不人家誰會想著你。可還是鼓不起勇氣,總覺得自己努力了,領導會發現的,可事實證明,因為不經常和領導溝通,領導根本不認識我這麼個人。現在感覺到,自己這個從小乖到大的孩子,真是不適應這個社會。

所以,對於我閨女的教育,我鼓勵她有自己的想法,鼓勵她提出不同的意見,也允許她和我們爭辯。更鼓勵她多接觸新事物,多和別人交流溝通。我不想讓她做和自己一樣的乖孩子了。每次,在學校遇到問題時,我們都鼓勵她自己去解決。學校有活動,我也鼓勵她多多參加,會和她一起準備,練習。在飯桌上,我允許她說話,和我們討論問題。

也許,是自己吃了太多所謂的乖孩子的虧,不想讓孩子在重蹈覆轍吧。





風吹雁歸


什麼叫做“乖孩子”了,我建議大家說說自己父母定義的乖孩子吧,我先說說我家裡的。

1、以父母的指示/話語為最高指示,打就跪著,罵就聽著,哪怕是打錯了罵錯了,父母也是對的,不會給你道歉的,最好你還要替父母開脫,是我沒有解釋清楚,我的錯。

2、學習牛逼,永遠第一。包括,班級第一年紀第一全校第一全省第一全國第一,總之,學習牛逼,是學神。

3、不亂花錢,懂得節約。包括,不買新衣服,不買新書包,學習用品一套從小學用到大學畢業。多多學習新聞中某某吃食堂垃圾桶的飯菜還能夠拿到全國獎學金巴拉巴拉的。菜場剩飯剩菜吃出一個神童那種的。

4、永遠老實,父母問什麼,都老老實實說,有一說一,有二說二,永遠沒有謊話沒有欺騙。

5、知道噓寒問暖,對父母經常問安。家務全包,任勞任怨。嚐嚐體會父母的辛苦和不容易。

6、能給父母長各種面子,並且在被誇獎的時候要謙虛,並且表示“都是父母教的好”巴拉巴拉。

7、談戀愛結婚,一切以父母的想法為天,父母喜歡的就在一起,絕對的孝順。父母不喜歡的就分開。

8、畢業後,你的一切所得,都是父母的,應該回報父母的,因為父母,前期的投資,終於要開始收益了。


苦茶帶點甜


乖孩子應該就是別人家孩子們所謂優點的綜合體!我一直覺得“乖”這個字形容孩子不是特別妥當,父母眼中的乖就和別人家的孩子一樣像枷鎖套在孩子身上,父母不應把這種自身的期待附加到孩子身上,孩子也不應侷限於這種要求,如果孩子達到了回答者所說的“乖”,其實抹殺了孩子很多的特性和快樂,孩子長大成人後多半會繼續這種惡性循環。我一直覺得,人的一生不容易,做人要快樂,尤其要能苦中作樂。我對女兒的要求就四條:準時、守信、感恩、自己安排自己的時間(週末,還有每天晚上),我覺得做到這些就足夠了,我的要求就這麼多。我看著別人家的孩子背詩、寫字、敲鼓、畫畫、見到陌生人甜甜地打招呼聊天,我也很羨慕,我也感嘆別人的孩子真棒呀!但我不會把這些附加給我女兒,她有她的優點,我不能把別人家孩子的優點和我女兒的短處相比,更何況,我都沒有做到那麼好,為什麼一定要要求女兒做的那麼好?這種情況我都是和孩子說:你看XX唱歌棒不棒?我們鼓掌鼓勵一下她吧?僅此而已。我的一個朋友,男性,那真是“乖”,家裡媽媽說了算,聽媽媽的話,工資卡上交,努力工作,職位不低,終於在老媽的幫助下,把老婆孩子趕走離婚啦!然而再也沒人敢當他家媳婦!每個人都要努力過好他自己的日子。不要去做所謂的“乖”孩子。 /<font>


一生何求_70


言簡意賅一句話:能做到所有父母想要做,卻不曾實現的期望和行為舉止是為“乖”

