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故事:又一部爸妈禁看的爆款,隐喻够大胆

故事:又一部爸妈禁看的爆款,隐喻够大胆

“你是爸妈唯一的孩子。”


“我养了你20多年。”


“你是我们全家的希望。”

……


类似的对话,熟悉吗?


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它——《阳光普照》。


故事:又一部爸妈禁看的爆款,隐喻够大胆

男主之一,是最近凭借《想见你》大火的许光汉

片名,《阳光普照》,温暖灿烂。


实际上,却是把锋利入骨的手术刀,将一个普通中国家庭里深藏着的悲剧因素勾勒得淋漓尽致。


01

“一个儿子”的谎言成真了


这是一个普通的家庭。


父亲是驾校教练,母亲是酒店造型师。


房子不大,能遮风挡雨;收入平平,各人都有口热饭吃。


平静的生活,突然被打破。


雨夜、少年、疾驰的摩托。


故事:又一部爸妈禁看的爆款,隐喻够大胆

雨夜、少年们和偷来的摩托

小儿子阿和被人欺负,找来兄弟菜头替自己出气。


没想到,菜头冲进饭馆,拿着刀,直接把对方的手砍了下来。


“打算吓吓他”的冲动,变成了一场刑事案件。


故事:又一部爸妈禁看的爆款,隐喻够大胆

“血的代价”

法庭上,是冰冷的一幕。


面对法官的提问,父亲强硬而冷漠:


“我希望你们把他(小儿子)送进去好好管教。”


“我希望他关到老,关到死。”


坐在一旁的小儿子,咬着牙,一句不吭。


故事:又一部爸妈禁看的爆款,隐喻够大胆

听着父亲的话,阿和心里怎么想的呢?

但对另一个儿子,父亲则完全“换了副面孔”。


他会亲自赶到补习班给大儿子送学费,还把自己视为宝贝的笔记本送给他——


那上面“把握时间,掌握方向”的八个字,是父亲对孩子人生的希望。


故事:又一部爸妈禁看的爆款,隐喻够大胆

父亲笨拙尴尬的表达,儿子只能沉默地接受

两个儿子,天差地别,原因何在——


大儿子阿豪,是典型“别人家的孩子”:长相端正、成绩优异、乖巧听话。


小儿子阿和,成绩差、成天斗殴打架,惹是生非。


故事:又一部爸妈禁看的爆款,隐喻够大胆

众人皆睡我独醒

父亲的偏爱因此而生——


阿豪是他引以为傲的希望,阿和是他羞于开口的“家丑”。


每每有爱八卦的女学员来搭话,问他“陈教练,你结婚了吗?”、“有几个小孩啊?”,他都只回答:


“一个。”


故事:又一部爸妈禁看的爆款,隐喻够大胆

父亲口中唯一的儿子,是阿豪

小儿子因为打架,入狱三年,父母的内心,毫无波澜。


直到大儿子出了事。


阿豪在一天夜里,从楼上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楼下的空地上,是一个崩溃的母亲、一个沉默的父亲。


故事:又一部爸妈禁看的爆款,隐喻够大胆

深蓝是阿豪心底的阴郁

应付驾校女学员的的谎言终于成真。


现在,父亲真的只有一个儿子了。


正如电影的英文名:a sun.


谐音:a son.


故事:又一部爸妈禁看的爆款,隐喻够大胆


02

那个被爱的孩子,并不快乐


阿豪为什么会自杀?


影片用人们的回忆,拼贴出他细碎酸涩的半生。


看完,或许就知道原因。


阿豪是什么样的人?


所有人对他的评价都是一个字:好。


女同学说:


他对人很好,有时候会觉得他好像把所有的好都给了别人,忘了留一点给自己。


弟弟阿和说:


哥真的是一个很好的人,什么事情都替大家设想,但其实我们没有一个人真正知道他心里面在想什么。


影片里有这样一个细节:


阿豪放学回家,刚进房间,就听到厨房开水烧开的声音。


厨房正对着阿豪房间的窗户,母亲就站在灶台前抽烟。


故事:又一部爸妈禁看的爆款,隐喻够大胆


阿豪走到厨房,问:妈,怎么回事啊?


母亲装作没事,但却耐不过阿豪的再三逼问,便坦白:


“明天弟媳要产检,我没空,你爸不肯,谁陪她去?”


阿豪迅速回答:我去吧。


母亲没答应,也没拒绝。


阿豪补充:“没事,我去吧,快去睡,妈。”


多么温情的画面:贴心的儿子,主动帮妈妈排忧解难。


这样懂事的阿豪,甚至是在跳楼前,也把手机里面所有讯息资料都删得干干净净,把房间整理干净、衣物叠放整齐。


直到去世,他都不想给家人添一丝麻烦。


这是别人眼里的阿豪。


故事:又一部爸妈禁看的爆款,隐喻够大胆

离开之前,还会认真将衣物叠好的阿豪

那,真实的他呢?


