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為什麼楊過見小龍女第一面就被孫婆婆安排叫小龍女姑姑?

黑妹李麗霞


1、小龍女是林朝英的徒孫,而林朝英和王重陽是一對,而王重陽是全真教的創始人,楊過又是趙志敬的徒弟,趙志敬的師祖是王重陽,所以小龍女和趙志敬是同輩。按照輩分來講,小龍女就是楊過的姑姑。那個時候,楊過還是小孩子,和小龍女有年齡差,叫其他稱呼也不合適。

2、在古時候,姑姑這個稱呼是對無血緣關係女性長輩的尊稱,他的師傅趙志敬對他非常不好,他在夢中都要罵趙志敬,雖然他實際上是拜小龍女為師,但卻不想承認小龍女是師傅,因為他怕罵了小龍女。

3、楊過能夠拜小龍女為師,還多虧了孫婆婆,孫婆婆是小龍女的僕人,但她們的感情很好,既然楊過問孫婆婆叫婆婆,那叫小龍女為姑姑正好,既符合他們之間的輩分,也是符合他們之間的年齡。

4、當然,這樣稱呼,其實也是為以後兩個人感情發展做鋪墊,畢竟在古時候,師傅和徒弟戀愛是不被允許的。





夢白優質影視剪輯


楊過第一次見小龍女的時候是他被全真教的小道士欺負逃到古墓門口被孫婆婆所救,但是因為古墓派自由門規不許男子入古墓,孫婆婆開始只是將楊過藏起來養傷,被小龍女發現之後就讓孫婆婆將楊過送出古墓。

這個時候孫婆婆對這個被全真教欺壓的小少年很同情,便開口求小龍女讓楊過留下來,孫婆婆開口請求又想讓楊過博取小龍女的好感,肯定會選一個合適又尊敬的稱呼,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稱呼一個十七八歲的姑娘,稱呼姐姐也合適,但稱其為姑姑更顯尊敬,再加上楊過成孫婆婆自己為婆婆,按輩分稱小龍女為姑姑也更合適。

或許這也是金庸想給楊龍兩人後來的師徒稱呼一個前奏,聽楊過稱呼小龍女為姑姑感覺更合適。

孫婆婆救楊過回來一方面是同情楊過這個小少年的遭遇,而且欺負楊過的人是她們古墓派最討厭的全真教,能打臉全真教的事情做起來也很開心。另一方面小龍女是現在古墓派唯一的主人,練的武功也讓她越發的不動喜怒,孫婆婆考慮到自己年紀已大,日後沒有照顧小龍女的人,她擔心小龍女以後的生活,想要將楊過養在古墓,兩個人相互扶持,以後也能互相照料。

可惜她求小龍女留下楊過未果,在送楊過回全真教的時候又死在郝大通的手下,臨死之前求小龍女照料楊過一生一世。這既是她對楊過最後的庇護也是她對小龍女的掛念,她希望小龍女以後能夠不是一個人。楊過和小龍女的姻緣也算是孫婆婆牽的線。


鳳吟


有這麼幾種解釋,楊過為什麼叫小龍女姑姑的第一種說法就是,孫婆婆救了楊過以後,把他帶進古墓見到了小龍女,是孫婆婆讓楊過這麼喊的。

且按原著小說,楊過入古墓時約13-14歲,而小龍女此時已經18歲了。兩人年齡上有相當差距,尤其在這個年齡段,女性已經是高三畢業的年紀,而男性只有6年紀到初一這樣。感官的差距是非常大的。

楊過是孩子,而小龍女是成年人,長楊過一輩稱呼不稀奇。那麼楊過叫小龍女一聲姑姑也不為過,也是正常的。

還有一種解釋就是,因為楊過最初拜師的是全真教的道士,稱呼都是師父的,但是因為這些道士對他態度很不好,楊過經常做夢的時候都咒罵這些所謂的師父。楊過怕稱呼小龍女也是師父的話,咒罵的時候就連累到小龍女了。

還有第三種解釋是進入古墓的楊過對小龍女很有好感,想叫姐姐吧,又覺得不夠尊重,畢竟他和小龍女還是師徒的身份。想來想去還是叫姑姑比較好,又尊重了小龍女,又拉近了彼此的關係。在小龍女被尹志平玷汙了以後,小龍女也不願意楊過再喊她姑姑了,由此就看出了她和楊過很久之前可能就彼此很傾心了,只是很礙於所謂的師徒情分,

