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水滸傳》中女性的市井生活百態,情、欲、物質三者之間的掙扎

導讀:

《水滸傳》除了描寫快意恩仇的梁山世界之外,還描繪了一幅複雜多樣的市井生活圖,書中的市井社會與當時的市井百姓參與的經濟活動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水滸傳》中女性的市井生活百態,情、欲、物質三者之間的掙扎

《水滸傳》

在《水滸傳》所有的市井女性中,<strong>她們主要扮演的是社會角色和家庭角色。身為妻子和母親的女性主要擔任著家庭職責,而未出閣的女性為了賺取生計錢財也不得不參與市井上的經濟活動。

<strong>本文將從經濟活動和家庭生活兩個角度來分析《水滸傳》中的市井女性,窺探古代市井女性的生活狀態和風貌。


一、《水滸傳》市井女性的經濟活動

<strong>北宋時期,商品經濟空前繁榮,手工業有重大的發展。各地湧現出許多經濟發達的城鎮,生活在城鎮的市井女性們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慢慢參與社會上的商業活動。

<strong>按經濟行業的分類來看,《水滸傳》市井女性的經濟活動主要分為三種,分別是餐飲服務行業、演藝娛樂行業以及“三姑六婆”等特殊職業。

1、餐飲服務行業中的經濟活動

<strong>餐飲服務主要是指經營茶館、酒館、飯店以滿足人們的需求賺取利益的商業活動。

在《水滸傳》中就有許多這樣的市井女性。如第十七回中出現的曹正夫婦,夫妻倆一起經營了一家酒店,當楊志到來時,曹正老婆“先叫一個後生來面前篩酒,一面做飯,一邊炒肉,都把來楊志吃了。”但楊志吃完之後,二話不說不付錢便想走。

《水滸傳》中女性的市井生活百態,情、欲、物質三者之間的掙扎

楊志

由此可知,經營茶館酒肆也是不容易的,遇到霸道可惡之人不僅不能盈利,還會對自身利益造成損失。

再如王婆,她在清河縣自己經營一家茶館,但王婆除了賣茶之外還身兼數職,王婆主要就是靠這些“雜活”養口。

“為頭是做媒,又會做牙婆,也會抱腰,也會收小的,也會說風情,也會做馬泊六。”引自原著

另外,再如蔣門神之妾,她在蔣門神開的酒店中主要是負責舀酒,地位極低。

<strong>《水滸傳》中這些身處餐飲服務行業中的女性大都是己婚女性,雖然她們參與的都是一些最底層的經濟活動,但這些女性走出閨閣,與丈夫一起或是靠自己的雙手維持家庭生計是值得肯定的。

2.演藝娛樂行業中的經濟活動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市民階層逐漸擴大。各地富商和官宦之家在滿足衣食住行的物質條件之後更加追求精神世界的滿足。<strong>為了滿足他們的娛樂需要,市民階層中的演藝娛樂業和青樓逐漸興盛發展起來。一些出身貧寒的女性不能像男性一樣賣力氣養活自己,有才藝的女性便選擇以說書、賣唱、歌舞等等賺取生活錢財。在《水滸傳》中不乏很多這樣從事演藝娛樂行業的市井女性。

演藝娛樂指的是以說書、戲劇、雜耍、賣曲兒、歌舞等技能在客人身上賺取利益的行為。《水滸傳》中尚未出嫁的貧苦人家如若有這類特長,基本上都會以這種方式來獲取利益。

賣曲兒的女性在小說中便有四位,<strong>分別是金翠蓮、宋玉蓮、閻婆惜和張惜惜。


《水滸傳》中女性的市井生活百態,情、欲、物質三者之間的掙扎

金翠蓮

從事這樣的行業,不僅要有一技之長,更要有美麗的容貌。而且需要到處更換場地去唱,有時還需要在幾個城市之間來回穿梭。如果遇到不喜風流宴樂的人有可能隨時生存不下去,比如閻婆惜一家來到只愛道學氣的鄆城縣,若非宋江接濟閻婆母女,以她們這樣靠賣唱的方式想生活下去是極為不易的。

再如金翠蓮和宋玉蓮,她們兩人的經歷是非常相似的。同是賣唱女子,金翠蓮在唱曲兒時因哭哭啼啼而惹惱了魯智深,宋玉蓮在唱曲兒時因打擾李違說話被李逵打傷。因此,像這樣以賣唱為生的女性,其社會地位是非常低的,靠此維持生活也是比較艱難的。

