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90後女孩結婚後不但不做任何家務,隨意花錢,還擠兌父母的養老積蓄,該怎麼辦呢?

渤海郡人


這都是父母教慣,弱愛,寵著的結果。

不懂人生,三觀不正,只要享受,不要付出,一有不快,還特別委屈。這樣的人生觀很難改變。唯一的方法是讓她到艱苦的地方去煅煉,這個地方就是解放軍大熔爐。不信試試,三年之後,人生觀大變樣。


潔森


我都有點懷疑題主是我公公。住一起時家裡所有活都讓我一個人幹。天天做熟了飯就差喂喂他們了,都坐那等著吃。我也不化妝,護膚品都是最多二百一套的。穿衣服都買打折的,一年也買不了幾次。就這還叨叨我除了花錢啥也不幹。早上就我自己在家,花一塊錢買倆燒餅吃說我天天不做飯,就知道買去。飲水機我一開開老兩口立馬給我關了。買個暖壺存熱水喝又嫌我花錢買壺拿眼翻我


國色芳華


首先,分清楚是真懶還是沒空做?

這個不幹活,也分情況,是兒媳工作太忙或者有小孩照顧而不幹活,偷懶還是沒事幹都很懶就躺在沙發玩手機看老人幹活的。如果兒媳是真的忙工作,或者忙照顧孩紙的,那希望您多體諒,畢竟一個人沒有三頭六臂,不能每樣都可以面面俱到。如果是很閒又沒工作,又亂花錢,又很懶不幫分擔家務的,那就得深思原因了。

真懶,還有沒有得挽回?

這個問題就要認真的和兒子說明一下。如果兒媳不幹活,那兒子是不是幹活,如果兒子肯幹,而且願意寵自己媳婦,那您沒什麼好說的感情的事情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您就放寬心,當他們夫妻恩愛,幸福好了。

如果兒子拉著兒媳不幹活,啥也不理,就啃老的話,那您就要反思一下您的教育方式是否有問題了。一個人性格的養成是受家庭環境影響的,如果都不肯幹活,那就是您太溺愛孩紙了,什麼都幫他們處理好,久而久之,讓他們沒有明確的家庭責任。可以先列個家庭責任表有個清晰的家庭責任,培養家庭責任感,什麼人負責什麼部分。其餘的有能力就搭把手。我們家就自己劃分了一下分工,婆婆負責在我們上班時間帶娃,做家務做飯,老公主賺錢養家,我主培養孩子兼上班,但是無論是我們誰,下班了就是陪孩紙,另一個人幫忙分擔家務。如果這樣他們還是不幫你分擔點家務,那就不要和年輕人住一起了,當讓他們學會自立自強。"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如果想要他們能在社會更好的發展,適當時候就應該放手讓他們自己成長。說了這麼多,希望能幫到您。


青麻


家務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每個家庭成員的責任與義務,不管TA是女兒還是兒子,不管TA是媽媽還是爸爸。

儘管專家學者們認為讓孩子學做家務,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提升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等,但我覺得除了這些,它還有更重要的作用:

1. 這是在把生存技能傳遞給孩子,讓孩子更獨立。

日本有個叫安武千惠的年輕媽媽,身患重病,因為擔心4歲女兒的將來,她開始教女兒阿花學習做飯,學習家務,還寫了一本書叫《會做飯的孩子走到哪裡都能活下去》。

我比她幸運,還有機會看著孩子長大,但無論如何,我也明白我註定無法陪伴孩子走完一生的路。

我們教育子女的過程,其實就是在讓孩子學習獨立的過程,當某天我們不能陪在孩子身邊時,都希望他們有能力把自己照顧好,健康飲食,勞逸結合,積極向上。而做飯洗衣等這些生存技能是最基礎的技能,父母應該將其傳遞教授給孩子。

畢竟,獨立的人隨遇而安,所到之處都能成為自己的家。

2. 它能成為良好的親子活動,讓孩子更深刻地理解家的含義,也更愛自己的家。

雖然我家孩子不到2歲,但我會有意識地讓他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家務,例如扔自己的紙尿褲,收納自己的衣物玩具,有時也會帶著他一起洗菜、剝核桃、扔垃圾,週末還會一家三口一起各自拿著抹布到處擦一擦洗一洗。

