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詩歌如何讓讀者產生共鳴?

韓新文


我是愛讀書的【十二十頁】,我來回答:讀詩歌,我個人比較喜歡讀唐詩宋詞,其次是現代詩。因為唐詩宋詞內容比較豐富,可選擇性強,僅陸游一個人就寫了9000多首。通過對唐詩宋詞的研究,我認為要想讓讀者產生共鳴要做到如下三點:第一讓讀者對語言有震撼的感覺,第二讓讀者對意境有所向往,第三讓讀者對詩人有崇拜之情,至少具備其中一點才能產生思想共鳴。

語言的震撼力是吸引讀者的第一步

現代文章很多靠標題吸引人,無論用什麼吸引人,如果吸引不了人根本談不了共鳴可言了。但是在古代詩句中,詩的“名字”也就是俗稱的“標題”,對於人的吸引力都不起決定性作用。例如李白的《靜夜思》,這三個字可能吸引不了你,但是詩句一定是可以吸引你的,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只要是詩句,都是靠語言魅力先吸引讀者,在領會其中含義。

1、詩句的震撼力

  • 論場面壯觀:“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 論雄心壯志:“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 論愛好:“五花馬,千金裘(qiú),呼兒將(jiāng)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 論品格:“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

2、到底什麼職業才能寫出如此震撼力的詩句

  • 做官可以寫好詩,例如曹操、蘇軾、岳飛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每個讀書人都希望成為國家的棟樑。

  • 老師可以寫詩,例如程顥、朱熹等。隋唐科舉之前,做官幾乎被名門望族壟斷了,隋唐之後,也只有舉人和進士有機會做官,處於讀書人金字塔底層的童生和秀才,能出任教書先生也是不錯的選擇。

  • 農民可以寫詩,比如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晚年被削除官職的辛棄疾。這是很多詩人都從事過的職業,尤其是寒門子弟,耕讀幾乎是每個人都必經之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

  • 世俗外的人可以寫詩,例如南朝的釋寶月、唐代的寒山,中國古代有一個特殊的稱呼,叫“詩僧”,就是會寫詩的僧人,唐代四大女詩人有兩位是道士。

無論現代從事什麼職業,只要熱愛文學,熱愛詩句,都可以成為詩人,例如最近鍾南山老人家,就有很多人為鍾老作詞寫詩。寫詩即不僅是為別人看,還是為了陶冶自己的情操。

詩句的意境會受到環境的影響

唐詩宋詞是古代,乃至現代文人墨客的珍寶,很多古代的詩集流傳到現代依然有很大的文學價值和歷史研究價值。特別是在唐朝和宋朝的時候,寫詩已經成為當時流行的趨勢。當時的詩詞就如現代的電影,吟詩作畫成為人們消遣的娛樂方式。古代詩人都在哪什麼意境下寫詩呢?

1、船上,例如:白居易《船夜援琴》,李白《同友人舟行遊臺越作》,蘇軾《舟中夜起》等等

2、亭中,例如:白居易《錢塘湖春行》,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等等。

3、樓上,例如:王之渙《登鸛雀樓》,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等等。

有坐船遊湖,有亭中賞月,有登樓觀景等等意境,在此情此景下創作出來的是肯定是描寫的當時的情景,所以環境是影響創作的原因之一,在合適的意境下才能寫出合適的詩。

寫詩離不開意向,意向又必然寄託著詩人的思想感情,要想理解故事,就有必要再平常的學習中積累傳統意向。

從一首詩中瞭解一個人

1、柳宗元,《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中表面是描寫的是詩人站在城樓上眺望夏天暴雨的景象,似乎沒有多少深度。其實我們瞭解了詩人這一時期的遭遇,就能看出其中的深意了,在這期間由於某些奸臣小人的讒言,被貶到荒遠之地,在這中間詩人感受到了仕途的險惡,於是把感情寄語在詩中。