說書,最初起源於宋代,最先是由盲人發展而來的,盲人喪失了勞動力,便以說書說唱等技能進行謀生。宋朝說書的內容主要是講史,在《水滸傳》中便寫到了白秀英說書時的情景:

“鑼聲響處,那白秀英早上戲臺,參拜四方。拈起鑼棒,如撒豆般點動。拍下一聲界方,唸了四句七言詩,便說道:‘今日秀英招牌上明寫著這場話本,是一段風流蘊藉的格範,喚做豫章城雙漸趕蘇卿。’說了開話又唱,唱了又說,合棚價眾人喝彩不絕。”

從這一段話中能看出說書時勾欄內熱鬧非凡的盛況。說書有一個非常典型的特徵一一說唱結合。說書人一般會用一首四句七言詩來開場,中國傳統古典小說的章回體形式正是由此發展而來的。說書完成之後,說書人會拿起盤子走到每一個觀眾的面前,任觀眾的喜愛程度或貧富情況打賞錢財,這就是說書人獲取利益的主要來源。

《水滸傳》中女性的市井生活百態,情、欲、物質三者之間的掙扎

白秀英

<strong>雖然說書賣唱能給當時的市民們帶來娛樂價值,還能豐富他們的生活,但她們的社會地位還是非常卑微的,尤其在一些輕視女性的男性看來,以賣唱說書為生的女性只是他們消遣的對象。

<strong>出賣肉體色相的青樓服務也是《水滸傳》市井女性參與的重要經濟活動之一。從古至今,這類行業便一直延續不斷。繁盛的青樓為出身貧寒的女性提供了生存的機會。

在青樓中,數量最多的應數“歪妓”。“歪妓”是青樓中等級最低的,她們一般沒有任何的才藝技能,只能單純靠肉體獲利。她們被生活所迫,不得不出賣自己的身體,且時常會遭受虔婆的壓制和剝削。久之,她們便與虔婆上下一心,以虛心情假意騙取男性的錢財。

“名妓匿不見人,非嚮導莫得入;歪妓多可五六百人,每日傍晚,膏沫薰燒,出巷口,倚徙盤礴於茶館酒肆之前,謂之‘站關’。”《中國娼妓史》

除去李師師之外,《水滸傳》中的其他三位青樓女子如李瑞蘭、李巧奴,全都塑造成“歪妓”的形象,雖然小說中並未提及李瑞蘭等人的家庭背景,但基本上可以斷定其家庭條件是比較艱苦的。她們進入青樓謀取錢財,<strong>一方面被人限制人身自由,不論自己是否願意,都必須接受虔婆的安排,遭遇這樣的境地是令人同情的。但是另一方面,她們深受虔婆唯利是圖性格的影響,逐漸泯滅本性,也養成了利益至上的觀念,因而也導致了人們對青樓女子的輕視與鄙夷。

《水滸傳》中女性的市井生活百態,情、欲、物質三者之間的掙扎

李瑞蘭

另外,青樓之中還有一類較為特殊的名妓(如:李師師)。這類名妓通常精通詩詞歌賦和曲藝歌舞,且擁有美麗的容貌。她們更加註重內心的精神交流,同時也常常以自身才情打動上流社會的男性。但由於出身青樓,她們附屬於虔婆,成為虔婆牟取利益的重要工具。

<strong>從“歪妓”李瑞蘭、李巧奴和“名妓”李師師綜合對比來看,容貌和才情是決定一個青樓女子獲取錢財的決定性因素。若單純從利益方面來看,容貌才是決定一位青樓女子的最重要因素。但是這樣的經濟獲取方式是短暫的,如果容顏衰老,她們又會改變職業,或淪為“三姑六婆”,或是從良嫁人。

3、“三姑六婆”等特殊職業的經濟活動

在《水滸傳》所描寫的市井社會中,除了從事演藝娛樂的年輕女性之外,作者還描寫了一群己喪失青春容貌的中老年婦女。這些婦女經常遊走於市井之中,以其豐富的社會經驗為自己贏得一份特殊的職業,統稱為“三姑六婆”。“三姑六婆”中“三姑”指道姑、尼姑、卦姑;“六婆”指牙婆、媒婆、師婆、虔婆、藥婆、穩婆。

