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山東壽光真"豪橫",2200家蔬菜企業代表集體學習,又要引領風潮?

傳統農業的幕布,被撕開一道裂口!日前,一場規模浩大的電商培訓在"中國蔬菜之鄉"山東壽光展開,一場大規模的農業變革悄然打響。

山東壽光真

據媒體報道,2月26日,新電商拼多多啟動首個"抗疫助農"在線公開課,來自山東壽光的2200多家涉農企業代表參與培訓。他們當中既有壽光各重點蔬菜企業協會、標杆企業的負責人,也有各鄉鎮、街道蔬菜合作社的工作人員,還有電商運營人、新農人。

這是自幾天前,壽光市政府全面合作拼多多以來,第一堂正式培訓課。拼多多講師培訓非常細緻,手把手教2200位代表如何包裝、如何配圖、如何取標題、如何打造爆款……

最近的疫情導致了不少地方交通停擺、線下市場受阻,這讓壽光蔬菜從業者們感慨頗深,"應該早一點利用新電商來銷售農產品。"


山東壽光真

其實,對於壽光來說,與拼多多的合作不僅代表壽光蔬菜企業入駐新電商平臺,還意味著整個壽光蔬菜產業將進一步的數字化升級。

作為著名的"中國蔬菜之鄉",蔬菜年產值高達400萬噸的壽光,過去一直採用的是傳統供應鏈模式,包含收購商、批發商、商超菜場等各個中間環節,而今通過一場疫情,壽光也看到了互聯網、新電商對於農業的巨大推動作用。當交通阻隔、批發商販"集體消失"的時候,菜應該怎麼賣?能否簡化,讓蔬菜生產企業和消費者都受益?

這恰恰就是互聯網賣農貨的優勢,精簡供應鏈,產地直連消費者,農民多賺一點,消費者少花一點,兩頭全都受益。

更何況在拼多多模式裡,並非簡單地一單一單的賣貨,農貨往往都是大批量甚至萬人團。比如最近重慶市開州區長在拼多多做了場直播,當地特產春橘橙一下子賣了萬單。浙江衢州市長為衢州椪柑"代言"直播,幾個小時賣出21萬斤。這種大批量的賣貨,同樣很適合以批發為主的壽光蔬菜。

山東壽光真

更關鍵的是,壽光與拼多多,一個是具備規模化、現代化的線下生產基地,一個是擁有智能化供需匹配機制的最大農貨平臺,它們的結合,將會打造一個互聯網智能化農業的標杆,讓更多農民看到農業的巨大潛力。

以前,大部分農民都是看天吃飯,只管種地,等收購商來收。而現在他們發現,原來,不要中間商,自己也能賣農貨,從此農產品的命運開始被農民掌握在自己手裡。

這就是接下來農業變革突破的重點!很多時候,經歷過一些事情,才會讓人們的思維有所突破。互聯網早已與各行業產生了強烈的共鳴,農業又落到最後,一場困難讓人們看到了"互聯網+農業"的強大之處,拼多多與壽光蔬菜未來產生的"化學效應"令人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