2、“詩佛”王維,中年後,好道,置身於終南山,尋求自身內心的平靜,生活的安寧,過幸福的小日子。看多了世事雲煙,只想靜一靜。這是一種真正的靜,所以能夠“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將所有的事情放下,和山水融為一體。

3、五柳先生陶淵明,他的“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都表明了自己放飛田園的樂趣,桃花源成了他心中的理想。

首先,所謂文如其人,文章是一個人內心世界的體現、是理念和思想的表述。在古代,科舉取士就是通過一兩篇文章,來判斷這個人是否可用,也就是文章寫得好,可以當官。即便現在,作文也是高考中分數最多的單題。由此可見,自古以來,通過文章判斷一個人都是得到公認的。

其次,文學作品體現了一個人的志趣、愛好,是對家、國和社會的情感認知,是對前途、事業的感悟追求,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直接展示,也是一個人能力的反映。

【最後總結】

詩歌帶個我們很多勵志的內容,我們要學習古人的智慧,學習詩人的智慧,學習蘇軾在什麼情況下都能豁達獨處,抓的起,放得下。學習岳飛的“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學習杜甫的家國情懷,平民情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當你孤獨時還可以吟詩一首“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來排解孤獨。

不管怎樣的情懷與境界,都是詩人內心的寫照,沒有高低之分,但因裝了不同的內容和志趣,承擔了不同的角色,對社會做了不同的事情,從而有了巨大的區別。


囊螢映雪,韋編三絕,耽書成癮,篤信好學一起交流讀書心得,分享文化感悟我是【十二十頁】,歡迎【關注】、點贊、轉發,謝謝!

十二十頁


詩歌如何讓讀者產生共鳴?是個不現實的問題,現實的中的共鳴是跟風起鬨,諸如明星大腕代言保健品,振臂一呼“頭不疼了,眼不花了,走路也有力氣了”,然後大家跟風搶購,這就是是現實中的共鳴。

已故詩歌作者海子,15歲考入北京大學,從1982年到1989,海子創作了200萬字的詩歌,出版了《土地》、《海子的詩》等4本詩集,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關臥軌自殺,2001年4月28日榮獲中國最高文學獎之一——人民文學詩歌獎。朱大可——海子的死意味著海子從詩歌藝術向行動藝術的飛躍。姜冰——每一次閱讀都會刺疼我們乾涸已久的瞳孔。嚴傑夫——要麼向現實妥協而成為精神死去的人,要麼永遠不低頭,仍成為肉體死去但精神不死的一柱光芒。海子尋求的共鳴代價高不可攀,但生前潦倒不堪,死後光芒四射。這個代價我們付不起,付起了也不一定石破天驚,因為我們沒有足夠的自信。

淺顯直白的作品是生活化的文學藝術,朋友、家人、老師、弟子視為平常,陌生人根本不知道你是誰,他們靠顏值和人情下定論,權威是後知後覺的公平公正。

深奧莫測之於李敖,當面對人講“我的前衛就是我的錘子,我的後臺就是我的脊樑”。事後被人提醒,你被李敖不帶髒字把你罵了,這時候的恍然大悟能算共鳴呢還是算語言文學的勝利呢?

陝西民歌。老百姓自己唱著玩的。“哥是天上一尾龍,妹是地上花兒紅。龍不翻身不下雨,雨不打花花不紅”。老百姓甚至可能是文盲的水平,就能夠把詩歌藝術玩的這麼順溜,再說不能共鳴就是自己的問題了。

最近本人習作了一首詩歌體,沒有琢磨修改一稿成的,這就是所謂的作者沉醉在詩中,讀者歡樂在歌外吧。拙作附下:

《李白的月亮》

李白寫了一首詩

又給我家寄來一個月亮

兒子站在窗前

我在院中仰望

老爺子在陽臺讚歎

那是

李白的月亮

李白的月亮~詩~書,兒子~少年,我~中年人,老爺子~老年人(這是原文的註解)