<strong>牙婆,古代中國民間以介紹人口買賣為業的婦女,又稱“人販子”。牙婆又有官私之分,但不論官與私,其職業性質都是一樣的。

“府宅官員,豪富人家,欲買寵妾、歌童、舞女、廚娘、針線供過、粗線脾妮,亦有官私牙嫂,及引置等人。” 《夢梁錄》

在古代社會中,只要是豪富人家想要買脾女或妾室,都有專門的牙婆作為中間人促成這個交易。這些牙婆與媒婆一樣,通常都伶牙俐齒,能說會道,有時靠著巧言令色的本事將一些弱勢女性賣到青樓,從而在其中牟取巨大的利益。《水滸傳》中的王婆在開茶館的同時又兼顧著牙婆的工作,雖然小說沒有具體描寫王婆從事買賣人口的事蹟,但也證明了牙婆在市井社會中的真實性。

《水滸傳》中女性的市井生活百態,情、欲、物質三者之間的掙扎

王婆

<strong>媒婆是古代中國源遠流長的一種特殊職業。

“不待父母之命,媒約之言,鑽穴隙相窺,逾牆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 《孟子.滕文公下》

媒婆也和牙婆一樣有官私之分,《水滸傳》裡面的兩個王婆都是私媒的代表。她們以利益為主要出發點,不論雙方是否相配,是否符合社會倫理道德,她們都以三寸不爛之舌促成一門親事,成功之後,媒婆便會得到相應的報酬,這是她們收入的主要來源。原著中這段記載足以表明王婆口舌之厲害和計謀之精深:

“開言欺陸賈,出口勝隋何。只憑誰六國唇槍,全仗話三齊舌劍……略施妙計,使阿羅漢抱住比丘尼;稍用機關,教李天王摟住鬼子母。甜言說誘,男如封涉也生心;軟語調和,女似麻姑須動念。” 《水滸傳》

<strong>虔婆,指開設秦樓楚院、進行媒介色情交易的婦女,又稱“老鴨”。虔婆是古代社會才有的特殊職業,虔婆與媒婆、牙婆一樣,都具有嗜財如命的特點。但虔婆和牙婆的本性比媒婆更為狠毒,大多數虔婆年輕時都生活在青樓中,容貌衰老之後便從事虔婆的工作。她們利用青樓中的女性出賣身體為她們賺取錢財,利益成為她們的首選追求。

《水滸傳》描寫的虔婆如李瑞蘭虔婆、李媽媽都是非常典型的代表。在第六十九回中,李瑞蘭的虔婆曾說道:“我這行院人家,坑陷了千千萬萬的人。”她身處黑暗的青樓行業中,也深知這一行業坑騙了很多人,尤其是女性,一旦步入這個圈子,就很難再重新從良。虔婆們通常都有一個特點:只認錢不認人。她們對富人和窮人有截然相反的兩張面孔,見到窮人時便百般嘲諷,見到富人時竭力奉承迎接,儼然一副小人嘴臉。

《水滸傳》中女性的市井生活百態,情、欲、物質三者之間的掙扎

李瑞蘭虔婆

<strong>藥婆,顧名思義就是專門出售藥物的婆子。藥婆會經常帶著自己的藥品走街串巷,出售給有需要的人,有點類似於現在的赤腳醫生,但藥婆的醫術比較有限,主要是以賣藥為生。藥婆在《水滸傳》中並未出現,藥婆與媒婆、虔婆這些職業相比不夠穩定,盈利也比較低,因此與市井社會的聯繫並不多。

<strong>穩婆,專門為人接生的婆子,俗稱“接生婆”。

古時婦女們生孩子時沒有專門的生育所,一般都是在生孩子之時將穩婆請到家中為其接生。這個職業在漢代就己經開始形成,對一些有豐富的生育經驗或是接生經驗的中老年女性來說是很好的職業選擇。《水滸傳》也並未提及穩婆,但王婆曾說自己也能“抱腰”,“抱腰”主要是協助穩婆接生的。

“三姑六婆”是古代社會特有的職業,她們經常活動在市井中,以各種各樣的手段獲取利益錢財。實際上,除了以買賣人口和逼人為娟的虔婆和牙婆之外,穩婆、藥婆對社會也產生了有利的一面,而媒婆也可成為一段美好姻緣的牽線人。她們不僅為自己獲得了經濟效益,對社會也產生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二.《水滸傳》市井女性的呈現的特徵

<strong>城鎮經濟的發展為生活在城市,而無法參與農業勞作的女性提供了就業的機會。市井女性突破家庭的藩籬,步入到社會中,參與社會上的各種活動,有助於改變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經濟格局,並且對女性地位的提高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strong>在《水滸傳》描寫的市井家庭中,市井女性呈現出以下特徵:

