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中國式家庭是不是一個死循環?

cll28121254


首先。非常感謝你提出的問題,同時也感謝悟空問答平臺給予我分享想法的機會。

其次,在中國式家庭中,其實你和我都需要被“看見,為什麼這樣說呢?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不管在什麼樣的組織或者機構又或者家庭,都有一種被“看見”的心理需求,這種看見不是指一般的看見,而是心靈的看見。

中國人不善於表達情感,但是我們最缺乏的就是情感的表達。

我們需要對我們愛的人說“我愛你”,對受傷害的人說“我對你的遭遇感同身受”,類似這種。

我們需要直面我們的真自我,然後喚醒沉睡的生命活力。

在現實中,我們的感受經常被扭曲。

無論是忽視、雙重矛盾或者殭屍化,都導致了一種不存在感。

因為沒有被愛照見過,所以內心一片黑暗。

缺少這種存在性安全感,就會總覺得沒有人愛自己,沒有人會在意自己,但是自己還是那麼需要愛,這種矛盾的衝突和羞恥感,不知道毀了多少孩子。

所以在孩子的成長中,我們都需要一個好媽媽或者一個好的撫養著,這樣我們的感受才會不斷被碰觸被確認,才會形成一個豐盛而靈動的自我,這個自我不會以為別人的看法而改變,不會為別人而活。

所以,作為父母,最需要 “看見”孩子,從他們的真實需求出發,問問他們需要什麼,給他們需要的即可,其他都不要做。

父母要清楚一點: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愛與自由。

還要明白一點:我選擇,我自由,我存在。

關於中國家庭中的輪迴循環,其實就是:

找個能給安全感的人結婚,這個人有財力有實力,可以維持穩定的物質生活,但至於有沒有愛,則並不重要。

婚後妻子缺少愛,便去控制丈夫,丈夫反控制,以小三、工作或其他女人為精神寄託,妻子更覺得孤獨,於是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

孩子反抗,丈夫逃離,婆媳關係緊張,家庭關係水深火熱。

孩子長大後,出現各種心理問題,有的孩子會選擇治療,有的則繼續上一輩的生活模式。

被治療的孩子,可能家庭會很幸福,但是一輩子也無法擺脫童年的陰影。而繼續上一輩生活方式的孩子,家庭關係和婆媳關係又出現了問題,導致家庭的悲劇一步步上演。

這就是個永遠無法終結的惡性循環,於是造就了一大批社會問題。

然後,關於中國式家庭裡愛的六個謊言:

一、沒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

二、我愛你,所以你要聽我的;

三、我愛你,所以我們不分離;

四、婆媳關係;

五、嫉妒;

六、愛,是為了幸福和快樂。

在這六個謊言中,我個人認為只有一個問題:

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沒有自我進步。

如果一個人在家庭中,父母愛自己的老公或老婆,親子關係自然退居二線,孩子不會受到束縛,自由成長,就不會出現叛逆;

愛老公或者老婆,夫妻關係放在第一位,就不會出現婆媳矛盾和其他由愛而生的嫉妒;

又由於愛老婆或老公,則願意和TA一起享受平淡的生活,生死契闊與子成說,不用追求自然家庭穩定美滿。

其實人並非生而完美,養育孩子是那麼不容易,這種不容易,不是物質的東西,而全部是來自精神層面。

孩子生來是白璧無瑕的,TA不會犯錯誤,所有的錯誤都來自父母的教導和教養。

你要給TA愛,給TA關懷,給TA自由的靈魂。

你自己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認知,與時代同步,做好精神領袖的角色,帶領TA開創自己的時代。這是個艱鉅個工程。

降低原生家庭對自己的負面影響,帶著原生家庭帶給你的力量,勇敢去創造一個自己想要的家庭,不要讓家庭陷入一個負面的輪迴中,看到這篇文章的你,希望從今天開始改變,擁有自己想要的未來

最後,再次感謝大家的閱讀,如果你也認可我所說的,請點個贊轉發一下或者留下你的評論吧,謝謝大家!