這首詩的中心意思是對不同年齡段的人對讀書的態度,少年僅能從縫隙中窺見一點皮毛,中年時方悔讀書遲進而用功去學習,老年人是以欣賞的態度讀書,進而去把玩體會。

總而言之,共鳴這東西就如兩個人隔著一層薄薄的窗紙,無論彼此先後是誰捅破它,是為共鳴產生。一直都不破那就從頭再來吧。


斤斗山下


如何一首詩能與讀者產生共鳴?首先詩人要用真情實感寫詩,要有悲天憫人的情懷。代蒼生髮言,為萬眾申訴。心繫天下,關注眾生。歌人間正道,叱世上不平。真摯之情,發之於詩,必引起讀者的共鳴。

再用近來發生的事情舉例!疫情暴發,醫護人員抗戰在一線,夜以繼日,辛勞萬分,有的累倒在崗位。如此事情不勝枚舉,我們借之於詩,由衷讚頌,心與讀者聯在一起,必令人有淚如傾!

如果為文造情,無病呻吟。沒有任何思想,甚至粗俗鄙陋。自然遭人唾棄。

所以要引起共鳴,必須有真情實惑,言之有物,鄭板橋雲:搔癢不著贊何益,入木三分罵亦精。確實精闢,值得我們好好品味!


楊志勇68


一首好的詩歌,一般都是將心情寄語景物,用謳歌景物的方法,折射作者的心情。做到感悟深刻,用詞精煉,立意新穎,不落俗套,毫無遷就違和之感。讀者讀完之後,發現,他想表達但又不知如何表達的心情,讓你在字裡行間和盤托出。達到這種效果的時候,共鳴也就自然而然的產生了。



高銘川的銘


看到這個問題,作為非常喜歡讀詩寫詩的我,很想談一下自己的觀點。

第一點:

我覺得詩歌就像人一樣,要講究,要認真對待,字字珠璣就如一個靚麗的女子,拖拖拉拉就如一位不修邊幅的婦女。給人的那份清爽和舒暢就在字裡行間。  

首先寫詩先不說前奏,也就是構思時間的長短,也可以說是靈感到來、提筆成章之前的那一刻。在不同的狀態下,有的需要幾天,有的需要幾分鐘,每首詩都不相同。但是作品一旦落成,應該認真的讀與思考。看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是否與主題相符;看句子夠不夠新穎,夠不過流暢;看結構是不是符合常人思維邏輯;哪怕有一句改動,也要重讀一遍。有的時候,修改比創作的時間還要長。  

詩歌不像散文、小說,有優美的語言或奇異的情節就行。詩歌要字字珠璣,不論古詩還是現代詩,多一個字都不要,從上到下都是亮麗的,標題、格式、標點,這些看似不太重要的東西,也影響著詩歌的美。無論哪一個細節出現瑕疵,都會給整首詩打折扣。詩歌的深度和廣度是無止境的。我也不是以一個高人的姿態說三道四,我只是想說,我會很認真的對待寫詩這件事情。

第二點:

寫詩要追隨自己的內心、用自己真實的感覺去寫,那份真實的情感才會動人心絃。這樣是詩才會有靈魂,才會百讀不厭而歷久彌香。

當寫完一首詩時,最好不要去找別人修改。因為別人不能準確的掌握你想要表達的主旨,別人和你的心情、思緒、情感、心懷都不一樣,就算可以從閱讀中感覺出一些,但是,因為生髮的時間、狀態、心情等等不同,也會有微妙的變化,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即便是修改了幾個字,也會與你的初衷有所偏差。

舉個例子:我有一位朋友,他黎明寫出來的詩,讓我看了,有了第一印象。到了中午又給我看了別人給他改過的詩。他問我,改後的詩是不是比沒改的好。我說,看起來沒有多大出入,但是沒有了原始的味道,少了那種晨曦的朦朧感,少了那種清冷的澀澀的意境。他說,的確是這樣,還是保持原詩吧。

