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楷書四大家”裡面,誰的楷書寫得最好,趙孟頫的書法怎麼樣?

專業書畫定製


書法初學者就歐楷,趙體,顏體。如果從藝術角度還是褚楷值得學習。



向野書畫


大家好,我是滕州青年美術家協會理事嚴玊,自幼學習書法,有點心得體會,給大家分享一下。在我國古代歷史上出現過四位楷書大家,他們分別是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俯,他們在楷書上取得的藝術成就都達到了獨步古今,出神入化、蕩氣迴腸的境界。

在他們四個人當中我認為歐陽信本,他的書法寫的最好,下面我就結合具體的例子。來給大家談談歐陽率更的書法藝術。趙孟俯的字,當然也很好,由於他是南宋滅亡之後做了元朝的官,覺得他在品格上沒有節操,很多人認為他的字太嬌媚,字如其人不能立世,故有很多反對派。今天在這裡不多說,主要談談楷書老大的書法作品。

歐陽詢的書法作品《九成宮醴泉銘碑》在唐朝末年的時候,就開始有人捶拓,歷朝歷代拓碑者絡繹不絕,叮叮咚咚的聲音晝夜不停息,這塊兒石頭到了宋朝的時候,遭到了損壞,到了明朝,更是殘損嚴重,拓碑者每每拓完之後,用刀挖去一兩個字。故意損壞,讓後面的拓碑者沒有辦法拓出來完整的拓片,表示自己已經是最好的了,一幅完美的拓片在前面已經做好,有很多不懂裝懂的人,冒昧行事。在損壞的地方加以修補筆劃,狗尾續貂。又經過了拓碑者的損壞,失去了本貌。所以今天看上去字跡錯落,已經不是完整的原碑原貌了,看到比較低劣的拓本有時候,肥瘦不一,如果把這種字帖的流向市場作為範本,會耽誤初學者學習書法的過程。現在比較好的是還有,比如說宋拓本。保存的比較完好,如故宮博物院,北京圖書館,上海博物館等處的藏本。其中故宮收藏的明朝駙馬李琪的藏本,為最佳這一張宋朝流傳下來的拓片,又被稱為金富來本。神氣俱佳,破損的字最少,彌足珍貴。

是《九成宮醴泉銘》的最佳飯的。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碑帖經典之一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碑》因為故宮的藏本,所以拿來學習是比較好的。歐陽詢的書法藝術最高的成就,一般是指翰墨之冠。他的楷書被稱為楷法極則,三絕碑,歐陽詢是由隋朝入唐的書法家,進入唐朝已是暮年,歐陽詢在陳朝生活了33年。歐陽信本的收養人江總擅長行草書,歐陽詢跟隨他學習書法。得到了王羲之書法風神嚴厲的奧妙,為歐體瘦骨清相的書發風格定下了堅持的基礎。到了隋朝的30年,主要繼承了北派的書學傳統。歐陽詢的書法達到一個雄偉沉穩之風,進入唐朝歐陽詢的藝術已經日趨成熟,江南的風采,北派的精髓融於一爐。寫出來風茂獨具的歐體書法。唐初歐陽詢的楷書風靡天下。時至今日,眾多學習書法的人仍然把歐陽詢的書法奉為經典,作為楷書入門的首選。歐陽詢是中國書壇的泰山北斗。他的書法結體氣勢險峻,中宮緊收,筆畫勁健被人們稱作歐體。歐陽詢其貌不揚卻聰穎絕倫,四書五經,學識淵博,一生經歷陳隋朝、唐三個朝代。滄桑磨難,到了唐朝之後才仕途通達,事實已經63歲。其書法名聲在唐初已經名揚海內外,尺牘所傳,人以為法,高麗國經常讓使節來尋求歐陽詢的書法,66歲前不曾有書法作品流傳於世,70歲後,書法邁入佳境妙品的格局當中妙品迭出,像《化度寺碑》、《皇甫誕君碑》、《虞恭公溫彥博碑》都是臨習,學習歐楷的絕佳範本。

感謝您的閱讀,歡迎轉發並收藏哦,如有更多書法問題,評論區留言討論,嚴玊為您解答書法上的困惑!


