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棚室種植蔬菜,易發生病蟲害危害,病害蟲發生有什麼特點呢?

生活八戒


反季節栽培蔬菜是指在不適合露地蔬菜生長的季節,利用塑料大棚或溫室,通過調控。棚室內的溫度、溼度、土壤條件,人為地創造適宜蔬菜生長的環境,根據市場的需求,有計劃的生產新鮮、優質、高產的蔬菜產品,棚室蔬菜栽培和露天栽培環境條件明顯不同,棚室栽培蔬菜可週年生產和供應市場需求,也為病蟲害的發生流行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病蟲害發生呈增長趨勢,危害程度明顯加重,如不及時防治,嚴重影響作物的品質和產量,下面來了解一下棚室種植蔬菜病蟲害發生特點:

一、土壤;

在自然環境下,土壤中的病原菌和大量的有益微生物保持一定的平衡,而棚室類內種植蔬菜,市場需求量大的蔬菜常年連茬種植,由於蔬菜根部分泌物質和病根的殘留,使土壤中的病原菌和有益微生物群逐漸失去平衡,病原菌數量不斷增加,導致病害發生頻繁;另外,棚室內光照少,而溫度和溼度相對較高,這樣的環境適宜病原菌繁殖蔓延傳播,如新建的棚室內發生瓜類枯萎病後,沒有及時的採取防治措施,一般情況下,從病情發生到普遍發病只需4至5年時間,而在大型的溫室中,根結線蟲病從發生到普遍發病只需3至4年,病株率可達100%,作物減產率達到50%以上,嚴重威脅多種蔬菜生產。

病原菌隨病殘體在土壤或未腐熟的堆肥中越冬,成為來年侵染源,露地環境下病菌死亡率高,在蔬菜生長季節才能侵染髮病,病情發生較遲,危害效果較輕;而在棚室蔬菜過程中,棚內的環境適宜病菌安全越冬和繁衍傳播,又能全年侵染蔬菜,嚴重影響棚室蔬菜生產,如細菌性角斑病,蔓枯病。黃瓜,甜椒,韭菜疫病、白菜黑斑病、猝倒病、立枯病等;此外,棚室環境內的環境也使易引發地下蟲害發生;

二、溼度;

在寒冷季節,棚室在夜晚密封保溫條件下,空氣相對溼度可達到90%以上,導致棚室內長時間結露,蔬菜葉面和果實形成水膜,這樣的高溼環境不利於蔬菜生長髮育,蔬菜抗病性差;而這樣的高溼環境卻是以多種病菌萌發、侵染和繁殖,也利於蟲卵孵化,如黃瓜霜黴病毒,發病條件要求苛刻,必須在葉面和果實結露或形成水膜3小時以上才能萌發侵入寄主發病;棚室內病害一旦發生傳播速度快,易引起病很強大流行,嚴重影響蔬菜的經濟收益;

三、溫度; 棚室內適宜蔬菜生長的環境,通常也適宜病菌繁殖蔓延導致病害流行,適宜蟲卵孵化危害作物,如高溫環境下瓜類作物易發生病毒病、褐斑病、白絹病等病害,蟎類、瓜螟、煙粉蝨等蟲害;茄果類易發生免疫病,枯萎病、青枯病、病毒病、軟腐病等病害,煙粉蝨,紅蜘蛛,棉鈴蟲,煙青蟲等蟲害;豆類易發生病毒病、煤汙病等病害,豆野螟、蟎類、豆秸黑潛蠅、逗天蛾等蟲害;十字花科類易發生病毒病等病害,甜菜夜蛾、斜紋夜蛾、蔡明等蟲害;
中等溫度環境下瓜類作物易發生霜黴病,枯萎病,白粉病,疫病,蔓枯病,灰黴病等病害,白粉蝨、南美斑潛蠅、黃守瓜等蟲害;茄果類作物易發生疫病、葉黴病、斑枯病、白粉病、潰瘍病、黃萎病等病害,地下害蟲、瓢蟲等蟲害;豆類作物易發生枯萎病;豆象、大豆食心蟲等蟲害;十字花科作物易發生霜黴病,軟腐病等病害;蚜蟲,菜蛾、菜粉蝶、猿葉蟲等蟲害;
低溫環境下瓜類作物易發生黑星病、菌核病、灰黴病、冷害等病害;茄果類作物易發生斑枯病、灰黴病、黃萎病等病害;豆類作物易發生炭疽病、菌核病、鏽病等病害;十字花科類作物易發生黑斑病、白斑病、根腫病,細腰金針蟲、溝金針蟲蟲害。

四、寄主; 如番茄晚疫病菌,黃瓜霜黴病菌和白粉病菌等都是專性寄生菌,離開寄主就不能存活,隨著冬季棚室蔬菜栽培面積不斷增加,使病害可繼續發生危害,為陸地蔬菜提供大量病菌源,成為全年常發性的主要病害,由於不同蔬菜品種對主要病害抗病性、耐病性又不相同,會直接影響病害的發生和病害危害程度。
五、入侵;
蔬菜生產過程中盲目引種和調種,可直接使危害性病害遠距離傳播蔓延,如黃瓜黑星病原在吉林省零星發生,後在東北三省暴發流行,發病嚴重的區域減產高達70%以上,然後又擴大蔓延傳播到山東河北等省份,現已成為黃瓜種植區常見的病害之一,另外隨著國際交流和農產品貿易不斷擴大,我國已成為危害性病蟲入侵併遭受嚴重危害的國家之一,如美洲斑潛蠅、南美斑潛蠅、西花薊馬等蟲害傳入,增加了蔬菜主要害蟲的種類和危害程度。
病蟲害的發生直接影響著棚室蔬菜的生產,棚室的環境條件不是對各種病蟲害的發生都提供了有利條件,如蔬菜病毒病是發生較為普遍、危害比較嚴重且難以防治的一種病害,但在棚室種植蔬菜過程中,該病害主要發生在夏秋季節種植的番茄、甜椒以及越冬的菠菜等蔬菜上,危害程度遠遠低於同期露地栽培的蔬菜。

病蟲害是棚室蔬菜生產過程中的主要生物病害,病害發生直接影響蔬菜的產量和質量,在棚室生產過程中,防治病蟲害發生,要採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防治措施,利於生產無公害的蔬菜食品,有利於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

歡迎大家留言,一起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