所以,我寫詩都是自己修改,會跳出詩來,以一個陌生人的角度去讀,看能不能順著詩意的走向而明瞭,能不能打動自己。哪怕是很微小的感觸,也應該是自己想要表達的情緒或者主旨。如果當時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我會放一放,隔天再去品味,看是不是依然能夠打動我,是不是還可以再強烈一些,如果是,它便有了生命。這時,我才會拿出來分享,聽聽其他人的意見,看有多少是自己沒有想到的,共鳴點在哪裡,欠缺又在哪裡。  

隔一段時間,我就會重讀以前的某些作品。再次讀起,依然會讓我想到這首詩想要表達的每一個細微的思緒,那種感觸,一如當初。如果有不妥貼的地方,仍然會修改。我希望我的詩是有靈魂的。  

說到靈魂,再舉個例子。我先後讀過一位朋友的同一首詩。第一次讀的時候,我的淚水就止不住的流了下來,給了我很深的印象。時隔一年我再次讀起,淚水依然流淌。為此,我記住了那首詩的作者,並就那首詩寫了一篇隨筆《詩魂永駐》。那首詩的靈魂一直在那裡,那種不期而遇的感動是情不自禁的,沒有預演,結果卻是一樣。這樣的詩才能夠讓讀者產生共鳴,這樣的詩才有生命力。

第三點:

明確自己的詩觀,寫出自己的風格。我的詩觀是:詩是心靈的自白書。我的風格是:冷抒情。我找了好久,才與它們不期而遇。

個人感覺寫詩不需要太多的技巧,也不需要華麗的詞藻,只要按照自己的心性去寫、用自己喜歡錶達的方式去寫就可以,因為這才是不做作、不矯情、來自心底的聲音,也只有這樣的聲音,才會與讀者的心靈撞擊、感同身受,才會有如飲甘洌的清甜。  

也許我和其他人的寫法、看法有些出入,或者說觀點也有不同,但是我們寫詩的宗旨或者說目的應該是一樣的:每位作者希望自己的詩作是精緻的,而不是粗糙的;能夠讓人與詩中的情感產生共鳴,而不是孤芳自賞自娛自樂;能夠給人留下美好的印象或有所啟發,而不是誇誇其談轉眼成過眼煙雲……

以上只是個人對詩歌如何讓讀者產生共鳴的一點淺談,曉霏願與眾位詩友互相交流,取長補短!



葉曉霏


詩歌如何讓讀者產生共鳴?

一首好詩,不但要音韻流暢,朗朗上口,還要具有言、情、志的詩歌要素,還要有深厚的人生哲理,讓讀者讀過之後,引發思考,發人深省,打開人的情感心扉,引發人的共鳴。如著名現代詩人汪國真有一首詩,讀過之後,令人難以忘懷,特能引起人的共鳴:

假如你不夠快樂,也不要把眉頭緊鎖,人生本來短暫,為什麼還要栽培苦澀。打開塵封的門窗,讓陽光雨露灑遍每個角落,走向生命的原野,讓風兒熨平前額。博大可以稀釋憂愁,深色能夠覆蓋淺色……

