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豆瓣8.8分电影《步履不停》:一部家庭生活的真实影像


豆瓣8.8分电影《步履不停》:一部家庭生活的真实影像


《步履不停》的诞生源于导演是枝裕和母亲的去世,这让他对生活多了一份深层的理解。以此为出发点,导演完成了一次家庭生活的“私写实”。

是枝裕和在采访中说到,“我想要写一个什么事都没发生的故事……一个什么事都没发生,但却很有趣的故事。因为大家人生中并不会常发生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件,但是日常生活却很有趣不是吗?这次的电影,我想要描写的就是日常生活中的悲剧、欢笑和残酷。”

而电影内容也确实如他所说,平淡却不寡淡

豆瓣8.8分电影《步履不停》:一部家庭生活的真实影像

祖孙三代去海边

电影讲述了日本海边小城里横山一家在长子忌日之时聚首的故事。导演将很多家庭中几十年的经历压缩在横山家人相聚的一天一夜里,平静地去展现生活本来的样子。

豆瓣8.8分电影《步履不停》:一部家庭生活的真实影像

提到日本家庭电影,绕不开小津安二郎和成濑巳喜男。

小津终其一生都在书写家庭,但他用光影建筑的其实是一个梦想的栖居之所,是他艺术理想的倒影。与他的“柔和”比起来,成濑巳喜男镜头下的家庭总是问题重重,麻烦不断。人性之恶、女性之悲是他电影中着力书写的部分,并借此来表达对现实社会不公的看法。

虽然都是以家庭写实为影像内容,但是枝裕和并不想创作一部“观念电影”,即通过电影去干预社会。他崇尚彻底的写实,想要还原一个的家庭原始面貌,还原每一个家庭成员真实的生活状态,保留每个人性格中的斑驳。

那么在电影《步履不停》中,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去讲述出家庭生活真实的样子呢?


豆瓣8.8分电影《步履不停》:一部家庭生活的真实影像



一、 形式:做到对真实生活的复原

电影《步履不停》让人沉溺的原因,在于每个人都能在其中看到自己家庭生活的影子。无论是家人的言行还是相处场景,都能令人时常发出“啊!我家里也是这个样子!”的感叹。

1.1 真实的人物刻画

  • 父母亲的形象

良多的父母是传统意义下的老人,他们望子成龙,对孩子们有着最殷切的期盼。

豆瓣8.8分电影《步履不停》:一部家庭生活的真实影像

父亲

父亲恭平是业已退休的医生,他古板严肃,不善言辞交际,是大家长的形象,是不易亲近的代言人。

但良多却说,“父亲就是个孩子,哪怕这么老了”。确实如此。

他听到孩子们都开心地喊着“最喜欢来奶奶家”时,会一个人跑到工作室生闷气,嘟囔着“分明是我辛辛苦苦建了这房子,你们怎么都说是奶奶家……”


拍家庭合照的时候,因为摆不好姿势,恼怒之下转身离开,干脆不拍。


拥有一个像狗一样灵敏的鼻子,闻到妻子炸的玉米天妇罗时,会马上跑出来,一边吃一边露出惬意的表情。

像绝大多数的老父亲一般,恭平有着讨人厌的坏脾气,也有着令人失笑的可爱。

豆瓣8.8分电影《步履不停》:一部家庭生活的真实影像

母亲

母亲是影片中最重要的存在,导演不仅客观表现出了老太太疼爱小辈的慈祥,维系家庭关系的辛苦,为人处世的智慧,同时对于她性格中辛辣、偏执、残酷、自私的斑点,也如实呈现。

豆瓣8.8分电影《步履不停》:一部家庭生活的真实影像

被救的孩子生活失意


为了抚慰自己的丧子之痛,每年长子忌日都会邀请那个被救的孩子来家里,让他一年又一年地表达被救的感激之情。


在表面殷勤的招待下,实际上是对那个孩子生命与自尊的嘲讽和鞭挞。

只有在那个孩子满头大汗、坐立不安的窘迫中,老太太才能获得开解与宽慰。

豆瓣8.8分电影《步履不停》:一部家庭生活的真实影像

追蝶的母亲


良多恳求母亲放过那个孩子,但老太太说,“我总要恨点什么,这样才能在失去儿子的痛苦中活下来啊”。

后来,她蹒跚着追逐黄色蝴蝶,认为是长子的灵魂回家了,那失魂落魄的神态消解了部分残酷,令人唏嘘动容。


  • 良多的形象

男主良多跟电影前绝大多数的我们一样,渴望逃离家庭的束缚。


豆瓣8.8分电影《步履不停》:一部家庭生活的真实影像


当父母确凿地认为儿子新年会再回来的时候,他却在车上对妻子由香里说,回家太累了,一年回一次就差不多了。

他不愿按照父亲的想法选择职业,也不愿与父母分享真实的生活状态。分明已经失业,还要让妻子配合他,在父母面前表现出工作顺利的样子。

豆瓣8.8分电影《步履不停》:一部家庭生活的真实影像

良多让妻子不要说自己的失业

在家里,他沉默寡言,很少说笑,仿佛一直就是这样的性子。但电影中有一幕,他因为工作的事情去打电话。在那个片段里,我们看到的良多是开朗的、活泼的,他甚至还会主动约人吃饭。

