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9 24歲拜師姜昆學相聲,55歲大山成脫口秀大叔,是外國人但不是外人

要說世界上什麼語言最難學,漢語當仁不讓。

很慶幸自己生在中國,天生會說中國話,但是你的普通話真的標準嗎?

24歲拜師姜昆學相聲,55歲大山成脫口秀大叔,是外國人但不是外人

有一個外國人,來自加拿大渥太華。他23歲時就來到了中國,不僅普通話講得非常標準,還能表演相聲教人們學講粵語。

他就是大山,咱們的老朋友!

《人民日報海外版》曾經評價他:“雖然他是外國人,但不是外人!”

01

多年前,打開電視,經常會看見這個大個子的外國人,金髮碧眼的他,說著流利的中文,在熒屏上侃侃而談,一副“不把自己當外人”的樣子,很多人疑惑:“這還是外國人嗎?”

24歲拜師姜昆學相聲,55歲大山成脫口秀大叔,是外國人但不是外人

大山能講這麼流利的中文,完全是興趣使然。

大山出生於加拿大渥太華,本名馬克•亨利•羅斯韋爾。1984年,大山考入多倫多大學東亞系,大一的時候,他出於好奇心選擇了“現代漢語”作為選修,就此被漢語的魅力所吸引,不久後便下定決心主修“中國研究”。

1988年,因成績優秀,獲得全額獎學金,本科畢業後,入選中加兩國互換學者交流項目,被派到北京大學進修中國語言文學。

在北大期間,一位王老師負責組織留學生的文體活動。恰巧當年,中央電視臺想請幾個留學生參加《難忘1988》晚會的錄製,於是就找到王老師,王老師就推薦了大山等人參加。

節目中,大山和另外幾個同伴一起表演了小品《夜歸》,他在其中扮演了一位名叫“許大山”的中國青年。當時的他,中文水平還有點蹩腳,引得觀眾哈哈大笑,但是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自此,人們就以“大山”來稱呼他,而大山也欣然接受!

如果大山只是把這次演出作為任務來完成的話,可能我們不會再看到他的身影。

24歲拜師姜昆學相聲,55歲大山成脫口秀大叔,是外國人但不是外人

所以說,興趣也是一種精神的支撐。在那場晚會上同臺演出的還有姜昆、唐傑忠,他們表演的相聲《特大新聞》,現場效果火爆,也震撼到了大山這位語言表演初學者。

機會總是要自己爭取的,大山在臺下錄下了這段相聲,回到學校,反覆地聽。雖然段子裡的大部分,他都能聽懂,但是觀眾為什麼發笑,有的能理解,有的卻不能理解。文化領域的差異在這裡被放大。

也正因為大山對漢語文化學習的樂此不疲,打動了王老師,於是王老師託人找到姜昆,說有一個外國人,就是那個演“許大山”的留學生,特別崇拜您,想跟您學習相聲。

姜昆對大山也頗有好感,外國人能學相聲也是罕見,於是在1989年底,正式收大山為徒。

24歲拜師姜昆學相聲,55歲大山成脫口秀大叔,是外國人但不是外人

緊接著,1990元旦晚會上,姜昆、唐傑忠和大山,一起表演了相聲《名師高徒》。而後也有過多次合作,其中還合作過傳統相聲《金剛腿》。2009年,大山和馬東等人,在央視春晚上表演相聲《五官新說》!

24歲拜師姜昆學相聲,55歲大山成脫口秀大叔,是外國人但不是外人

大山除了說相聲,這些年來,也一直嘗試著改變!

02

相聲演員有一個通病:有時會自我封閉,自認為相聲藝術才是笑的藝術,而其他戲劇形式都是下品。

顯然,這是不合適的!大山也沒有因為自己的相聲演員身份,而“悠然自得”!

大山明白:作為一個外國人,能說相聲,如果沒有自己的內在東西,只是憑藉新鮮感來捕獲國人的笑點,遲早有一天,會變成一個笑料。

24歲拜師姜昆學相聲,55歲大山成脫口秀大叔,是外國人但不是外人

所以,大山將中國相聲獨特的表演手法,以及和觀眾之間的互動感覺,融入到自己熟悉的西式脫口秀當中。創作出自己的作品《大山侃大山》,並在全國各地演出!

在大山的脫口秀中,一切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非常放鬆,自然灑脫。

24歲拜師姜昆學相聲,55歲大山成脫口秀大叔,是外國人但不是外人

而當年意氣風發的帥小夥,如今已經變成了愛留鬍子的55歲大叔。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無論是相聲還是脫口秀,大山依然能給觀眾帶來歡樂,這也是文化交流的美好體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