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禁足”在家35天:我發現爸媽開始看我臉色了,大家有沒有發現家中的角色轉換呢?有何感觸?

禁止砍伐的熊大


曾經看過一篇文章《不要讓父母在你面前變的小心翼翼》,感觸很深。

父母曾經是我們家的保護神。母親勤快能幹也強勢霸道,父親雖然十指不沾陽春水,但家長的地位堅如磐石無人能憾。在養大了兒女,帶大了孫輩以後,父母本該到了頤養天年的時候了。曾幾何時,父母悄悄的改變了,說話做事不再風風火火,變得謹小慎微,生怕說錯話了,做錯事了惹的兒女不高興。其實兒女個個都挺孝順的,也感覺到了父母的變化,一再解釋,一再強調在自己家,想幹啥就幹啥,可父母親就是小心翼翼的處處討好孩子們,連父親都試著學做飯給孩子們吃了,到了這個份上,兒女們除了無可奈何,更多的是心疼和酸楚。父母老了,生怕老無所依討人嫌,成為兒女的累贅,處處低眉順眼看臉色,時時小心翼翼問飢寒。父母老了,需要孩子的關心和保護了,能做的就是不經意。不經意間和父母分享日常,不經意間對父母噓寒問暖,不經意間做父母喜歡的飯菜,不經意間夸父母打扮得體,飯菜可口。總之一句話,想著法兒讓父母高興,讓父母知道自己養的娃娃到啥時候都沒有變。


向日葵butterfly


早就發現了。雖然我沒跟爸媽住一起,但是這次疫情期間很明顯的感覺。

前些天我媽要給我打微信電話聊天,我沒接,說沒睡好想補個覺(其實我那兩天有點低熱,還有點咳,人很不舒服,又怕被聽出來讓他們擔心)。

就兩天沒打電話,我媽就給我發微信,小心翼翼的猜測著,是不是那天說錯什麼話惹我不高興了。然後開始給我道歉…“媽媽不太會說話,如果說錯了不是有心的,媽媽很愛你,不要生媽媽的氣”…各種道歉…(我喝了藥斷斷續續昏睡了兩天,後來才看到)。

當時就覺得很難受,說不出來的心酸和內疚,真的是感覺爸媽老了……像極了我們小時候走在陌生的人群裡默默拉緊爸媽的衣角不敢鬆手 生怕走丟的模樣…

以後,有空的時候,趁還有機會的時候,多抽時間陪陪爸媽吧。別嫌他們“笨”“落伍”,很多新的事物他們不會,耐心一點教教他們(我一般會寫出或者畫出簡單易懂的步驟給他們)。畢竟,我們小時候,父母也是這樣一點點教會我們的。


會好的喵


小時候覺得父母不講道理,想著等我長大後一定要遠離他們,可當我真的可以展翅之時卻發現父母老了,展開的翅膀再也沒有力氣揮動起來。

記得上初一的時候因為父親不給我買手機,我大發脾氣,理直氣壯地管父母伸手要錢。而今,在母親嚴格控制經濟下,父親想要買一包煙都要小心翼翼地問我借100塊錢。明明在一個家中,父親不好意思當面要錢,只能在微信上組織語言,看著對面一直顯示的正在輸入標記,等了足足十來分鐘才發出“能不能給爸爸100塊”這八個字。不知道父親打了刪,刪了打多久才鼓起勇氣發出這條信息。王爾德說,年輕的時候我以為錢就是一切,現在老了才知道,確實如此。因為父母老了,失去了賺錢的能力,他們開始自覺地退位,面對自己的女兒像面對老闆一樣討好和小心翼翼。

之前在網上看過一個視頻。一位頭髮花白的老人,在兩個年輕姑娘面前緊張地面試一份實習生才會做的打雜工作。兩位年輕面試官看老人侃侃而談、邏輯清晰,紛紛很詫異他為何要面試這樣一份工作。老人略微難過地說自己老了,想跟上時代,不想拖女兒後腿。視頻中老人和女兒出去吃飯,想要付錢卻被女兒調侃賬單“自己會付”。他跑去營業廳給女兒繳費,卻被告知現在手機上就可以輕鬆繳費。偷偷跑到女兒家中,想要給女兒做頓飯,不小心打碎了碗。本著給女兒解決麻煩的心願,卻沒想到處處給女兒製造了麻煩。這一刻老人是無助的,他才明白原來“老了”就成了“多餘的”。父母隨著年齡老去,所有的關心成了“添亂”,老了成了他們的原罪。從小到大我們肆無忌憚地接受父母無條件的愛,卻在長大後忘記曾經他們一遍遍教我們拿筷子,一次次扶起蹣跚學步的我們。而我們卻在他們不會玩微信,不會看地鐵線路圖時不耐煩地責怪他們笨。


