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提到魔幻現實主義就是莫言?同具魔幻現實色彩的還有這些

我們談魔幻現實主義,不得不說到莫言。魔幻現實主義能夠邁入最廣大讀者熟知的閱讀視野之內,很大成分歸功於莫言取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震撼。

從莫言小說的風格上看,其對魔幻現實主義的運用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莫言早期受到福克納的影響,用文字創造了一個能不斷敘述的“高密東北鄉”,書裡有靈動、怪異的感覺伴隨著這片土地上的見聞,亦常有先人們生命的奔放,現代人人性的歪曲,知識分子靈魂深處的尷尬,作品既指向社會現實,又溝通到了歷史。那麼,在瞭解之後,魔幻現實主義從最開始又到現在,對中國當代文學有哪些影響呢。

提到魔幻現實主義就是莫言?同具魔幻現實色彩的還有這些

莫言獲獎

拉美魔幻現實主義於尋根文學

魔幻現實主義源於拉美,在其引起巨大轟動之後,也激起了中國的作家們對自身民族的歷史文化空前的關注與熱情。中國人自己的思維,文化品位和精神得到了寵愛,並創作了諸多尋根作品。不僅如此,魔幻現實主義還提供了豐富的寫作經驗和技巧,中國文學開始由“寫什麼”轉向“怎麼寫”。帶有魔幻現實主義的作品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諸如韓少功的《馬橋詞典》,賈平凹的《懷念狼》。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在“尋根熱”退散之後,這些作品都還留有魔幻現實主義的色彩。


提到魔幻現實主義就是莫言?同具魔幻現實色彩的還有這些

西藏風光

地域上的作家群:西藏作家群

看一個文學潮流的影響程度,不得不衡量它所影響的地域範圍和地域上的人。魔幻現實主義對中國地域的影響,從南到北,從東到西,無不掀起了作家們的創作熱潮。其中,西藏作家群是魔幻現實主義進入中國後開出的最豔麗的花朵,西藏魔幻小說包括扎西達娃的《西藏,神秘歲月》、劉偉的《沒上油彩的畫布》、色波的《幻鳴》等等。西藏作家在魔幻小說創作方面表現出了集體性的實力展示。這些小說,驚動了文壇,人們開始用“魔幻現實主義”稱呼它,甚至將其視為魔幻現實主義在中國的典型代表。

這些作家中以扎西達娃的成就最高,很多西藏作家後來沒有在魔幻現實主義的道路上行走太遠,而扎西達娃在80年代末又創作出了“虛幻三部曲”——《風馬之耀》《世紀之邀》《懸崖之光》,這幾部作品都凝結著作家的苦心積慮和心血,在魔幻形式方面的設計更是用心著力,甚至不惜犧牲作品的意義。

提到魔幻現實主義就是莫言?同具魔幻現實色彩的還有這些

作家汪曾祺


魔幻現實主義之於新筆記小說

新筆記小說是在魔幻現實主義的促動下產生的。新筆記小說並不是單純受到傳統審美趣味的驅使,有的還受到魔幻現實主義的啟發。

汪曾祺不僅保持了原作的魔幻特色,而且為古老的題材內容注入了新的力量。其中不乏魔幻現實主義手法的運用,由此汪曾祺改寫古人作品來寫作新筆記小說。作家賈平凹的新筆記小說同樣地有著對魔幻現實主義的運用。魔幻現實主義之於新筆記小說,給我們的文學發展做出了一個很重要的啟發,即引入外國成果,結合自身發展,融入新質。

提到魔幻現實主義就是莫言?同具魔幻現實色彩的還有這些

魔幻與現實

魔幻現實主義:從魔幻指向現實

讀者看魔幻現實主義作品,常常沉溺於魔幻的手法,而魔幻手法下指向的現實,通常得不到深究。這從一定道理上說,是自然的。作家與世界,作品與作家,作品與讀者,聯繫看似簡單,但從文本的豐富性來看又是極為複雜。但基本上所有的魔幻手法最終是指向了現實,如汪曾祺的小說講了一個怪異的換頭故事,實則表達了對喜新厭舊這一心理現象的看法。今天我們看魔幻現實主義作品,應該有更深的思考,去探究文本意義。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以一個家族的興衰象徵整個拉丁美洲的血淚發展史,正是這種出於對自身民族的思考與關切,才讓這部作品的立意宏大,聞名世界。傳統的民族文化心理等延續到今天,我們理應沉下心去好好看待自身的優點與缺陷,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以謀求更好的民族心理歷史文化諸多方面的發展。

總之,中國文壇在幾十年內就上演了西方各種延續發展了幾百年的文學思潮及流派,現實主義,浪漫主義,自然主義,現代主義等等通通上臺表演了個遍。

許多曇花一現,許多熱熱鬧鬧之後迴歸冷清,而魔幻現實主義不論從地域範圍上、作家創作群體上、時間跨度等方面都對當代的中國影響深遠。

這種影響潛移默化,哪怕是在新世紀的時代背景下,我們也常能看到魔幻現實主義的影子。其藝術魅力在於怪異、新穎、驚奇的感覺充斥著讀者的閱讀心理,魔幻外衣下要表現的現實也得到了昇華。不得不說,拉美的魔幻現實主義給中國文壇帶來了新的力量與了不起的成就。作家們將這種手法與自身的民族傳統結合,創作出了新的類型的作品,自身的傳統也得到了關注與挖掘,哪怕沒有從傳統出發,單單在寫作技巧方面,魔幻現實主義也了給中國的作家們很好的啟發,這些有如文本的實驗,敘述的圈套,閱讀障礙的設置,語言形式的實驗可謂是先鋒般的存在。在“怎麼寫”方面,魔幻現實主義給出了屬於自己的新的答案。現實與魔幻,虛構與真實之間,有著微妙神奇的聯繫,魔幻現實主義通過把控這種審美距離,給予了世人獨特的審美體驗。藝術源自生活,又高於生活,魔幻的手法將現實歪曲變形,呈現在作品文本當中。如何理解魔幻與現實的關係,是揭開魔幻現實主義神秘面紗的關鍵,更深地瞭解魔幻現實主義,就要談到這種文學表現手法的民族覺醒的意味,

因為對於魔幻現實主義的流觴——拉丁美洲而言,一直以來的入侵與殖民侵略,讓現實比魔幻而更加魔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