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你們覺得農村哥們兩個怎樣贍養父母?

農村的霞姐


農村贍養老人問題,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

子女越多,問題越大,也不容易解決。

贍養老人,讓老人安度晚年,道理誰都知道,可還是不少人說理不走理。

兄弟一般對贍養老人不會置之不理,這裡面妯娌們的態度至關重要。

妯娌親如姊妹,贍養老人不會有太多的麻煩,不論是輪流伺候還是共同負擔,即使一家贍養一個老人也都會欣然接受。

婆媳關係也很重要。婆媳不和,贍養老人也會帶來不少問題。

媳婦總認為公婆偏心,處事不公,一碗水沒端平,肯定對贍養老人心有意見。

贍養老人,要出於良心,出於人性。自己也會變老,人在做,天在看。

當然,不少有兄弟二人的家庭對父母的贍養還是盡心盡力。他們尊重父母的選擇,善待父母,有錢出錢,沒錢出力,讓父母衣食無憂,老有所依。

作為父母,孩子們各成一家,生活也不易。也不會在贍養老人問題上給孩子出難題,找不是。

總之一句話,贍養老人,兄弟關係得和睦,妯娌關係得和好,家和萬事興。如此,老人必能享天倫之樂,過幸福晚年。


夏夜聽蟬鳴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我一直生活在農村,兄弟二人,我是老二。前幾年母親腦腫瘤破列出血,醫院多次要求開顱手術,但母親卻說寧願死了也不開顱,沒辦法,哥倆把母親拉回家,守著母親,直到老人痛哭中死去。

母親健在時,父母二人身體都還算硬朗。母親在家洗衣做飯,父親下地幹農活,倒是無需我們哥倆操心,就是農忙時幫父親用車拉回莊稼罷了。

母親去世後,父親的身體狀況急劇下降,母親下葬沒出一個月,父親直腸癌就住院手術,總不能眼看著父母雙親一個月內失去吧。

又是近一個月的住院治療,父親終於出院了。看著父親唉聲嘆氣,日漸消瘦,我們那敢在父親面前掉淚啊!

好在父親自己會做,不用我們哥倆一天三次送飯,只是逢年過節我們把父親叫到家裡,免得父親一人孤單,平時一有空便去看一看老父親,同他聊上幾句,但再也無法看到父親那燦爛的笑容了。

父親老了,是老了。

天堂的媽媽呀,你放心,我們哥倆絕不會讓父親受半點委屈。

(千言萬語寫不完,我哭了,進來的人輕輕拍了拍我的肩。唉,不寫了。)

其實,贍養老人無需界定協商,那是做子女應該的呀!





魏宗營


如果我父母在世,我願意一個人承擔養父母的責任,

我媽媽前年8月份檢查出肺腺癌晚期,一直是我照顧她,在醫院或是在家裡,都是我照顧到去世,後來媽媽癱瘓後,我一個人沒那麼大力氣和精力日夜照顧。因為我還帶著不到五歲的女兒啊,我大哥就回家了,我跟大哥輪流照顧媽媽,最主要媽媽拉屎拉尿我抱不動,但是還是努力的照顧好媽媽,最遺憾的是,我們三兄妹都在家,媽媽臨終,沒有一個在身邊,媽媽是在19年農曆二月初六晚上走的,11.10分左右臨終,今天是媽媽週年。我們給媽媽打了止疼藥,看著媽媽睡了。我們才回房間睡,大哥晚上照顧媽媽,大哥看媽媽睡著了,還特意看了呼吸正常,他去後面拉尿,最多五分鐘不到,大哥進來,發現被子沒動,才知道媽媽就在這幾分鐘走了。

其實父母在世時,姊妹多的家庭。大多會計較誰家養父母老,我媽在世時,我也希望她跟著我生活,不過我媽生活還可以,給我們找的繼父跟媽媽一起生活二十多年了。我繼父在農村,每個月三千的養老金,日子過得還是不錯的。

希望每個做子女的,不要去計較誰付出的多少,兄妹再多,自己有心照顧好父母就好了,人一輩子,有些事可以重來,但是敬孝心可是不會給你重來的機會的。


浩淇的娘娘


我說句各位都不愛聽的話,在養老這件事上全憑良心,誰心軟誰吃虧。

我想這個應該是農村家庭,上一代農村家庭女兒一般是不承擔父母的養老責任的,這兩個老人的養老照顧問題,應該是兩個兒子承擔的。如果想放心,可以參照市場上護工工資,由兒子承擔這個經濟負擔的!

