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外圍恐慌情緒席捲A股!機構:警惕短期過熱風險,長期看好科技主線

外圍恐慌情緒席捲A股!機構:警惕短期過熱風險,長期看好科技主線

記者丨蔣金麗

來源丨國際金融報

圖片來源丨圖蟲創意

受海外疫情擴散影響,全球股市恐慌情緒加劇,美國、歐洲、亞洲等地區的主要股票指數大幅下跌。受外圍市場影響,A股也出現深度回調。

2月28日,上證綜指報2880.30點,跌3.71%;深證成指報10980.77點,跌4.80%;創業板指報2071.57點,跌5.70%。對於近期股市的震盪,機構普遍認為,短期市場的波動性將加大,中長期A股趨勢向好。

外围恐慌情绪席卷A股!机构:警惕短期过热风险,长期看好科技主线

數據來源:好買基金研究中心/Wind(截止時間:2020/2/28)

1 警惕短期過熱風險

由於疫情在全球的蔓延,恐慌指數VIX(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波動率指數)上漲42%,市場避險情緒上行。受外圍市場影響,A股也持續回調。

據博時基金分析,A股下跌主要來自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新冠肺炎疫情目前正在海外發酵,投資者擔心全球經濟增長會遭到破壞,外部市場負面情緒持續升溫,並向國內溢出;第二,年初以來A股積累了過大漲幅,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的技術性調整壓力。

市場大幅波動的同時,A股已連續8個交易日交易額破萬億元。在流動性持續寬鬆和資本市場監管政策放鬆的背景下,增量資金入場跡象明顯,交易量同步放大。

浙商基金認為,短期看,交易活躍度指標快速上升,即使考慮有個人投資者新增資金入市的可能,仍然處於交易熱度較高階段,市場的波動性將加大,投資者需警惕市場短期過熱的風險。

“當前國內疫情發展態勢逐步向好,各地復工也在逐步展開。海外國家疫情卻有一定蔓延趨勢,需警惕對於海外需求的衝擊。同時,海外避險情緒也會進一步增加A股與港股市場的短期波動。”浙商基金表示。

2 長期向好趨勢不變

風物長宜放眼量。機構普遍認為,疫情雖然導致市場短期出現波動,但不改變未來整體趨勢。

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表示,在全球範圍內,中國經濟增長勢頭仍然相對向好,A股對於海外資金的吸引力長期存在。同時,當前整體估值水平處於相對低位,市場繼續大幅下行的風險較小。在穩增長政策的支持下,企業盈利有望企穩,相對充裕的流動性也有望帶動估值提升。

“在恐慌情緒下,我們建議投資人切勿悲觀。”好買基金研究中心認為,短期市場波動可能會有所維持,但對於權益市場而言無需過度擔心。海外市場的大跌更多是來自於疫情擴散的“不確定性”,即不清楚下一階段疫情究竟如何演化、如何影響市場。在這樣的背景下,權益市場本質上害怕的不是疫情,而是這種“不確定性”。

好買基金研究中心指出,以美股為例,歷史上經歷了“9·11”事件、古巴導彈危機等各種突發事件。短期雖然有所影響,但長期依然由企業基本面驅動。因此,即便新冠肺炎成為了全球流行病,只要市場確認了這個事實,權益市場的核心仍然是企業本身。而國內市場方面,中國疫情控制及應對,實際上已經取得積極進展,與海外處於不同階段。新增確診人數已經持續下滑。

浙商基金iValue智能投資系統監測到,當前滬深300FED分位數已達到95%以上,權益資產進入了長期價值極其凸顯的區間。在未來貨幣財政政策維持偏寬鬆的背景下,中長期仍樂觀看好A股權益資產價值,而每一次的市場下殺,都在為投資者採集便宜的長期核心資產籌碼創造機會。

3 不改科技投資主線

展望後市,機構更傾向於捕捉結構性機會。

“中長期而言,相對看好消費、醫藥和科技板塊。”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認為,消費板塊在疫情爆發以來調整較為充分,相關企業僅短期業績受到影響,但長期投資邏輯並未被破壞。而醫藥板塊有望受益於公共衛生支出增加及民眾健康意識提升的長期趨勢。科技板塊受到疫情衝擊較小,並且處於景氣上行階段,值得長期關注。

浙商基金則看好港股,“港股的低估值和全球的寬鬆流動性背景,市場出現系統性風險的概率較低,港股的配置價值非常明顯”。

一度漲勢驚人的科技股熱潮退去。此前瘋狂吸金的半導體、芯片等行業主題ETF遭遇重挫,多隻產品三個交易日累計跌幅超過15%。

不過,部分基金公司對於科技股的回調較為淡然。博時基金認為,隨著國內企業復工,A股的驅動力或從流動性轉為基本面,產業邏輯清晰的科技板塊或依然是重要主線。

海富通電子信息傳媒基金經理施敏佳也認為,科技成長板塊的邏輯主線並未改變。“當前中國科技大發展的機遇來自全球科技創新週期的開啟和中國科技自立週期的開啟,兩者是乘法效應、雙輪驅動。此輪5G拉動的全球科技創新週期,我國的5G建設首次和全球同步,不像此前3G、4G均落後於全球。關於中國科技自立週期的開啟,我國已意識到在半導體方面存在短板,社會各界正加速推進相關領域的發展。”

施敏佳提到,近日上市公司陸續公佈2019年業績快報,很多科技成長板塊中的優質公司業績超預期,今日仍然維持上漲。“我們認為業績的確定性仍是考察公司的關鍵,密切關注三月即將公佈的一季報。”

板塊方面,施敏佳表示,未來仍將精選電子、通信、傳媒、計算機中優質的科技成長股,關注但不限於國產半導體產業鏈、消費電子、信息技術應用創新、5G應用如在線辦公、雲遊戲、車聯網等領域。

外围恐慌情绪席卷A股!机构:警惕短期过热风险,长期看好科技主线

行業主題ETF再添一員,首隻創新藥ETF來了

公募現“定增熱”:雙重誘惑之下,六家基金公司爭食份額

創業板指大跌近5% ,兩市成交額連續6日破萬億,後市如何佈局?

《國際金融報》金融中心等你來爆料!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