行露書畫


其實大家一直喜歡比較,從之前的到底是王羲之寫的好,還是王獻之寫的好,到後來米芾寫的好還是蘇東坡寫的好。甚至有些歷史上的爭論還把皇帝拉了進來。

我們不說,文物第一武無第二,單從楷書四大家的排名目的來說,這四個楷書書法家也不是因為水平高才排到一起的。

要是按照水平,楷書四大家肯定就沒有趙孟頫的事了,唐代的虞世南、褚遂良、魏晉時期的王羲之、王獻之、鍾繇,都可以排進去。

就連南北朝時期的魏碑也有水平不在趙孟頫楷書之下的,比如《張黑女墓誌》、隋唐時期的《龍藏寺碑》、《董美人墓誌》等等。

楷書四大家,其實不是按照書寫水平來排的,他們的排名目的就是適合初學者,比較規範好入門,尤其是參加科舉考試的時候卷面分會拿的高。

選出這四位書法家,一是因為他們的書法好入門,另一方面,這四位書法家的字風格各異,而且可以互相彌補。

一般先以顏楷入門,練習用筆,顏楷太肥,寫的時間長了容易寫的太肉,這時可以學習柳體加以矯正,但是柳體的結構又不是很完美,可接著學習歐體以正結構,而歐體長時間的寫會呆板,此時可以學習趙體,讓筆畫靈活一點。

你看,這是一套完整的入門教程,和風格有關,和水平無關。

論楷書的水平,趙孟頫肯定是不及前三位唐代書法家了。

但是,論風格,趙孟頫還是有他的特點的。

你覺得呢?

碼字辛苦,


不二齋


哪家楷書最好,這個問題有些籠統,談到最好那就和書法欣賞能力有關了,因此筆畫,結構,風格,行氣可以說是判斷書法的基夲要素,缺一不可,自知功夫淺,不妄談誰好誰壞,那就從古人中找一找答案吧!歐陽詢所做的《九成宮醴泉銘碑》被後世喻為“天下第一楷書”或“天下第一正書”,明趙涵《石墨鐫華》稱此碑為“正書第一”。現在書法欣賞所說的“楷書”即為“正書”。

  《九成宮醴泉銘碑》用筆方整,且能於方整中見險絕,字畫的安排緊湊,勻稱,間架開闊穩健。其字形偏修長,行筆於險勁之中尋求穩定,尤其在劃末重收,筆至劃尾便穩穩提起。整體碑文高華渾樸,法度森嚴,一點一劃都成為後世模範,是歐陽詢晚年代表之作,故後人學習楷書往往以此碑作為範本。趙孟頫說:“清和秀健,古今一人”。明陳繼儒曾評論說:“此帖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氣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駕也。”明趙涵《石墨鐫華》稱此碑為“正書第一”,也被稱為楷書極則。



既然是極則,那麼就表示歐陽詢的成就在顏柳之上,而其中的判斷標準又是什麼?楷書是一種著重表現結構性的字體,所以從字的結構上來解析,應該可以作為判斷的標準。而字體的結構又以點畫為單位元素,因此再細分到點畫的特色,表現,就應該可以找到判斷的方法。

我們把歐顏柳的楷書放在一起看,果然可以看出其中高下。顏柳,幾乎可以說是一種程式化的筆畫,每一種相同的筆畫,如橫豎,在所有字中都有差不多一樣的感覺,但歐的橫則變化萬千,隨著不同字的形狀,位置,而有很大差異。