小時候一直想成為他們的驕傲,隨著我慢慢長大,他們唯一的心願成為了只要我平安開心。哪怕我辜負過他們太多期望,他們也覺得我是他們心中最厲害的“花木蘭”。這世上沒有人會如他們般無條件愛我,沒有人像他們那麼傻。他們對我們的愛從來不曾變過,他們只是老了而已。其實,父母所有的討好並不是你取得了多大成就,賺了多少錢,他們只是愛你而已。父母老去,從來都是靜悄悄,是連走路都不敢踏出半點聲響。因為愛,所以怕被拋棄。因為愛,所以想努力跟上我們的腳步。僅此而已。


之前熱播的電視劇《幸福一家人》,有這麼一個片段記憶深刻。一個年輕醫生看著能力不如他的同事憑藉著父母的關係和地位平步青雲。自己卻因為父親只是賣麵條的卻一直不得晉升,鬱鬱寡歡之際指責父親不能在事業上幫他一把。

聽完兒子的指責,頭髮花白的父親沒有暴怒,反而對著兒子鞠了一躬、道了一聲歉:對不起,我沒本事,你受委屈了。年輕兒子在結婚後要和家裡斷絕關係,他理直氣壯地說出:我靠得是自己的努力,才有今天的結果。看到這裡,我不禁淚目。


因為這是千千萬萬個家庭的縮影,所有的孩子都在生活中奮力追趕,理所當然地認為這些成績與父母沒有一分錢關係。他們沒有讓我們出生在有權有錢的家庭,就成了他們刻在骨子裡的卑微。當家庭的接力棒交接到我們手中時,父母開始“失去價值”。我們可以面對領導和甲方的奇葩要求賠笑,但對父母的呵護充滿不耐,他們從未因為我們的壞脾氣就將對我們的愛減少半分。昨晚因為工作時母親和父親在客廳吵鬧,我很煩躁地喊了聲:“你們聲音小點”,話音剛落,客廳中靜悄悄。大半夜,我覺得肚子有些餓,就在冰箱摸了個餅子吃。在沙發上睡著了的母親突然驚醒,條件反射地走向廚房。她怕我餓著。我不吃洋蔥,陪我吃飯的父親在吃洋蔥的時候端著盤子站在餐桌一角。他怕燻著我。當“失去價值”的父母開始迎合我們,意味著他們開始老去。


以前看過一個段子,說有一種鳥自己懶得奮鬥,便生一個蛋,然後讓它飛,當時哈哈一笑。隨著年齡的增長,再看時心情卻已截然不同。所有人看到這隻懶鳥讓下一代完成它的夢想,卻看不到這隻鳥拼勁全力生育這顆蛋。小鳥飛得越高,築巢越高,老鳥拼盡全力再也飛不上去。就像我們所有人的父母,逼迫我們成長成材,但最終這只是一場賠本的買賣,受益的只是兒女而已。心理學上有個邊際效益遞減效應,說的是當別人給你一個包子時,你滿心歡喜,可隨著這個人給你越來越多的包子時,你開始噁心。很悲哀的是,父母與兒女的關係恰巧符合這個效應。父母傾盡所有將愛給我們,我們開始變得麻木甚至是厭煩。陳奕迅有一句歌詞:“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從來都只是拿來主義的我們,面對父母永遠理直氣壯、有恃無恐。付出所有的父母,從一開始就處在了劣勢,在為孩子提供不了幫助時,只能處處謹慎。這種卑微和討好十分讓人心酸。小時候他們是擋在我們身前的保護傘,是超人、是英雄。可當時代的接力棒交到我們手中後,超人已經老去、英雄已然遲暮。

他們從來都沒錯,只是老了罷了。此刻成為“家長”的我們更該挺身而出。因為成長從來都不是我們成為了發號指令者,而是肩頭落下一份沉甸甸的責任。父母成了幼時的我們,我們成了曾經的父母。無論你身處什麼地位,都請對父母多點耐心和陪伴。因為陪他們一天就少了一天。