好的詩歌能讓讀者引發共鳴。詩歌切記淺薄,切記無病呻吟,閉門造車,那樣的詩歌肯定沒有生命力,也不會有讀者。





老話兒說


詩歌如何讓人產生共鳴?如果是在大學堂裡上課,那就得用理論的形式講解,但那種方式是講給大學生聽的,在這裡是要用簡單通俗的方法才能有更好的效果,比譬,我們參加一個葬禮,當哀樂奏響,親人們痛苦流涕撕心裂肺地哭嚎時,看熱鬧的和幫忙的是不是也會被氣氛感染,陪著悲傷流淚?這樣的話就是產生了共嗚,此時此刻絕對沒有一個人笑得起來,除非是血海深仇的敵人對手。參加喜宴婚慶,沒有一個人不高興的,氣氛到了,人不高興也不行。這也是共嗚。說到詩,沒有真情實感千萬不要動筆,免強寫出來了,也是一杯白開水,不如不寫,要多讀好詩,好詩的立意好,這是詩魂,詩魂是悲天憫人,是熱愛祖國,報效祖國,立意低了,只看到三尺遠,那樣的詩再怎麼玩弄技巧,也只能是螺絲殼裡做道場,能有多大的道行?但是立意好不能寫口號,口號詩是不可能產生共鳴的,因為口號詩有感無情,經不起品味,共嗚這種感覺因人而異,蜜蜂愛香花,蒼蠅喜臭肉,都是共嗚,但香臭立分。作者喜歡什麼能從詩詞裡表達出來,寫詩先做人,人立正了,詩在探索中寫,只要不被人諷刺為臭肉,即使不能引起共鳴,也是成長的開始。


河九龍


伸張正氣動真情,

文采飛揚筆墨精。

關愛民生存大義,

黎民心願用心聽。








費玉山905


詩歌是一種用言語表達的文學形式也是老百姓非常喜愛的一種文學形式。是用高度凝練的語言,形象表達作者豐富情感,集中反映社會生活並具有一定節奏和韻律的文學體裁。

《毛詩-大序》記載:“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南宋嚴羽《滄浪詩話》雲:“詩者,吟詠性情也”。

詩歌要讓讀者產生共鳴需要以下幾個條件:

首先,要讓別人能讀懂,不要故作深奧。如果不是平仄或韻律限制,能用水草不作“蒹葭"、能用荷花不作“菡萏",就是儘可能用大家都能看懂的語言寫詩。

第二,要言之有物,一首詩,想說一件什麼事?作者是什麼觀點?都要明明白白,我讀過有些詩,通篇堆砌詞藻不知所云,這樣的詩如何讓讀者共鳴呢?

第三,寫詩要講究韻律,節奏。讀之朗朗上口,抑揚頓挫不拗口。

第四,能短寫的詩歌不要曲意拉長。

我個人理解,這樣的詩歌應該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


金星753


一首詩是否能與讀者產生共鳴,雖然是因詩而異,因人而異,但至關重要的一點,是情感。可以說,沒有感情的詩歌,不是好詩,是不可能和讀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的。

一,詩歌的感情色彩,不但決定了詩歌的主旋律,也是是否能感染讀者的先決條件。

“不能感動自己的作品,是不可能感動讀者的”。而詩歌,則更是如此。

一首好的詩歌,或寄情於景,或感物傷懷,或懷古吊今,無不寄濃情於詩中,藏愛恨於字裡行間。

如賈島的《題詩後》:

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

賈島的這首詩,很明確地告訴作詩者:作詩不但是字詞的錘鍊,更要把詩人濃厚的感情觸入詩中。

如毛澤東,胸懷故國河山,每言詩,豪情奔放,恣肆汪洋,一似飛瀑迸珠,又如大河奔騰。正因情濃,故藏意愈深,方可與讀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二,詩人的家國情懷,不但決定了詩歌的生命力,更能融動讀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大凡有成就的詩人,即便他們的個性氣質截然不同,但都具有悲天憫人的家國情懷。“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他們喜樂著人民大眾的喜樂,憂傷著萬千百姓的憂傷。“功夫在詩外”,正因為他們和人民大眾融為一體,所以才能與讀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如杜甫,他和勞動人民打成一片,親身體驗了人民的疾苦和悲慘遭遇。他以飽蘸濃墨的筆融,把憂國憂民的滿腔悲憤融了他的詩中,使人讀後,感同身受。

綜上所述,詩歌能和讀者產生共鳴,乃情感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