那时的家庭是他不想回去,却又不得不回去的地方。


  • 小敦的形象

小敦是良多的继子,这个身份让他参与家庭活动时,分外尴尬。虽然他年纪还小,却早早地明白了察言观色、谨言慎行。

恭平问他为什么想当钢琴调音师,他瞒下想追随亲生父亲的职业这一真实想法,却只说“喜欢教钢琴的女老师”。


当良多姐姐的女儿问他,怎么称呼良多时,他说,“跟你们一样啊,叫爸爸”。但其实,小敦对于继父一直都是直呼其名——良多。


良多的姐夫和他的孩子们在院子内玩耍时,小敦也不会过去,只是安静地坐在餐桌边上,跟大人们一起吃饭。

电影对一个年幼丧父孩子的刻画寥寥几笔,却力透纸背。几个镜头之下,便展现了小敦的早熟和寂寞。

豆瓣8.8分电影《步履不停》:一部家庭生活的真实影像

沉默的小敦

电影没有被类型模式和戏剧效果所绑架去塑造人物形象,仅仅是让真实的人物在真实的环境里活动,以写实为最高艺术标准。

因而我们能清楚看到影片中每个人的优点与缺陷,正如生活里的你我他一般,栩栩如生。



1.2 真实的细节描写

是枝裕和说:“那部影片除了细节别无他物。细枝末节累加起来即是生活。”

导演对生活细致观察,并将内容迁移至电影中,由此唤起观众对自身家庭生活的联想,增强对影片的共鸣。

  • 对白:

电影的对话依托于每一个生活场景,并不强调哲思、冲突,而是所有家庭在聚会时都会谈论的家长里短。

父亲和对面邻居奶奶的寒暄,并祝愿对方健康长寿;


母亲和姐姐一边剥豆子一边讨论良多的妻子是个寡妇;


姐姐跟送寿司的人讨价还价;


良多说外甥女长高了,又问外甥是否还在练习剑道;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豆瓣8.8分电影《步履不停》:一部家庭生活的真实影像

玉米天妇罗


  • 食物:

电影对于食物的执着,也是影片与观众之间沟通的桥梁。

每年母亲都一定会做玉米天妇罗,而且不厌其烦地讲述30年前的故事;


母亲会为孩子们准备好冰激凌,看着他们争先恐后地抢着吃;


夏天会买一个大大的西瓜,先用冷水泡着降温,等午后便拿出来一家人分享;

豆瓣8.8分电影《步履不停》:一部家庭生活的真实影像

奶奶为孩子们准备了零食

衡山一家的饮食传统令我想起自己的家族习惯。

每每家庭聚会时,奶奶总会用艾叶、面粉来做菜包饺。不是一口一个的小饺子,而是少年人手掌那么大的、绿色的饺子。

之前去同事家,她妈妈做了糖醋土豆,我从未吃过。但她却说,这是他们家最爱的一道菜。

豆瓣8.8分电影《步履不停》:一部家庭生活的真实影像

奶奶做的菜包饺

每一个家庭都有属于他们的美食秘密,在这个秘密里潜藏着的,其实是家庭成员不可割裂的血亲与深沉的爱。




二、 人物关系:充分探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由于电影设置的时间和地点相对局促,而聚会时家庭人物众多,如何以小见大,讲好人物之间的关系,对于导演而言是一个考验。

但是枝裕和非常巧妙地通过改变场景与人物组合去获得最大的叙事向度。因为每一个人物,在不同的组合下会呈现不一样的身份角色,讲述着全新的故事,甚至展现着隐秘的自我。


2.1 父子关系

电影中有两对父子,一对是恭平与良多,另一对则是良多与小敦。

恭平疼爱大儿子,并将小诊所交给他打理。但是,大儿子为了救溺水的小孩牺牲了。恭平只好将自己的希冀安置在次子良多身上。但良多却相当叛逆。他不愿被安排,反抗着父亲,最终成为一名画作修复师。

电影有一个场景,众人都离开了,只剩良多和恭平遥坐在餐桌的两端。恭平小心翼翼地问着次子最近的工作,良多客气地说还不错,够养得起一个单身母亲。尴尬的空气在父子俩之间流动。

豆瓣8.8分电影《步履不停》:一部家庭生活的真实影像

良多和父亲独处


这像极影片开始时,良多和小敦在餐厅的谈话。面对继子,良多不知所措,想关心他却又不知该如何开口。问小敦为什么兔子死了他很开心,当小敦回答说觉得有意思时,良多不知如何应答。

