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大家有沒有發現,出來社會工作後,工作不差工資也不差,但過著過著就落後同齡人好多?

分亨達人


其實這是很常見的困惑,十多年前我也有過。

我從小到大都是好學生,一路算是順風順水地走過來,雖然大學沒考好,也還找到一個211一本調劑保底,拿獎學金,混課外活動,周圍人評價還不錯,工作也挺努力,但是——

沒車,沒房,買不起一線護膚品,穿的和學校時價位差不多,談不上什麼奢侈一點的吃喝玩樂,但同齡人有車有房的不在少數,一個包可以是我一個月的工資。

現在回頭來看,很釋然,那個時候有差距是正常,沒有差距才是不正常。

首先,起步階段,家庭條件相當重要。

以前老師跟我們說,要珍惜在學校的時間,珍惜你的同學關係,因為這是一個相當平等的環境下的生活和接下的情誼。

的確,學校很大程度上抹平了家庭條件的差距。雖然我們也能感受到有的同學家裡有錢,穿名牌鞋,吃小炒等等,但穿校服也不會低人一等,沒有社會上那種很直觀的比較。學習佔據了時間和精力的大部分,大家的注意力也不會過多地在這些事情上停留。

但是工作之後,這些東西就變成了生活中不可忽視的,很直觀的部分,輪不到你視而不見。

同樣的收入,你是從零開始,別人是站在家庭這個巨人的,那麼別人的生活就是過得比你好。哪怕你收入更高,但是累積財富需要時間,三五年很難追上差距。

就我自己的經驗,差不多到了30歲,或者35歲之後,如果一個人能力、努力和運氣都還好的話,基本上可以抹平溫飽、小康家庭出身的差距了,追上中產會難一點,但基本上不會特別明顯地感受到日常衣食住行的差距。


其次,學校評價標準單一,社會的評價標準多元。

在學校,評價標準很單一,就是成績。即使大學豐富一點,什麼社團活動、打工經驗、人際關係以及外表、才華等等,也不會明確地佔據主流。在這個比較封閉的環境中,大家用來衡量一個人的位置,大部分還是看成績。你很容找到自己定位。

但是社會就不一樣了。工作是一個維度,收入是一個維度,有沒有房是一個維度,有沒有車是一個維度,去國內還是國外旅遊是一個維度,吃穿檔次又是一個維度,婚戀情況是更是一個重要維度。

評判標準非常之多,你在工作或者收入這個維度領先了,按照學校的慣性思維,你就在一個比較高的層次。但在另外的維度裡,你又不如別人。這樣高高低低,認知就是產生混亂,人就會覺得困惑。

這也是人從學校到社會必然要經歷的一個思維轉變,那就是你不能再用一個標準去衡量所有,必須接收即使在某個方面勝出——哪怕這個方面是社會很重視的經濟或者工作——也不代表你在所有方面都要勝過別人,也沒法做到。

第三,職場中低層,年齡的優勢會很大。

在剛出社會的階段,過得怎樣年齡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因為這是一個急速成長的上升階段,一年的變化都會相當大。

在學校,大一和大四可以差三四歲而過著差不多的生活,哪怕研究生也是如此。但在進入社會後,沒有職場累積的,累積了一兩年的,累積了三五年的,差距會非常大。哪怕各方面差不多的人,工作第一年和工作第五年的收入也可能相差幾倍,而且三五年肯定也走完了最初的行頭置辦(職業裝、相機、遊戲機等對學生來說比較貴而沒買的東西)和數碼產品的升級換代,而進入社會不久的人什麼都缺,自然捉襟見肘,經濟狀況要窘迫許多。

加上會理財的話,工作三五年的人可能已經在考慮買房,甚至結婚生子的都有,生活和職場新鮮人完全天差地別。

另外,你到底是在和一個人比,還是一群人比。

也有可能,你覺得自己過得不如同齡人是一種錯覺,你在羨慕別人的時候其實別人也在羨慕你。

你可能看到別人在加薪,別人在升職,別人出國旅行,別人用奢侈品,別人買了房子,別人開了車子,別人副業發達,別人在網上風生水起成了網紅……

但這些“別人”並不一是一個人,而是很多人的合體,只是在你比較的時候,組成了一個“別人”。你一個人比不了一群人是很正常的事情,單個比,很可能是各有所長,家家有本難唸的經,誰都沒有比誰好上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