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你見過最省吃儉用的人都是怎樣生活的?

庹庹殿下


說到省吃儉用,如若太省那就是摳門了,而摳門與節儉又是兩回事。省吃儉用的人其實在中國比比皆是,中國人窮慣了,窮怕了,有錢也捨不得花。改革開放30年,才剛剛富裕起來的中國人,哪敢大手大腳?有些人只是打腫臉充胖子,有些只是窮大方。而真正有情調,有品味,而不奢靡的人缺卻寥寥無幾。

《我不是藥神》裡有一句話觸目驚心:這個世界上最難治的病是窮病!精闢言論!一個人是否摳門與他所擁有金錢數目多寡沒有太大的關係!摳門與否是一種思維,窮其實窮在思維邏輯。一個沒有底氣,一輩子摳門算計每一分錢過日子的人,就算一夜暴富,他還是會缺乏安全感,惶惶不可終日,不敢亂花一分錢。

而說到誰是最省吃儉用的人?沒有最省,只有更省,中國人向來節儉,節儉到一毛不拔也屢見不鮮。什麼自來水要滴水,燈開了就要關。剩菜剩飯當做美味佳餚。通訊靠吼,出門靠走。稀奇百怪,無所不有。慳錢手段可以讓你聞所未聞。

這類人在我眼中其實是可憐人,金錢的奴隸而已。一個人最終要學會的是如何駕馭金錢而不是被金錢所駕馭。


豆豆的江湖2


說起來這個問題我想從我的兩個親戚說起:

一、姑奶奶

這可不是對女朋友的愛稱,是真真正正的姑奶奶,我父親的親姑姑,姑奶奶是一個苦命人,嫁給一個軍人,也就是我的姑爺爺,姑爺爺後來轉業到了地方,任職縣郵政局保安處處長,金飯碗,也是我家最厲害的親戚,我姑奶奶也從莊稼地小農村,定居在了家屬樓大縣城,物質生活賽過包括我爺爺在內的5個兄弟姐妹的總和,但是好景不長,姑爺爺在公務出差時出了車禍,全車人都無大礙,我姑爺爺確去世了,我姑奶奶從天上墜入凡間,中年喪夫,一個寡婦帶著三個兒子謀生活,脫離了莊稼地,大字不識的姑奶奶也沒有能力在縣城謀生,只靠著姑爺爺的撫卹金過日子,再到後來,姑奶奶的大兒子又因病去世,可憐的老太太,中年喪夫,老年喪子,剩下的孩子娶了媳婦,都是媳婦當家,又加上姑奶奶情商不高,所以關係很僵,孩子也並不是太孝敬。有時候反倒是我爸他們幾個侄子接濟一下老人。

我上學時候補課,在她家裡住宿,共處了兩週,剛剛看到這個提問,瞬間想起了我的姑奶奶,現在說說到底她多能省吃儉用。

自來水,不知道姑奶奶聽誰說的,開一點點水龍頭滴水不要水費,所以就在水龍頭下襬滿了空水瓶,接水用,洗漱洗澡都是用這裡的水;菜,每天都要在下午四五點鐘再去菜市場撿剩菜葉和便宜的菜,肉是不可能買的,即便孩子送的也要放,放好久才吃,有時候都會放壞;

電,電視,風扇不能開好久,晚上熱睡不著,給你一個大蒲扇…… 一分錢恨不得分八瓣使~

最後再說說姑奶奶現狀,身體健康,日子還是這樣省吃儉用的過,看看孫子孫女,日子也過的去。

二、我親叔叔

我有兩個叔叔,這次要說的是我三叔北京,我三叔一直是我的偶像和朋友,也是我們家第一個大學生,雖然高考考了4次,考到最後自己都要參軍走,又被我爸和二叔拉回來繼續上學,最後走了一個普通的二本學校,那時候我爺爺家孩子多,奶奶去世的早,男孩還多,結婚一個家裡掏空一部分,所以三叔上學是一件燒錢的事,因為學費把我家所有親戚都借遍了,最後大學畢業,從事建築行業,從國企到私企,從武漢到北京,一步一步雖然艱難到也順利。

我三叔的愛人,我嬸也是農村出來的,爸爸去世的早,嫁給我叔時候,隻身一人來到我老家農村裡,路上讓我叔揹著轉了轉村街就完成婚禮。兩個窮苦出身的孩子走到一起在北京熬生活想想都艱苦。

我叔因為工作原因總要出差,如果不是公費,就找一小麵館吃一碗拉麵,家裡裝修就是二手房時候的模樣,我三嬸跟公司出一趟國,帶回來日本床墊,我叔因此大吵一架,因為嫌貴,朋友約著出國,不去,省錢,到現在沒有出國一次境,包括香港澳門都沒去過。

