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疫情過後,房價走勢是升還是降?適不適合現在買房?

WW佈施


疫情導致整體經濟不景氣,如果考慮投資房產還是需要慎重的,如果是剛需,在綜合考慮首付款,貸款利率,個人收入等各方面因素,如果可以負擔,還是可以入手的,還有就是買房子這個事,別人的意見都是參考,自己做好決策,別讓別人左右了自己的想法,畢竟投資是自己的


航海駕駛員


疫情過後,房價是升還是降?適不適合現在買房?

今年2月13日起,恆大集團在網上開始賣房子,七五折銷售,僅用六天就賣出68019套,每天賣了11300多套。從這個勢頭上看,需求還很旺盛,目前看基本沒受疫情影響。估計這個趨勢是穩中有降。如果不是投資,是自住,可以擇機介入。





易k園


恆大搶跑,率先扔出王炸,房企陸續跟上,採取降價促銷的策略。

特殊時期,大部分房企都降價自救;一二線城市多地出臺政策救市;很多回家過年的三四五線城市年輕人無法返城;央媽降息將推動房貸利率進一步下調。

所以樓市好消息也越來越多,現在這個特殊時期對購房者來說,可能也是一個機會。

據恆大公佈3天賣47500套房,這讓其他房企措手不及,其實47500套房只是每套收了5千定金,在5月10日之前買房能抵扣2萬房款。

所以恆大很明顯已帶節奏,其他房企必須跟,新一輪降價比賽開始。

那麼疫情結束後樓市大概率會反彈,失去的小陽春可能會在金九銀十補充回來。



太原關先森


疫情結束,作為一名房地產銷售從業人員來預測,房價總體不會大跌,但是有部分房企會因資金週轉或者貸款到期因素,會短時間內跑量促銷,比如恆大,碧桂園等地產商,一二線城市的房價還是會比較堅挺,因為人口才是房價的支撐的基礎。對於人口流動性較少的三四線城市可能會有一個時間段銷售疲軟,部分開發商急於回款回降價跑量,解決資金週轉問題。大概6個月左右需要,但是一旦資金週轉解決,就又會回覆到原有的價格上。畢竟土地成本,建築成本,規費,稅費等十幾項的費用成本是暫時不會讓房價降下來的。麵包總比麵粉貴嘛。所以總體來講2020年房價不會大幅度降價,只會是部分地區,部分樓盤,短時間內促銷跑量。這個時期如果遇到合適的房子,購買還是比較合適的。


房產蝸牛


看情況,從總體上講,疫情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也是比較大的,對開發商的考驗也是比較嚴峻的。就市場的整體而言,應當是在疫情過後的三個月左右才能比較好的恢復。除非開發商選擇降價,不然,能在疫情過後三個月內得到恢復,就已經相當不錯。

1、過去的一年調控的效果開始顯現。房地產流動性降低至谷底,除了少數政府限價盤遭瘋搶外,其餘房產無論新樓舊盤,統統無差別的進入歷史最低迷時期。近一年的超低流動性對城市的財政收入是個巨大打擊。要知道一線城市中不少城市的財政收入中房地產超過40%。加之一二線城市的建設沒有看到放緩跡象。

2、所以判斷地方財政吃緊,迫切需要增加稅收來源,短平快的依然是樓市。如果適當放開,出現一波小陽也並無可能。判斷不是大漲,應該是微漲,或者緩增長穩增長。但在下半場初期,可能會出現一個小爆發!

疫情過後買房注意什麼

1、不要輕信售樓人員的一面之詞

對於置業顧問,顧客雖然是上帝,但是為了業績的產生,不少置業顧問會避重就輕。不能全信銷售人員的一面之詞,因為銷售員的答覆、承諾不能作為今後發生糾紛時的法律依據,一切以購房合同及補充協議為準。

2、均價非所買房之價

銷售樓盤一般都會有一個對外的均價,但往往消費者想買的房子與打出的“均價”會有很大差距,一般來說,多層的樓盤接近均價的戶型位於4層或5層。高層塔樓在6層~8層,戶型位置多為東、西向,一層二戶的多層樓盤單位面積最高價與均價相差5%~8%,塔樓是在15%~20%之間。