禁止砍伐的熊大


之前因為剛懷孕就開始反應很大,所以就沒工作了,正好我姐打算出去工作,我就想著回家幫他帶孩子,自己也養胎,回去20天一切都還好,後來因為去買菜走太多了,有點見紅,我媽就辭職回來打算照顧我,剛回來第二天我爸就看我各種不爽了(我從小跟他就合不來,回家20天他到家睡覺的時間不超過五天)我媽回來的第二天晚上就冷嘲熱諷的說我還要我媽回來照顧我什麼什麼的,後來說我老公不照顧我啊巴拉巴拉(我老公上班很辛苦,中午十一點就去店裡忙到兩三點回去睡一覺,五點多又去店裡忙到晚上十二點多回家,有時候店裡有客人還要等著,經常都快到天亮才回去睡)我就說我老公哪有時間照顧我,而且我自己又不是不能活,然後我爸就說,那你就去你自己家過啊,在我這算什麼事?我筷子一丟就回房間收拾行李,打電話叫車了,我媽一直勸我,我就是不聽,到過年的時候本來不想回家的,我媽我外婆她們叫我回家我才回家,到家理都沒有理我爸一句,合不來就是合不來,硬坳也沒用


z萬能充電器


還真有這種感覺,兒子去年才成家,離的遠、城東到城西。每次來吃飯,都要想著他們的口味,小時候更是做他們愛吃的,其實從小到大,無時不把兒女放在前邊。

為什麼老了還要照顧兒女的情須,我們做的那麼卑微,好象我們欠他們似的,我對女兒還吼兩句,對兒子不敢,男子漢,怕他沒面子,我們都有退休金,老了也花不著他們的。

其實也不是卑微,是血緣的關係,是添犢之心吧。一生都在為兒女,兒女何嘗不是一生為兒女。


6312IO


因為沒怎麼和爸媽封閉地呆過真地不覺得。媽媽帶大我們三個,一直獨立好強,,在我家時也從沒有給我這種感覺。反倒是這幾年我和爸媽愛撒嬌了,因為小時候爸爸不在家家裡孩子多媽媽一個人帶,我正是長在中間,大哥自己是一個孩子負擔小些,到弟弟出生媽媽年齡大些脾氣慈祥多了,惟獨我,似乎長在了媽媽發脾氣的節點上,又有點一根筋,小時沒少捱打。記得有時和哥哥因為什麼捅咕起來了,媽媽要動怒,大哥一溜煙跑走了,媽媽說不讓跑我就等在那,挨一頓臭打。從來也沒反思過哥哥為啥回來也沒捱打。因為這些和媽媽小時從沒撒過嬌,結婚後自己一人帶孩子上班也不會柔軟。反倒現在會和爸爸媽媽撒嬌,自己也不覺。昨天轉發一個以前發給媽媽的視頻給同學,她說你和你媽說話這賤啊。我喜歡這樣,我需要他們疼,證明他們是強大的,他們就不覺得自己老。當然我是愛他們的,只有面對自己愛的人你才可以不自覺的撒嬌啊


平生歡123


我還好,我媽跟我說我在家住多久她都不會覺得煩,因為離得遠,很少回來,這次趕上疫情,在家待了一個多月了,心裡也挺著急回去搬磚掙錢的,無奈現在回不去,我媽甚至希望我別回去了,就在她跟前重新找個工作嫁人得了,免得想我的時候看不到我。


貓兒


可憐天下父母心!我也一樣的,40多歲,自己開個文化傳媒公司賺點小錢,人前人後也能受到尊重,在外面性格比較直率也是比較強勢的人!

這次疫情禁足在家,女兒高三馬上高考,我也一樣跑前跑後伺候著端茶倒水看她臉色!哎,中國父母不就這樣嗎?



新觀媒


曾幾何時,在我們心中,父母也許總是“強勢”的一方,我們反抗、爭論、摔門而走,卻好像都無力抵抗。

等慢慢的我們長大了,慢慢長成可以和父母平起平坐的年紀,你有沒有發現,你的父母已經開始看你臉色了,開始在你面前變得小心翼翼了,變的客氣起來。就連對你的好,都變得小心翼翼,生怕惹得你不開心。看著爸爸媽媽臉上帶著落寞,那一刻突然覺得自己以前很不懂事。

我長年在外工作,二十幾年來,不善言辭的父母從未說過想我,需要我的陪伴。包括這次疫情之前還說,這麼遠能回就回,不要耽誤工作,電話說了就行了……

在我眼裡,父親的形象一直是嚴厲的,寬厚的,像山一樣,堅韌挺拔的。母親也是爽朗樂觀,從不輕言辛苦的人。

我也從未想過他們會有老去的那一天。

我一直以為老去這件事是慢慢的,一直到這次長達近兩個月的假期,才發現角色已經改變了,才發現他們的老去竟是這麼的快……

在回家之前,母親還一會一個電話,怕我一個人開車在路上有什麼事,擔心又帶著喜悅,不停的問我還有多久能到?