Relax情緒實驗室


您好,我是鑫 感謝您的提問我做出瞭如下回答:中國式家庭,現在就是死循環,問題出現在兩代人身上,主要問題就是,改變不了的思想觀念。

父母一代人的思想:怕孩子受苦,孩子到什麼時候都是沒我不行,我們不能不管,簡直就是蠟炬成灰淚始幹啊,將自己燃至最後關頭。

子女一代人的思想:我憑什麼吃苦,我生下來不是為了吃苦的,我管不管父母不重要,但父母必須要管我,想佔盡父母的好處,卻不想面對因父母而產生的麻煩。

一代人毫無底線的奉獻,一代人毫無廉恥的索取。

就像題主說的,結婚必須買車買房,我想問,車房憑什麼要,成為一窮二白的年輕人,結婚時必須的捆綁條件?

雙方父母經濟條件和社會地位,憑什麼成為年輕人,擇偶時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要說什麼,社會壓力大,父母不幫子女,子女恐怕連婚都不會去結了,請不要低估人在結婚這件事上,克服一切困難的決心,窮的都吃土了,都啃樹皮了,也沒見耽誤了誰結婚。

現在很人,嚷著男女平等,又計較著男女關係哪裡不平等,我個人認為,想要達成真正男女關係平等,第一步,就是男女都不要,再依靠雙方父母,而父母也不要再給,完成了學業的子女,任何經濟幫助,父母一生積累的財富,看子女是否孝順,來決定留不留給子女,不干涉成年子女的生活,讓其完全獨立,面對生存和生活的問題,子女生育後代的時候,幫助子女帶孩子,是幫助對他們的幫助,不是必須要去做的事,子女贍養父母依舊是義務,這點不會改變。

男女都沒有了,只有沒了父母的光環,不在搭乘父母的順風車,才是真是的獨立,想要的一切都要靠自己去爭取,生活品質社會地位,都要靠自己來打拼,有誰還會覺得,自己憑什麼吃苦?自己不能吃苦呢?

其實成年人,憑什麼吃不了苦呢,憑什麼要靠父母呢,憑什麼結婚就必須有車有房呢?因為社會壓力大?靠自己不行?有多少人,因為有父母的幫助,整天混日子的?有多少人,因為父母經濟條件不錯,就混吃等遺產的,有多少人自己不努力啃老,結婚只是想換個人繼續啃的?

想解決這種家庭的死循環。

就是父母徹底放手,子女徹底獨立。

否則,就只能一直繼續循環下去

真的,有一天,變成這樣了,我想就連擇偶標準都可能會改變。


鑫的精神世界


這個問題可以肯定的回答是的!中國式教育以現在的形式來看恐怕要百年以後能有所改變。以現在70-80後父母的做法來看還是延續老的教育方式,因為80-90後的父母對他們的影響太根深蒂固,直到現在2000後的孩子做了父母后而他們的下一輩到下兩輩的人才能徹底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





小峰愛生活999


中國式家庭,父母是當牛當馬,但富有親情。聯繫家的紐帶就是親情,這樣一代一代走過來,過了幾千年,現在中國已有14億人口,有好多好多的家庭,並且大部分家庭都是和睦的溫暖的幸福的。因此說中國式家庭不是一個死的循環,是一個有溫度的生生不息的循環方式。


成真219380194


我感覺中國式家庭是死循環一說,也不盡然,但是中國固有的家庭關係模式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畢竟我國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和傳統的相處模式,以前長輩對孩子總是以居高臨下的姿態解決問題,無論對錯,總希望孩子能無條件服從。

還有為了晚輩,習慣無條件付出,不管孩子需要不需要。

還有最近比較流行的原生家庭問題,都不能一下子就解決。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接受的文化教育日漸增加,父母與孩子的關係相比以前會更平等,父母更懂得尊重孩子的選擇,父母也有了自己興趣愛好追求,中國式家庭也會更加完美。


卿本娘娘命


焦慮感或許是現在中國家庭的通病,在這種焦慮的背後,家庭的每一位成員都應該反思自己能為改變現狀做些什麼,畢竟,家才是一個人最溫暖的避風港。


流浪的心


宇宙都在循環何況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