其表現為:一心要把你變為“別人家的孩子”(送給別人樣不行麼)

“乖”是我國特有的對孩子的評價,去表現首要就是“聽話”被動剝奪孩子,自己發現事物,學時事物的能力。一切以成人或者普世標準去衡量自己的孩子。比較是核心父母從小就被拿來和別人家的孩子你,自己做了父母任然自覺不自覺的拿自己的孩子去和別人家的孩子比。從來就沒想過讓孩子成為他自己,給她(他)時間,讓她(他)獨立成長。

其目的是:通過塑造孩子成就自己:我也許在社會上是個失敗的人但我是個——好母親(父親)!

是不是聽著刺耳,難以接受?可殘酷的事實是一直在不自覺的這樣做著。你甚至沒有意識到,你的行為的偏失!你為什麼意識不到?因為丟失了自我,沉淪在這社會的大染缸裡,不自覺的染上了那些,你小時候所痛恨,所厭惡一切大人行為。

最可悲的是,你根本沒有意識到你的一切行為,完全在模仿你的父母!而不是你想象中的完美父母行為。

這不是我的一廂情願一家之言,片面之詞。這是無數心理學家通過長時間對大量不同文化程度,各行各業,各個收入階層人的社會行為調查結果對比總結出來的。

並且不分文化程度,職業,男女,收入,社會地位高低,所有人的表現驚人的相似,尤其在教育子女上可謂是關心則亂,完全沒有原則,一下子失去了客觀判斷的標準,很容易被他人所左右,即使不接受不認得看法,也會在自己的行為上不自覺的調整。

那些越是童年有不幸福經歷的父母,一心不希望孩子受和自己一樣的苦,這種由於失敗感帶來的強烈關愛衝動,使你的行為失衡,過於敏感,小題大做給自己的孩子造成非常大的負擔。最終結果是重複著有一個悲劇。

而從小家教好,過得幸福的人成為父母一樣會延續父母的教育方法去對待孩子,由於心境的平和,她們更容易發現自己教育上的缺失,能夠正確分辨他人的教育經驗是否適合自己孩子,做出合理的改變。

之所以龍生龍,鳳生鳳,並非是遺傳,而是優秀的教育理念造成的,後天教育優於先天遺傳是世界主流的認知。

708090後我們大多是獨生子女,沒有參與過教導弟弟妹妹的經驗。所以當我們做父母時往往不知所措,不自覺的重複著父母的行為。可不是所有人的童年都是幸福快樂,於是歷史又會無情的輪迴!

當教育學家大聲疾呼:救救孩子!

我只會麻木的回一句:還是先救救父母吧


PS:這個話題一提起來,我就會心情沉重,我知道自己不可能站在絕對客觀的立場冷靜的回答問題。但是這也話,在我胸中真是憋了太久,不吐不快。

我們總是說老人,說孩子,說職場……唯獨很少說父母!一句:“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就一筆揭過!永遠左右而言他!卻對真正的問題視而不見。

為什麼不能開闢父母課堂,讓沒有經驗的夫妻學習如何做好父母?就像母嬰預產班一樣!為什只對老人開養生講座?不能開怎樣帶好兒孫講座?都說活到老學到老,怎麼既不能活到老教到老?法治普及,醫學普及,家庭教育普及怎麼就不能強制執行?只是強制執行收費標準?

究竟是太偏激,還是這社會得了病?


奶爸侃叔


父母需要一個“乖孩子”嗎?做為母親來說,我不需要“什麼都聽大人的,沒有主見的,膽小怕事“的“乖孩子”。我眼中的”乖孩子“應該是:要有孩子天真的個性、頑皮的天性,再就是大人言傳身教 傳給孩的明事理、辯是非、有自信的能力。俱備這些人格的孩子我認為才是“乖孩子”。現如今的學校和家庭教育出很多所謂的“乖”孩子,但這些“乖”孩子往往是被欺付、被凌辱的對象。對於5歲以上的孩子,平時除了培孩子共讀繪本圖書之外,還應該多看看新聞並和孩子討論,如果是你遇到此類事情,怎麼辦會更好?所以我覺得在平時的家庭教育中還是要多注重孩子的天性發展,正確地合理地引導。不要大小什麼事都由家長包辦。