剛一下車,父母就滿臉笑容的跑過來。回到家,除了一鍋煮好的雞湯,並沒有其他。父母急切的問我和弟要吃什麼菜,馬上就去弄。原來不是父母不想提前做好,而是害怕做出來的我們不喜歡。

離家太久,父母知道我們的口味一定有所變化,所以想著法兒的遷就我們,只想給我們想要的想吃的。

那一刻,才發現曾經做事果斷,說一不二的父母竟變得如此的小心翼翼。

原來,父母真的會老去,在我們不經意之間。

有時候他們想問我一些手機操作的事情,還得小心翼翼的問我有沒有時間,生怕打擾了我手頭上的事情。

當我稍有一點兒不耐煩的時候,他們也只會沉默,不會再像曾經那樣說我們這樣不對。

…………

他們在不知不覺中老去了,卻還是想著竭盡所有給我們最好的。

現在我們長大了,有了自己的事業,有了自己的家庭,常常是長年累月的在外,陪伴父母的時間少之又少,如果可以,一定要擠出時間來陪陪他們。

對現在的我們來說,我們想要更好的生活,可對於我們的父母來說,我們是他們的全部,他們想要的,更多是我們能常回家看看,陪他們吃餐飯,聊聊天,散散步。

面對愛情我們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親情裡也是!

長大後的我們,學會了讚美,卻只限於不停的在朋友圈裡給別人點贊,卻忽略了身邊正在為我們忙忙碌碌的父母;我們學會了傾聽,卻把父母對我們的關心叮囑置於一邊;我們懂得了專注,卻雙眼緊盯著手機,父母在一邊默默的我們端茶倒水;我們知道了感恩,微信群裡幾塊十幾的紅包,我們大聲感謝,卻一把接過父母遞過來的大紅包,連句謝謝都沒有;我們的情感也變得越來越細膩,常因為電視裡的情節淚流滿面。卻連父母明顯的失落(要不是這個疫情長假)還不曾發現……

其實,父母要的陪伴,不過是一餐飯,一次問侯,一起散步,這些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了。

他們在老去,就像小時候的我們離不開他們一樣,現在的父母變得開始依賴我們,就像孩子害怕被捨棄一樣,他們也害怕我們的遠離,害怕我們的忽略,害怕有一天會成為我們的負擔。

他們經常昨天放的東西,今天就忘了地方。他們以前常走的路,距離沒變,步數卻增多了。他們開始越來越像小孩,他們變得越來越幼稚……

這時候,不要嫌棄他們,不要不耐煩。

他們只是老了,他們只是更需要我們了。

當他們老了,當他們變得像孩子的時候,請耐心一點,牽著他們的手,慢慢的走,就像當初他們教會我們走路。

我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事業,不會有那麼多的時間陪伴父母。但只要能有機會,能抽出一點時間的時候,就請多陪陪他們。

不要讓以後的我們滿身遺憾,後悔當初沒能多陪他們一點點。

子欲養而親不在,無非如此。

懷著一顆感恩的心,陪我們的父母一起慢慢變老!

(歡迎關注您又有什麼感觸呢?請大家在屏幕下方留言。)


空空狐361


【客官你好,很高興一起討論這個話題】

疫情導致的禁足,

讓我們與父母相處了很長的時間,

自上學以來,就從來沒有和把爸媽一起待過那麼久,

我們一邊喊著

最好的孝順莫過於陪伴,

一邊電話裡說著沒事我先掛了,

哪怕父母的話未說完


這個分外長的假期,

讓我們有時間仔細的看看他們,

卻發覺,

我們真的很久沒有和他們聊過天


你習慣了假期晚起,

現在的你醒來就有早餐

你習慣了父母一起吃飯,

卻發現只有你碗中有個雞蛋

你習慣了看父母正面的臉龐,

現在也發現他們腦後白髮片片

你習慣了看手機玩遊戲,

可曾注意到,父母也開始刷抖音還給你推薦

你習慣了開口抬槓

可關注到父母變得沉默寡言

你習慣了說我好累

可發現父母步履蹣跚

你習慣了宅家狀態,

可考慮到父母更喜歡和你一起遛彎


他們越來越像孩子,

你是他們的天

我們越來越放肆,

好像父母真的不會生氣一般


寫著居然想哭,不寫了,莫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