對,他經常會弄得亂糟糟的,但沒關係,我只是想讓他明白,家務也是「家」的一部分,它可能枯燥乏味,它可能骯髒繁瑣,有時我們家長也會偷懶不想幹,可當一家人充滿愛意地各自分工合作、彼此體諒互助時,它也能成為樂趣,也能充滿溫馨。

他也會逐漸理解,家就是那些晾曬在陽臺上輕舞飄揚的衣服,是那些天黑後滋滋冒著香氣的油煙,是那些播放新聞時夾雜的洗碗槽的水聲,是一家人一起合作貼的對聯,是一家人一起包的餃子……

他會愛我們的家,也會愛將來他的那個小家。

3. 也能讓孩子更懂生活,更有擔當。

我希望孩子不僅擁有生存的技能,還有愉悅自己的本事,能把生活過得像盛開的花朵一般。

愉悅自己的本事從哪來呢?從專注地做好生活裡的每一件小事來,例如做飯炒菜的時候,他可以享受到烹飪的樂趣;整理收納的時候,他可以享受到清理的快感;哪怕只是疊個被子、挽起窗簾,他也可以擁有新一天的能量,支撐他去面對「家」以外的紛紛擾擾。

他會因此熱愛生活,他會更有擔當。


慕言情感



中國人有一個普遍的通病,沒有界限感。

本來父母為子女花費金錢,幫助他們成家立業,資助他們買房、買車,已經盡到責任了,這時應該放手讓子女去過自己的生活,但中國絕大多數的父母還是不放心,隨意插手小兩口的婚姻家庭生活,幫他們做家務,反過來又怪子女不幹家務,您都幫他幹完了,他還幹什麼呢?


至於花錢,那是他自己掙的錢 ,他想怎麼花就怎麼花,是他的事,您別管,您過好您的生活就好了。

中國的父母都是操心的命,已經辛苦大半輩子了,到了老年,絕大部分積蓄給子女買房、買車,自己省吃儉用,什麼都捨不得買,中國的父母太偉大,都是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本性善良。

而子女一方面接受父母的一切資金資助, 一方面又嫌棄父母干涉他們的自由,父母是你們最大的股東,是領導,如果在一個公司,是不是要聽領導的話,領導說了算,你既然接受了父母的資助,那麼父母說幾句就受著吧。


小星星s


我認為這是這個男孩子自己的事情,如果你願意侍候這個女孩子一輩子無人干涉,但是不能吸自己父母的血汗錢和養老錢,更不能讓自己的父母侍候她一輩子。你們小夫妻應該和自己的父母分開居住,如果你們的婚房是父母出錢買的你們應該搬出去住,如果婚房是你們夫妻二人出錢買的就讓你們的父母回自己的家住,但是你不能忘了你還要為自己父母盡養老義務。


辛銀玉


有這種女孩嗎?我身邊好像都沒有這種的。你說的部分,應該是極少數的吧。我周邊的90後女孩子絕大部分都是婚後和老公單獨居住,和老公共同分擔家務的。絕對不動手的應該是月子期間吧。

至於說惦記父母的錢。她惦記她爸媽的錢,她爸媽也願意給,那就隨她唄。反正以後爸媽的錢也都是給她的。但最好不要在父母有生之年惦記著父母的錢。這個習慣可不好。父母願意給是父母的事情,不要伸手問他們要。要是真的有困難,我相信爸媽會伸出援手的。


融雪傾城


這樣的女孩你能指望你老了不會動了的時候,會伺候你嗎?我的答案是不會!原因如下:一是沒時間,忙家裡,忙工作。二是沒感情,婆婆不是媽,伺候不是法律義務,沒有傳統思想的媳婦不會伺候你的。三是,就算她有時間有孝心,想伺候你,但是不會家務的女人會伺候人嗎?所以,別想了!既然沒有任何回報,也不可能防老,你還是多存錢吧,錢才是最可靠的養老!孩子成人了,就及時放手,對他們也是有好處的,早點斷奶,早點懂事,不要干涉他們的生活,各過各的,保持適度的距離和關心最好,距離產生美


飛翔的小螞蟻77


應該去找你兒子談一談,看看他是怎樣的想法,很有可能現在的兒媳是你兒子寵成這樣的。把你的觀念和想法告訴給他!然後和兒子一起去找兒媳溝通。只要婆婆不私自去處理,這件事都會得到解決的。


Loong丿空空


這事不只是90後的人才幹,80後的人乾的也不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