像我家弟兄兩個,公婆一個月藥費700多,長期不間斷的吃。中間住個院就得幾千元,他哥每次都是打電話給我們,看病買藥我出錢,我自己三個孩子,欠債十幾萬他哥一兒一女,每次都不說拿錢的事。

我不是也生氣,辛苦賺幾個錢全送醫院還帳了。有時候覺得自己特沒用把自己生活過成這樣樣子可孩子還小又得忍著。唉沒處說理。

我家兄弟倆,就前兩天婆婆摔傷了,我那大伯哥回來了,連來帶去三天,臨走了給扔下500塊錢,人家說了:“這個月我家花了15000,現在我家能個天天醫院裡伺候著。

而我做了流產,老公一天也沒照顧我,一直管他媽,我也是醫院,家裡,兩頭跑。還得管著兩個孩子。


東北小伊


你好,我是蔓蔓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農村哥倆怎樣贍養父母,我覺得應該公平贍養吧,每個兒子家裡住一年,從老大家裡開始,比如我們家,就我爸爸和叔叔兩個兒子,奶奶和爺爺也都上了年紀,到了該兒子孝敬老人的時候了,我爸和我叔叔就商量著怎麼照顧老人,怎麼贍養,他們就覺得一家住一年,這樣很好,又公平,奶奶和爺爺也願意,我爸是老大,所以從我們家開始住,住在一個院裡也方便照顧他們,我小時候爺爺奶奶對我可親了,所以我也應該孝敬照顧他們。




蔓蔓在農村


父母養我們小,我們養他們老!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贍養父母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分享一下我們家父輩是怎麼贍養我爺爺的,學一下你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我父親是家裡的老大,底下還有3個弟弟!雖然家裡的經濟不算很好,但是也算衣食無憂吧!

奶奶走的早,還沒有好好享福就丟下我爺爺走了!爺爺年輕的時候在村裡算是個有本事的人,奶奶走後也不願意跟我們住也不願意跟我們一起吃飯,都是他自理!

直到3年前,80多的爺爺逐漸迷糊了,人年紀大了,器官退化嚴重,小腦萎縮!很多記憶只停留在他們老一輩那個年代!由於我老爸的性格比較實在,從來不會頂撞我爺爺,所以我爺爺希望我爸爸在家照顧他的飲居起食!

去年我爺爺夜裡犯迷糊摔斷了齒耙骨到現在都沒辦法站起來,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我爸絕對是個例外,每天照顧我爺爺的吃喝拉撒,每天抱進抱出的,毫無怨言,每天晚上還睡在爺爺隔壁房間,以便照顧他!

我3個叔叔因為在外地工作,不能隨時回來照顧我爺爺,他們便委託我爸照顧好我爺爺,每年他們給我爸開工資,他們賺多就多給一點,賺少就給少一點,我爸也毫無怨言!至少我爸4兄弟從來沒有為贍養我爺爺的事爭吵過!

我覺得這是最完美的解決方法,你們不妨可以採納一下!相信我:如果因為贍養父母的原因弄得你們兄弟反目成仇,最傷心的一定是你父母!


億派狐言


少是夫妻老來伴,這是一句民間流傳著千年的俗語,父母親為把我們養大成人,可以說他們付出了自己畢生的精力。

小時候,父母親他們寧願自己不吃,也不會讓我們當兒女們的忍飢挨餓,他們寧願自己不穿,省吃儉用也要供我們兄弟姐妹讀書上大學,哥哥姐姐們都上學去了,怕我一個留在家中孤單害怕,把我送到鄰居家去,與小夥伴們一起玩耍,長大以後,父母親為我們建房找媳婦,耗盡了自己一生的積蓄,父母之情似海深,我們永遠不能忘記。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但是如果當家中老人需要養老了,而一對子女卻分隔兩地,父母該如何來養老呢?

