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世衛組織為何仍拒絕宣佈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

2 月 28 日,世界各地持續新增新新冠肺炎(COVID-19)病例。其中,尼日利亞、白俄羅斯、新西蘭、巴西、立陶宛、墨西哥、冰島、墨西哥等多國出現首例確診病例,局勢發展不容樂觀。


正是由於受疫情影響國家的數量持續增加,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 28 日宣佈將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風險級別由此前的「高」提至最高級別「非常高」。


然而到目前為止,世界衛生組織仍拒絕將新冠病毒疫情稱為大流行病。


世衛組織為何仍拒絕宣佈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


世衛組織相關負責人表示,增加的風險評估意味著世衛組織的「關注程度達到最高」,但是世界仍然可以避免「最糟糕的情況」。


依舊未處於大流行


所有大流行都始於特定地理位置的新疾病暴發。如果爆發規模擴大,但仍侷限於特定區域,則將成為流行病,屆時,世衛組織可宣佈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以提高人們對嚴重疾病正在蔓延並可能影響附近國家的認識,但最終仍可能得到控制。


一旦疾病傳播到全球,並在不同大陸上爆發多種流行病,那就是大流行病了。


根據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發言,

新冠病毒疫情已經滿足了大流行的三個標準中的兩個:它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並殺死。


第三個標準是它必須傳播到世界各地。目前,該病毒已遍及幾乎所有大洲的 53 個國家,並且該數量目前還在不斷的增加,而這些只是我們所知道的國家。然而到目前為止,世界衛生組織仍拒絕將新冠病毒疫情稱為大流行病。


世衛組織為何仍拒絕宣佈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

目前病毒已經傳播到的國家與地區(圖源 Thailand Medical News)


世衛組織考慮,一旦宣佈了該疫情處於大流行,各國紛紛制定宣佈疫情大流行的計劃,但這些計劃可能不適合對抗新冠病毒疫情。世界衛生組織不希望各國朝著錯誤的方向前進。


世界衛生組織突發衛生事件規劃執行主任 Ryan 博士在 28 日強調,當前的數據信息並不表明該病毒已成為全球大流行病。


「如果說有冠狀病毒大流行,那麼我們基本上是在接受地球上的每個人都會被暴露。數據還不支持這一點,中國已經明確表明,如果我們採取行動,那不一定是這一事件的自然結果。」


世衛組織為何仍拒絕宣佈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賽在同一天發言時表示,這種傳播有可能成為大流行病的潛在危險,但要警告不要引起不必要的恐慌。我們目前最大的敵人不是病毒本身,而是恐懼,謠言和汙名。


同時世衛組織表示,在「所有政府,所有社會參與」的幫助下,適當的遏制措施將有助於降低感染率,打破感染鏈並減輕全世界醫療保健系統的壓力。


世界範圍內的疫情爆發


目前,多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量仍在持續攀升。


截止到發稿前統計為止,韓國確診病例增至 2931 例,意大利確診病例增至 888 例,伊朗確診病例增至 388 例

,美國加州出現第二例不明來源確診病例,尼日利亞、白俄羅斯、新西蘭、巴西、立陶宛、墨西哥、冰島、墨西哥等國出現首例確診病例。


韓國方面:


韓國是僅次於中國確診人數最多的國家,據韓聯社的相關報道截至當地時間 29 日 9 時,韓國再次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594 例。在新增的 594 例中,有 476 例來自大邱市。目前韓國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2931 例,死亡 16 例。


受疫情影響,政府出臺了多種措施防控新冠病毒感染可能帶來的影響。日前韓國大學院校已紛紛宣佈將原定於下週一開始的春季開學時間推遲兩週。


同時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韓國採取入境管制措施的國家和地區增至 62 個。韓國外交部建議,計劃訪問這些國家的公民綜合考慮當地情況、個人旅行及活動的必要性等因素,儘量取消或延期出行。


世衛組織為何仍拒絕宣佈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

28 日在韓國首爾的一家百貨公司門口人們排隊購買口罩(圖源:CNN)


意大利方面:


意大利是歐洲疫情最嚴重的國家。根據路透社的相關報道,意大利民防部門負責人博雷利 28 日晚在疫情通報中表示,截至當天 17 時,意大利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 888 例,較前一天增加 238 例,其中 21 人死亡。