3、項目是否取得預售證、房屋質量是否有保障

預售證在簽訂購房合同前是必須要看的,以免開發商無證銷售,到時候房屋有問題可能會遇到麻煩。房屋質量在買房的時候必須實地看看建築工地用的鋼筋材料等,或者諮詢一下已經入住的業主,這都是簽訂購房合同前的必須要調查清楚的。


影視小生123


疫情過後,這個房價到底怎麼樣呢?據我所知,大都數的人表示不買房,理由是收入下降和不看好房市。這說明買房是件大事,一旦決定了,輕易是不會改變的。還有小部分的人願意買房的。只是會調低預算,推遲購買的時間,希望在疫情過後能下降房價。

那麼就這個問題發表下自己的幾個觀點:

1、由於疫情的影響,社會經濟也受到影響。本來存錢,考慮買房,旅遊,消費啊等,現在只能呆在家中花老本,而且又沒有收入。

2、社會經濟不好,老闆會降低工資,甚至裁員,那麼工人就減少收入了。

3、企業沒賺到錢,員工收入減少,是問還能考慮買房嗎?

4、在這場疫情中,去世或得病的人都有,那麼人員減少,房子的需求就會降低,還有那麼多想買房的嗎?

因此,君哥建議,疫情過後需要買房的要謹慎。如果你現在購買,過段時間下降了,怎麼辦?心塞?還有就是,在這期間你得病了,怎麼辦?誰來還房貸。沒得病,那你能保證你的收入和以前一樣充實嗎?

這是君哥自己的見解,大家多多考慮,歡迎轉發,關注!謝謝!


湖南君哥


房價會在疫情結束後出現短暫的反彈,不改變房價中長期盤整下跌的大趨勢。房價再漲,1,不利於國家控制通貨膨脹,更不利於產業的轉型升級,與大政方針相悖。2,居民的購買力也是影響房價重要因素,現在居民生活以緊縮開支為主要特徵,這從汽車的銷量連續下跌可以印證,3,房地產需要資金巨大,在國家經濟中,房價漲就會和國家提倡的鼓勵的產業爭資金,由於房地產沉澱資金的特性,對經濟的影響很大。所以,我判斷,疫情結束後,房價在短暫反彈之後,會迴歸疫情之前的盤整下跌的軌道中。

大家覺得我說的對不對,歡迎交流





奔走的歷史


疫情期間,對各個行業傷害比較大。疫情過後,人們會回到正常的生活軌道中。由於這次疫情,房地產降幅比較明顯。投資買房的會受到一些影響,地產界會出現疲軟,每年春節房地產銷售都會出現一個爆點。疫情發生給房地產帶來的銷量幾乎為零,大部分的開發商辛苦了一年,等於白忙活。造成了開發商的資金短缺,為了解除困境,只得拋出手中的房子,來維持公司的運轉。

對於購買者而言,現在各大銀行提高了公積金的貸款額度。降低了公積金的收服比例。公積金可以買第二套房子優惠政策。

我個人認為,疫情期間或者疫情之後的一段時間,應該是房價的低點,所以適合去買房子。


JXC小雙


我認為會跌,但跌幅不大,時間也不會太長,特別是一二線城市。

理由,首先在疫情期間,相信很多人心態會發生改變,會把身體健康放在首位,渴望自由,對物質的需求會降低,會把目光更多的放在精神層面上的滿足,比如旅行放鬆心情,比如回家探望春節不能團聚的家人,等等;其次,經過這段時間的經濟停頓,還是會有一部分人存在經濟壓力,短期內需要緩解,不會急於購買房產這類大宗商品;再者,房源積壓,房地產商也要面對資金不足的囧迫,為了刺激消費讓資金儘快回籠,降價是必要的手段之一;還不排除有些急需籌集資金的私人業主放盤,為了快速出手價格肯定會放低。

但是隨著經濟復甦,人們壓抑的心情緩解,這個跌的情況估計在年底會回升。資金充裕的話疫情結束後入手不失為一個好時機。





各種A小白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房價不會波動,基本處於平穩發展。或者小幅度下跌,銷售政策可能會短週期有放鬆行利好!但是後期依然是與2019年慣性保持!本次疫情能在短週期內影響房子的交易數據,復工之後,大多數開發商因資金需求會在一定時間內做一些促銷活動;同時個別地方政府可能因城市經濟需求相對放寬關於房產政策調控、銀行房貸審核、房管局網籤審核等政策!但不是決定房價的絕對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