豆瓣8.8分电影《步履不停》:一部家庭生活的真实影像

良多和小敦独处

良多作为一个双重身份者,他让我们看到了孩子面对父亲时的心理,也让我们体会了父亲想走近孩子时的苦心。

无论是因为家长的专制还是重组家庭的无奈,父亲与儿子之间的博弈总是此消彼长。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无数次的对抗中,他们终会谅解与相爱。

豆瓣8.8分电影《步履不停》:一部家庭生活的真实影像

良多小时候写的作文


就像良多最后看着父亲在救护车前想帮忙却被医务人员嫌弃碍事,那一刻他真实地感受到父亲的老去是多么不可挽回的事实。深夜,良多拿出白天被他揉坏的作文纸,上面画着一家人手拉手的样子,还写着“我长大了希望成为一名医生……”

而小敦也说,“良多会成为他的一部分,这个过程缓慢而坚定”。



2.2 婆媳关系

所有的家庭里,婆媳关系永远是不可不谈的话题。而影片中呈现出的婆媳相处场景,可谓是暗流涌动。和谐亲昵之下,是双方努力的维持。

媳妇由香里去公婆家时,拿上了婆婆爱吃的奶油泡芙,一进门便是夸赞婆婆今天的发型编的真好看,还积极地帮婆婆做家务,准备家宴。

从她的行为和言语中,我们能够看到媳妇为了讨好婆婆、维持良好的家庭关系所做出的努力。

婆婆拿出珍贵的和服送给由香里,夸她身材好,穿和服肯定很好看,又拿出良多小时候的照片给由香里看,婆媳俩人嘻嘻哈哈,显得分外融洽。

但由香里会偷偷地在无人的房间休息一下,因为疲惫。而婆婆在由香里来之前还在和女儿讨论媳妇,对于她改嫁的行为,落下一句“真冷淡”的评论。

两个女人之间貌合神离的相处,道出了多少家庭的隐痛。



2.3 夫妻关系

岁月流逝,时间偷去的不仅是我们不复返的青春,还有那些陪伴我们的人。

父母早一步离开,孩子长大远去,最后留下的,是曾经为你戴上戒指的那个人。夫妻二人,携手到老,是最长久的陪伴。

在老一辈的婚姻中,我们能看到的是忍耐。恭平嫌弃妻子粗俗,在音乐会场打瞌睡,没有艺术欣赏能力。而老太太则拿出来一张收藏多年的唱片,那是恭平在情人家放的那首歌。

“你……什么时候买的那张唱片?”


“那天晚上我背着儿子走到那个女人家楼下,房子里传出这首歌。我听见你们在说话,所以就转身回去了。走回去的路上,我在车站看到了这张唱片,于是就买回家了。”

老太太一边帮恭平收拾衣服,一边波澜不惊地说道。

一个女人是挣扎了多少年之后,才能将丈夫出轨的痛苦沉淀为不露痕迹的平淡。从那张未曾丢弃的唱片便知,老太太从未放下心结。只是为了家庭和睦,她选择隐而不发,默默承受。

豆瓣8.8分电影《步履不停》:一部家庭生活的真实影像

良多体谅妻子的辛苦

在良多和由香里的婚姻中,我们则能看到爱意。

由香里是一个丧夫的单身母亲,而良多则是40多岁失业的中年男子。彼此的处境都不好过,但是他们没有嫌弃对方。两个人的取暖好过一个人的艰难。

影片中,良多听妻子的话,同意在母亲家过一夜再走;饭桌上被夺走手机后就乖乖吃饭;体恤由香里陪伴自己的父母实在辛苦。

而由香里也是同样。愿意为丈夫隐瞒失业的事实,为了丈夫努力和公婆处好关系,还会叫小敦在别人面前给良多面子,喊他“爸爸”。

导演娓娓道出婚姻中的相处之道,生活的真相,不过如此。


三、 人生感叹:生活步履不停,缘何总是慢一拍?

“三年后,父亲去世了。不久,母亲也追随他而去。最终,我也没和父亲看一场比赛,也没让母亲坐上小汽车去超市购物。”

电影伴随着良多的内心独白,缓缓拉下帷幕。

导演什么都没有说,却又仿佛道尽了一切。

我们拼命地逃离家庭,想去更广阔的远方;逃离父母,想成为独立的自己。但是,千帆过尽,最终还是回归出生的地方。

可惜在那一心逃离的时光中,不知错失多少与父母孩子相处的机会。人生无法重来,遗憾永难弥补。

所以,良多说,“人生步履不停,为何我总是慢一拍?”

只愿大家都能懂得珍惜,活在当下。


豆瓣8.8分电影《步履不停》:一部家庭生活的真实影像



我是吃茶大仙,爱写作、爱摄影的95后。欢迎关注我,让我们一起做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