可能有人要說了,這個不算怎麼省吃儉用吧,好多人這樣,但是我叔是一建,我嬸是注會,拿年薪的人,可以想象出來在他們那個階層的可謂是夠省吃儉用的了吧。

但是他們現在結果也是令人羨慕的,兩個農村娃在北京買了兩套住宅,三套商業,北京戶口,兩個可愛的女兒,有車有房。口頭禪是,錢是攢出來的……

對我而言,勤儉持家是好事,但是適度消費才是享受生活,我能理解無論是姑奶奶的現實所迫,還是三叔的“窮”根,都是有道理的,但是希望勤儉持家的基礎上,能享受生活。錢是好東西,能讓日子過得更好,但是一旦為了錢而影響正常生活,那豈不是本末倒置了嘛。

希望大家能增強自己能力,無論什麼時候自己都能靠著能力變現,少了一些對生活對未來的焦慮,或許更能享受生活,錢是省出來的不假,但是10塊錢再省也只能留下8快,但是1000元留下100還是很容易的~

要省吃儉用,更要自強不息!

(不喜勿噴,謝謝大家。碼字不易,多多支持)


懂事的董不懂


我媽媽,燒一頓飯吃二天,二個菜,一個蔬菜.一個肥肉多百葉包的一鍋頓,二天吃光,穿的衣服都是好幾年前的,但她出門溜彎卻穿的乾乾淨淨的,97歲的老太,鄰居們都喜歡和她聊天,她對別人家卻很大方,省吃儉用餘下的錢,全部貼補孫子輩和親友們的小輩們了。


彩英Q彩


省吃儉用這個詞試用於50後60後70後。這三代人都是自己奮鬥出來的財富,但都過過苦日子。

我是70後,我結婚的時候工資不高,我和老公加起來150塊,除去房租到手可支配的錢就120塊,這個錢要保證一個月吃喝所有用度,不節省根本沒法過。我記得我為了每個月能存下幾十塊錢,買菜就買最便宜的,有一次我花了八毛錢買了一顆白菜,我和老公吃了一個星期。回憶過往淚眼婆娑。

感謝改革開放的好政策讓我們都過上了好生活,苦難畢竟是暫時的,跨過去就是一片豔陽天。




退休的妞妞媽


之前的舍友,拿著月入過萬的薪水,住著偏遠的地區,一個月房租包括水電費不到三百,她和她媽媽的伙食費一天不到20,買一點東西就說好貴啊!自己賣給別人的卻覺得便宜不掙錢,出去玩連一張50不到的門票也捨不得買。。。後來,我漸漸的遠離了她,靠近這樣的人,一點也不快樂,有時我覺得我這是在跟她媽媽這樣有年代感的人來往,我很多時候都在想,她媽媽的影響對她太大了,說幾句話就來一句我媽說。該省的還是要省,太省了生活很難過好,很多事都沒了樂趣。


Ye6060


我應該是屬於省吃儉用的人,六十年代過來的,節省慣了,也覺得還好吧。沒好命,孃家指望不上,老公又好吃貪玩還抽菸喝酒,他的工資從來沒有交過,自己花還不夠,時不時從我包裡順點,家醜不可外揚,每個月我的工資僅夠孩子奶粉錢,衣服啥的從來不捨得買,就這麼個爛日子,熬到現在終於覺得好過了。

現在工資收入高了,孩子成家生娃了,因為節省慣了,一樣過著勤儉節約的生活,不過心情是不一樣的,過去是沒錢花被迫省。現在是兜裡揣著錢,主動不瞎買,當然吃喝上也比過去好多了


深藍2892


我是五十年代未的人。孩子小的時候兩人工資大概最多60元。每月還要存14,5元。5年存一千。交房費怕月末沒了月初時放在房證裡5元。放在糧本里1O元。託費錢也拿出來。剩下來平均一下每天大約多少錢?心裡有數只有這樣精打細算才能過完一個月。當時如買大件,或有特殊事情單位有互助會可以借一下,總之一直就養成了記賬的好習慣,己經記了40多年了……我現在已是老年人。己經豐衣足食了感恩現在的美好生活,我要快樂的活好每一天✌✌✌


桐林惠


我見過的一類省吃儉用的人,她的生活方式我並不贊同,她並是很富但也不是特別窮,基本上一年到頭很少添新衣,也很少去外頭吃頓飯,你多用一寸紙巾她會反問你紙巾不用錢啊,更可笑者她會將質地好的款式尚可的衣服扔掉,而老土的難看的衣服卻天天穿在身上,你別看她平時省吃儉用,而上醫院卻毫不吝嗇,幾千幾萬也毫不猶豫,這類人自認為省吃儉用,而在我看來簡直是愚蠢的象徵。


千載遺蹤


你見過一個同事大姐,衣服都算是九十年代的那種,一件衣服穿十年不丟的。只要不爛就繼續穿。可是她工資也不低,就是過日子。這種人才真有錢呢。


白蘭地一杯


唉,我見到省吃儉用的人真不少啊,從前是想吃但沒有賣的,一個月三兩油五兩肉票,你能吃到什麼?我有一個老同事,全家早晚是稀飯乾糧鹹菜絲,中午一碗白菜或西紅柿麵條,那日子過得可省錢了。不說了,都過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