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全球供應鏈主要國家受疫情擴散,中國穩經濟措施推出迫在眉睫

北京時間2月28日晚間,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宣佈將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風險級別”調升為“非常高”。

目前,中國之外的重災區是韓國、日本、伊朗、意大利。但疫情已擴散至全球,連非洲及拉丁美洲都已經出現確診病例。

根據環球時報報道,美國國土安全部在其網站上呼籲民眾,在疫情大暴發之前,囤好兩週的水和食物。

全球供應鏈主要國家受疫情擴散,中國穩經濟措施推出迫在眉睫

這種情況對經濟的影響就遠遠超出了2003年SARS疫情的範疇了!

我們來盤點一下疫情最嚴重的國家:

1)韓國,2019年對外貿易額為1.045萬億美元,全球第七。

OECD數據顯示,韓國為全球供應了4.3%的製造業上游中間品。其中,全球電子產業10.2%的中間品來自韓國。造船、鋼鐵製品、汽車、電氣設備以及橡膠塑料等行業,全球對韓國中間品依賴度也較高。

中國是韓第一大貿易伙伴國、進口來源國和出口對象國,韓是我第三大貿易伙伴國、第一大進口來源國和第三大出口對象國。

2)日本,全球第三大經濟體,2019年總貿易額在1.35萬億美元左右,對外貿易額全球第五。

目前全球最主要的電子元器件等電子產業、半導體產業關鍵材料大多就是日本製造,比如生產半導體芯片的19種材料,日本有14種佔據世界一半以上的供應份額。

除了汽車製造業、動漫產業、新材料產業等三大支柱外,日本還有鋼鐵製造業、機械製造業、光學材料產業、旅遊業等都是非常龐大的產業規模,

3)意大利,2019年預計對外貿易總額1.01萬億美元左右,全球第八。

機電產品、化工產品和運輸設備是意大利對外出口的前三大類產品,在機電產品中,機械設備出口佔機電產品出口總額的75.9%;其次是電機和電氣產品

4)美國,全球第一大貿易國(雖然依然無法分辨到底是流感還是新冠疫情,但目前加州部分地區、舊金山已宣佈進入緊急狀態,日本首相安倍直接提出新冠病毒來自美國,把它拉入作為疫情嚴重國家也算勉強說的過去),2019年全年的對外貿易總額可達到5.1萬億美元,佔了美國GDP總量的23.8%左右。

5)中國,全球第二大貿易國,2019年對外貿易約4.4萬億美元。

也就是說,疫情把全球第一、二、三大貿易國都囊括了進去。或者說,拉動全球經濟發展的動力出了狀況。


有必要說明,中國跟以上幾個國家在經濟發展上不是單純的競爭關係,而是競合關係,是同一個產業鏈上的有機構成。

比如意大利:中國向意大利出口紡織品及原料、傢俱玩具和鞋靴傘等輕工產品。中國是意大利機電產品的第二大進口國,也是意大利化工產品、紡織品及原料和運輸設備以及如古馳、阿瑪尼、範思哲、芬迪、普拉達等奢侈品品牌的主要進口國。

比如日本:日本作為我國進出口第四大貿易伙伴國,中國在零部件、中間品方面對日本進口依賴相對較高。2018年我國共有19種商品從日本進口的份額超過20%。如果日本疫情持續,將對中國汽車、設備製造、半導體、化工行業等供應鏈產生衝擊。

至於美國:我們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2018年數據,梳理一下中美貿易的格局

  1. 2018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4.62萬億美元,其中,出口2.48萬億美元,進口2.14萬億美元,貿易順差3517.6億美元。
  2. 2018年,中美雙邊貿易進出口總值為6335.2億美元,其中,出口4784.2億美元,進口1551億美元,貿易順差3233.2億美元。

可知,2018年,中國對美國出口(4784.2億美元)佔中國對全世界出口總額(2.48萬億美元)的19.2%。而2018年,中國對美國出口產生的順差為3233億美元,佔中國全部貿易順差(3517億美元)的92%。

對以上格局可做如此簡化解釋:中國通過整合其他國家的產業鏈,形成自己的出口結構,最終通過對美出口實現了貿易順差。


疫情已經讓中國經濟承受了巨大的損失,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字,2020年1月,M1=0, 提示企業現金流出了狀況,2月的製造業PMI指數與商務活動PMI指數都深幅跳水。

全球供應鏈主要國家受疫情擴散,中國穩經濟措施推出迫在眉睫

目前大體的格局是,不盡快復工,很多企業就得倒下。所以必須儘快復工。但在全球化背景下,如果產業鏈上的主要相關國家出現問題,如上游的原材料及元器件等提供國無法提供產品及服務,下游的的主要市場所在國出現異常,那麼復工並不能讓諸如新訂單指數、新出口訂單指數、積壓訂單指數、採購量指數、進口指數、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等發生變化。如果不採取恰當措施,對外型企業會陷入進一步的被動。畢竟,2019年,中國對外貿易總額佔GDP比重超過三分之一。在疫情持續擴散的大背景下,那些貿易伙伴會受到影響,受到多大影響都需要時間進一步觀察。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2019年對外貿易數字:第一大貿易伙伴是歐盟;對歐盟進出口5596億歐元;

第二大貿易伙伴是東盟,對東盟進出口4.43萬億元;第三大貿易伙伴是美國,對美國進出口3.73萬億元;第四大貿易伙伴是日本,對日本進出口2.17萬億元;“一帶一路”沿線國家(64國),進出口9.27萬億元。

中國經濟如今的經濟結構及體量不是關上門可以自行生長的,加大基建投資之外,國家會出臺何種政策來穩經濟很有講究。

本週,恐慌情緒已席捲全球金融市場。中國與世界主要國家都面臨著巨大考驗,推出穩經濟措施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