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世界第二大奇觀錢塘江大潮是怎麼樣形成的?

流逝的新農哥


錢塘江大潮是怎麼樣形成的?為什麼八月中秋漲大潮呢?這主要是天體引力、地形、風力作用、水文特徵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在所有的影響因素中,天體引力是主要因素,也是海水漲潮的主因。

由於月球、太陽對地球有一個引力,引發了海水每天潮漲潮落,在太陽與月球對地球引力比較中,月球引力大,是太陽的2.17倍,雖然太陽比月球引力小,但卻影響潮汐的大小。有時它和月球形成合力,在農曆初一或滿月時,產生大潮,有時是斥力,相互牽制抵消,在上弦月和下弦月時,產生低潮。

一年之中每月都有朔和望,為何八月中秋(望)錢塘江最大潮呢?

就地球公轉來說,春分和秋分太陽,地球、月球在一個平面上,產生的合力最大。再結合朔和望的位置,三者近乎在一個平面上,合力達到最大值。為什麼是望而不是朔呢?春分與秋分分別是3.21日和9.23日,我們比較朔與望圍繞著春分與秋分距離最近的時間,望的概率比朔的要高。

例如,2019年中秋節是9.13是望日(中秋節),八月初一是朔日卻是8.30日,很顯然今年的望日比朔日距離秋分點近,望的引力要大。

為什麼是八月不是三月的望呢?

這我們還要副高活動情況,三月份(農曆)副高在海上,距離我們大陸比較遠,東南季風剛剛處於形成過程,比較弱。而八月份(農曆)副高位置活動在大陸岸邊,有時西伸,有時東退海上。受副影響,東南季風勢力八月要比三月要強,東南季風可以推動海水匯入杭州灣,所以八月錢塘江潮是一年之中最高的潮。

地形因素影響,這就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了,杭州灣是一個喇叭口形的地形,有利於海水能量彙集,最後能量傾瀉在岸邊,我們看到的浪很高很高。

總結一下:月球引力是引發潮汐現象的主要因素,月球引力什麼時候最大,朔和望時候最大,一年之中有12個朔和望,春分秋分疊加太陽引力,離春分點或秋分點最近的朔和望合力最大,其中望比朔距離春分點或秋分點近的概率要高,望的合力高於朔,秋分月比春分月東南季風還有強, 也會助推海浪,所以一年之中農曆八月中秋錢塘江潮最大。


地理縱橫


杭州灣是一個喇叭口型海灣,外海從長江口南蘆潮港到南岸寧波崎頭角附近寬約120多公里,潮大流急,到觀潮的鹽官鎮附近江寬只有4公里左右。這樣海灣寬度極速縮窄,在這個地區形成了湧潮。湧潮是一種潮波形態,其速度快,速度可達幾十公里的速度,可以達到中速汽車了。這種潮波前面陡,速度快,隨江面變窄或碰到建築物產生破碎,形成巨浪。

由於一年中,中秋附近天文潮汐最強,即潮高最大,所以錢塘江口湧潮最大,是觀潮的最好時節。

錢塘江口湧潮觀潮危險有二:

1. 潮波速度快、潮差大,速度可達10m/s以上,潮高10m以上。好多人以為潮退了,去江堤上玩,一旦潮來來不及撤退就被捲入驚濤駭浪中。

2. 湧潮流急、浪高,在岸邊破碎,形成高於江堤的捲浪,不在安全區的遊客易被浪捲走,頃刻斃命。

觀潮期間,遊客如果不懂潮時一定不要下堤觀潮;岸上的觀潮者也一定要在安全區,即使如此如果見到超大浪逼近所在岸邊,立即避開,確保安全。


正午的陽光1919


天成、地就,風妖嬈,世界奇觀錢塘潮。






錢塘潮是馳名世界的大潮。主要是基於潮夕變化,地構條件,和季風三方面的疊加因素所致。






一是星際引力導致的朝夕變化影響。這是錢塘潮的主要成因。



錢塘江大潮大多發生在每年農曆八月十八日左右這段時間。從天文學角度分析,此時太陽、月球、地球幾乎處在同一直線位置上,導致這期間海水受到的外來引力加大。





二是與錢塘江口特殊地形有關,這是加劇錢塘江潮勢洶湧的主因。







錢塘江杭州灣外口寬達100公里,至汓進口僅寬3公里,彷彿一個肚大口小倒置的瓶子,加之進口河床地勢上長,灘高水淺,當大量潮水湧進時,前阻後湧形成巨大的潮頭。層層遮疊,聲如雷嗚,排山倒海,氣勢蔚為壯觀。






三是浙江沿海一帶八月份正值東南季風、颱風來襲之時,風助水勢加大了潮水的推力。







一九九二年八月我在杭州參加會議,正值錢塘大潮,又恰巧趕上有颱風到臨。天上煙雲滾動,空中大雨如注,江面巨浪翻滾相競,雷鳴水吼,水花如瀑,雄渾壯觀,令人生駭。




不恨秋水


其一:杭州灣是一個喇叭口型海灣,外海從長江口南蘆潮港到南岸寧波崎頭角附近寬約120多公里,潮大流急,到觀潮的鹽官鎮附近江寬只有4公里左右。這樣海灣寬度極速縮窄,在這個地區形成了湧潮。其二:地月之間的距離於每年的農曆八月中最近,引力增大


行者慈航


我不知道怎樣形成,但是我會觀賞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2d54800087debf64c726d\

無品布衣


錢塘江大潮是天體引力和地球自轉的離心作用,加上杭州灣錢塘江喇叭口的特殊地形造成的。   

首先,大潮與錢塘江入海的杭州灣形狀和它特殊的地形有關。杭州灣呈喇叭形,口大肚小。杭州灣外寬內窄,外深內淺,出海口江面寬達100公里,往西到澉浦,江面驟縮至20公里。到海寧鹽官鎮一帶時,江面只有3公里寬。河道自澉浦以西,急劇變窄抬高,致使河床的容量突然縮小,大量潮水擁擠入狹淺的河道,潮頭受阻,後面的潮水又急速推進,迫使潮頭陡立,發生破碎,發出轟鳴,出現驚險而壯觀的場面。

河流入海口是喇叭形的很多,能形成湧潮的河口只是少數,錢塘潮能形成湧潮,還與河流水流速度和潮波的速度比值有關,如果兩者的速度相同或相近,勢均力敵,就有利於湧潮的產生,如果兩者的速度相差很遠,雖有喇叭形河口,也不能形成湧潮。   

其次,河口能形成湧潮,與它處的位置潮差大小有關。由於杭州灣在東海的西岸,而東海的潮差,西岸比東岸大。太平洋的潮波由東北進入東海之後,在南下的過程中,受到地轉偏向力的作用,向右偏移,使兩岸潮差大於東岸。   杭州灣處在太平洋潮波東來直衝的地方,又是東海西岸潮差最大的方位,得天獨厚。

所以,各種原因湊在一起,促成了錢塘江湧潮。“錢江潮”每日兩潮,間隔約12小時,每天來潮往後推遲約45分鐘,成規律地半月循環一週。潮頭最高達3.5米,潮差可達9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