墨涵感恩書屋


什麼是乖?別人家的孩子。

我們小時候常聽的一句話就是你看看誰誰誰家的誰誰誰,人家怎麼怎麼……,你再看看你,怎麼怎麼……

現在我們這一代已經成為父母了,就很少再拿別人家的孩子對比了,因為我們有過那個感受,不想孩子再經歷一次,那麼乖是怎麼定義的,每個父母的定義都不一樣,幼兒階段的要求可能就是不哭不鬧,上學後的要求就是好好學習,再後來青春期了就是不要談戀愛,上大學後就是將來找個好工作,早點找個對象,結婚生個娃娃給我們抱。

我對我兒子的要求是,第一健康,第二快樂,第三有一技之長,能養活自己。平安是福,一生一世平平安安。


悅雨育兒


我眼中的“乖孩子”——善良,機靈,有自己的主見……準確來說是我對我孩子的期許,我希望我的孩子是那種心地善良,活潑好動,機靈聰明有主見的孩子,調皮搗蛋貪玩都沒事,不要有壞心眼不要做對不起良心的事就行!


徐嵐棋


也許大多數人都覺得別人家的孩子最乖,別人家孩子的確有很多可取之處,但為什麼一定要讓孩子成為“乖孩子呢”?我們口中的乖,更多的是孩子聽話,不符合年齡的懂事。如果孩子調皮,我們就覺得他不乖了。其實孩子只是釋放他的天性,因為是孩子,所以他不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天性,也正因為如此,孩子才是最單純可愛的。我們想要的真正的乖孩子,應該是積極向上、孝順懂禮、快樂健康的寶貝,而不是僅僅聽話的孩子。


艾美麗她媽


謝,父母眼中的“乖孩子”,這要看父母如何需要這樣的定義,我想,大多數父母的心都是相同的,不必講的條理太多,只要孩子有兩種表現,就完全能達到父母的願望o

一,聰明活潑,二,大膽大方:

因為具有這兩點性能的孩子,思維智力強,學習進步快,認識新事物變化規律,心裡活動空間敏銳,胸懷寬闊,敢想敢做,大恩大義,父母稍有正確教育,就能懂得道理,做為一個乖孩子o

所謂乖孩子,不是先天造就,只有通過教育培養而學成的,也於父母正確教育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否則,父母心眼裡想要乖孩子出呼遇料,不可能是傻孩子嗎…

所以乖孩子必須是聰明活潑,大膽大方的孩子o


文筆緣


0歲:不哭也不鬧,悶聲睡大覺.

1歲:說話說得早,來把爸爸叫。

2歲:能念兩首詩,春眠不覺曉。

3歲:不偏也不挑,吃飯吃得飽。

4歲:不用媽媽抱,讓梨我知道。

5歲:智力水平高,挨個把數報。

6歲:背上新書包,上學不遲到。

7歲:在家不貪玩,學習成績好。

8歲:在家不貪玩,學習成績好。

9歲:在家不貪玩,學習成績好。

10歲:在家不貪玩,學習成績好。

11歲:在家不貪玩,學習成績好。

12歲:戀愛不談早,學習成績好。

13歲:戀愛不談早,學習成績好。

14歲:戀愛不談早,學習成績好。

15歲:戀愛不談早,學習成績好。

16歲:刷遍天下題,學習成績好。

17歲:刷遍天下題,學習成績好。

18歲:學習成績好,去個好學校。

19歲:學習成績好,戀愛不能要。

20歲:學習成績好,戀愛不能要。

21歲:學習成績好,戀愛不能要。

22歲:戀愛不能要,工作要找到。

23歲:工作幹得好,薪水日日高。

24歲:薪水日日高,找到好女票。

25歲:結婚擺酒席,紅包裹大鈔。

26歲:升職加薪咯,孫子能抱到。

27歲:孫子說話早,來把爺爺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