輪流養老應該是他們喜歡的方式,雙方都老了,都需要彼此的關懷,彼此的照應。閒時弄弄花草,飯後散散步,逗逗孫子,這才是這些夕陽紅幸福的正確打開方式。夫妻幾十年,雙方已經習慣了對方,強形分開讓他們單獨住,他們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有事情需要商量還得到另外一個家庭裡去,何必呢。一起住,沒事的時候兩個老人可以說說話,一起出去散散步,總好過什麼事都是一個人,雖然我們晚輩會陪著他,但總是比不上他們幾十年的相濡以沫。

父母養老,一家一個,或者輪流養老,都不是孝順子女做的事,父母親,他們是夫妻,老了在一塊,是個伴,分開養老,成何體統?做法讓人心寒;分開養老、輪流養老,是把父母當做一種負擔,一種任務在完成,沒有考慮他們的感受,我們換位思考一下,將來自己老了,也讓子女這樣對待,你願意嗎?心裡滿意嗎?把父母分開養老,那是最不孝順的,也是最可惡的,也是最殘酷的,也是最讓人不能容忍的,那不就等於把父母強迫著給離了婚一樣嗎?老人老了,需要一個穩定的生活環境,需要一個安定的家,來回搬家,來回折騰,好人也會被折騰出毛病的!

分開一家一個養老和輪流養老,都是不可取的方式,是傷害父母心的做法,父母老了,就像我們當年嬰兒時期,需要的是呵護、安慰和無微不至的照顧。父母老了,生命進入屈指可的時日裡,給他們一個舒心、幸福的晚年,是子女的責任、義務,更是我們不留遺憾的、唯一的機會。

朋友們,你們覺得呢?





息縣鄉村情


爸爸的爸爸叫什麼?爸爸的爸爸叫爺爺。爸爸的媽媽叫什麼?爸爸的媽媽叫奶奶。

我家的小女兒快到兩歲了,有時教學說話的時候都會教上面的話。“一個爹能養五個孩,五個孩養不了一個爹”這是很現實的一個事,當父母的能為孩子放棄所有,孩子能為父母親放棄多少呢?我家和你一樣在農村有兄弟兩人,我也是家中老大。在結婚之後有了孩子,身上的壓力也越來越大。這幾年在為家庭奔波的時候,我有種感覺不知你們有沒有,在社會上打拼不容易。我在想我父親養我們兩個男孩,在過去掙錢那麼困難的時候省吃儉用養大,真的很不容易。不知我父親受了多少委屈,多少艱難。都是為了孩子,為了家庭。

隨父母的心意

父母也有養他自己的父母,父母那一輩的兄弟姐妹比現在還多,他們有經驗,也知道每一種方式的利與弊。不用我們說他們肯定會選擇一個比較公平的方式。我個人覺的我會讓父母自己選擇他們想要過的方式想去誰家住都可以,不想在家住就自己住。我們能拿多錢就拿多少隻要父母過的開心點就好。咱在農村也花不了多少錢,吃的都是家常便飯。只要能吃飽穿暖和就行了。

父母如果願意輪流去兄弟兩個家庭吃飯,這也沒啥比的。生活水平不同。儘自己的心就好。主要一點別生氣,如果生氣了就會越來越不好處,父母也容易多想。兄弟兩個的媳婦很是關鍵,成家了就不僅僅是一個人的事情。很多事情都要和媳婦商量著來,別一個人硬做主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家和萬事興。

多顧及點父母的心裡,多說一點話。多看看多聊聊,就像孩子一樣親近自己的父母,希望每個人家庭都幸福和睦。


幸福的寶爸


我是錦荃媽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贍養老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法律規定的義務。我也是農村長大的,家裡也是倆兄弟,我個人認為,贍養父母你們兄弟倆可以互相商量 ,誰經濟能力好誰就多付出點💰,另一方有力就出力吧。

我家沒有具體商量贍養老人的事情,(公婆都70歲了),但我們兄弟間也從來沒有鬧過意見,誰的能力好誰就多管 ,不必斤斤計較得與失。


錦荃媽媽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你們覺得農村哥們兩個怎樣贍養父母?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因為我也是從小在農村長大的,在我身邊有很多這樣的事情發生,我個人覺得,你們兄弟兩可以輪流這贍養父母,比如今年父母在你們家住,明年就在你弟弟家住,不要把老人分開,因為父母生活一起一輩子了,把他們分開的話,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你們兄弟倆也可以商量一下,不要為了贍養老人而傷了和氣。

你們也都有自己的孩子了,你們也應該知道父母把你們從小養大成人,也是多麼的不容易,所以希望你們兄弟倆能好好商量,讓父母過個舒服的晚年,父母老了就像個孩子,請對他們多點關心和耐心。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