綜上所述,如果叫姐姐顯得不尊重,叫師父心裡不舒服,叫姑姑最好了,又親近又顯得年輕。





慷慨高歌


說實在的,小龍女初見楊過快要十八,楊過十三或者十四,明明是姐姐,同輩兒的!感覺金老爺子為了虐戀故意安排的,不管是師徒還是姑侄,禁斷啊禁斷,越禁越誘惑。

細說怎麼是同輩,裡面的輩份亂,按正常排序從父親方面算,楊過喊郭靖郭伯伯,郭靖是黃藥師的女婿,那麼楊過是不是應該喊黃藥師黃爺爺?

黃藥師是和王重陽、林朝英是同輩,楊過是孫輩,小龍女是林朝英徒孫,怎麼不是一輩?

再從另一支論,如果郭靖把自身當丘處機晚輩,把自己當成與趙志敬同輩,那麼是王重陽的徒孫輩,黃蓉是黃藥師女兒呢,嘖嘖,黃蓉可以喊王重陽王伯伯,郭靖得稱師祖,他們豈不也不成了"姑侄戀"?

再從歐陽鋒那裡論,他把楊過當義子,他和林朝英也是同輩,那麼楊過這麼一算,是不是又比小龍女高了一輩?嘿,從侄子變叔叔。

還可以從程英那裡論,她是楊過的義妹,也是黃藥師的徒弟,那麼黃蓉師妹的義兄,是不是和黃蓉同輩了呢?再加上最後黃藥師還和楊過稱兄道弟……[捂臉]

嚴肅一點說,古代門派沒有交錯排序的道理,一個全真派、一個古墓派,趙志敬的徒弟不一定得是小龍女的徒弟。

授藝和拜師入門不同,本師是師尊,讓師姐師兄代為授藝教導的事很多,楊過只向畫像行禮,又沒向小龍女跪拜獻茶,這個師父拜得太草率,是為後面埋伏筆吧?

還有問題本身所提的,孫婆婆這個點兒更莫名其妙,我記得小龍女也是稱的“孫婆婆”,不是“老孫、孫嫂、孫媽”之類,說明只是對老婦的敬稱,不代表輩份。

放到現實生活就是,不是血緣關係的近親別捋輩份,越捋越亂,可有些地方還講究那些。


有幾人


1、楊過被婆婆所救,楊過因為保命所以喜叫叫婆婆,那麼小龍女因是婆婆晚輩,所以讓楊過叫姑姑是必然的;

2、楊過叫小龍女姑姑,讓全真教道士對楊過有所顧忌,不再受欺負;

3、楊過叫姑姑,避免了男女授受不親的嫌疑,畢竟孤男寡女在一起不方便,有了輩分之嫌,減少了眾人口詞;

4、小龍女太年輕,無依無靠,婆婆知道自己不可能長期陪伴,給小龍女找個伴也是重要原因;

5、姑姑之稱減少了楊過與小龍女之間感情產生的可能,在那個年代想要突破輩分限制產生感情無異於與天下產生大不韙的衝突,所以儘可能的保護了小龍女作為掌門人的清白。

可見婆婆在救人的同時又很好地保護了小龍女,並且又為小龍女找到了一個可以為伴並可以照顧小龍女的人,足見其用心良苦。

但後期兩人突破封建枷鎖以及世俗觀念終成眷屬,這是婆婆所未料到的,所謂造化弄人,有情人終成眷屬是最好的結局吧。






東臨靠海


楊過第一次見小龍女開始說起。當時,楊過因在全真教一次的比武大會上,被全真教的弟子折磨,使出了西毒歐陽鋒的絕招蛤蟆功,重傷了趙志敬的大徒弟,被全真教追討,最後陰差陽錯的逃到了活死人墓,就這樣遇到了小龍女,被小龍女所救。這時楊過第一次見到小龍女。這時他上來就叫小龍女姑姑,這是為什麼呢?原來當楊過被全真教群道所追殺時,就他的並不是小龍女,而是孫婆婆,小龍女的奶孃,所以可以這樣說,孫婆婆是與小龍女的師傅,也就是林朝英的丫鬟一輩的。而應該一見到孫婆婆是怎麼稱呼她的呢?楊過叫他婆婆,這用現在的輩分算的話,就相當於奶奶輩的,所以按照這樣的輩分排下來的話,小龍女要大楊過一輩,所以楊過叫小龍女姑姑是沒有錯的。