1、相對平等

在古代,一夫一妻制度是法律明確規定的婚姻制度,如果違法制度,將受到刑法的嚴重懲罰。

“妻擅去者徒三年,因而改嫁者流三千里,妾各減一等。娶者並與同罪。如不知其有夫者不坐,娶而後知者減一等。並離之。” 《宋刑統.戶婚律》

在平民百姓家庭中,夫妻之間的家庭地位也是相對平等的。《水滸傳》就細緻地描寫了好幾對這樣的夫妻。

《水滸傳》中女性的市井生活百態,情、欲、物質三者之間的掙扎

林沖和他老婆

在眾多的讀者看來,《水滸傳》中感情最深厚的一對夫妻應數林沖夫婦。林沖夫婦結婚三年,“未曾面紅面赤,半點相爭。”兩人相處三年卻無半點相爭,說明他們相敬如賓,彼此謙讓。林沖娘子去岳廟裡還香願也是林沖陪她一同前往,可見兩人的感情是相當不錯的。而且林沖也將妻子看作與自己對等之人,也正因為這樣,林沖休掉妻子之時,林沖娘子呼天搶地表現出萬般不願。從這一側面也能看出林沖娘子與林沖生活在一起是比較幸福快樂的。

另外,李小二夫婦和何九叔夫婦也是《水滸傳》中相處得比較和諧,男女地位比較平等的夫妻。李小二夫婦兩人以經營一家酒店為生,夫妻兩人兢兢業業,勤勞老實,過著平淡幸福的日子。李小二稱呼妻子為“大姐”,說明他對妻子是比較尊重的,兩人是屬於互相扶持型的夫妻。再如何九叔夫婦,何九叔是清河縣的件作,他遇到西門慶和潘金蓮這個棘手的事情時,何九嬸急中生智為丈夫解決難題,何九叔更是稱讚何九嬸乃“賢妻”,這樣的賢內助從家庭地位上看必定是與丈夫平等的。

《水滸傳》中女性的市井生活百態,情、欲、物質三者之間的掙扎

李小二和他老婆

在極度讚美英雄,輕視市井女性的《水滸傳》中,作者對林沖娘子、李小二妻子、何九嬸以及許寧娘子等賢內助形象的女性卻是毫無任何鄙夷之意的,說明作者也並非一味地輕視女性。

2、物質化

<strong>《水滸傳》市井女性參與的經濟活動是為了生存,由於經營行業單一,經濟規模小,她們所獲得的回報也非常小。錢財的缺乏讓她們逐漸形成尚利的價值觀,生活追求也變得唯物質化。

在《水滸傳》中,王婆是唯物質化的典型代表人物。王婆的生存現狀是比較艱難的,她兒子不知所蹤,自己獨立經營一家茶館維持生計,為了獲取更多錢財,她又兼著媒婆、牙婆和助產婆的工作,這對一位年老的女性來說是比較辛苦的。

因此,王婆才會為了自身利益幫助西門慶做出違背社會道德及社會法律之事。在《水滸傳》中,西門慶一共給了王婆四次銀子。也正是因為這些錢財讓王婆一次又一次地做出有違道德和法律之事。

除了王婆之外,青樓裡的虔婆、“‘鬢迎兒”等人都是唯物質化的代表。這些女性幾乎全都失去了家庭依靠,只能靠一己之力謀求生路。<strong>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她們意識到金錢的重要性,潛移默化之下便養成了金錢至上的觀念。

《水滸傳》中女性的市井生活百態,情、欲、物質三者之間的掙扎

鬢迎兒

物質化觀念的形成與經濟的快速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經濟的迅速發展導致商人和市民階層不斷擴大,社會風氣也發生明顯了的變化。《水滸傳》描寫的市井女性不僅能反映北宋時期市民們的生活觀念,更能反映出《水滸傳》成書時人們的社會心理和流行的社會風氣。

“財利之於人,甚矣哉!人情拘其利而蹈其害,而猶不忘夫利也,故雖敝精勞形,日夜馳鶩,猶自以為不足也。夫利者,人情所同欲也。” 《松窗夢語》明人張翰

由此可見,在城市經濟繁榮的明朝,重財重利也成為當時社會的普遍風氣。《水滸傳》在描寫市井社會時仍然會不可避免地反映出當時的社會風氣。

3、情慾化

“食、色,性也。”