歐楷的高明,首先表現在各式各樣的筆畫單位中,有一定的基本形式,但不會是完全一樣的形狀,所以歐千變萬化,而顏柳千字一面,從書寫技巧和呈現的結果看,歐比其兩家高明。

然而就字的風格來說,顏柳風格卻比歐強烈,尤其顏厚重大氣,讓人過目不忘,而且很容易的感受它的特色,柳錚錚鐵骨,讓人神情振奮,歐字就不那麼搶眼。

就臨摹來說,顏柳比較容易上手,因筆畫形狀重複性高,變化不會太大,所以顏柳也就成為千百年來書法學習者的入門首選,其影響自然起過歐,但顏柳雖然容易入手,卻也不容易寫好,再加上過度規律的筆畫,很容易寫死寫俗,歐字變化多,不易學,但要把歐寫俗了,卻也不是那麼容易。
綜上所述,個人認為歐最好,而趙體取法二王,字體瀟灑,媚氣十足,不宜初學。


肆工齋


《歐陽詢楷書入門第一無需爭議,趙孟頫楷書實用性第一》

歐陽詢被世人尊稱楷書四大家之首,在大多數人心中,就是歐陽詢奠定了中國漢字“方塊字”的風格。對於書法學習者學習書法不學習歐陽詢楷書書帖的人可能少之又少。

其實很多書法學習者估計與筆者有一樣的疑難:歐陽詢所有楷書作品全無墨版本存世,經過雕刻的歐陽詢書法總是有點只見骨架不見肌膚的感覺。在歐楷所有碑刻版本中,《九成宮》可謂大名鼎鼎,幾乎是每個書法學習都會臨寫的範本。

圖:歐陽詢《九成宮》《皇甫誕碑》筆法

從兩幅碑刻作品比較來看,《九成宮》作品刻痕加然更加清晰,但是其中雕刻的金石之氣太重,感覺象是被庖丁刮過骨的“牛”一樣,只見僵直光禿禿的骨頭架子,滿身肌肉與皮膚都被剝離了一樣。有人聲稱自己臨《九成宮》最象,那可曾想過,越象就越不是手寫的字了。至少越來越不象歐陽詢的歐書了,最多象那個雕刻工將的雕刻而矣!
但是在《皇甫誕碑》中,雖然文字模糊不清,但從隻言片語,我們還多少可看出字跡的一點手寫味。也許從這個角度看來,《皇甫誕碑》是我們研究歐陽詢楷書真像的突破口。
附:歐陽詢《皇甫誕碑》宋朝拓本。

從歐陽詢《皇甫誕碑》拓文可以看出,歐陽詢的手書雖然也追求筆畫的平正,但並不象大家常說的那麼僵直。作為“楷書四大家”第一大家的歐陽詢的手書法並不“尖牙利齒”,圓潤之風存在,只是被刀鋒給刮掉了而矣!

而趙孟頫書法則增加了更多的實用性特色!


創新炎黃


楷書是學習書法基礎,也是決定你的書法成功的是關鍵因素。楷書學好了對你走向何方有領航作用。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特別是中國書法稱為中華文化核心的核心,對你的人生觀有牽引力,字如其人。什麼人寫什麼字,毛澤東的字天馬行空,(有帝王氣)。顏真卿的頂天立地,(有正人君子氣)。趙孟頫的字媚娼蒙誘,(有漢奸氣)……。所以學書法你一定要選好帖,對你的人生目標有極大的幫助。

在書法界流傳了這樣一段對書法楷書選帖的一段話:

先顏後柳,歐不入流,趙賊你繞開走,若想真成功,褚助稱風流。

謝謝!一定能給你一點幫助!謝謝!











攬海一一鷹


“誰的書法好?”這是一個很主觀的問題。這就像問四大天王裡,誰最帥一樣。(當然是劉德華最帥!)歐顏柳趙,這四個人是經過上千年曆史認可的楷書大家,每個人的楷書都有其不同的風格。

歐陽詢的字體平正中見險絕,最便於初學者學習。唐代書法品評著作《書斷》稱:“詢八體盡能,筆力勁險。”顏真卿的楷書端莊雄偉,行書氣勢遒勁,用筆渾厚強勁,善用中鋒筆法,饒有筋骨,亦有鋒芒。一般橫畫略細,豎畫、點、撇與捺略粗。這一書風,大氣磅礴,多力筋骨,具有盛唐的氣象。柳公權吸取了顏真卿、歐陽詢之長,溶匯新意,自創獨樹一幟的“柳體”,以骨力勁健見長。他的字取勻衡瘦硬,追魏碑斬釘截鐵勢,點畫爽利挺秀,骨力遒勁,結體嚴緊。