不斷加劇的疫情給意大利的醫療系統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根據 CNN 的有關報道,一些醫院已經面臨人滿為患的危機,同時重症監護病房的病床使用也已經達到了極限。


世衛組織為何仍拒絕宣佈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

27 日戴著口罩的護理人員從意大利醫院急診室外搭建的帳篷中退出(圖源:CNN)


伊朗方面:


未來一週將會是伊朗疫情暴發的高峰期,自 27 日中午至 28 日中午,伊朗新增 143 例病例,新冠肺炎患者確診總數達 388 例。


與其他國家不同,伊朗目前的死亡有 34 例,死亡率達 8.76%,遠大於其他國家的死亡率。並且根據 BBC 的有關報道,醫院消息人士稱伊朗至少有 210 人死亡。


世衛組織為何仍拒絕宣佈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

伊朗的疫情分佈情況(圖源 BBC)


伊朗方面有關負責人表示如此高的死亡率一方面是由於疫情初期,伊朗檢測試劑匱乏,很多疑似患者無法確診。另一方面,伊朗數年來並未發生大規模傳染病疫情,國內醫療體系對此缺乏足夠經驗。


同時,伊朗衛生部公關和新聞中心主任賈漢普爾表示,美國的制裁也是造成這次嚴重疫情的一方面原因。自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並對伊朗實施制裁後,伊朗的進出口貿易就受到較大沖擊。一些諸如特殊疾病的藥品、高級醫療器械等物資伊朗方面幾乎無途徑獲得。


面對疫情全球蔓延的威脅,美國政府近日放寬了對伊朗的制裁。美國財政部 27 日發佈的豁免許可指出,伊朗可通過伊朗中央銀行進行人道主義貨物的貿易。允許伊朗購買醫療物資與食品,用以應對該國境內不斷擴散的新冠疫情。


其他地區的局勢:


除了以上幾個受新冠疫情影響較為嚴重的地區外,其他地區的局勢也並不明朗。各地新冠病毒感染確認人數不斷攀升,有並且地方為首次出現,源頭也尚不明確。


德國目前累計確診病例已經達 62 人。德國著名病毒學家克里斯蒂安·德羅斯滕預計,由於德國人熱衷於旅行,因此德國在接下來的幾天內新確診病例會「像蘑菇一樣」冒出來。


美國加州確診一名來自聖克拉拉縣 65 歲的老人,他表示自己沒有到疫情重災區旅行史,也沒有接觸過已知的病毒病例。第二例來源不明的新冠肺炎患者,表明病毒正在美國蔓延。


同時,尼日利亞、白俄羅斯、新西蘭、巴西、立陶宛、墨西哥、冰島、墨西哥等國出現首例確診病例。越來越多無法追蹤源頭的案例預示著局勢的不斷失控。


被迫調整風險評級


早在 27 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博士就在媒體上指出,過去兩天,世界其它地區報告的新增病例數已經超過了中國的新增病例數,同時呼籲每個國家都必須做好準備。


在一天後的 28 日,譚德塞在日內瓦宣佈,將新冠肺炎全球風險級別提高為「非常高」。此前,新冠肺炎全球風險級別為「高風險」。


同時譚德塞在會議上表示,

目前全球共有 20 多種新冠肺炎疫苗正在研發階段,一些治療方法正在進行臨床試驗,預計於幾周內獲得首批結果。


世界衛生組織突發衛生事件規劃執行主任 Mike Ryan 在 28 日時表示:「就傳播和影響而言,我們處於最高級別的警報或最高風險評估水平。」他補充說該機構並未試圖引起恐慌。世界各國領導人仍然有機會將病毒遏制在其邊界內。


此次風險評級的提高也必定會引起世界各國政府及人民對於疫情的進一步重視。現在不是驚慌的時候,而是需要做好全面的準備。


譚德賽同時呼籲各國政府都應該站出來盡一切所能控制疫情,「我們知道控制疫情是可能的,但是機會的窗口期正在縮小。」


https://mp.weixin.qq.com/s/5iwKefjh3c15EGozMGnl3Q

https://edition.cnn.com/asia/live-news/coronavirus-outbreak-02-29-20-intl-hnk/h_107385512466e48a650572952e5590be

https://www.sciencenews.org/article/what-coronavirus-pandemic-would-mean-outbreak-epidemic-wh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