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這十種漂亮的鳥,最後一個常見,其餘的都在國外


四翼鳥,鳥生兩翼,便能展翅高飛,有的偏要翼外生翅,獨樹“雙幟”,以便引誘異性.非洲發現一種世上罕見的奇禽——四翼鳥。四翼鳥生活在塞內加爾和岡比亞西部以及剛果民主共和國南部, 是夜遊動物, 與晝伏夜出。儘管四翼鳥頭尾全長31cm, 兩翼也不過長17 cm, 然而它"羽毛旗"卻長達43 cm。

長尾巧織雀是一種分佈於非洲中南部地區以南的整個非洲大陸)的脊椎動物。

寡婦鳥,亦譯主教鳥,屬小型非洲鳥。繁殖期的雄鳥腹部黑色,上部淡紅或黃色,有翎狀頭羽,蓬鬆的腰羽幾乎遮住了短粗的尾。雄鳥守衛著一小塊草地或沼澤,其配偶有6只或更多。雌鳥有黃褐色條紋,住在球形巢中。

壽帶鳥又名綬帶鳥、練鵲﹑長尾鶲﹑一枝花等異名。它的體態美麗,體型似麻雀大小,最主要特徵是雄性有著非常長的兩條中央尾羽,像綬帶一樣。它體色帶有金屬閃光的藍黑色,頭頂伸出一簇冠羽;鳴叫時可聳起,體羽為背慄腹白,翅亦為栗色。到了老年,鳥的全身羽毛成為白色,拖著白色的長尾,飛翔於林間,因而又稱之為一枝花。

新幾內亞極樂鳥,一種大型的極樂鳥。它們分佈在新幾內亞南部及東北部。新幾內亞極樂鳥是巴布亞新幾內亞的國鳥。它們於1971年就已經被作為該國的國徽及包含在國旗之內。在五光十色、千奇百怪的鳥類王國中,人們曾一致公認棲息於巴布亞新幾內亞的極樂鳥是世界上最美麗的鳥,這當然是無可非議的。


鳳尾綠咬鵑是南美洲叢林中最漂亮的鳥,有著極其華麗的外表,雄性綠咬鵑有平滑的長尾覆羽,如同鳳凰一樣的尾羽。瀕危物種,屬於《華盛頓公約》附錄第一類保護動物。棲息於森林地帶。以昆蟲為食,也吃植物果實。營巢於樹洞中,是熱帶森林中的攀禽。分佈於墨西哥南部、尼加拉瓜、哥斯達黎加和巴拿馬等地。鳳尾綠咬鵑是危地馬拉的國鳥。

東非擬鴷屬鴷形目非洲擬。分佈於非洲東部。胸部黑色,臀部紅色。與其他非洲擬鴷不同,東非擬鴷的嘴為灰色。

藍嘴黑頂鷺身長56-61釐米。屬中型涉禽。全身淺黃或白色羽毛,白灰色的翅膀,奶油色的頸部和胸部,黑帽,在頸背後長出白色翎羽,即飄逸又漂亮。明亮的藍色眼睛,鳥喙鈷藍色。分佈於南美洲,包括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圭亞那、蘇里南、厄瓜多爾、秘魯、玻利維亞、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烏拉圭以及馬爾維納斯群島。

曲冠簇舌巨嘴鳥是中型攀禽,以樹洞為巢,外形略似犀鳥,是巨嘴鳥中為數不多的兩性差異明顯的種類,雛鳥長到四周大就可以通過體羽來辨別性別。曲冠簇舌巨嘴鳥的嘴儘管很大,但是重量還不足30克。嘴骨構造很特別,它不是一個緻密的實體,外面是一層簿殼,中間貫穿著極細纖維,多孔的海綿狀組織,充滿空氣,因此,它絲毫感覺不到沉重的壓力。

原雞,個體尋常略大,是家雞的野生祖先。雄鳥上體具金屬光澤的金黃、橙黃或橙紅色,並具褐色羽幹紋。臉部裸皮、肉冠及肉垂紅色,且大而顯著。雌鳥上體大部黑褐色,上背黃色具黑紋,胸部棕色,往後漸變為棕灰色。原雞是一種熱帶森林鳥類,主要棲息於海拔2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的熱帶雨林、常綠和落葉闊葉林、混交林、次生林、竹林,以及林緣灌叢、稀樹草坡等各類生境中,有時甚至出現在村落附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