合理的慾望原本就是人類的正常需求。但在中國傳統制度中,“色慾”是被壓抑禁止的。在《水滸傳》中充滿著嚴重的儒家思想,“禁慾”是梁山好漢的普遍特徵。在眾多的梁山好漢中,很大一部分是沒有妻室的,如吳用、武松、魯智深、燕青、李違、雷橫、劉唐等,有妻室的只有少數人,如林沖、宋江、盧俊義、楊雄、徐寧等。

不論梁山好漢有無妻室,他們都以沉迷女色為恥。《水滸傳》中唯一一個好色的梁山好漢是矮腳虎王英,但王英的好色行徑卻遭了其他梁山好漢的嘲笑。

《水滸傳》中女性的市井生活百態,情、欲、物質三者之間的掙扎

矮腳虎王英

因此,這些己有妻室的梁山好漢幾乎很少將精力花在家庭之中,<strong>於是就造成了妻室經常獨守空閨之狀況。這些妻室一方面沒有機會參與社會上的經濟活動或是其他娛樂活動,另一方面又缺乏丈夫的陪伴,在正常人體需求得不到滿足的情況下,她們便開始突破道德倫理限制,追求情慾的放縱。

《水滸傳》市井女性情慾化的典型代表是“二潘一閻”。這三位女性為了追求人性本能的“男女之慾”,不惜違背社會倫理道德,但她們也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二潘一閻”從良家之妻妾變成“紅杏出牆”的不節之婦是有多重因素的,其中主要是由她們的家庭婚姻狀態、個人心態以及其他外部因素造成的。

<strong>從家庭婚姻狀態來看,她們都對現有的婚姻不滿意,她們與丈夫缺乏深厚的感情基礎。

潘金蓮的婚姻並不是自主選擇的,之前的主人家為了懲罰潘金蓮才將她嫁給武大,潘金蓮與武大不論從相貌、性格、能力都是不般配的,她對這個婚姻是非常不滿意甚至是厭惡的,經常咒罵或是嘲笑武大。

《水滸傳》中女性的市井生活百態,情、欲、物質三者之間的掙扎

潘金蓮

閻婆惜與潘金蓮一樣,她嫁給宋江也不是自願的,而是為了自己和母親以後的生活豐衣足食。外貌上她與宋江也是不般配的,她生得美麗動人,但宋江卻又黑又矮又胖,再加之宋江只愛使槍棒,對閻婆惜絲毫不上心,因此閻婆惜對這個婚姻也是不滿意的。

潘巧雲與她們兩人又有所不同,她是自願改嫁給楊雄的,而且從外貌來看她和楊雄也是比較般配的。潘巧雲對楊雄唯一不滿意的地方在於楊雄經常在衙門歸宿。

<strong>總而言之,她們三人對自身婚姻都抱有嚴重的失落和不滿足感,感情和慾望的雙重缺失讓她們內心十分空虛。從個人心態和外部因素來看,她們迷戀男色,潘金蓮看中武松是因為武松高大威猛,有男子氣概;閻婆惜看中張三是因為張三生得眉清目秀且能品竹彈絲;潘巧雲最愛的是裴如海唸經時的好聲音。

《水滸傳》中女性的市井生活百態,情、欲、物質三者之間的掙扎

潘巧雲

<strong>她們三人和林沖妻子不同,林沖妻子堅貞不渝,到死都要守住自己的貞節。“二潘一閻”則不受倫理觀念的束縛,極力追求人性本能的情慾。因此,當西門慶,張三和裴如海主動追求勾搭她們時,就為她們內心情慾的釋放提供了良好契機。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二潘一閻”的出軌就順理成章了。


結語:

從經濟學角度來研究,我們可得知《水滸傳》中的一部分市井女性是參與了經濟活動的,但是這些經濟活動方式比較單一,所從事的行業僅侷限於服務行業,獲取的利益也比較微薄。此種現象說明在趙宋時期,市井社會仍然維持“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家庭格局。

從社會學角度來看,《水滸傳》市井女性的家庭地位是複雜的,既有性格強悍的強勢女性,又有軟弱老實的弱勢女性,還有與丈夫相敬相愛的賢惠女性,但以弱勢女性為主。

總之,《水滸傳》的內容豐富多樣,它不僅是一部描寫造反英雄的書,也是一部描寫中國古代官場的書,還是一部描寫中國古代市井生活的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