阿豪曾经给同学讲过一个故事,是司马光砸缸的另一个版本。


故事里,司马光拿起石头砸向水缸,水缸破了,但并没有水流出来,而在水缸的阴暗处,坐着一个小孩,看着缸外。


缸外的司马光愣住了。


因为那个小孩,就是司马光自己。


故事:又一部爸妈禁看的爆款,隐喻够大胆

阿豪的脆弱,只有他自己知道

而后来阿豪在自杀前发的简讯中,又提到了这个小故事,


他写道:


前几天我们去了动物园,那天太阳很大,晒得所有动物都受不了,它们都设法找一个阴影躲起来。


我有一种说不清楚模糊的感觉,我也好希望跟这些动物一样,有一些阴影可以躲起来。


但是我环顾四周,不只是这些动物有阴影可以躲,包括你、我弟、甚至是司马光都可以找到一个有阴影的角落。


可是我没有,我没有水缸,没有暗处,只有阳光,二十四小时从不间断,明亮温暖,阳光普照。


故事:又一部爸妈禁看的爆款,隐喻够大胆

阿豪被剥夺了躲在阴影里脆弱的权利

这是《阳光普照》的隐喻。


一个成绩优异的长子,理所当然承担起了一家的“精神支柱”。


他就像太阳一样,永远温暖,永远灿烂,没有一丝阴影。


被依赖,也被消耗着。


只是没人问过,阿豪想不想,阿豪愿不愿意。


故事:又一部爸妈禁看的爆款,隐喻够大胆


第一次高考,阿豪冲刺第一志愿失败。


他得到的,是更殷切、更焦灼的期待:


你不能停下来;

你不能慢下脚步;

爸妈把全部的爱给了你;

弟弟不成器,只能靠你了;

你是我们全家人的希望……


好一出以“爱”之名的绑架。


——因为我们爱你,所以你要变成我们期待的样子。


就像弗洛姆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里写的那样:


有一种爱,是有条件的爱——我爱你,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


而看似温情的背后,是心照不宣的功利算计。


弟弟的死活不重要——因为他不成器,因为他对这个家庭,没有任何“益处”。


偏爱哥哥——因为他是成绩好又懂事的孩子,因为他可以在未来,承担起家庭的全部责任。


03

炙热的阳光底下永远都有阴影


大儿子去世一年半后,小儿子因为表现好,提前出狱。


故事并没有结束。


有过“前科”的少年,想要回归社会并不那么容易。


找工作三番两次碰壁。


每当老板问:你之前在哪干活啊?


阿和回说:我之前在辅育院。


老板顿时变了脸色。


故事:又一部爸妈禁看的爆款,隐喻够大胆


最后好不容易才在洗车场找了份夜班工作。


小儿子同父亲的关系也并未好转。


阿和出狱的那天,父亲便不再回家,每天睡在办公室。


驾校老板一句话戳破父亲的打算:“所以你现在是准备不管,放着烂是吧?”


电影的用心良苦便在这里窥见。


它戳破了中国家庭许多悲剧的根源——


总以为时间能治愈一切,总以为对孩子好就是给吃给穿,却忽略了情感上的交流:时间并不总能化解所有矛盾,就像父子之间的隔阂,不会因为逃避就会消失。


故事:又一部爸妈禁看的爆款,隐喻够大胆

逃避不能解决问题

大儿子的离开,撕开了这个家庭一直试图遮掩的伤口:爱不均带给两个儿子的伤害。


一个被重重的期望压垮,最后从高空一跃而下;

一个像野草一样成长于旷野,无人问津。


但影片并不止于剖开悲剧性的症结给人看,故事的最后,还有迟来的和解。


父亲出门买东西,遇到了在便利店上夜班的儿子。


已经多年未说过一句话的父子俩,借着“店员”和“顾客”的身份因为找零钱终于有了对话。


买完单,儿子向着正准备出门的父亲,开口说:“爸,要不要喝个东西?”


故事:又一部爸妈禁看的爆款,隐喻够大胆

爸,要不要喝个东西?

寡淡的交谈背后,是两颗心在慢慢靠拢。


“你不是在洗车场上班?”


“洗车场九点结束后,就来这里上个大夜班。”


“这样会不会太累?”


“回去还能睡五六个小时,还可以。”


故事:又一部爸妈禁看的爆款,隐喻够大胆

有些疏离尴尬,但至少不再逃避

这场对话或许没能让父子两人完全释怀,但至少打开了一条缝,让光能够照进来。


而同生活的和解,却不那么容易,甚至让人胆战心惊。

曾经帮阿和出头,用开山刀砍伤了人的菜头,出狱后开始一而再再而三地找阿和麻烦。


故事:又一部爸妈禁看的爆款,隐喻够大胆

出狱后,兄弟情义也面目全非

担心阿和的父亲,试图拿着二十万元的信封找菜头讲和,却被小辈羞辱。

故事:又一部爸妈禁看的爆款,隐喻够大胆

“我听说他哥哥是这样跳楼的?”

这之后菜头还是一如既往地来找阿和,阿和也只能一次又一次的妥协忍耐。


几周后,阿和听说了菜头意外身亡的消息。


他以为,自己终于摆脱了菜头的阴影,在公路上奋力奔跑起来,云层中的阳光正洒在他身上。


故事:又一部爸妈禁看的爆款,隐喻够大胆


直到结尾,阳光普照的真相才被揭示:


父亲在被菜头羞辱之后,有两个礼拜没去上班,整天跟着阿和上班下班,担心他再被菜头威胁。


后来那个雨夜,他一路跟着菜头,看到他从车子里慢悠悠走出来。


想都没想,油门一加就冲了过去……


故事:又一部爸妈禁看的爆款,隐喻够大胆

阳光普照下,一定会有阴影

画面里,阳光普照下,父亲的脸上是一片阴影。


导演钟孟宏在阐述自己的拍摄理念时说过一句话:


炙热的阳光底下永远都有阴影。


阿和以为的阳光普照,其实是用父亲手上的鲜血换来的。


在应该爱阿和的时候,他缺了位,而迟到的弥补,又是如此强烈、如此沉重的父爱。


假如“唯一的儿子”阿和知道了真相,他会不会成为下一个阿豪?


细思极恐。


陈铭说:中国式家庭的亲情,就是父母和孩子,不断地互相亏欠。


一来、一回,这是牵扯两代人的羁绊。


只是,孝顺是一种义务,不是打着温情幌子的“强买强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