哎說


綜合神鵰俠侶的整個故事,我大致推理出這4個原因,請參考:

  1. 楊過叫小龍女姑姑,和孫婆婆與小龍女的關係有關。孫婆婆雖然是女僕的身份,但照顧不諳世事,不食人間煙火的小龍女多年,說兩人相依為命也並不為過。

  2. 楊過叫孫婆婆為“婆婆”,叫類似孫婆婆女兒的小龍女一聲“姑姑”也是情理之中。

  3. “叫姐姐不尊,叫姨姨顯老,叫姑娘生分,所以叫姑姑又顯得親近又顯得年輕。”這也是楊過雖然年紀小,但社會閱歷豐富,性格油滑的表現。

  4. 楊過之前拜全真教的趙志鏡為師,叫師傅容易關聯,產生對師傅這個詞彙的反感。

  • 《神鵰俠侶》是作家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1959—1961年連載於香港《明報》,共四十回,是金庸“射鵰三部曲”系列的第二部。

  • 小說的主脈寫的是“叛國賊”楊康之遺孤楊過與其師小龍女之間的愛情故事。楊過從小師從小龍女於古墓之中苦練武功,師徒二人情深義重,卻無奈於江湖陰鷙險惡、金兵鐵蹄來犯使得有情之人難成眷屬。歷經一番坎坷與磨難的考驗,楊過沖破封建禮教之禁錮,最終與小龍女由師徒變為“俠侶”。

  • 同時,在這段磨難經歷中,楊過也消除了對郭靖、黃蓉夫婦的誤會,在家仇與國難間作出抉擇,成為真正的“俠之大者”。

  • 金庸在該作品中將武功與性格結合起來寫。在武功中寫個性,成功地塑造了多種鮮活的人物形象。小說中的主要人物性格鮮明,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觀察號


書中寫道:楊過道:“一件事,否則我就不拜。”小龍女心想:“聽孫婆婆說,自來收徒之先,只有師父叫徒兒答允這樣那樣,豈有徒兒反向師父要脅之理?”她生性沉靜,倒也並不動怒,道:“什麼事?你倒說來聽聽。”楊過道:“我心裡當你師父,敬你重你,你說什麼我就做什麼,可是我口裡不叫你師父,只叫你姑姑。”小龍女不禁一呆,問道:“那為什麼?”楊過道:“我拜過全真教那臭道士做師父,他待我不好,我在夢裡也罵師父。因此還是叫你姑姑的好,免得我罵師父時連累到你。”小龍女啞然失笑,覺得這孩子的想法倒也有趣,便道:“好罷,我答允你便是。

從上面的對話我們可以知道,小龍女是想讓楊過拜師的,楊過也答應了,只是不叫師傅,叫姑姑。



鍾吾一哥


佩服老練的孫婆婆。叫姑姑可以杜絕兩個人長大後的幻想,避免破壞玉女派規矩,畢竟古人講究人倫輩分。叫姑姑還可讓自己在楊過面前高一輩,聽自己的教誨。叫姑姑能讓小龍女今後好有個人使喚,畢竟低一輩。叫姑姑可以讓小龍女感受到人間最美好的親情,因為她從小也是孤兒。


共由木比白


金老爺子也想不出別的更好的稱呼嘛。

為了表明輩分,又不能叫姐姐。

為了以後的戀情,不能叫師傅。(那種討厭趙志敬而不叫明顯是藉口好不好,要不是為了來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的愛戀叫一聲師傅也沒什麼好麼,金老爺子良苦用心啊)

未結婚的又那麼年輕,只能叫阿姨或者姑姑,阿姨靠母方顯得太親密,姑姑靠父方,即符合古人的習慣又滿足楊過缺少父愛的設定,總之,沒有別的更好的,不叫姑姑還能怎麼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