趙孟頫在四個人中最小,是元朝人,晚了兩個朝代。他是集晉、唐書法之大成的很有成就的書法家,十分善於吸收他人的長處。趙孟頫的字筆法秀媚,蒼勁渾厚,規整莊嚴又瀟灑天真,可謂筆筆提起,字字挺拔。趙孟頫書法在用筆結構兩方面的技巧層面都達到了精熟秀潤的極致,在“熟”於“二王”這一層面上,中國曆代書家可以說沒有一個人能超越趙孟頫,恐怕就連其本人也無法超越,同時代的文人十分推崇他。


新氧生活


論小楷,趙孟頫的小楷書法在"楷書四大家"裡是最好的。不僅是學毛筆小楷的經典範本。還可作硬筆書法字帖。硬筆書法家田英章先生曾用鋼筆臨過他的小楷《閒邪公家傳》。

此帖是趙孟頫流傳於世的小楷"極品″之一。全文7O行,1200餘字,紀述傳主生平事蹟,對了解元初社會狀況,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此帖典雅秀美、神俊飄逸,有王獻之小楷《玉版十三行》筆意。

趙孟頫小楷師法王羲之《黃庭經》、《樂毅論》,自詡歐褚以下不足論。代表作有《道德經》,《閒邪公家傳》、《靈寶經》等。

(趙孟頫.閒邪公家傳完整版)

下圖是田英章先生用鋼筆臨的《閒邪公家傳》(局部),他說:"就寫字藝術而言,速度的快慢,運筆疾緩,結體疏密,筆法強弱,無不是恰到好處為最高藝術準則,任何一種表現形式的過分表現,都會影響到藝術的效果與魅力。″

(田英章硬筆臨閒邪公家傳)


神韻軒書法


答曰:書法楷書到唐代為鼎盛時期,唐楷四大家“虞顏柳歐”是指虞世南、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其實,縱觀唐朝楷書較為著名的有,初唐的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薛稷四大家;晚唐的顏真卿、柳公權。凡及楷書,言必稱顏、柳。

顏真卿楷書作品▲

書法史上說的楷書四大家“顏柳歐趙”,這裡說的趙是之元朝趙孟頫,趙孟頫在書法上貢獻是承上啟下的人物,他的書法遍及書法史上各家之長,最後形成了自己的面貌,若單論楷書書體,趙不及顏柳歐,這就引出了“顏筋柳骨”說,作為普通人欣賞的角度,應該是感覺趙體好看,雅俗共賞,更符合大眾審美。

柳公權楷書作品▲

顏真卿的書法筋力豐滿,氣派雍容堂正;柳公權的書法則偏重骨力勁健,所以就有了有“顏筋柳骨”的稱謂。這句話出自宋·范仲淹《祭石學士文》:“曼卿之筆,顏筋柳骨。”。

趙孟頫楷書作品 ▲

綜上所述,不能說誰寫的好,各有特色,這也就是他們能在書法史上留名重要因素。多哦說一句,趙孟頫是元朝,若趙孟頫放在唐朝的話,他的楷書可能與其他幾家相提並論了。

望有幫助。


書法網


這個問題,恐怕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肯定沒有定論。

回顧一下楷書的歷史,它產生於魏晉,當時最著名的書法家應該是鍾繇,他的《薦季直表》被譽為天下第一楷書,若拿後世的標準去看此帖,其筆法和結體也許還有欠缺,但其天真浪漫,趣味性強,其表現的思想是後世無法企及的




到唐代,楷書發展到頂峰,筆法得以沉澱固定,法度嚴謹,這一時期的書法家從不同角度豐富了楷書,唐以後的書法家基本上沒能超越他們。

後世雖偶有書法家在楷書方面有所建樹,如趙佶,趙孟頫,但他們一也是在唐楷的某一領域裡進行了一些探索,沒能突破唐楷的法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